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出版业不仅面临着数字化出版的冲击,面且面临着市场化转型的挑战。这一行业发展趋势对编辑的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不仅要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专业素养,而且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编辑出版观念,适应数字化出版的要求。
【关键词】出版业;数字化;编辑;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郭立伟,高等教育出版社。
目前出版业面临着风起云涌的变化。随着互联网兴起,用户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传统出版业如果继续沿用原有的出版模式必定不能适应当下人们的阅读习惯。新媒体已经分走了传统出版业很大一杯羹,这是传统出版业无法否认的事实。此外,转企改制的大趋势也对出版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出版企业纷纷转型。随着转企改制的进行,出版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数字化背景下,从大的方向来说,各出版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来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从小的方面来谈,编辑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甚至经营能力应全面提高。
一、编辑工作创新的背景
编辑行业的创新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出版产业结构、出版模式等多方面。编辑工作是出版业的中心环节,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从出版原理到编辑人员观念的转变,从组织创新到技术创新。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传统的出版模式不再适应当下发展,目前的编辑工作涉及多种媒体、多个领域,跨媒体出版成为常态。此外,由于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在市场化运作下,固有的模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脚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出版单位创新势在必行,编辑工作创新也势在必行。
二、当前出版业面临的环境
1.数字化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可以说数字化出版模式对目前的编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为我国传统的出版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从出版流程的变革到出版从业人员工作能力的转变,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首先,数字化对出版流程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的出版流程包括,选题、组稿、审稿、校对等一系列的工作,但是在数字化模式下,编辑的工作范围在无形中扩大了,一些在出版过程中的增值业务加大了编辑的工作量。这从全球的出版业来说是一个大趋势,但是对我国的出版业尤其是出版从业人员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数字出版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出版模式,出版从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耐心也需要勇气,更需要摸索着过河。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人人都有出版的权利,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从另一层意义上说,不再需要编辑对出版内容进行组织策划,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易得到各种出版资源。面对相同的编辑出版资料,比拼的不再是谁查阅的资料更多或谁拥有独家的资料,而是谁有更强的编辑策划能力,谁能在众多资料中挑选出可供编辑的材料,并通过网络渠道推荐给受众。这对编辑从业人员来说是一项很大的考验。
其次,版权问题在数字化出版时代成为一个新的容易引发法律纠纷的点。当前,与版权相关的案件每天都在发生,这是因为编辑法律意识薄弱,已不能适应当下媒体环境的改变。媒体环境每天都在变化,各式各样的案件层出不穷,因此,今天的编辑应该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最后,数字化出版模式使得传统出版业内部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职务界限逐渐模糊。传统出版模式和流程往往是固定的,从最初的选题策划到最后的营销发行,这一过程涉及编辑、校对、设计以及发行等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发行人员等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数字化出版模式下,部门之间的职能界限被模糊了,有可能出现职能交叉,因此需要编辑人员成为全能型人才,而不是仅仅掌握某一方面的能力。
2.转企改制的趋势
我国的“事业单位改制风”大概从1983年开始,这一股转企改制风近几年刮到了出版单位。以前出版从业人员的工资不与市场效益挂钩,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图书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数字化和转企改制的新背景下,出版从业人员面临着工作性质的转变,他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由国企单位的职工转变成市场企业的一员,工资与市场效益挂钩,工资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能否策划出受读者青睐、有市场影响力的图书。
在出版业的转企改制之前,编印发三个部门之间往往是相互独立的,有很多编辑在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组织了众多优秀的作者进行创作,推出了很多经典作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编辑主要组稿方式还是在来稿中发现素材,总体来说是被动的。在企业化运作模式中,编辑的职能被进一步扩大,这对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如何提升编辑的创新能力
1.树立全新的编辑理念
科技的进步使各行各业工作模式发生转变。传统编辑人员习惯纸质出版,节奏较为缓慢。传统出版工作模式环环相扣,不能很好地实现时间和空间的重叠,而数字化出版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出版工作模式。作者可以在网上投稿,编辑可以在网上直接审稿,这一过程减少了很多环节,不仅降低了原先文字重新录入时易出现差错的概率,而且还节省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时间成本和各种费用。以前作者写作、投稿,编辑进行回复和提出修改意见等,现在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不需要消耗在邮寄时间上。编辑进行网络审稿时,只需要对各种各样的来稿进行分门别类,做好标注和存储,就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的全新工作模式需要从业人员适应新的出版环境,只有树立新的编辑理念,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数字化出版环境。
