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思维是一种打破旧的思维框架,解放思想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在思维表达上思路活跃、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从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因而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学生集中思维的发展,而对发散思维能力观注不够。下面就几个具体的问题谈一谈。
一、关于“等于号”的思考
等于号写作“=”,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数学符号,它与“<”、“>”一样用来表示两个数、两组数量或代数式之间的大小关系,而等于号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如:“7+8=15、2+3=1+4、15x+9=18(x-1)”等。曾几何时,等于号的意义在学生心中发生了变化,他们心中的等于号竟成了得数的标志。一年级的学生只会做“7+8=15、6+5=11”这样的题目,如果出了“2+3= +4”这样的题目,则都会写成“2+3= +4”,学生心中只知“2+3”等于号的后面就要写得数了,“2+3”得“5”自然会填成这样。如果说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需老师指导的话,下面的几个例子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教研活动听课时,一次五年级老师讲方程的定义,在学习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一定义,且师生反复研究出其重点在“含有未知数,且必须是等式”这两条要求后进行辨析。习题如下:
指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36+x>40 3×8=24x÷7.8=04×5-3x=2x+8=76÷43x+25
在做第二问时学生选了“ x÷7.8=04×5-3x=2”并讲了理由,却不选“x+8=76÷4 ”是没看见吗?我想不是的,是学生没有理解等号的意义。又如,数学第九册中涉及到一些公式如“S=ah,s=vt”等,学习之后,部分学生老是写成“ah=S,vt=s”,问其原因,说得数应该在后面,这样写才舒服。像这样的思维方式,如果在小学阶段,老师不能加以引导解决的话,到了初中,学生学习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如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以及解不等式时,就非常困难了。
分析原因,在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而等号出现时也全部在算式的后面,小学生把等号理解成写得数的标志,也是情有可原的。那么,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后,教师就要刻意改变他们的想法,不但要向学生说明,还要多加练习,使他们明白不仅“7+8=15 ”而且也能写成“15 = 7+8”。等于号只是表示一种关系而己。
二、关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
列方程解应用题,学生在四年级有初步接触,但真正大量用方程解应用题还是在五年级。在教学时,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法,不但要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还要使学生意会到列方程时灵活的思维方法,尝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甜头。以下举例说明:
果园里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棵(以下称条件1),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以下称条件2)。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学生在列方程解答时可渗透以下思想:
方法一:设桃树为x后,根据条件2列出杏树的代数式为3x,
再用条件1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3x+x=180
再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思维方法列出不同的方程。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列出
方法二:设桃树为x后,根据条件1列出杏树的代数式为180-x
再用条件2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180-x)÷x=3或3x=180-x
使学生知道,列方程要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一个等量关系来列方程。題中的未知数量可以设成未知数,如果未知数量多,还可以利用题目中的条件列出这些未知数量的代数式,但有一点,如果题中的条件被用来列代数式,就不能再用来列方程。在掌握了这一方法后学生还可以列出以下的方程:
方法三:设杏树为x后,根据条件2列出桃树的代数式为x÷3
再用条件1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x÷3+x=180或180-x =x÷3
方法四: 设杏树为x后,根据条件1列出桃树的代数式为180-x
再用条件2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x÷(180-x)=3或 (180-x)×3 =x
当然以上好多方程学生可能不会解,但没关系,教师可以不要求学生解,只要学生领会了这种方法即可。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这样,受益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教师自己。好多以前我们认为的难题都会被很容易的做出来。
学生由在低年级做应用题从局部条件出发,一步一步推理计算直到得到问题,转变为从整体把握题型结构及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最佳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使学生在解决不同类型,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时,思维更开阔、更灵活,更快地解决问题。
总之,在教学时,不能只为了知识而教,而应该教会学生思维方法,那么,学生在初中学习用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复杂的应用题时,就不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了。
