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美”,许多哲学家、艺术家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例如:古希腊抒情诗人彼翁认为“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俄国作家契诃夫认为“人应当一切都美。 包括容貌、服装、心灵和思想”;中国画家吴冠中认为“美比漂亮的价值高”;常言俗语中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关键词:美学;欣赏;哲学
朱先生在开篇就提出了审美理想,即“谈美”能“免俗”,能使“人心净化”,然后从这一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探讨了自然美、艺术美和人生美之间的关系,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和审美追求。 书末,朱先生借阿尔卑斯山谷大道旁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提醒我们“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强调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无怪乎《谈美》一直被视作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朋友:从写十二封信给你之后,我已经歇三年没有和你通消息了。 ”“想来想去,我决定来和你谈美。 ”朱先生写在《谈美》开篇的这些文字,轻而易举地拉近了我们与美学、与他之间的距离—— — 消融了对“美学”的“恐高”和对美学大师的“仰视”,阅读自然愉悦了起来,轻松了起来。 阅读的前提,是悦读。 通篇阅读,明白晓畅,朱先生从生活实例出发,深入浅出揭示了美的真谛。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面对当下浮躁时代造就出的浮躁的我们,以及我们身上那显而易见的阅读毛病,朱先生是看透了的。
美能辅德。 人天生赋有道德情感,通过内在的自我意识或者外在的媒介督促,不断地去践履道德法则,努力成为至善乃至于圆善的人。 内在的自我意识是人的良能良知或者善良意志,而外在的媒介除了道德舆论、规定之外,美的欣赏为之所做的贡献,因为它的直观性和愉悦性容易激起我们的自觉、自悟,道德濡染就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 卢梭在他的《论教育》一书中就已指出:“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这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的教育在教育心理学上证明是最有效的教育。 如同鲁迅所言:“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
美能启智。 人生智慧是一种高洁的精神,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理性的追求,是一种超脱功利束缚的人生境界。 美,从来就是以多元的形式出现,有东方的,也有西方的;有民族性的,也有世界性的,包罗万象和多姿多彩是它的语言特征。 审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求索,理解他文化,善待他人,并真诚地关怀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价值,为成为人格丰厚的人做思想奠基。 所以席勒坚定地说:“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途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
人生需要追求美,它帮助我们获得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美的褒扬和对恶的评判的经验,然后逐渐内化至自己的灵魂深处,从而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除出人性中的一部分丑陋,发扬真、善、美,继而“使生命变得完美”以及“对生命的肯定和祝福,使生命神性化”。(尼采《权力意志》)
艺术家能在平凡形色中看到空灵意远的审美意境。 比如王勃,面对赣江烟波浩渺,两岸绿色茵茵的美景,他一定要登上滕王阁眺望,于是看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看到了“秋水共长天一色”,浩然抒怀:“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艺术家能调用形式美感进行审美创造。 形式美感,是指应和了对比与均衡、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而给予人们美的感觉、美的意象,它不显山不露水地藏匿在自然物象中。 而艺术家能经过提炼、加工,让物象有了对比变化,有了节奏韵律,于是超越自然成为美的象征。 江水多变,草木杂生,宋代画家王希孟甄繁就简,鸟瞰山水,以色艳笔浓的青绿山水表现技法,创作一幅长卷《千里江山图》,将我们带向山与水、情与诗和谐共鸣的美的世界:开头,鱼惊、鸟鸣、花落、山动,水光山色慢慢收入眼底。 画面的山峦逐渐递升递降,反复循环,越来越参差,越来越密集,层层叠叠,起伏不定,山与水相互角逐,尽情玩耍着彩云追月般的游戏。 最后,山静、水静,人也静。一幅画,就是墨与色的饕餮盛宴。
艺术家能将审美情感升华为审美理解。 郑燮画着他的《竹石》,竹叶聚散有度、肥翠欲滴,笔墨磊落洒脱、秀洁清明,俨然就是他那倔强刚直、孤傲不驯的个性表达。 然而,他想表达更多,于是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连朱先生也说“竹原来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但经由郑板桥的审美创造,就被赋予了悲天悯人、物我合一的精神气质,继而实现了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的超越。
朱先生说:“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欣赏美的事物,欣赏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在帮助人们以艺术的感悟去感知世界的美好,以艺术的视野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 ”所以,朱先生对我们的嘱托殷殷切切:“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者是一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谈美·开场话》)
但“艺术家”不是我们教育的目標,培养“审美人”才是。 “审美人”,在英国哲学家麦金泰尔看来是一个在生活方式、状态和观念上能按照审美原则进行取舍的人,在朱先生看来是一个“对生活和世界持一种非功利静观态度的人”。 “审美人”在面对正直与奸诈、善良与邪恶、勇敢与怯懦、美好与丑陋等时,会选择前者。 光明磊落、心灵敞亮、善良悲悯、身体康健是他特有的精神纹理,生长在他的灵魂上,并随着时间继续沿着审美走向再生长,继而成为他的行为模板。 “审美人”有多重精神纹理,他对美善有敏锐的觉察,对物象有独特的解读,对生活有诗意的追求,对生命有由。