2.注重自身知识储备
对于出版环境的改变,每个编辑从业人员都需要提高警惕,不断地学习,用新知识来武装自己。当前,出版社很多从业人员是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他们对数字化出版持怀疑态度,甚至以为这是IT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范畴,与自己关系不大。这种想法过于狭隘,在新的出版环境下,编辑从业人员应该转变观念,不仅要积极地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讲座,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取得进步,才能为自己的大脑补充新鲜活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3.提高数字化时代的版权意识
目前,我国的数字版权存在很大空白,传统的很多纸质出版物,作者资料保留不完整或者已经更换,无处可查,因此拥有数字版权的出版物并不多。在数字化时代,网络传播权是作者享有的一项特权。在数字出版过程中,编辑会与作者保持沟通,帮助作者了解现行的法律,双方沟通良好的情况下,编辑也可以要求作者让渡他们著作一部分的网络传播权。因此,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与作者保持联系,尽量把版权纠纷缩小在最小范围。
4.提高运用多媒体的能力
传统出版业,稿件经过编辑校对流程后送交印刷厂。但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出版流程有了质的飞跃。编辑在处理作者交付的稿件时所需要进行的不仅是对文本审核、标注、修改等编审工作,而且还要将文字编辑成适合不同阅读器的文本。也就是说,现代的编辑从处理稿件到稿件的输出完全是以一种超文本的方式进行的。当前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多种多样,电脑、Kindlle阅读器、手机等都会成为读者使用的工具。因此,编辑在进行出版物内容整理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数字化的出版环境,不仅需要文字,有时还需要图片、音乐等进行辅助设计,这对编辑从业人员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5.提升编辑的社会活动能力
传统出版业的编辑在每个出版环节都要与他人打交道,这是编辑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数字化时代,这种交往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扩大了。现今,作者投稿和编辑审稿之间的时间缩短了,交流也基本在网上进行,这需要编辑对相关社交平台非常熟悉并掌握网络技术。网络缩短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交流变得更直接、更频繁,因此,现在的编辑需要有过硬的交流沟通与社会活动能力。
在数字化出版背景和国家政策改变的环境下,编辑从业人员只有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力,才能成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编辑出版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远任务,编辑工作的创新不仅需要编辑提升自身素质,还需要出版业整体观念的转变,需要出版业内部和外部共同支持以及国家层面的支持。
[1]王强. 跨媒体时代出版印刷的技术发展[J]. 印艺学会月刊,2001(4).
[2]周国清. 编辑创新与现代传播[M]. 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3][澳]珍妮特·麦克肯丝. 编辑的伙伴[M]. 黄先蓉,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3]Stemberg,R.J. Handbookofereativity[M].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4]陈昕. 美国数字出版考察报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关键词】出版业;数字化;编辑;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郭立伟,高等教育出版社。
目前出版业面临着风起云涌的变化。随着互联网兴起,用户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传统出版业如果继续沿用原有的出版模式必定不能适应当下人们的阅读习惯。新媒体已经分走了传统出版业很大一杯羹,这是传统出版业无法否认的事实。此外,转企改制的大趋势也对出版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出版企业纷纷转型。随着转企改制的进行,出版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数字化背景下,从大的方向来说,各出版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来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从小的方面来谈,编辑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甚至经营能力应全面提高。
一、编辑工作创新的背景
编辑行业的创新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出版产业结构、出版模式等多方面。编辑工作是出版业的中心环节,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从出版原理到编辑人员观念的转变,从组织创新到技术创新。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传统的出版模式不再适应当下发展,目前的编辑工作涉及多种媒体、多个领域,跨媒体出版成为常态。此外,由于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在市场化运作下,固有的模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脚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出版单位创新势在必行,编辑工作创新也势在必行。
二、当前出版业面临的环境
1.数字化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可以说数字化出版模式对目前的编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为我国传统的出版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从出版流程的变革到出版从业人员工作能力的转变,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首先,数字化对出版流程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的出版流程包括,选题、组稿、审稿、校对等一系列的工作,但是在数字化模式下,编辑的工作范围在无形中扩大了,一些在出版过程中的增值业务加大了编辑的工作量。这从全球的出版业来说是一个大趋势,但是对我国的出版业尤其是出版从业人员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数字出版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出版模式,出版从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耐心也需要勇气,更需要摸索着过河。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人人都有出版的权利,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从另一层意义上说,不再需要编辑对出版内容进行组织策划,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易得到各种出版资源。面对相同的编辑出版资料,比拼的不再是谁查阅的资料更多或谁拥有独家的资料,而是谁有更强的编辑策划能力,谁能在众多资料中挑选出可供编辑的材料,并通过网络渠道推荐给受众。这对编辑从业人员来说是一项很大的考验。
