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作业数据的学习行为投入画像构建研究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ca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者画像是描述学习者特征、实现智能化推送、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何挖掘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中的数据构建学习者画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以在线作业为目标场景,以在线学习行为投入为切入点,构建了以参与、坚持、专注、学术挑战和自我调控为主要维度的分析框架和测量指标,利用7695名小学生在线作业数据进行了27个测量指标的有效性验证,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在线学习者的行为特征和结果特征进行了标签分类,形成了四类学习者的群体画像,提出了相应的学习指导建议。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学业成绩与作业行为投入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解基础教育互联网学习发展现状,加快推进互联网学习发展,需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关注互联网学习发展的系统评估模型。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方法,从互联网学习意识、互联网学习应用、互联网学习体验三个维度构建形成CAE评估模型。依照CAE评估模型形成评估框架及量表,并开展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互联网学习有效促进了学习者网络道德与安全意识的提升,互联网学习效果得到学习者充分认可,应用方式多样化发展,学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成为学习者在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表明,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影响视频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对视频学习策略的思考,研究探究了相比于重复观看(控制组),三种生成性学习策略(想象策略、绘图策略和自我解释策略)对学习者心理努力、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和学习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自我解释策略组表现最好,具体体现在自我解释策略组
[摘 要] 为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问卷与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及PROCEESS插件和Amo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聊感与隐性逃课呈正相关,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之间起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无聊感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并且会通过
[摘 要] 人工智能在驱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同时,也正在塑造教育的新形态。学校管理者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需要重新审视角色的职能定位。如何统筹与应用信息技术重塑教学与管理的过程,如何有效引导学校开展组织变革与创新,是信息化2.0时代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研究从组织变革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基于Burke-Litwin组织成果与变革因果模型梳理构建中小学校长首席信息官(CIO)能力结构模型
[摘 要] 论证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论证教学的充分开展有待于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研究者已指出,适宜的教学策略和互动技术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将VR整合于科学论证教学,并应用于七年级“科学”课中“地球与宇宙”单元,开展准实验研究以探究该方法对初中生科学学习的影响。两个班80名七年级学生参与本次实验,其中,一个班级的40名学生为实验组,使用基于VR的方式展开学习;另一个班的40
[摘 要] 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持教师队伍发展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存在评价的客观性、深度性和针对性等问题,直接影响教师培训的质量。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开展教师研修伴随式数据采集与过程性评价,服务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经验学习圈理论的视角下,构建了AI支持下的教师研修模式(AISTTM),以具體经验获取—反思性观察—抽象概括—积极实践为基本研修
[摘 要] 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过程中,人工智能课程学习平台是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支撑。对当前应用的几种人工智能课程学习平台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当前的平台存在教学与现实脱节、理论与技术分离、协同与共享难以实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s)设计模型,从课程学习中的关键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案例、支持思维培养的信息资源、促进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启迪学生思维的会话与协作、人工智能应用
[摘 要] 学习投入与学生的学习持续性、学业满意度、学习绩效以及学业完成情况高度相关,对其进行有效测评能够准确预测和干预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行为。为了提升学习投入测评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首先,对现有六种学习投入测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即自我报告、编码分析、日志分析、观察评价、智能测量以及生理测量;然后,提出了多模态数据表征的学习投入测评框架,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融合以及数据应用四个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