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愚昧的民族;一个遗失了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强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文化建设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就是为了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军乐阵阵,嘹亮雄壮;民乐声声,婉转悠扬。这不是专业乐团的演出,而是社区的军乐团、民乐团在排练。一招一式的《贵妃醉酒》尽显出“梅派”的雍容华贵;字正腔圆的《玉堂春》尽现“程派”深厚的底蕴。这不是京剧大师的汇演,而是乡村“文化大院”京剧票友的活动剪影。这些社区和乡村文化大院的文化活动,向人们昭示,基层的文化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蓬勃繁荣地发展着,这也足以说明自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农村和城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正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早在2007年中共中央就对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做出了部署,党的十八大又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确定了创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再次强调加快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化礼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流动图书馆、百姓大舞台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各种文化场所设施都面向广大民众开放,以最大的努力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在政府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广大民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有了空前的热情,基层的文化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繁荣兴旺。随着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基层的群众文化活动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农村的文化大院、文化礼堂,城市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已成为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一些基础条件好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仅拥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室、百姓舞台、电影厅等文化场所,还为喜欢乐器、唱戏、舞蹈的人们设置了排练室,这些极具专业性的排练室深受爱好者们的欢迎,社区依势把他们组织起来,分门别类地组成了军乐队、民乐队、集体舞队、民族舞队、京剧团、评剧团等独立团体,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为冠名,为他们提供排练演出的场地和文化交流活动,在满足居民们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了精神食粮和文化娱乐的平台。过去,这些爱好者们只是兴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自娱自乐,既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也没有舞台把自己的才艺展示出来,而现在却不同了,他们有了社区的冠名,成了有组织的团队,社区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排练场所,还从市、区文化单位请来专业老师对他们进行辅导,使他们的技能都有了提高。由于有了社区的支持,加入这些团队的人越来越多,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每周一次的“百姓大舞台”的演出,更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的爱好得到了支持,他们的才艺能够展示,这些成为他们倾力为群众演出的强大动力,而他们的精彩表演同样受到了群众的欢迎。由于有了“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这些文化活动场所,极大地惠及了周边的居民群众,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促进了基层文化活动的飞速发展。文化设施的增加、文化活动的增多,使广大群众感受到了文化建设给他们带来的精神愉悦,文化惠民得到了具体体现。
文化建设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推进,基层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了文化成果,基层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既是文化建设的成果,也是文化惠民的体现。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就是为了全面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为创建文化强国打下牢固的基础。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内涵,让世界瞩目,是公认的文化大国。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虽只一字之差,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文化强国尚在创建中,而文化惠民却让广大群众深深地感受到了。
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的增加,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最受益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一点在文化大院、文化礼堂、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就能得到证明和答案。就拿东北为例,我们都知道在东北地区因为气候的关系冬季较长,每年适合户外活动的只有5-10月这几个月,再赶上夏天的雨季,能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日子屈指可数,一到冬季天冷路滑,人们只能待在家里看书、看电视或是打麻将,要想借本书都得坐车到市、区图书馆去借,文化娱乐活动更是无从谈起。而现在却不同了,村里的文化大院、社区的文化中心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在那里,百姓影院全天播放,排练室里唱戏跳舞、吹拉弹唱什么都有,就算不参与进去只看着也是一种乐趣,如果你喜欢安静,可以到图书室阅读、到电子阅览室去冲浪,还可以到书画室学习观赏,使广大群众走出家门就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基层的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不仅给百姓带来了欢声笑语,也使文化团队的表演技能有了提高,演出的节目中不乏精品,在文化活动中,许多基层表演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草根明星”。在文化活动中,许多基层涌现出的优秀节目被电视台录制在全国播放,从而更加激发了演创人员的热情,更多异彩纷呈的节目涌现,既富有时代气息又贴近百姓生活,备受人们的欢迎,也使广大群众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变化。