其次,版权问题在数字化出版时代成为一个新的容易引发法律纠纷的点。当前,与版权相关的案件每天都在发生,这是因为编辑法律意识薄弱,已不能适应当下媒体环境的改变。媒体环境每天都在变化,各式各样的案件层出不穷,因此,今天的编辑应该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最后,数字化出版模式使得传统出版业内部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职务界限逐渐模糊。传统出版模式和流程往往是固定的,从最初的选题策划到最后的营销发行,这一过程涉及编辑、校对、设计以及发行等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发行人员等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数字化出版模式下,部门之间的职能界限被模糊了,有可能出现职能交叉,因此需要编辑人员成为全能型人才,而不是仅仅掌握某一方面的能力。
2.转企改制的趋势
我国的“事业单位改制风”大概从1983年开始,这一股转企改制风近几年刮到了出版单位。以前出版从业人员的工资不与市场效益挂钩,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图书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数字化和转企改制的新背景下,出版从业人员面临着工作性质的转变,他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由国企单位的职工转变成市场企业的一员,工资与市场效益挂钩,工资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能否策划出受读者青睐、有市场影响力的图书。
在出版业的转企改制之前,编印发三个部门之间往往是相互独立的,有很多编辑在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组织了众多优秀的作者进行创作,推出了很多经典作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编辑主要组稿方式还是在来稿中发现素材,总体来说是被动的。在企业化运作模式中,编辑的职能被进一步扩大,这对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如何提升编辑的创新能力
1.树立全新的编辑理念
科技的进步使各行各业工作模式发生转变。传统编辑人员习惯纸质出版,节奏较为缓慢。传统出版工作模式环环相扣,不能很好地实现时间和空间的重叠,而数字化出版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出版工作模式。作者可以在网上投稿,编辑可以在网上直接审稿,这一过程减少了很多环节,不仅降低了原先文字重新录入时易出现差错的概率,而且还节省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时间成本和各种费用。以前作者写作、投稿,编辑进行回复和提出修改意见等,现在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不需要消耗在邮寄时间上。编辑进行网络审稿时,只需要对各种各样的来稿进行分门别类,做好标注和存储,就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的全新工作模式需要从业人员适应新的出版环境,只有树立新的编辑理念,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数字化出版环境。
2.注重自身知识储备
对于出版环境的改变,每个编辑从业人员都需要提高警惕,不断地学习,用新知识来武装自己。当前,出版社很多从业人员是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他们对数字化出版持怀疑态度,甚至以为这是IT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范畴,与自己关系不大。这种想法过于狭隘,在新的出版环境下,编辑从业人员应该转变观念,不仅要积极地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讲座,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取得进步,才能为自己的大脑补充新鲜活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3.提高数字化时代的版权意识
目前,我国的数字版权存在很大空白,传统的很多纸质出版物,作者资料保留不完整或者已经更换,无处可查,因此拥有数字版权的出版物并不多。在数字化时代,网络传播权是作者享有的一项特权。在数字出版过程中,编辑会与作者保持沟通,帮助作者了解现行的法律,双方沟通良好的情况下,编辑也可以要求作者让渡他们著作一部分的网络传播权。因此,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与作者保持联系,尽量把版权纠纷缩小在最小范围。
4.提高运用多媒体的能力
传统出版业,稿件经过编辑校对流程后送交印刷厂。但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出版流程有了质的飞跃。编辑在处理作者交付的稿件时所需要进行的不仅是对文本审核、标注、修改等编审工作,而且还要将文字编辑成适合不同阅读器的文本。也就是说,现代的编辑从处理稿件到稿件的输出完全是以一种超文本的方式进行的。当前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多种多样,电脑、Kindlle阅读器、手机等都会成为读者使用的工具。因此,编辑在进行出版物内容整理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数字化的出版环境,不仅需要文字,有时还需要图片、音乐等进行辅助设计,这对编辑从业人员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5.提升编辑的社会活动能力
传统出版业的编辑在每个出版环节都要与他人打交道,这是编辑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数字化时代,这种交往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扩大了。现今,作者投稿和编辑审稿之间的时间缩短了,交流也基本在网上进行,这需要编辑对相关社交平台非常熟悉并掌握网络技术。网络缩短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交流变得更直接、更频繁,因此,现在的编辑需要有过硬的交流沟通与社会活动能力。
在数字化出版背景和国家政策改变的环境下,编辑从业人员只有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力,才能成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编辑出版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远任务,编辑工作的创新不仅需要编辑提升自身素质,还需要出版业整体观念的转变,需要出版业内部和外部共同支持以及国家层面的支持。
[1]王强. 跨媒体时代出版印刷的技术发展[J]. 印艺学会月刊,2001(4).
[2]周国清. 编辑创新与现代传播[M]. 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3][澳]珍妮特·麦克肯丝. 编辑的伙伴[M]. 黄先蓉,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3]Stemberg,R.J. Handbookofereativity[M].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4]陈昕. 美国数字出版考察报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