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阳光体育”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推广,使现有的体育教学策略和方针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凸显了体育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位置。本文就“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具体的体育教育改革指导意见。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育政策等角度入手,循序渐进打造科学、先进的初中体育教育体系,为初中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阳光体育;教育改革;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76
初中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阳光体育理念是最具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观念指引。通过体育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和现有资源的合理调动,为初中生打造既能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能力、培养体育精神,又能排解学习压力、放松身心的综合性课堂。改革进程的推进使传统教育手段的弊端不断显现,有必要借助阳光体育理念,提出新的改革方法,促进体育教育质量提升。
一、阳光体育理念
我国阳光体育理念推行于2007年,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在全国各类院校中践行阳光体育,即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进而将阳光体育理念普及到全民。阳光体育的核心理念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二、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理念执行的过程中,体育学科成为中考一项基本的考核项目并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但宏观政策上的变动并没有起到足够的推行阳光体育教育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体育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进展如火如荼,但应试教育带来的诟病要想被有效清除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家长以及不少学生,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初中教育的核心,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个人能力、成长水平的唯一指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不足,认为体育学习与学生中考无直接关系,因此不需要占用过多的时间。这种观念的存在势必给体育教育改革带来严重阻碍。不少学校的阳光体育改革流于形式,体育教学氛围缺失,导致阳光体育理念并没有对初中生的成长发挥出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师资力量不够
师资是践行阳光体育理念、进行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资源,受体育学科长期得不到重视的影响,体育教师团队无论在教学能力还是教师人数上相较于其他主要学科都非常薄弱。阳光体育要求拓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体系,给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能够同时掌握多项体育技能及艺术特长的教育人才更为缺乏。在一些偏远地区,初中体育教师往往身兼数职,体育课堂主要以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和学生自由活动为主,体育教育改革缺少足够的资源基础。
(三)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初中体育教育改革并不是简单地改变体育教学内容或授课方式,它需要清晰的教学目标、完善的教学方案、合理的考评机制以及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支持。当前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将学生中考体育成绩的提升作为阳光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忽视初中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体育能力、体育素养的培养,而在中考之前,以“突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提高体育成绩,这一做法无疑是对阳光体育理念的曲解,导致体育学科带有应试教育的特点,无法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爱好和体育特长的作用。
三、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改革的创新途径
(一)合理调配体育教学资源,营造阳光体育教学环境
1.体育课程优化配置
初中体育课程设置应凸显中小学教育特点,满足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偏好,打造特色体育课程。目前,初中体育课程设置相对统一,面对学生群体多样化的体育学习需求,难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为此,可以借鉴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选修课模式,将必修项目与选修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充分接触基本体育知识、得到体育训练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喜好选取体育课程。
2.师资力量灵活调配
阳光体育理念下,体育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跑步、篮球、跳远等传统项目,艺术体操、武术以及学生群体感兴趣的轮滑等项目都可以融入其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同时掌握多项体育技能。学校在调配教师资源时,可适当提高每位教师授课的集中性,但要保证教师集中授课的时间在7-8小时内,使教师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授课状态。同时,重视教师群体的培养,要求每名体育教师至少掌握2项体育技能或艺术特长,并不断进行自我建设。
3.努力完善硬件设施
阳光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课堂内容的顺利进行需要充足的物质基础。学校应加紧体育教育硬件设施的完善,确保多样化的教学项目能够在校内进行。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教育改革的投入,从体育器材、教学工具的完善开始,在校舍内选取适当的空间将其改造成体育活动教室。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来说,可以建设单独的体育场馆,除用于体育教学外,还可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休闲放松,进行体育锻炼。
(二)丰富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构建阳光体育教学方案
1.差异化教学
在兴趣引导下的学习是最为高效和深入的。在进行体育教育改革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进行差异化教学,使不同的学生能够通过针对性的体育学习,激发其体育天赋、培养其体育特长,并逐渐传递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实现全体初中生的共同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亲切沟通、积极互动,取得学生的信任,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对于体育学习的想法。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能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真實诉求,建立活跃、健康的课堂氛围,以便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创新。差异化教学还需结合体育课堂模式进行创新,体育教育可引入选修课模式,让学生根据偏好自主选择体育学习内容,根据整体课程安排情况,抽选部分班级进行集中授课。在集中授课时,学生打乱班级和年级的次序去自己选择的课堂进行学习。由于课程内容为学生自主选择,其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会大幅提高,同时形成一种独具学校特色的体育教育文化,在学习体育知识、训练体育技能的同时,构建健康、阳光的全校性体育学习氛围。此外,在同一课堂中,教师也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育能力、身体素质的差异将其进行分组,采用与学生自身能力相适应的体育考评方法,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正常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并防止受伤、意外情况的发生。差异化教学还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成果展示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个人体育和艺术才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挖掘体育课堂的教育价值。 2.多样化教学