总之,教师要不断地,由浅入深地给学生渗透多方面、多角度,开放、灵活地思考数学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抛开低年级形成的思维定式,用开放的眼光看问题,这样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
一、关于“等于号”的思考
等于号写作“=”,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数学符号,它与“<”、“>”一样用来表示两个数、两组数量或代数式之间的大小关系,而等于号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如:“7+8=15、2+3=1+4、15x+9=18(x-1)”等。曾几何时,等于号的意义在学生心中发生了变化,他们心中的等于号竟成了得数的标志。一年级的学生只会做“7+8=15、6+5=11”这样的题目,如果出了“2+3= +4”这样的题目,则都会写成“2+3= +4”,学生心中只知“2+3”等于号的后面就要写得数了,“2+3”得“5”自然会填成这样。如果说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需老师指导的话,下面的几个例子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教研活动听课时,一次五年级老师讲方程的定义,在学习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一定义,且师生反复研究出其重点在“含有未知数,且必须是等式”这两条要求后进行辨析。习题如下:
指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36+x>40 3×8=24x÷7.8=04×5-3x=2x+8=76÷43x+25
在做第二问时学生选了“ x÷7.8=04×5-3x=2”并讲了理由,却不选“x+8=76÷4 ”是没看见吗?我想不是的,是学生没有理解等号的意义。又如,数学第九册中涉及到一些公式如“S=ah,s=vt”等,学习之后,部分学生老是写成“ah=S,vt=s”,问其原因,说得数应该在后面,这样写才舒服。像这样的思维方式,如果在小学阶段,老师不能加以引导解决的话,到了初中,学生学习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如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以及解不等式时,就非常困难了。
分析原因,在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而等号出现时也全部在算式的后面,小学生把等号理解成写得数的标志,也是情有可原的。那么,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后,教师就要刻意改变他们的想法,不但要向学生说明,还要多加练习,使他们明白不仅“7+8=15 ”而且也能写成“15 = 7+8”。等于号只是表示一种关系而己。
二、关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
列方程解应用题,学生在四年级有初步接触,但真正大量用方程解应用题还是在五年级。在教学时,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法,不但要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还要使学生意会到列方程时灵活的思维方法,尝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甜头。以下举例说明:
果园里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棵(以下称条件1),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以下称条件2)。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学生在列方程解答时可渗透以下思想:
方法一:设桃树为x后,根据条件2列出杏树的代数式为3x,
再用条件1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3x+x=180
再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思维方法列出不同的方程。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列出
方法二:设桃树为x后,根据条件1列出杏树的代数式为180-x
再用条件2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180-x)÷x=3或3x=180-x
使学生知道,列方程要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一个等量关系来列方程。題中的未知数量可以设成未知数,如果未知数量多,还可以利用题目中的条件列出这些未知数量的代数式,但有一点,如果题中的条件被用来列代数式,就不能再用来列方程。在掌握了这一方法后学生还可以列出以下的方程:
方法三:设杏树为x后,根据条件2列出桃树的代数式为x÷3
再用条件1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x÷3+x=180或180-x =x÷3
方法四: 设杏树为x后,根据条件1列出桃树的代数式为180-x
再用条件2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x÷(180-x)=3或 (180-x)×3 =x
当然以上好多方程学生可能不会解,但没关系,教师可以不要求学生解,只要学生领会了这种方法即可。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这样,受益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教师自己。好多以前我们认为的难题都会被很容易的做出来。
学生由在低年级做应用题从局部条件出发,一步一步推理计算直到得到问题,转变为从整体把握题型结构及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最佳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使学生在解决不同类型,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时,思维更开阔、更灵活,更快地解决问题。
总之,在教学时,不能只为了知识而教,而应该教会学生思维方法,那么,学生在初中学习用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复杂的应用题时,就不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了。
总之,教师要不断地,由浅入深地给学生渗透多方面、多角度,开放、灵活地思考数学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抛开低年级形成的思维定式,用开放的眼光看问题,这样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