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别于传统课堂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展示个人专业素养为逻辑,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物理逆向课堂设计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力发展和提高学生学业。其一般策略为:确立课堂要达成的目标——预先评估学生的思维水平——构思合适的教学活动证明学生实现了思维目标——选择课堂管理的方式。
【关键词】逆向设计;思维发展;表现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81-02
传统课堂的备课一般过程为:研究教材内容—建立好内容框架—给定义、原理配套精挑细选的典型例题当堂做、讲、练。当然,在选课堂练习题时,要考虑班级学生的总体水平,给不同类型班级的例题肯定有差别。如果是公开课,那么一定要费尽心思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实验,必须让学生眼前一亮。甚至公开课的评课,被评的主体也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都是是否有积极思考、投入课堂[1]。而判断学生是否认真投入课堂的标准,是是否积极举手发言。这个备课、评课模式背后的思维逻辑,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是教师展示个人专业素养的舞台。
然而,在一项学校活动“我最难忘的一课”统计中,85%的学生印象深刻的是他们自己在课堂中发挥的环节。如复杂电路结构的判定,学生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用两个灯泡三个开关设计出电路,先设计好就先画到黑板上。第二,把黑板上同学画的电路图归类,把电路结构功能相同的放在一起,并清楚说明开关动作不同对应是什么电路结构。可见,学生眼中有趣的课堂更倾向于他们智慧与主动思维在课堂中的生长。因此,课堂设计必须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上做出适应性变化。逆向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过程模式创新。
1 什么是课堂逆向设计
逆向设计出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由美国教学改革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所提出,是教学-学习-评价三者匹配的一种教学设计形式。它按照“逻辑逆向”设计,以评价先行,进而促进目标、评价与学习活动的一体化[2]。它强调“从终点—想要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开始,根据标准所要求的学习证据或表现和用以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
2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物理课堂逆向设计的一般策略
2.1 确立课堂要达成的思维目标
以九年级二轮专题复习课《综合应用题攻略》为例,笔者首先确定复习课要达成的分级目标。
2.1.1 基础性思维目标
(1)会分解综合题,还原出其本来的力学、电学或热学模型。
(2)能对身边真实使用的电器、交通工具等原始物理问题进行物理原理的分析,小组讨论、相互纠错、互助学习。
2.2.2 发展性思维目标
(1)能够了解编题的切入点——从工具的实际功能入手。
(2)能初步编写罗列式小问,并能对具体问题进行赋值、计算。
(3)能够总结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勾连方式。
(4)能够对功能关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其中基础性思维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性思维目标则针对学力中、高阶学生。
2.2 预先评估学生的思维水平
综合题对阅读能力、抓取关键信息能力、综合处理问题能力都有很好的考查和促进作用。但对学生而言,尤其是学力中下的会因为综合题的题干长而不仔细读题,甚至不读题就做题;部分学力中等的学生对综合题有畏难情绪[3]。学力中上的学生能够处理,但是对综合题的总结和主动思考有欠缺,往往丢三落四,不能拿全分。通过本课时的相关训练能够让学生对综合题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打消对综合题的惧怕感。
另外,本课针对本班级学生日常反馈结果,在甄选例题时,以能量转化和功能关系类的综合题作为主,以期学生能够在此方面有进一步认识。
2.3 构思合适的教学活动证明学生实现了思维目标
该过程融合了多样化评价方式,如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仍然以该复习课为例:
本课以物理原始物理问题作为切入点,给学生思维展示提供舞台。
第一个原始物理问题——苏泊尔电热水瓶,对学生的任务分解要求:能运用网络搜索发掘电热水瓶使用中与物理相关联的功能,并能对这些功能进行大致物理原理和实现方案的解读;能通过组内合作形成对相应中考真题的正确解答思路;通过对第一个原始物理问题的反思总结归纳出综合题类型及组合式综合问题的勾连方式。(问题引动,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生活实际用电器改编成考题的可能性。)
第二个原始物理问题——混合动力汽车。对学生的任务分解要求:能准确还原出物理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赋值编写成清晰的考题,能对所学内容立即应用,正确解答出相应中考题[4]。通过对第二个原始物理问题的反思,总结出综合题拿分的一般策略。(工具撬动。运用学生自己设想和实际中考题形成对比,有利于学生在初步思考的基础上对出题人的意图有更明确的把握。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挑战。通过展示与点评,给学生思维的可视化创造条件。)
第三个原始物理问题为全开放式问题,作为备用题,教师提出明确的组题任务,学生进行设计思考。包括对题设情景的选取。作为课后提升,选择性完成。(实现思维的跃迁。)
在三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运用表现性评价可以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进行评价;运用形成性评价监测学生是否取得预期的学习结果;通过个体内差异评价帮助学力中高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帮助学力弱的学生增强学习自信。
2.4 选择课堂管理的方式
小组合作是目前很常用也很实用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编排方法。即同一个小组学力高、中、低分布合理,这样学力高的学生能帮助学力中、低的学生弄懂所学,达到“学生教会学生”的效果。
笔者的实践感受:逆向设计明确了教学活动设计的起点是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它让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体展示的舞台,而是真正成为学生思維发展的域场。
【参考文献】
[1]邵玲真.基于逆向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3).
[2]丁际旺.怎么想,就怎么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3]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7.
[4]刘昌盛.逆向教学设计在三维造型设计中的实施[J].信息周刊,2019(6).