体育教育改革应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限制,结合当前體育领域的发展情况,适当融入轮滑、街舞、滑板、艺术体操等同时具备体育和休闲特点的新教学项目。将新项目与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相互穿插,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全面的体育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挖掘自身特长,培养健康的个人爱好及生活习惯。在课堂教学手法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融入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游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定期举办小型比赛、体育赛事点评等活动,丰富体育课堂体量,让学生逐渐喜欢上体育课,找到放松身心、培养同学情谊、进行自我完善的良好空间。多样化体育教学的实现需要教师深刻掌握体育教学大纲及阳光体育的要求,对本学期的教学流程做出合理规划,设置学期性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流程中安插3-4次规模较大的体育教学活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考虑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使体育教学内容动静结合,避免给情况特殊的学生造成运动压力。
3.拓展性教学
阳光体育背景重视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希望学生积极、主动加入各项体育活动中,快乐的运动、快乐的学习。除校内的体育教学外,还可适当进行体育拓展教学。目前,很多初中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秋游、春游活动,而体育拓展教学正好可与这些现有活动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开展集体性的体育游戏,如爬山、骑行、户外趣味接力赛等,户外体育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坚定、勇敢、团结的体育精神上,以集体活动、集体游戏为主要形式,在营造健康成长的氛围、培养真挚的同学情谊、强化学生意志力之余,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进而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三)重视宏观教育政策改革,推动阳光体育理念落实
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人才考核制度之间相互影响,体育学科长期以来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是中考制度并没有将其作为重点。缺少了制度层面的约束和敦促,阳光体育教学改革必然面临资源配置、方法创新等措施不能落实的问题。为此,初中体育教育改革有必要获得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配合,将学科建设与中考制度相结合,提高中考制度中体育学科的考察要求和分数占比,反过来促进阳光体育理念的强制落实。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中考的考察内容、考察方式、考察标准均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做到教育改革与制度建设协调共进,这对于提高体育学科在教师、学生及家长群体中的重视程度意义重大。目前的中考制度中,体育测验以纯实践的方式进行,存在明显的集中化考核特征。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考核通过突击训练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优良的训练结果,现有的中考制度必然会导致对于体育教育过程的重视程度不足。为此,应将初中体育日常考核成绩依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到中考体育成绩中,以此对阳光体育教育改革的执行过程进行约束和控制。
四、结语
阳光体育理念的提出给初中体育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创新指引。相关学校及教师要深刻认识体育教育改革对于现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客观评价当前体育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育政策等角度入手,循序渐进打造科学、先进的初中体育教育体系。为初中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张玉贵.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改革思考[J].学周刊,2018(7).
[2]傲蕾多银.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7(63).
关键词:阳光体育;教育改革;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76
初中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阳光体育理念是最具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观念指引。通过体育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和现有资源的合理调动,为初中生打造既能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能力、培养体育精神,又能排解学习压力、放松身心的综合性课堂。改革进程的推进使传统教育手段的弊端不断显现,有必要借助阳光体育理念,提出新的改革方法,促进体育教育质量提升。
一、阳光体育理念
我国阳光体育理念推行于2007年,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在全国各类院校中践行阳光体育,即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进而将阳光体育理念普及到全民。阳光体育的核心理念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二、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理念执行的过程中,体育学科成为中考一项基本的考核项目并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但宏观政策上的变动并没有起到足够的推行阳光体育教育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体育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进展如火如荼,但应试教育带来的诟病要想被有效清除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家长以及不少学生,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初中教育的核心,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个人能力、成长水平的唯一指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不足,认为体育学习与学生中考无直接关系,因此不需要占用过多的时间。这种观念的存在势必给体育教育改革带来严重阻碍。不少学校的阳光体育改革流于形式,体育教学氛围缺失,导致阳光体育理念并没有对初中生的成长发挥出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师资力量不够
师资是践行阳光体育理念、进行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资源,受体育学科长期得不到重视的影响,体育教师团队无论在教学能力还是教师人数上相较于其他主要学科都非常薄弱。阳光体育要求拓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体系,给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能够同时掌握多项体育技能及艺术特长的教育人才更为缺乏。在一些偏远地区,初中体育教师往往身兼数职,体育课堂主要以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和学生自由活动为主,体育教育改革缺少足够的资源基础。
(三)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初中体育教育改革并不是简单地改变体育教学内容或授课方式,它需要清晰的教学目标、完善的教学方案、合理的考评机制以及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支持。当前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将学生中考体育成绩的提升作为阳光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忽视初中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体育能力、体育素养的培养,而在中考之前,以“突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提高体育成绩,这一做法无疑是对阳光体育理念的曲解,导致体育学科带有应试教育的特点,无法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爱好和体育特长的作用。