基层文化活动,不仅在城市搞得热火朝天,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同样搞得有声有色。农村的文化大院、文化礼堂,既丰富了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又把传统文化传承、主流价值观弘扬等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及村民们文化传播、娱乐、休闲的平台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场所。他们不仅像城里的人那样跳广场舞、唱流行歌曲,更让他们钟爱的是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戏、小曲、山歌等富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流传已久的乡间文化,广大村民在这里既能得到最新的文化资讯,又可以欣赏到自己喜好的节目,兴致来了就到台上吼一吼、唱一唱,使生活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把群众喜欢的地方戏、小曲、山歌等乡间文化传承发扬光大,为了把文化大院、文化礼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了把民间的乡土文化充分挖掘出来,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同时,把民间的老艺人寻找组织起来,请他们表演和传授,并对一些濒于失传的节目进行发掘整理、传承,这样做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使那些即将失传的戏曲、山歌等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农家文化大院、文化礼堂不仅吸引了村民们积极参与,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来,加入到文化大院里来,并成为骨干和中坚力量,使一些古老的剧种、说唱后继有人。由此可见,基层文化活动只要植根于广大群众这片沃土中,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
基层文化活动能有今日的蓬勃兴旺、繁荣发展,得力于文化建设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得力于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得力于各级文化部门的帮助和辅导。为了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文化硕果,中央一次次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增建和扩建文化设施,仅在2014年8月,中央财政就下拨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23.6亿元,用于支持地方改善公共文化的设施,更好地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下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45亿元,用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运行维护、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电影公益放映、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等支出。从这些资金的投入,不难看出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文化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到村屯、社区等基层,在送去精彩的文艺节目的同时,对基层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进行培训、辅导,用自己的专业和特长为基层的文化队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促进了文化团体艺术展示水平的提高。在专业人员的耐心辅导和指导下,基层的文化活动无论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提高,吸引了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也使文化爱好者们受益匪浅。
基层文化活动的繁荣兴盛,凸显出文化建设的显著成果,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体现着现代公共文化体系的逐步完善,文化发展的步伐,正朝着我们确定的方向迈进。
(作者简介:张蕾(1977.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本科,2000年7月在厦门市文化馆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培训辅导工作。)
军乐阵阵,嘹亮雄壮;民乐声声,婉转悠扬。这不是专业乐团的演出,而是社区的军乐团、民乐团在排练。一招一式的《贵妃醉酒》尽显出“梅派”的雍容华贵;字正腔圆的《玉堂春》尽现“程派”深厚的底蕴。这不是京剧大师的汇演,而是乡村“文化大院”京剧票友的活动剪影。这些社区和乡村文化大院的文化活动,向人们昭示,基层的文化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蓬勃繁荣地发展着,这也足以说明自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农村和城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正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早在2007年中共中央就对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做出了部署,党的十八大又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确定了创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再次强调加快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化礼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流动图书馆、百姓大舞台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各种文化场所设施都面向广大民众开放,以最大的努力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在政府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广大民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有了空前的热情,基层的文化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繁荣兴旺。随着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基层的群众文化活动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农村的文化大院、文化礼堂,城市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已成为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一些基础条件好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仅拥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室、百姓舞台、电影厅等文化场所,还为喜欢乐器、唱戏、舞蹈的人们设置了排练室,这些极具专业性的排练室深受爱好者们的欢迎,社区依势把他们组织起来,分门别类地组成了军乐队、民乐队、集体舞队、民族舞队、京剧团、评剧团等独立团体,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为冠名,为他们提供排练演出的场地和文化交流活动,在满足居民们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了精神食粮和文化娱乐的平台。过去,这些爱好者们只是兴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自娱自乐,既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也没有舞台把自己的才艺展示出来,而现在却不同了,他们有了社区的冠名,成了有组织的团队,社区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排练场所,还从市、区文化单位请来专业老师对他们进行辅导,使他们的技能都有了提高。由于有了社区的支持,加入这些团队的人越来越多,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每周一次的“百姓大舞台”的演出,更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的爱好得到了支持,他们的才艺能够展示,这些成为他们倾力为群众演出的强大动力,而他们的精彩表演同样受到了群众的欢迎。由于有了“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这些文化活动场所,极大地惠及了周边的居民群众,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促进了基层文化活动的飞速发展。文化设施的增加、文化活动的增多,使广大群众感受到了文化建设给他们带来的精神愉悦,文化惠民得到了具体体现。