【作者简介】
朱田(1981~),女,汉族,江苏宜兴人,本科,中学高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关键词】逆向设计;思维发展;表现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81-02
传统课堂的备课一般过程为:研究教材内容—建立好内容框架—给定义、原理配套精挑细选的典型例题当堂做、讲、练。当然,在选课堂练习题时,要考虑班级学生的总体水平,给不同类型班级的例题肯定有差别。如果是公开课,那么一定要费尽心思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实验,必须让学生眼前一亮。甚至公开课的评课,被评的主体也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都是是否有积极思考、投入课堂[1]。而判断学生是否认真投入课堂的标准,是是否积极举手发言。这个备课、评课模式背后的思维逻辑,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是教师展示个人专业素养的舞台。
然而,在一项学校活动“我最难忘的一课”统计中,85%的学生印象深刻的是他们自己在课堂中发挥的环节。如复杂电路结构的判定,学生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用两个灯泡三个开关设计出电路,先设计好就先画到黑板上。第二,把黑板上同学画的电路图归类,把电路结构功能相同的放在一起,并清楚说明开关动作不同对应是什么电路结构。可见,学生眼中有趣的课堂更倾向于他们智慧与主动思维在课堂中的生长。因此,课堂设计必须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上做出适应性变化。逆向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过程模式创新。
1 什么是课堂逆向设计
逆向设计出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由美国教学改革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所提出,是教学-学习-评价三者匹配的一种教学设计形式。它按照“逻辑逆向”设计,以评价先行,进而促进目标、评价与学习活动的一体化[2]。它强调“从终点—想要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开始,根据标准所要求的学习证据或表现和用以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
2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物理课堂逆向设计的一般策略
2.1 确立课堂要达成的思维目标
以九年级二轮专题复习课《综合应用题攻略》为例,笔者首先确定复习课要达成的分级目标。
2.1.1 基础性思维目标
(1)会分解综合题,还原出其本来的力学、电学或热学模型。
(2)能对身边真实使用的电器、交通工具等原始物理问题进行物理原理的分析,小组讨论、相互纠错、互助学习。
2.2.2 发展性思维目标
(1)能够了解编题的切入点——从工具的实际功能入手。
(2)能初步编写罗列式小问,并能对具体问题进行赋值、计算。
(3)能够总结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勾连方式。
(4)能够对功能关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其中基础性思维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性思维目标则针对学力中、高阶学生。
2.2 预先评估学生的思维水平
综合题对阅读能力、抓取关键信息能力、综合处理问题能力都有很好的考查和促进作用。但对学生而言,尤其是学力中下的会因为综合题的题干长而不仔细读题,甚至不读题就做题;部分学力中等的学生对综合题有畏难情绪[3]。学力中上的学生能够处理,但是对综合题的总结和主动思考有欠缺,往往丢三落四,不能拿全分。通过本课时的相关训练能够让学生对综合题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打消对综合题的惧怕感。
另外,本课针对本班级学生日常反馈结果,在甄选例题时,以能量转化和功能关系类的综合题作为主,以期学生能够在此方面有进一步认识。
2.3 构思合适的教学活动证明学生实现了思维目标
该过程融合了多样化评价方式,如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仍然以该复习课为例:
本课以物理原始物理问题作为切入点,给学生思维展示提供舞台。
第一个原始物理问题——苏泊尔电热水瓶,对学生的任务分解要求:能运用网络搜索发掘电热水瓶使用中与物理相关联的功能,并能对这些功能进行大致物理原理和实现方案的解读;能通过组内合作形成对相应中考真题的正确解答思路;通过对第一个原始物理问题的反思总结归纳出综合题类型及组合式综合问题的勾连方式。(问题引动,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生活实际用电器改编成考题的可能性。)
第二个原始物理问题——混合动力汽车。对学生的任务分解要求:能准确还原出物理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赋值编写成清晰的考题,能对所学内容立即应用,正确解答出相应中考题[4]。通过对第二个原始物理问题的反思,总结出综合题拿分的一般策略。(工具撬动。运用学生自己设想和实际中考题形成对比,有利于学生在初步思考的基础上对出题人的意图有更明确的把握。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挑战。通过展示与点评,给学生思维的可视化创造条件。)
第三个原始物理问题为全开放式问题,作为备用题,教师提出明确的组题任务,学生进行设计思考。包括对题设情景的选取。作为课后提升,选择性完成。(实现思维的跃迁。)
在三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运用表现性评价可以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进行评价;运用形成性评价监测学生是否取得预期的学习结果;通过个体内差异评价帮助学力中高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帮助学力弱的学生增强学习自信。
2.4 选择课堂管理的方式
小组合作是目前很常用也很实用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编排方法。即同一个小组学力高、中、低分布合理,这样学力高的学生能帮助学力中、低的学生弄懂所学,达到“学生教会学生”的效果。
笔者的实践感受:逆向设计明确了教学活动设计的起点是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它让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体展示的舞台,而是真正成为学生思維发展的域场。
【参考文献】
[1]邵玲真.基于逆向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3).
[2]丁际旺.怎么想,就怎么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3]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7.
[4]刘昌盛.逆向教学设计在三维造型设计中的实施[J].信息周刊,2019(6).
【作者简介】
朱田(1981~),女,汉族,江苏宜兴人,本科,中学高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