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教育是人类的希望。”教育的关健在于教师,确切的说是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做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我一直在寻找一条可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路子。
语文的学习主要依赖于实践,要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文的教学更不能仅依靠封闭的课堂教学,应打破课内外的界线,吸收课外知识进入语文课堂。故而,我认为敞开语文课堂教学之窗,让“小”语文课堂变为“大”语文天地。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叩开语文能力提高之门。
1将“诗词大背诵”引入语文课堂,丰富语言积累,陶冶情操
积累一些好诗佳词名篇,不但能积累知识,陶冶情操,而且还能为日后的说写实践奠定基础。我每天利用早自习和下午课前二十分钟及放学前的十分钟,让孩子们进行“大背诵”。最初背一些篇幅短,易于理解的唐诗,后来稍长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过零丁洋》,甚至连岳飞的《满江红》都能背得滚瓜烂熟,煞有气势。到后来,孩子们背诵的兴趣已由单一的唐诗转向唐诗兼宋词、由短篇转向长篇、由古诗词转向现代诗词和散文。文中、诗词中一些精彩之笔,孩子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能恰当运用,使诗词背诵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常态。
2阅读成语故事,注重成语理解,使词汇的积累变得生动灵活
2.1阅读成语故事,每天一篇。读熟后讲给家长听,然后再讲给老师、同学听,有时也展开成语故事赛。这样,既学了成语,理解了意思,又不显得单调,枯燥。
2.2利用课堂进行成语积累。在讲生字时,学些相关成语,在讲课文时,有意恰当运用成语,并举例帮助理解,如:讲到乱字,出示乱七八糟。举例,弟弟来你家,把玩具全倒在地上,东一个西一个,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对!形容特别乱的情形,一般指物品摆放乱,可是妈妈一回来,就开始收拾,她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对!她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你忍心去破坏吗?对!要珍惜妈妈的劳动成果,要关心,爱我们的妈妈。这样不但学了成语,还进行了思想教育,真是一举多得,学生对成语理解得好,记得牢,运用起来也不乱套。
2.3编一些小故事进行成语的积累、理解。如:教学“夜”字时,学生提出一个“半夜三更”的成语,于是我便想到了半夜鸡叫的故事,便用一些成语把这个故事的片断串讲了下来,效果甚佳。故事内容:天黑了,长工们都没有休息,趴在窗户上静观外面动静,半夜三更时分,只见一个黑影鬼鬼崇崇,东张西望,见四下无人,便蹑手蹑脚向鸡窝“摸去”。这时,大家一拥而上,对准黑影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直打得他鼻青脸肿,哭爹喊娘。哎哟,那个样子,真叫狼狈不堪哪,周扒皮被打人人拍手称快!真是大快人心哪!瞧!仅一个小故事,里面竞蕴藏了十多个成语,既好理解,又好记忆,又能训练口才,对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3扩大课外阅读量,训练理解、记忆及口语表达能力
一篇文章,读到烂熟的时候,作者的那些个词汇,那些个句式,那些个表达方式,就成为读者自己语言储备里的东西,想用就能拿出来,拿出来就能会用。所以,每天要求学生认真读一篇课外读物,内容体裁不限。并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昨日读的成果,有的是按原文读下来,有的是按大意讲下来,还有的是把全文背下来的。经过老师的鼓励,肯定、表扬,再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孩子们既能树立自信,又能促动其改进。后来,孩子们纷纷积极参与,相互参照,比较、互相点评,孩子们越来越爱阅读,有的都能将课文背下来。这样每天坚持阅读,读得多了,积累多了,相信拿起笔来便会纵横自如,开合有度,正像郭老所说的哪样:“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4注重说话写话的训练,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1看图说话写话是训练孩子语文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最初,让孩子们通过观摩,讲述大致图意,只要能讲清谁在哪在干什么即可,当这样的说写熟练之后,就引导孩子们观察图上人物或动物的动作、神态、表情再加以合理的想象,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口中的图画“活”起来,笔下的图画“动”起来。如:教学《咕咚》一课,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下子热闹了,狐狸呀、山羊呀、小鹿呀都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喊:‘大家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并且书中配有一幅小兔在前,小猴、小狐狸、小山羊、小鹿在后逃命的场景插图。