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课改的春风,微课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特别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方式,而且令数学课堂别开生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学、思考、探究的机会。微课“微”而不“凡”,究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哪些作用呢?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难点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69-01
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是一种课程资源,有其学科适应性,面向全体教师与学生,具备强大生命力;微课程能够为中学数学翻转教学地实现提供强大地课程支持,翻转教学使微课由资源提供功能迈向学习支持功能。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使用微课能够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将枯燥复杂的数学推理转变为具体可视的情景,更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原理,不断增強他们的学习信心。具体来讲,微课教学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数学课堂运用微课教学易于创设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而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视频。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借助于课堂语言进行知识讲解与传授,这无疑会使以思维为主导的数学课堂变得枯燥和乏味。而视频信息的出现,则可以较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向学生讲解《平行线》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特点(同一平面,不相交,两条直线),笔者借助于微课中的商场顾客乘坐电梯,火车通过一段笔直铁路的视频为导课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电梯扶手、铁路铁轨的特点,使学生对平行线有了初步的认知和理解,而后再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的表示方法、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使教学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又如,在讲解《画轴对称图形》一课时,笔者录制了一个视频,“中国传统的剪纸艺人熟练的剪出具有对称性的剪纸(蝴蝶、青蛙、喜字、花瓶)等”不仅唤起了学生们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学会了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二、数学课堂运用微课教学易于学困生反复观看
微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可以重复播放,学生在刚接触几何证明题时,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课堂上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完全掌握,对于一些经典例题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听懂或者证明过程不会书写,而作为教者由于时间局限不能全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讲解一些重点体型反复播放给他们看、听让老师就在他们身边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完全自主自由学习,他们愿意播放几遍就学几次,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例如,在讲《勾股定理》一课时,内容涉及赵爽弦图的证法。有些同学数学基础不好,笔者则可以通过微课将其步骤分解,逐步呈现,这样更方便一些学困生反复观看。如图,是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为“赵爽弦图”。赵爽根据此图给出,四个全等的三角形(红色)可以如图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的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
三、数学课堂运用微课教学易于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数学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有其教学的重难点。特别是在二次函数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较难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我采取了微课教学,运用FLASH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概括、归纳函数y=a(x-h)2+k的图像在平移过程中h、k的变化规律。
1.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y=a(x-h)2+k,确定其顶点坐标(h,k)。
2.保持抛物线y=ax2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k)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很快的了摸清了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有效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数学课堂运用微课教学易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有很多章节概念很多,记忆量很大,课时比较长,学生通常都是老师讲到后面他们忘到前面比如八下中心对称图形(1)——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识别方法到矩形、菱形、正方形定义、性质、识别方法学生要能够熟悉掌握这些图形的概念的确很难,我们在平时教学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一章的概念按接受知识的过程步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体系。我们使用微课记忆概念要注意两点:①每节课上之前我们利用微课把前面讲的概念一起复习让学生做到对概念的温故而知新吧,让他们知识形成正确积累性②播放概念微视频的时间可以随意性,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去记忆如下课时间把微课让学生看,就是不看了学生总可以听听吧,就把它作为课间音乐了。总之我们不断反复利用微课的记忆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楚概念,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总之,微课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它能够变教师讲解为学生主动探究,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努力挖掘微课教学的潜在价值,为构建高效课堂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曾艺华如何把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读写算》2015年19期.
[2]孙保乐中学数学微课教学模式探讨《考试周刊》2017年76期.
[3]雷波中学数学微课程运用策略的研究《文理导航(中旬)》2016年8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难点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69-01
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是一种课程资源,有其学科适应性,面向全体教师与学生,具备强大生命力;微课程能够为中学数学翻转教学地实现提供强大地课程支持,翻转教学使微课由资源提供功能迈向学习支持功能。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使用微课能够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将枯燥复杂的数学推理转变为具体可视的情景,更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原理,不断增強他们的学习信心。具体来讲,微课教学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数学课堂运用微课教学易于创设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而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视频。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借助于课堂语言进行知识讲解与传授,这无疑会使以思维为主导的数学课堂变得枯燥和乏味。而视频信息的出现,则可以较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向学生讲解《平行线》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特点(同一平面,不相交,两条直线),笔者借助于微课中的商场顾客乘坐电梯,火车通过一段笔直铁路的视频为导课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电梯扶手、铁路铁轨的特点,使学生对平行线有了初步的认知和理解,而后再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的表示方法、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使教学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又如,在讲解《画轴对称图形》一课时,笔者录制了一个视频,“中国传统的剪纸艺人熟练的剪出具有对称性的剪纸(蝴蝶、青蛙、喜字、花瓶)等”不仅唤起了学生们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学会了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二、数学课堂运用微课教学易于学困生反复观看
微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可以重复播放,学生在刚接触几何证明题时,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课堂上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完全掌握,对于一些经典例题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听懂或者证明过程不会书写,而作为教者由于时间局限不能全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讲解一些重点体型反复播放给他们看、听让老师就在他们身边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完全自主自由学习,他们愿意播放几遍就学几次,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例如,在讲《勾股定理》一课时,内容涉及赵爽弦图的证法。有些同学数学基础不好,笔者则可以通过微课将其步骤分解,逐步呈现,这样更方便一些学困生反复观看。如图,是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为“赵爽弦图”。赵爽根据此图给出,四个全等的三角形(红色)可以如图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的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
三、数学课堂运用微课教学易于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数学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有其教学的重难点。特别是在二次函数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较难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我采取了微课教学,运用FLASH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概括、归纳函数y=a(x-h)2+k的图像在平移过程中h、k的变化规律。
1.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y=a(x-h)2+k,确定其顶点坐标(h,k)。
2.保持抛物线y=ax2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k)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很快的了摸清了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有效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数学课堂运用微课教学易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有很多章节概念很多,记忆量很大,课时比较长,学生通常都是老师讲到后面他们忘到前面比如八下中心对称图形(1)——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识别方法到矩形、菱形、正方形定义、性质、识别方法学生要能够熟悉掌握这些图形的概念的确很难,我们在平时教学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一章的概念按接受知识的过程步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体系。我们使用微课记忆概念要注意两点:①每节课上之前我们利用微课把前面讲的概念一起复习让学生做到对概念的温故而知新吧,让他们知识形成正确积累性②播放概念微视频的时间可以随意性,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去记忆如下课时间把微课让学生看,就是不看了学生总可以听听吧,就把它作为课间音乐了。总之我们不断反复利用微课的记忆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楚概念,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总之,微课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它能够变教师讲解为学生主动探究,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努力挖掘微课教学的潜在价值,为构建高效课堂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曾艺华如何把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读写算》2015年19期.
[2]孙保乐中学数学微课教学模式探讨《考试周刊》2017年76期.
[3]雷波中学数学微课程运用策略的研究《文理导航(中旬)》201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