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当前很多辅导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及职业困惑,这极大地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本文尝试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存在的职业困惑,并从机制创新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困惑;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1。然而,由于时代和现实因素的制约,当前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困惑,这极大地影响了辅导员作用的发挥以及辅导员队伍的稳定。高校辅导员存在的职业困惑如下:
1.角色定位困扰
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定位一度存在“角色泛化”问题。辅导员工作涉及了思想政治教育、资助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近十项职业范畴,他们似乎无处不在又无所不能,从事着“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繁重的工作。虽然中央十六号文件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辅导员几乎很难协调好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角色。辅导员在干部的权威性和教师的亲和力中间徘徊,在管理层面需要的冷峻和人生导师需要的柔性之间彷徨,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辅导员的人格状态是分裂的,同时表现出严肃与柔软的表象。作为具体事务事务者的管理者和作为倾听个体心声的倾听者之间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这种分裂状态给辅导员带来了角色定位的困扰。
2.发展空间受限
在高校长期形成的潜意识中,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地位、重要性是不对等的,随之而来的就是辅导员在具体政策上就会被区别对待。以笔者所在的地区为例,一部分的高校辅导员在待遇、职称等方面得不到政策保护,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扶持和培养。与专业教师相比,辅导员的发展空间不断窄化,绝大多数辅导员最终选择了行政职务,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得不面对在职务晋升、岗位竞争等层面的竞争劣势。权威数据显示,一名辅导员从职员晋升至中层领导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而专业教师从讲师升至副高职称的时间则为10年。与此密切相关的是,辅导员对自己成长的心理预期也比较茫然,究竟是成为管理的权威还是成为教育的专家,究竟发展的空间有多大,他们往往陷入困惑之中。
3.知识更新缓慢
按照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辅导员应该成为大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贴心人、心理上的疏导者,这就需要辅导员必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以及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辅导员整天忙于庞杂的日常事务性管理使他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行为的偏差、心理的压力和就业的迷惘。繁杂的学生工作使辅导员几乎没有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涵养,也就慢慢丧失了知识更新的能力。
4.师生距离模糊
在中央十六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要想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就是一般常说的“亦师亦友”,就必须无微不至地去关心和爱护学生,但是,“亦师亦友”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辅导员过分偏重于倾听者角色,那么辅导员的权威性就必然会大幅度消解。另一方面,如果作为管理者角色的辅导员过于严格,或者过分强调人生导师的尊严和面子,又会扼杀自身的亲和力,这就非常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在实际工作中,理想状态下的“亦师亦友”关系不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大多数辅导员很难做到。
5.职业满足感偏低
职业成就感是高校辅导员自我角色期待和自我职业发展意识的来源。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流动性强、专业性不够突出、发展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职业荣誉感较弱等问题。究其原因,职业满足感偏低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关键。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很多人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项过渡性的工作,工作目标放在了转岗转业的发展出路上。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周期长、成效反馈滞后,容易引发关于付出与回报之间关系的困惑,这种困惑在工作2年至5年会表现得比较强烈。目前总体而言,我国高校辅导员在自身价值追求与传统职业期待之间存在着差异,社会评价与辅导员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着冲突,这就容易引发关于辅导员关于个人发展前途的困惑。
6.队伍流动性过快
现行制度使辅导员几乎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一个阶段性岗位,对辅导员的安排存在短期思想。在此制度之下,相当数量的辅导员在“服务期”满后,面临着要么从学生工作转岗到党政工作,要么转向专业学术领域的选择,而前者的岗位容量有限,后者在专业基础和学术储备方面要求较高。因为无法从同行和工作中找到可能“自我实现”的价值,为数不少的辅导员只是把现有工作看作“跳板”或“临时性职业”,他们无力拓展职业空间,难以坚定从业方向并明确努力目标。这种非职业化的现状,往往导致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狭小,人员非正常性流动过快,队伍严重丧失稳定性。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应对辅导员职业困惑方面做出及时而有效的解答。从根本上化解辅导员职业困惑,应当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物质保障等角度解决问题,那就是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为理念和思路,以切实有效的平台,通过顶层设计,逐步解决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孔军,林伟庭。从两难选择到整合协调——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实问题思考 [J].思想教育研究,2008,(8):52-54。
[2]江新华。高校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划分问题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17-120。
[3]范润宽。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J].高校管理,2005(1)。
[4]王平,王娜。略论高校辅导员岗位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8(1)。
