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152-01
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科学探究,它强调创设真实、具体的探究情景,注重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活动,来达到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反思。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初中化学,一定能够加深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表达与交流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活动方式,为了使这一活动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
一、学生应能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
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方式有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网络等,语言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学生应能用响亮、清晰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准确而明确地传递给他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每位学生的课堂发言提供同等的机会,不能让一些学生老是扮演听众的角色。尤其是对那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应当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发言,以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并对其他同学作适当的解释。
文字能够把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清晰地记录下来,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做简单的记录。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课堂探究活动,可以印发一些任务单,以便学生了解探究活动的任务是什么,应当记录哪些内容,等等。
图表和模型是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它区别于语言和文字之处在于:语言的呈现是一维的,而图表和模型则是二维和三维的,它们能够一下子将所要表达的内容直观地、整体地呈现出来。学生运用图表和模型的能力需要有一个过程,教师先要给学生以示范,然后还要给学生以机会,使学生逐步学会。例如,当学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了某个关系时,可以问学生:“你还能用其他方式来表达吗?”以此激励学生采用图表或模型的方法。要改变以往所有实验记录表都设计好了交给学生,更不善于激励发表意见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要知道,评价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强化或调整。让学生参与评价,使他们成为评价的主体,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细心分析、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还可以改善学生的情感行为。因为参与评价可以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使学生经常有机会从科学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探究活动的评论者,由此学生将会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要求学生对他们自己的思考和表现进行评价,可以让他们更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从事计划、实践、监控和矫正等等工作,促进他们经常反省自我,及时调整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元认知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因素”时,有的学生提出与过氧化氢的浓度与有关,还有的学生提出与催化剂多少和种类有关。学生经过动手实验、讨论认识到: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的种类与多少。为了合理的控制产生的氧气速率,可从以上几个方面想办法。
二、表达与交流发生在探究活动的各阶段
考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他们一般是在探究获得成功之后,才以论文、论著、学术报告等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众。所以,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程序中,表达与交流被置于最后一个环节。其实,从教学的实践看,表达与交流并不仅仅发生在探究活动的最后,它是贯穿探究过程的始终的。探究首先需要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我们往往要求学生自己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但不同的学生,头脑里出现的问题各不相同,有的问题很深刻,有的则可能很肤浅;有的问题能够切中主题,有的问题可能远离主题。对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和交流各自关心的问题,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比较,看看哪些问题更有探究的意义,哪些问题是意义不大的;哪些问题是可为的,哪些是不可为的;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留待今后再去解决。在这样的基础上,确定当前共同探究的问题。提出问题后,往往需要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建立假说、同样,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也可能作出许许多多不同的假说。这时,也需要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自己建立的假说。要组织学生对各个假说展开讨论,看看哪些假说是不需要实验就可判断其真伪的;哪些假说可以进行整合;哪些假说目前尚无能力进行检验,留待今后再进行探究。从而确定本探究活动需要对哪些假说作出检验,建立假说之后,要设计方案对假说进行检验。对同一个假说,不同的学生所设计的检验方案也不尽相同,甚至也不排除有人根本就没有能力设计。如果让学生放手去按自己的方案去做,不少学生可能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路。如果学生屡屡经历这样的失败,这对他们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学生实施具体的方案之前,教师也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佳的方案。
通过表达与交流,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达思想,与学习伙伴沟通达成一致,解决所遇到的简单化学问题,表达与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增进学习化学的兴趣,表达与交流是全体学生进步,学会合作的学习方法。所以,科学探究必须落实在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中才是有效的。
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科学探究,它强调创设真实、具体的探究情景,注重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活动,来达到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反思。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初中化学,一定能够加深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表达与交流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活动方式,为了使这一活动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
一、学生应能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
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方式有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网络等,语言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学生应能用响亮、清晰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准确而明确地传递给他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每位学生的课堂发言提供同等的机会,不能让一些学生老是扮演听众的角色。尤其是对那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应当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发言,以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并对其他同学作适当的解释。
文字能够把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清晰地记录下来,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做简单的记录。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课堂探究活动,可以印发一些任务单,以便学生了解探究活动的任务是什么,应当记录哪些内容,等等。
图表和模型是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它区别于语言和文字之处在于:语言的呈现是一维的,而图表和模型则是二维和三维的,它们能够一下子将所要表达的内容直观地、整体地呈现出来。学生运用图表和模型的能力需要有一个过程,教师先要给学生以示范,然后还要给学生以机会,使学生逐步学会。例如,当学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了某个关系时,可以问学生:“你还能用其他方式来表达吗?”以此激励学生采用图表或模型的方法。要改变以往所有实验记录表都设计好了交给学生,更不善于激励发表意见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要知道,评价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强化或调整。让学生参与评价,使他们成为评价的主体,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细心分析、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还可以改善学生的情感行为。因为参与评价可以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使学生经常有机会从科学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探究活动的评论者,由此学生将会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要求学生对他们自己的思考和表现进行评价,可以让他们更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从事计划、实践、监控和矫正等等工作,促进他们经常反省自我,及时调整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元认知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因素”时,有的学生提出与过氧化氢的浓度与有关,还有的学生提出与催化剂多少和种类有关。学生经过动手实验、讨论认识到: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的种类与多少。为了合理的控制产生的氧气速率,可从以上几个方面想办法。
二、表达与交流发生在探究活动的各阶段
考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他们一般是在探究获得成功之后,才以论文、论著、学术报告等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众。所以,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程序中,表达与交流被置于最后一个环节。其实,从教学的实践看,表达与交流并不仅仅发生在探究活动的最后,它是贯穿探究过程的始终的。探究首先需要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我们往往要求学生自己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但不同的学生,头脑里出现的问题各不相同,有的问题很深刻,有的则可能很肤浅;有的问题能够切中主题,有的问题可能远离主题。对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和交流各自关心的问题,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比较,看看哪些问题更有探究的意义,哪些问题是意义不大的;哪些问题是可为的,哪些是不可为的;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留待今后再去解决。在这样的基础上,确定当前共同探究的问题。提出问题后,往往需要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建立假说、同样,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也可能作出许许多多不同的假说。这时,也需要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自己建立的假说。要组织学生对各个假说展开讨论,看看哪些假说是不需要实验就可判断其真伪的;哪些假说可以进行整合;哪些假说目前尚无能力进行检验,留待今后再进行探究。从而确定本探究活动需要对哪些假说作出检验,建立假说之后,要设计方案对假说进行检验。对同一个假说,不同的学生所设计的检验方案也不尽相同,甚至也不排除有人根本就没有能力设计。如果让学生放手去按自己的方案去做,不少学生可能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路。如果学生屡屡经历这样的失败,这对他们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学生实施具体的方案之前,教师也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佳的方案。
通过表达与交流,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达思想,与学习伙伴沟通达成一致,解决所遇到的简单化学问题,表达与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增进学习化学的兴趣,表达与交流是全体学生进步,学会合作的学习方法。所以,科学探究必须落实在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中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