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既是辽宁也是全国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重要途径,也是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更是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集群 发展模式 重要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结构优化、环境改善、技术不断创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源趋于合理等。转变的途径主要有: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技术引进型发展向技术创新型发展转变;外需拉动型发展向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投资拉动型增长向居民拉动型增长转变;倾斜型发展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效率优先的分配模式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模式转变。辽宁老工业基地凭借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条件与优势,加快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重点打造辽宁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培育和完善“内生式”的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为核心,创新发展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项目带动为抓手,以构建和完善主导产业与产品产业链为支撑,以改善市场环境、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为保证的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必须考虑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装备制造业除了具备技术含量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提升等产业特征以外,还具备资源消耗多、对环境压力大、兼有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特征。
在经济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要求日益提高、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科技含量低、技术进步贡献率小、单纯依靠廉价资源获取价格竞争优势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即使采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也已经没有出路。旨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作为硬道理的发展,必须是以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质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按照这一理论,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效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和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建立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遵循产业区域布局优化原则
遵循产业区域布局优化原则,考虑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条件与优势,重点发展辽宁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是一个范围广、门类多的产业。任何地区都不可能同时做强做大各种装备制造业产业。辽宁应该围绕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较为显著的造船、机床、重型装备及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集中配置资源,重点推进沈阳与大连地区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后发优势日渐增强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重视整机和成套设备生产企业与零部件配套件生产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
辽宁集中了大批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向骨干企业周边地区聚集。辽宁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必须增强核心企业的龙头作用,巩固中小企业的主体地位,扶持产业集群发展载体: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和政府的服务职能,突出地方特色,走差异化错位发展道路,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化;在创新、提升现有优势产业基础上,要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及各类潜力型、创新型产品和产业,发挥产业集聚效能,实现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共同发展。
三.展产业集群模式
总结经验,借鉴成功做法,创新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总结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成功做法主要有:
1,以建设工业园区为载体。依托专业化工业园区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虹吸”效应和资源整合、共享的有利条件,使相关企业和机构向工业园区及集中,并且在搬迁的同时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使整个产业集群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沈阳通过建设铁西新区,使装备制造企业大规模搬迁改造,逐步向沈西工业走廊集聚,企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成立了提供专业配套的加工中革,包括加快完善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出台电信法、生物安全法等并切实加强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培育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也透露,未来我国将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政策扶持,支持集成电路、软件、数字电视、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加快信息技术行业的结构调整。
可以看出,在政府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植下,新兴产业在技术、资金、政策的支持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的产业结构将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份额将不断加大。
(二)技术影响
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加强化科技创新在产业调整振兴中的核心作用。新时期下我国支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加大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垫定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加强研发投入的同时,及时更新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避免因大力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引发一哄而上的投资冲动。
(三)筹脊规模影响
筹资规模是制约产业发展规模的因素之一。现阶段风险投资商和基金判断部分新兴产业链出现过剩。纷纷对其敬而远之。此时出台的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政策无异于雪中送碳。
(四)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尽管经济危机对新兴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由于新兴产业成为促使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政府应为其提供更多扶持和保障政策。从长期来说。政府应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创新。鼓励科技研发,注重培养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复苏的促进作用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那些在危机中善于抓住机遇的国家,往往会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发展新兴产业,是立足当前战胜经济危机,着眼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不仅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更引领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一)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
当前经济形势下,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已经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通过产业调整来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必须要有能力率先发展新兴产业,引领世界经济潮流。
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复苏的主导力量,它将会成为提振经济发展的引擎,使全球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时代。所以,发展新兴产业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每次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次技术突破,引领一次产业革命,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从而引领全球的经济复苏。发展新兴产业成为走出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为了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逐步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关键词]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集群 发展模式 重要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结构优化、环境改善、技术不断创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源趋于合理等。转变的途径主要有: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技术引进型发展向技术创新型发展转变;外需拉动型发展向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投资拉动型增长向居民拉动型增长转变;倾斜型发展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效率优先的分配模式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模式转变。辽宁老工业基地凭借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条件与优势,加快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重点打造辽宁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培育和完善“内生式”的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为核心,创新发展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项目带动为抓手,以构建和完善主导产业与产品产业链为支撑,以改善市场环境、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为保证的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必须考虑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装备制造业除了具备技术含量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提升等产业特征以外,还具备资源消耗多、对环境压力大、兼有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特征。
在经济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要求日益提高、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科技含量低、技术进步贡献率小、单纯依靠廉价资源获取价格竞争优势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即使采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也已经没有出路。旨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作为硬道理的发展,必须是以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质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按照这一理论,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效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和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建立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遵循产业区域布局优化原则
遵循产业区域布局优化原则,考虑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条件与优势,重点发展辽宁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是一个范围广、门类多的产业。任何地区都不可能同时做强做大各种装备制造业产业。辽宁应该围绕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较为显著的造船、机床、重型装备及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集中配置资源,重点推进沈阳与大连地区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后发优势日渐增强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重视整机和成套设备生产企业与零部件配套件生产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
辽宁集中了大批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向骨干企业周边地区聚集。辽宁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必须增强核心企业的龙头作用,巩固中小企业的主体地位,扶持产业集群发展载体: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和政府的服务职能,突出地方特色,走差异化错位发展道路,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化;在创新、提升现有优势产业基础上,要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及各类潜力型、创新型产品和产业,发挥产业集聚效能,实现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共同发展。
三.展产业集群模式
总结经验,借鉴成功做法,创新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总结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成功做法主要有:
1,以建设工业园区为载体。依托专业化工业园区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虹吸”效应和资源整合、共享的有利条件,使相关企业和机构向工业园区及集中,并且在搬迁的同时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使整个产业集群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沈阳通过建设铁西新区,使装备制造企业大规模搬迁改造,逐步向沈西工业走廊集聚,企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成立了提供专业配套的加工中革,包括加快完善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出台电信法、生物安全法等并切实加强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培育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也透露,未来我国将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政策扶持,支持集成电路、软件、数字电视、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加快信息技术行业的结构调整。
可以看出,在政府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植下,新兴产业在技术、资金、政策的支持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的产业结构将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份额将不断加大。
(二)技术影响
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加强化科技创新在产业调整振兴中的核心作用。新时期下我国支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加大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垫定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加强研发投入的同时,及时更新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避免因大力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引发一哄而上的投资冲动。
(三)筹脊规模影响
筹资规模是制约产业发展规模的因素之一。现阶段风险投资商和基金判断部分新兴产业链出现过剩。纷纷对其敬而远之。此时出台的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政策无异于雪中送碳。
(四)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尽管经济危机对新兴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由于新兴产业成为促使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政府应为其提供更多扶持和保障政策。从长期来说。政府应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创新。鼓励科技研发,注重培养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复苏的促进作用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那些在危机中善于抓住机遇的国家,往往会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发展新兴产业,是立足当前战胜经济危机,着眼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不仅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更引领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一)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
当前经济形势下,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已经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通过产业调整来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必须要有能力率先发展新兴产业,引领世界经济潮流。
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复苏的主导力量,它将会成为提振经济发展的引擎,使全球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时代。所以,发展新兴产业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每次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次技术突破,引领一次产业革命,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从而引领全球的经济复苏。发展新兴产业成为走出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为了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逐步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