课文讲到这儿时,我便将图搬上了大屏幕,指着屏幕顺势一问:“书上说这下子热闹了,那么,到底有多热闹?”学生一开始皱眉不会说,有的只是把书上的原话又复述了一遍。这时我便把怎样让画上的动物活动起来决窍告诉了他们,并给他们起了个头:“看哪!这下可热闹喽!小兔子在最前面,长耳向后甩着,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充满了恐惧。”(此时老师的“说”中也透着股紧张气),它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快跑哇!”说到这儿,我故意停了下来,再看后面的小猴子——这时,一个孩子接着说:“再看后面的小猴子,就像一个百米冲刺运动员一样,也甩开大步向前冲,尾巴还一卷一卷的,生怕被咕咚咬住似的!”另一个同学抢着说:“再看那只小狐狸,平时数它最狡猾,最能耍戏别人了,可今天(学生不会说了,老师提示:可今天,却被我们看了一次笑话,是吗?)是呀,又由于它腿短,跑起来,像要快跌倒似的,可能像我们人一样,越着急腿越不听使唤了,而且吓得连眼睛也不敢睁大,只顾揪住尾巴尖儿逃命。”我插了一句:“那后面的小山羊、小鹿呢?它们平时可是最有风度的了,可现在——”(学生补充)“可现在他们什么也顾不上了,心里只想快逃呀,慢了就被怪物吃掉了!跑得汗珠四射,后蹄也快扬到天上去了”。最后还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老师,要是我们在远处看,什么也看不清,只能看到扬起的一片黄尘,还有能听到它乱作一团的哭喊声”。瞧,就这样通过指导,加以合理想象,简单的一幅图竟能变成吸引你的动画片,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看图说、写的欲望。
4.2日记写与读的训练。我告诉孩子们,不仅观察到的图片,看到的事情可以写下来,另外,你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包括你所说的话,都可以作为日记将它写下来。最初,孩子们只能写简单的一句话两句话日记,后来尝试着写长一点的日记了,可日记长了,指导起来却费劲了,学生每念完一篇日记,我就得大量修改,相当于我现场即兴口述一篇日记一样。由于平时的耐心鼓励与引导,及时的指点,再加上阅读积累的诗词、成语、课外读物,孩子们渐渐地也会运用其中,日记水平已是“小荷初露尖尖角”了。
在写作练习上,只要求写通顺,不要求字数,也可有小部分摘抄,只要认真地进行,我看,我想,我说(我说我所看所想到的)我写(我写我口)表达出真情实感即可。我还将他们的优秀日记编成了一本班级优秀日记集(有每个人的作品)。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坦克提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因此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敞开语文课堂教学之窗,多种渠道学语文、用语文,才能叩响语文能力提高之门。
语文的学习主要依赖于实践,要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文的教学更不能仅依靠封闭的课堂教学,应打破课内外的界线,吸收课外知识进入语文课堂。故而,我认为敞开语文课堂教学之窗,让“小”语文课堂变为“大”语文天地。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叩开语文能力提高之门。
1将“诗词大背诵”引入语文课堂,丰富语言积累,陶冶情操
积累一些好诗佳词名篇,不但能积累知识,陶冶情操,而且还能为日后的说写实践奠定基础。我每天利用早自习和下午课前二十分钟及放学前的十分钟,让孩子们进行“大背诵”。最初背一些篇幅短,易于理解的唐诗,后来稍长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过零丁洋》,甚至连岳飞的《满江红》都能背得滚瓜烂熟,煞有气势。到后来,孩子们背诵的兴趣已由单一的唐诗转向唐诗兼宋词、由短篇转向长篇、由古诗词转向现代诗词和散文。文中、诗词中一些精彩之笔,孩子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能恰当运用,使诗词背诵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常态。
2阅读成语故事,注重成语理解,使词汇的积累变得生动灵活
2.1阅读成语故事,每天一篇。读熟后讲给家长听,然后再讲给老师、同学听,有时也展开成语故事赛。这样,既学了成语,理解了意思,又不显得单调,枯燥。
2.2利用课堂进行成语积累。在讲生字时,学些相关成语,在讲课文时,有意恰当运用成语,并举例帮助理解,如:讲到乱字,出示乱七八糟。举例,弟弟来你家,把玩具全倒在地上,东一个西一个,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对!形容特别乱的情形,一般指物品摆放乱,可是妈妈一回来,就开始收拾,她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对!她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你忍心去破坏吗?对!要珍惜妈妈的劳动成果,要关心,爱我们的妈妈。这样不但学了成语,还进行了思想教育,真是一举多得,学生对成语理解得好,记得牢,运用起来也不乱套。