作者简介
任路(1992-),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学,研究方向为设计史论。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美学;欣赏;哲学
朱先生在开篇就提出了审美理想,即“谈美”能“免俗”,能使“人心净化”,然后从这一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探讨了自然美、艺术美和人生美之间的关系,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和审美追求。 书末,朱先生借阿尔卑斯山谷大道旁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提醒我们“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强调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无怪乎《谈美》一直被视作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朋友:从写十二封信给你之后,我已经歇三年没有和你通消息了。 ”“想来想去,我决定来和你谈美。 ”朱先生写在《谈美》开篇的这些文字,轻而易举地拉近了我们与美学、与他之间的距离—— — 消融了对“美学”的“恐高”和对美学大师的“仰视”,阅读自然愉悦了起来,轻松了起来。 阅读的前提,是悦读。 通篇阅读,明白晓畅,朱先生从生活实例出发,深入浅出揭示了美的真谛。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面对当下浮躁时代造就出的浮躁的我们,以及我们身上那显而易见的阅读毛病,朱先生是看透了的。
美能辅德。 人天生赋有道德情感,通过内在的自我意识或者外在的媒介督促,不断地去践履道德法则,努力成为至善乃至于圆善的人。 内在的自我意识是人的良能良知或者善良意志,而外在的媒介除了道德舆论、规定之外,美的欣赏为之所做的贡献,因为它的直观性和愉悦性容易激起我们的自觉、自悟,道德濡染就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 卢梭在他的《论教育》一书中就已指出:“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这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的教育在教育心理学上证明是最有效的教育。 如同鲁迅所言:“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
美能启智。 人生智慧是一种高洁的精神,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理性的追求,是一种超脱功利束缚的人生境界。 美,从来就是以多元的形式出现,有东方的,也有西方的;有民族性的,也有世界性的,包罗万象和多姿多彩是它的语言特征。 审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求索,理解他文化,善待他人,并真诚地关怀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价值,为成为人格丰厚的人做思想奠基。 所以席勒坚定地说:“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途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
人生需要追求美,它帮助我们获得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美的褒扬和对恶的评判的经验,然后逐渐内化至自己的灵魂深处,从而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除出人性中的一部分丑陋,发扬真、善、美,继而“使生命变得完美”以及“对生命的肯定和祝福,使生命神性化”。(尼采《权力意志》)
艺术家能在平凡形色中看到空灵意远的审美意境。 比如王勃,面对赣江烟波浩渺,两岸绿色茵茵的美景,他一定要登上滕王阁眺望,于是看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看到了“秋水共长天一色”,浩然抒怀:“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艺术家能调用形式美感进行审美创造。 形式美感,是指应和了对比与均衡、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而给予人们美的感觉、美的意象,它不显山不露水地藏匿在自然物象中。 而艺术家能经过提炼、加工,让物象有了对比变化,有了节奏韵律,于是超越自然成为美的象征。 江水多变,草木杂生,宋代画家王希孟甄繁就简,鸟瞰山水,以色艳笔浓的青绿山水表现技法,创作一幅长卷《千里江山图》,将我们带向山与水、情与诗和谐共鸣的美的世界:开头,鱼惊、鸟鸣、花落、山动,水光山色慢慢收入眼底。 画面的山峦逐渐递升递降,反复循环,越来越参差,越来越密集,层层叠叠,起伏不定,山与水相互角逐,尽情玩耍着彩云追月般的游戏。 最后,山静、水静,人也静。一幅画,就是墨与色的饕餮盛宴。
艺术家能将审美情感升华为审美理解。 郑燮画着他的《竹石》,竹叶聚散有度、肥翠欲滴,笔墨磊落洒脱、秀洁清明,俨然就是他那倔强刚直、孤傲不驯的个性表达。 然而,他想表达更多,于是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连朱先生也说“竹原来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但经由郑板桥的审美创造,就被赋予了悲天悯人、物我合一的精神气质,继而实现了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的超越。
朱先生说:“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欣赏美的事物,欣赏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在帮助人们以艺术的感悟去感知世界的美好,以艺术的视野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 ”所以,朱先生对我们的嘱托殷殷切切:“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者是一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谈美·开场话》)
但“艺术家”不是我们教育的目標,培养“审美人”才是。 “审美人”,在英国哲学家麦金泰尔看来是一个在生活方式、状态和观念上能按照审美原则进行取舍的人,在朱先生看来是一个“对生活和世界持一种非功利静观态度的人”。 “审美人”在面对正直与奸诈、善良与邪恶、勇敢与怯懦、美好与丑陋等时,会选择前者。 光明磊落、心灵敞亮、善良悲悯、身体康健是他特有的精神纹理,生长在他的灵魂上,并随着时间继续沿着审美走向再生长,继而成为他的行为模板。 “审美人”有多重精神纹理,他对美善有敏锐的觉察,对物象有独特的解读,对生活有诗意的追求,对生命有由。
作者简介
任路(1992-),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学,研究方向为设计史论。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