作者简介:杨国强,男,1981年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政治辅导员,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困惑;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1。然而,由于时代和现实因素的制约,当前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困惑,这极大地影响了辅导员作用的发挥以及辅导员队伍的稳定。高校辅导员存在的职业困惑如下:
1.角色定位困扰
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定位一度存在“角色泛化”问题。辅导员工作涉及了思想政治教育、资助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近十项职业范畴,他们似乎无处不在又无所不能,从事着“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繁重的工作。虽然中央十六号文件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辅导员几乎很难协调好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角色。辅导员在干部的权威性和教师的亲和力中间徘徊,在管理层面需要的冷峻和人生导师需要的柔性之间彷徨,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辅导员的人格状态是分裂的,同时表现出严肃与柔软的表象。作为具体事务事务者的管理者和作为倾听个体心声的倾听者之间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这种分裂状态给辅导员带来了角色定位的困扰。
2.发展空间受限
在高校长期形成的潜意识中,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地位、重要性是不对等的,随之而来的就是辅导员在具体政策上就会被区别对待。以笔者所在的地区为例,一部分的高校辅导员在待遇、职称等方面得不到政策保护,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扶持和培养。与专业教师相比,辅导员的发展空间不断窄化,绝大多数辅导员最终选择了行政职务,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得不面对在职务晋升、岗位竞争等层面的竞争劣势。权威数据显示,一名辅导员从职员晋升至中层领导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而专业教师从讲师升至副高职称的时间则为10年。与此密切相关的是,辅导员对自己成长的心理预期也比较茫然,究竟是成为管理的权威还是成为教育的专家,究竟发展的空间有多大,他们往往陷入困惑之中。
3.知识更新缓慢
按照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辅导员应该成为大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贴心人、心理上的疏导者,这就需要辅导员必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以及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辅导员整天忙于庞杂的日常事务性管理使他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行为的偏差、心理的压力和就业的迷惘。繁杂的学生工作使辅导员几乎没有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涵养,也就慢慢丧失了知识更新的能力。
4.师生距离模糊
在中央十六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要想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就是一般常说的“亦师亦友”,就必须无微不至地去关心和爱护学生,但是,“亦师亦友”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辅导员过分偏重于倾听者角色,那么辅导员的权威性就必然会大幅度消解。另一方面,如果作为管理者角色的辅导员过于严格,或者过分强调人生导师的尊严和面子,又会扼杀自身的亲和力,这就非常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在实际工作中,理想状态下的“亦师亦友”关系不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大多数辅导员很难做到。
5.职业满足感偏低
职业成就感是高校辅导员自我角色期待和自我职业发展意识的来源。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流动性强、专业性不够突出、发展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职业荣誉感较弱等问题。究其原因,职业满足感偏低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关键。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很多人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项过渡性的工作,工作目标放在了转岗转业的发展出路上。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周期长、成效反馈滞后,容易引发关于付出与回报之间关系的困惑,这种困惑在工作2年至5年会表现得比较强烈。目前总体而言,我国高校辅导员在自身价值追求与传统职业期待之间存在着差异,社会评价与辅导员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着冲突,这就容易引发关于辅导员关于个人发展前途的困惑。
6.队伍流动性过快
现行制度使辅导员几乎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一个阶段性岗位,对辅导员的安排存在短期思想。在此制度之下,相当数量的辅导员在“服务期”满后,面临着要么从学生工作转岗到党政工作,要么转向专业学术领域的选择,而前者的岗位容量有限,后者在专业基础和学术储备方面要求较高。因为无法从同行和工作中找到可能“自我实现”的价值,为数不少的辅导员只是把现有工作看作“跳板”或“临时性职业”,他们无力拓展职业空间,难以坚定从业方向并明确努力目标。这种非职业化的现状,往往导致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狭小,人员非正常性流动过快,队伍严重丧失稳定性。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应对辅导员职业困惑方面做出及时而有效的解答。从根本上化解辅导员职业困惑,应当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物质保障等角度解决问题,那就是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为理念和思路,以切实有效的平台,通过顶层设计,逐步解决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孔军,林伟庭。从两难选择到整合协调——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实问题思考 [J].思想教育研究,2008,(8):52-54。
[2]江新华。高校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划分问题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17-120。
[3]范润宽。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J].高校管理,2005(1)。
[4]王平,王娜。略论高校辅导员岗位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8(1)。
作者简介:杨国强,男,1981年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政治辅导员,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