2.3编一些小故事进行成语的积累、理解。如:教学“夜”字时,学生提出一个“半夜三更”的成语,于是我便想到了半夜鸡叫的故事,便用一些成语把这个故事的片断串讲了下来,效果甚佳。故事内容:天黑了,长工们都没有休息,趴在窗户上静观外面动静,半夜三更时分,只见一个黑影鬼鬼崇崇,东张西望,见四下无人,便蹑手蹑脚向鸡窝“摸去”。这时,大家一拥而上,对准黑影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直打得他鼻青脸肿,哭爹喊娘。哎哟,那个样子,真叫狼狈不堪哪,周扒皮被打人人拍手称快!真是大快人心哪!瞧!仅一个小故事,里面竞蕴藏了十多个成语,既好理解,又好记忆,又能训练口才,对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3扩大课外阅读量,训练理解、记忆及口语表达能力
一篇文章,读到烂熟的时候,作者的那些个词汇,那些个句式,那些个表达方式,就成为读者自己语言储备里的东西,想用就能拿出来,拿出来就能会用。所以,每天要求学生认真读一篇课外读物,内容体裁不限。并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昨日读的成果,有的是按原文读下来,有的是按大意讲下来,还有的是把全文背下来的。经过老师的鼓励,肯定、表扬,再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孩子们既能树立自信,又能促动其改进。后来,孩子们纷纷积极参与,相互参照,比较、互相点评,孩子们越来越爱阅读,有的都能将课文背下来。这样每天坚持阅读,读得多了,积累多了,相信拿起笔来便会纵横自如,开合有度,正像郭老所说的哪样:“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4注重说话写话的训练,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1看图说话写话是训练孩子语文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最初,让孩子们通过观摩,讲述大致图意,只要能讲清谁在哪在干什么即可,当这样的说写熟练之后,就引导孩子们观察图上人物或动物的动作、神态、表情再加以合理的想象,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口中的图画“活”起来,笔下的图画“动”起来。如:教学《咕咚》一课,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下子热闹了,狐狸呀、山羊呀、小鹿呀都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喊:‘大家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并且书中配有一幅小兔在前,小猴、小狐狸、小山羊、小鹿在后逃命的场景插图。课文讲到这儿时,我便将图搬上了大屏幕,指着屏幕顺势一问:“书上说这下子热闹了,那么,到底有多热闹?”学生一开始皱眉不会说,有的只是把书上的原话又复述了一遍。这时我便把怎样让画上的动物活动起来决窍告诉了他们,并给他们起了个头:“看哪!这下可热闹喽!小兔子在最前面,长耳向后甩着,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充满了恐惧。”(此时老师的“说”中也透着股紧张气),它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快跑哇!”说到这儿,我故意停了下来,再看后面的小猴子——这时,一个孩子接着说:“再看后面的小猴子,就像一个百米冲刺运动员一样,也甩开大步向前冲,尾巴还一卷一卷的,生怕被咕咚咬住似的!”另一个同学抢着说:“再看那只小狐狸,平时数它最狡猾,最能耍戏别人了,可今天(学生不会说了,老师提示:可今天,却被我们看了一次笑话,是吗?)是呀,又由于它腿短,跑起来,像要快跌倒似的,可能像我们人一样,越着急腿越不听使唤了,而且吓得连眼睛也不敢睁大,只顾揪住尾巴尖儿逃命。”我插了一句:“那后面的小山羊、小鹿呢?它们平时可是最有风度的了,可现在——”(学生补充)“可现在他们什么也顾不上了,心里只想快逃呀,慢了就被怪物吃掉了!跑得汗珠四射,后蹄也快扬到天上去了”。最后还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老师,要是我们在远处看,什么也看不清,只能看到扬起的一片黄尘,还有能听到它乱作一团的哭喊声”。瞧,就这样通过指导,加以合理想象,简单的一幅图竟能变成吸引你的动画片,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看图说、写的欲望。
4.2日记写与读的训练。我告诉孩子们,不仅观察到的图片,看到的事情可以写下来,另外,你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包括你所说的话,都可以作为日记将它写下来。最初,孩子们只能写简单的一句话两句话日记,后来尝试着写长一点的日记了,可日记长了,指导起来却费劲了,学生每念完一篇日记,我就得大量修改,相当于我现场即兴口述一篇日记一样。由于平时的耐心鼓励与引导,及时的指点,再加上阅读积累的诗词、成语、课外读物,孩子们渐渐地也会运用其中,日记水平已是“小荷初露尖尖角”了。
在写作练习上,只要求写通顺,不要求字数,也可有小部分摘抄,只要认真地进行,我看,我想,我说(我说我所看所想到的)我写(我写我口)表达出真情实感即可。我还将他们的优秀日记编成了一本班级优秀日记集(有每个人的作品)。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坦克提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因此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敞开语文课堂教学之窗,多种渠道学语文、用语文,才能叩响语文能力提高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