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理论与文化基本精神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fe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允铄所著《华夏意匠》,是一部有独特见解的书。它不是纵向的、以时代为经的“史”,而是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剖面,通过对这些剖面的细致分析,来探讨蕴含其中的艺术匠心。
  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根本特点。中国人是怎样作出这一选择的?本书明确地指出:“一本西方的建筑史其实就是一本神庙和教堂的建筑史,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这是中国建筑的发展和西方建筑的发展有原则性分别的基本原因。它涉及到古代一个民族对建筑的基本观念要求,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神’为中心,也就是‘人本’‘神本’‘物本’的文化概念。‘神’和‘物’都是永恒的,‘人’却是‘暂时’的,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下自然产生不同的选择态度和方法。在整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坚持木结构的建筑原则与此有很大关系。”(33页)可以说,这是抓住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根本。这其实,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抓住这一根本,再去分析中国古典建筑的一般设计原理,一切也就都变得容易理解了。比如,平面布局中程序的安排是中国古典建筑设计艺术的灵魂。它强调基本印象的积累在人的思想感情上所产生的感染力,而把对景象大小强弱次序的安排作为表达完美意念的重要手段,并用以控制人在建筑群中运动时所得到的感受。因此,中国虽然不缺少建造高层建筑的能力(建于一○六五年的山西应县木塔高二百一十英尺,而建于一一七四年的意大利比萨斜塔高不过一百五十英尺三英寸),但却很少拔地耸天的建筑形象,就是因为中国古典建筑不是强制地把人的目光引向无穷的高度,而是尽量自然地引导人在建筑群中缓缓移动,通过数量的增加达到扩大平面规模的目的,而给人以壮阔、宏丽的感觉。这种创作方法就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而产生的指导思想——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
  再如,在中国古典建筑的形象上和构件上,都缺少直线。不管是斗拱、雀替、驼峰还是屋顶、柱子,它们的演变历史都是一个从“直”到“曲”的过程。究其原因,恐怕也在于直线给人们的感受大体是单纯、明快、确定无疑,而缺少柔和、婉曲的感情色彩。于是,中国古典建筑虽然在整体布局上采用了带有直线因素的矩形平面,但却在单体建筑的形象和构件上大量运用了曲线,以此来灌注一种亲切、平和的感情因素。即使在庄严肃穆的故宫太和殿前,也要设计一弯弓形的金水河,显示出美丽舒展的弧线。这不仅与西方古典建筑中突出体量的高大,强调直立、高峻的神秘感和园林建筑中的几何形构图迥然不同,即与近邻日本也是相异的。日本建筑多以中国为蓝本,但它在汲取的同时,又进行了改造。日本园林就更多地体现了淡泊、冷峻的哲理化、宗教化倾向,而不似中国的园林布置,虽然贯穿了道家以自然为本的思想,却依然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因为,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的根本思想是使人赏心娱目,始终是以“人”为出发点的。
  作者在书中特别指出,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很早就普遍采用了“模数化”和“标准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优点。由此带来的直接好处便是建筑工期短,收效快,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中国宫室建筑的速度之快,是西方古典建筑所不能望其项背的。这对于我们进行现代建筑的设计,也是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之一。但是我却因此联想到,这是否同时也成为一个很大的缺点了呢?它是不是造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千年来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呢?宋代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一书把一切建筑制度规范得那样准确,那样条理分明,以致后人只须依此照章办理就可以了。那么,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无从发挥,甚至可以说,“模数化”和“标准化”所带来的消极因素——沿袭和模仿的弊病,恐怕至今还在束缚着我们的设计思想!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几乎对每一种建筑形制及有重要意义的构件都进行了寻流溯源的考证和分析,并从发展的脉络中寻绎出其共同的美学基础和设计匠心。这就使他的著作不只是一般建筑理论的阐述,而是展开了一部多层次、多侧面的中国文化史。还不仅仅如此,作者又每将西方古典建筑及现代建筑中体现的设计思想来与之比并,从而展示出两种文化的异同,因此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发人深思。另外,书中所附的插图内容丰富,布置精当,并配以精美的封面,更使人于捧读之时,倍生赏爱之心。