文化建设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推进,基层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了文化成果,基层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既是文化建设的成果,也是文化惠民的体现。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就是为了全面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为创建文化强国打下牢固的基础。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内涵,让世界瞩目,是公认的文化大国。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虽只一字之差,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文化强国尚在创建中,而文化惠民却让广大群众深深地感受到了。
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的增加,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最受益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一点在文化大院、文化礼堂、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就能得到证明和答案。就拿东北为例,我们都知道在东北地区因为气候的关系冬季较长,每年适合户外活动的只有5-10月这几个月,再赶上夏天的雨季,能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日子屈指可数,一到冬季天冷路滑,人们只能待在家里看书、看电视或是打麻将,要想借本书都得坐车到市、区图书馆去借,文化娱乐活动更是无从谈起。而现在却不同了,村里的文化大院、社区的文化中心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在那里,百姓影院全天播放,排练室里唱戏跳舞、吹拉弹唱什么都有,就算不参与进去只看着也是一种乐趣,如果你喜欢安静,可以到图书室阅读、到电子阅览室去冲浪,还可以到书画室学习观赏,使广大群众走出家门就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基层的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不仅给百姓带来了欢声笑语,也使文化团队的表演技能有了提高,演出的节目中不乏精品,在文化活动中,许多基层表演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草根明星”。在文化活动中,许多基层涌现出的优秀节目被电视台录制在全国播放,从而更加激发了演创人员的热情,更多异彩纷呈的节目涌现,既富有时代气息又贴近百姓生活,备受人们的欢迎,也使广大群众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变化。
基层文化活动,不仅在城市搞得热火朝天,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同样搞得有声有色。农村的文化大院、文化礼堂,既丰富了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又把传统文化传承、主流价值观弘扬等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及村民们文化传播、娱乐、休闲的平台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场所。他们不仅像城里的人那样跳广场舞、唱流行歌曲,更让他们钟爱的是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戏、小曲、山歌等富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流传已久的乡间文化,广大村民在这里既能得到最新的文化资讯,又可以欣赏到自己喜好的节目,兴致来了就到台上吼一吼、唱一唱,使生活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把群众喜欢的地方戏、小曲、山歌等乡间文化传承发扬光大,为了把文化大院、文化礼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了把民间的乡土文化充分挖掘出来,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同时,把民间的老艺人寻找组织起来,请他们表演和传授,并对一些濒于失传的节目进行发掘整理、传承,这样做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使那些即将失传的戏曲、山歌等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农家文化大院、文化礼堂不仅吸引了村民们积极参与,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来,加入到文化大院里来,并成为骨干和中坚力量,使一些古老的剧种、说唱后继有人。由此可见,基层文化活动只要植根于广大群众这片沃土中,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
基层文化活动能有今日的蓬勃兴旺、繁荣发展,得力于文化建设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得力于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得力于各级文化部门的帮助和辅导。为了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文化硕果,中央一次次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增建和扩建文化设施,仅在2014年8月,中央财政就下拨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23.6亿元,用于支持地方改善公共文化的设施,更好地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下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45亿元,用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运行维护、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电影公益放映、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等支出。从这些资金的投入,不难看出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文化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到村屯、社区等基层,在送去精彩的文艺节目的同时,对基层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进行培训、辅导,用自己的专业和特长为基层的文化队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促进了文化团体艺术展示水平的提高。在专业人员的耐心辅导和指导下,基层的文化活动无论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提高,吸引了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也使文化爱好者们受益匪浅。
基层文化活动的繁荣兴盛,凸显出文化建设的显著成果,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体现着现代公共文化体系的逐步完善,文化发展的步伐,正朝着我们确定的方向迈进。
(作者简介:张蕾(1977.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本科,2000年7月在厦门市文化馆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培训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