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荣信股份发债行为的背后,存在着颇多耐人寻味的疑点。
2013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荣信股份获准发行面值为8亿元的公司债券。这对于截止2012年第三季度末总负债超过16亿元的荣信股份来说,财务影响不可小觑。若以目前上市公司发债过程中约8%的票面利率计算,此次大肆举债将给该公司带来6400万元/年的利息费用压力,这大致相当于该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的1/3。
通常而言,发行公司债券比银行贷款承担的利率更高,资金成本也更大,因此相比较而言银行贷款应为优选方案。也就是说,存在融资需求的公司在正常条件下应当首选银行贷款,次选公司债券。
从其他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资产负债率已经很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融资,这是贷款资质不佳的结果;另一类则是银行贷款相对货币资金余额比例过大,难以實现到期偿付,因此选择采用公司债券来替换银行贷款,说白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
反观荣信股份,三季报时资产负债率仅有42%,应当不存在无法偿付到期银行贷款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不寻求银行贷款,转而选择发行利息成本更高公司债券,便只存在一种可能,就是荣信股份在银行的借款信誉不佳、难以通过银行贷款。
其实该公司在银行处的信誉不佳也在其财务数据方面有一定的体现,2012年上半年短期借款平均余额为27029.78万元,长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平均余额合计为1280万元。由此可见,信股份在2012年上半年的对外借款平均金额为28309.78万元。然而该公司同期支出的利息费用就高达3171.07万元,由此得出年化借款利率将超过20%。
很显然这不可能是正常条款下的银行贷款,要么是荣信股份深陷高利贷借款而难以自拔,要么就是在银行那里信誉不佳、不得不承担非常高的借款利率。总之,诡异的借款年化利率背后均凸显了该公司财务质量之低下。
导致荣信股份财务质量地下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其业务本身的真实盈利能力。根据2012年三季报显示,在实现了17287.87万元净利润的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尽然为-1890.27万元,主营业务获取现金的能力非常低下。
关键问题出在应收账款的恶性堆积,半年报显示公司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仅7.24亿元,而期末应收账款净值就高达14.72亿元。也就是说目前该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相当于其全年的营业收入。乃至不得不以来发行债券来舒缓可能存在财务危机。这又怎能定性为经营正常的公司呢?
信力筑正是荣信股份旗下重要的控股子公司之一,其目前还正计划引入另一家上市公司恒大高新的增资扩股,但是针对这家子公司业务信息却存在明显地虚假披露。
其中,在2010年年报中,荣信股份披露信力筑正在当年上半年的新签订单9312万元,当期末累计未完成订单4.69亿元,而在2010年年报中却披露到全年新签订单6.48亿元,对应2010年下半年新签订单金额为5.55亿元。假设信力筑正在2010年下半年没有履行任何订单,到2010年末时累计未完成订单也不应该超过10.24亿元。而荣信股份2010年年报披露的此项数据却高达14.55亿元,这明显不符合逻辑。
上述问题,本刊几经周折联系到公司证券部的公先生,其对记者表示公司不接受采访。作为一家上市的公众公司,如此态度也很值得寻味。本刊将继续关注。
2013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荣信股份获准发行面值为8亿元的公司债券。这对于截止2012年第三季度末总负债超过16亿元的荣信股份来说,财务影响不可小觑。若以目前上市公司发债过程中约8%的票面利率计算,此次大肆举债将给该公司带来6400万元/年的利息费用压力,这大致相当于该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的1/3。
通常而言,发行公司债券比银行贷款承担的利率更高,资金成本也更大,因此相比较而言银行贷款应为优选方案。也就是说,存在融资需求的公司在正常条件下应当首选银行贷款,次选公司债券。
从其他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资产负债率已经很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融资,这是贷款资质不佳的结果;另一类则是银行贷款相对货币资金余额比例过大,难以實现到期偿付,因此选择采用公司债券来替换银行贷款,说白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
反观荣信股份,三季报时资产负债率仅有42%,应当不存在无法偿付到期银行贷款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不寻求银行贷款,转而选择发行利息成本更高公司债券,便只存在一种可能,就是荣信股份在银行的借款信誉不佳、难以通过银行贷款。
其实该公司在银行处的信誉不佳也在其财务数据方面有一定的体现,2012年上半年短期借款平均余额为27029.78万元,长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平均余额合计为1280万元。由此可见,信股份在2012年上半年的对外借款平均金额为28309.78万元。然而该公司同期支出的利息费用就高达3171.07万元,由此得出年化借款利率将超过20%。
很显然这不可能是正常条款下的银行贷款,要么是荣信股份深陷高利贷借款而难以自拔,要么就是在银行那里信誉不佳、不得不承担非常高的借款利率。总之,诡异的借款年化利率背后均凸显了该公司财务质量之低下。
导致荣信股份财务质量地下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其业务本身的真实盈利能力。根据2012年三季报显示,在实现了17287.87万元净利润的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尽然为-1890.27万元,主营业务获取现金的能力非常低下。
关键问题出在应收账款的恶性堆积,半年报显示公司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仅7.24亿元,而期末应收账款净值就高达14.72亿元。也就是说目前该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相当于其全年的营业收入。乃至不得不以来发行债券来舒缓可能存在财务危机。这又怎能定性为经营正常的公司呢?
信力筑正是荣信股份旗下重要的控股子公司之一,其目前还正计划引入另一家上市公司恒大高新的增资扩股,但是针对这家子公司业务信息却存在明显地虚假披露。
其中,在2010年年报中,荣信股份披露信力筑正在当年上半年的新签订单9312万元,当期末累计未完成订单4.69亿元,而在2010年年报中却披露到全年新签订单6.48亿元,对应2010年下半年新签订单金额为5.55亿元。假设信力筑正在2010年下半年没有履行任何订单,到2010年末时累计未完成订单也不应该超过10.24亿元。而荣信股份2010年年报披露的此项数据却高达14.55亿元,这明显不符合逻辑。
上述问题,本刊几经周折联系到公司证券部的公先生,其对记者表示公司不接受采访。作为一家上市的公众公司,如此态度也很值得寻味。本刊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