  不过我觉得,作者似乎对民居也应作一些阐述,哪怕是简略的介绍也好。各地民居建筑不受条条框框的制约,表现手法有着充分的自由,因而更加灵活多变,它对官式建筑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华夏意匠》,李允铄编著,(香港)广角镜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三月初版,一九八四年一月再版,港币45元)
其他文献
听一位企业家说起自己的一项有趣观察: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甚至朋友的数量,都和他说“但是”的频率成反比。你越爱说“但是”,别人越不喜欢与你沟通,越不喜欢和你合作,也就越不喜欢和你深交。  我意识到“但是”这个词的可怕,缘于有次请一个朋友提意见。我相信那天自己的态度是谦虚的,他每指出一点,我都“你说得太对了”“你这想法太棒了”地恭维着。  可是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紧跟着一个“但是”,就开始大
冬天,手脚冰凉是很多人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手脚冰冷和心脏血管有联系,一旦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手脚冰冷的现象。而生活起居失调、情绪变化大等也会造成手脚冰凉,那么如何缓解手脚冰凉呢?  睡觉护好脚:羽绒服比貂皮大衣更保暖,羊毛裤比塑身衣更驱寒。办公室多准备一件薄外套,睡觉时要注意脚部保暖,可穿温暖的棉袜。  勤运动:久坐办公的上班族,平时缺乏锻炼,可选择一些轻松平
近半个世纪之前,郑振铎先生给“俗文学”下过一个定义:“凡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学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  这类“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近一个时期来,忽而勃兴。它闯入许多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他们消遣娱乐的手段,也成为文化界人士一个议论的话题。对于这么一种活生生的文化现象,你怎么分析?它是好,是坏?该提倡,反对?你也许压根儿没读过这类作品,也许只听有人谈到过其中一些离奇古怪的内容,
清初大画家石涛在中国文化史上地位显赫,然而人们对于他的生卒、身世与为人,却一直聚讼纷纭,不甚了了。仅以石涛生卒为例,即有下述诸说:生年:①明崇祯三年庚午——一六三○年(俞剑华、傅抱石);②明崇祯九年丙子——一六三六年(郑拙庐);③明崇祯十三年庚辰——一六四○年(谢稚柳、林同华);④明崇祯十四年辛巳——一六四一年(郑为);⑤明崇祯十五年壬午——一六四二年(徐邦达),等等。卒年:①清康熙五十九年庚子—
《外国美术名作欣赏》(朱伯雄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述及欧洲近代历史时,有几处史实错误。  在介绍法国画家达维特一七九三年创作不朽名作《马拉之死》时,该书写道:“一年后,拿破仑发动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专政。”(第139页)实际上,发动一七九四年热月政变的不是拿破仑,而是热月党人,他们是由各个反对雅各宾专政的政治派别组成,主要有平原派、丹东派和埃贝尔派。热月政变时,拿破仑作为一个军官正在前线准
历史,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正的;该死去的,即使活着,也等于死了,不该死去的,即使是死了,历史也会让他复活。在我国的文学艺术的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看见朱湘在我们的文艺的百花园中复活了!让我们为这位曾经是那样苦命的诗人庆幸吧!愿他能警醒我们新一代的诗人与文人;不要忘记了我国的诗人与文人曾有过那般的苦命!  钱光培:《现代诗人朱湘研究》    倘使一个人,不论男女,不论农夫、工人,或知识分子,不幸在有为
每当谈论《独立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人们立刻就会想起耳熟能详的名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些名言常常和美国建国及制定美国宪法所秉持的政治原则联系在一起,成为塑造美国政治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们不要忘记,这不是“建国宣言”,而是“独立宣言”。在这段名言之前,也就是《宣言》的第一段,明
沈振黄是三十年代上海出版界的一位活跃的青年美术工作者。一九三○年左右,他考入上海中法工学院就读。一九三○年,开明书店创办了一种学生杂志,名叫《中学生》,由夏尊、叶圣陶、章锡琛、丰子恺、顾均正组成编委会,叶圣老主编。沈振黄就经常向《中学生》投稿,其中以漫画居多。这样,振黄就开始同出版界发生了关系。  一九三三年,振黄进上海开明书店编辑部工作,那时我已经在开明了。两个青年,从共同做《中学生》的投稿者,
知识,以及兼容并包的  西方传统加东方智慧——  这是任何进步  不可或缺的条件;  世界史和世界哲学  如今刚刚喷薄欲出;  人类不论还要遭受多少苦难,  悲观是错误的。    苏格兰诗人麦克迪尔米德一九五五年在《悼念詹姆斯·乔伊斯》中写的这一段诗,生动地说明在全世界说来,文化交流还只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同时,也热情地歌颂了它的伟大意义。王佐良教授的英文著作《论契合》给读者的最主要的信息,
《读书》今年第一期137页王欢《不妨一试》文,曾说三十余年未见哪家出版社有过出售“作者签名本”之举,并建议一试。据我的寡见,此种仪式还是有的。近年来较有影响的可推温元凯所著《中国的大趋势》的发行仪式,其时是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上午,在上海黄浦体育馆,有三千多名读者参加了仪式。温元凯作了两个小时的演讲,尔后半小时便售书近四千本,温为部分书签了名。另,湖南长沙诗歌书屋常年有诗人签名本诗集出售,并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