三、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改革的创新途径
(一)合理调配体育教学资源,营造阳光体育教学环境
1.体育课程优化配置
初中体育课程设置应凸显中小学教育特点,满足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偏好,打造特色体育课程。目前,初中体育课程设置相对统一,面对学生群体多样化的体育学习需求,难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为此,可以借鉴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选修课模式,将必修项目与选修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充分接触基本体育知识、得到体育训练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喜好选取体育课程。
2.师资力量灵活调配
阳光体育理念下,体育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跑步、篮球、跳远等传统项目,艺术体操、武术以及学生群体感兴趣的轮滑等项目都可以融入其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同时掌握多项体育技能。学校在调配教师资源时,可适当提高每位教师授课的集中性,但要保证教师集中授课的时间在7-8小时内,使教师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授课状态。同时,重视教师群体的培养,要求每名体育教师至少掌握2项体育技能或艺术特长,并不断进行自我建设。
3.努力完善硬件设施
阳光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课堂内容的顺利进行需要充足的物质基础。学校应加紧体育教育硬件设施的完善,确保多样化的教学项目能够在校内进行。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教育改革的投入,从体育器材、教学工具的完善开始,在校舍内选取适当的空间将其改造成体育活动教室。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来说,可以建设单独的体育场馆,除用于体育教学外,还可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休闲放松,进行体育锻炼。
(二)丰富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构建阳光体育教学方案
1.差异化教学
在兴趣引导下的学习是最为高效和深入的。在进行体育教育改革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进行差异化教学,使不同的学生能够通过针对性的体育学习,激发其体育天赋、培养其体育特长,并逐渐传递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实现全体初中生的共同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亲切沟通、积极互动,取得学生的信任,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对于体育学习的想法。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能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真實诉求,建立活跃、健康的课堂氛围,以便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创新。差异化教学还需结合体育课堂模式进行创新,体育教育可引入选修课模式,让学生根据偏好自主选择体育学习内容,根据整体课程安排情况,抽选部分班级进行集中授课。在集中授课时,学生打乱班级和年级的次序去自己选择的课堂进行学习。由于课程内容为学生自主选择,其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会大幅提高,同时形成一种独具学校特色的体育教育文化,在学习体育知识、训练体育技能的同时,构建健康、阳光的全校性体育学习氛围。此外,在同一课堂中,教师也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育能力、身体素质的差异将其进行分组,采用与学生自身能力相适应的体育考评方法,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正常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并防止受伤、意外情况的发生。差异化教学还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成果展示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个人体育和艺术才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挖掘体育课堂的教育价值。 2.多样化教学
体育教育改革应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限制,结合当前體育领域的发展情况,适当融入轮滑、街舞、滑板、艺术体操等同时具备体育和休闲特点的新教学项目。将新项目与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相互穿插,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全面的体育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挖掘自身特长,培养健康的个人爱好及生活习惯。在课堂教学手法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融入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游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定期举办小型比赛、体育赛事点评等活动,丰富体育课堂体量,让学生逐渐喜欢上体育课,找到放松身心、培养同学情谊、进行自我完善的良好空间。多样化体育教学的实现需要教师深刻掌握体育教学大纲及阳光体育的要求,对本学期的教学流程做出合理规划,设置学期性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流程中安插3-4次规模较大的体育教学活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考虑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使体育教学内容动静结合,避免给情况特殊的学生造成运动压力。
3.拓展性教学
阳光体育背景重视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希望学生积极、主动加入各项体育活动中,快乐的运动、快乐的学习。除校内的体育教学外,还可适当进行体育拓展教学。目前,很多初中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秋游、春游活动,而体育拓展教学正好可与这些现有活动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开展集体性的体育游戏,如爬山、骑行、户外趣味接力赛等,户外体育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坚定、勇敢、团结的体育精神上,以集体活动、集体游戏为主要形式,在营造健康成长的氛围、培养真挚的同学情谊、强化学生意志力之余,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进而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三)重视宏观教育政策改革,推动阳光体育理念落实
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人才考核制度之间相互影响,体育学科长期以来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是中考制度并没有将其作为重点。缺少了制度层面的约束和敦促,阳光体育教学改革必然面临资源配置、方法创新等措施不能落实的问题。为此,初中体育教育改革有必要获得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配合,将学科建设与中考制度相结合,提高中考制度中体育学科的考察要求和分数占比,反过来促进阳光体育理念的强制落实。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中考的考察内容、考察方式、考察标准均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做到教育改革与制度建设协调共进,这对于提高体育学科在教师、学生及家长群体中的重视程度意义重大。目前的中考制度中,体育测验以纯实践的方式进行,存在明显的集中化考核特征。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考核通过突击训练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优良的训练结果,现有的中考制度必然会导致对于体育教育过程的重视程度不足。为此,应将初中体育日常考核成绩依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到中考体育成绩中,以此对阳光体育教育改革的执行过程进行约束和控制。
四、结语
阳光体育理念的提出给初中体育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创新指引。相关学校及教师要深刻认识体育教育改革对于现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客观评价当前体育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育政策等角度入手,循序渐进打造科学、先进的初中体育教育体系。为初中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张玉贵.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改革思考[J].学周刊,2018(7).
[2]傲蕾多银.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