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两则教育案例,引起了笔者深深地思考:相同的动机,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爱心纸”工程的德育价值远远超过了简单的废纸换来的金钱价值,不仅贫困生受益,这一过程同时教会了我们的孩子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从小养成节俭、勤恳的优秀品德,同时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环保教育。
教师导之以行德育案例一:为了改变学生随手扔废纸的现状,使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政教处决定在学生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本次活动自开展以来,各个班级积极参加,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校环境卫生状况就有了显著的改善。随后政教处安排:各个班级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主处理回收的可利用垃圾。于是某班班主任领着几个学生去废品收购点处理可利用的垃圾(无非就是些废纸),所卖的寥寥收入随即买了几张辣皮分给了学生。再过一段时间后,这个班级的班主任直接让学生自己处理收集的垃圾,所卖的几元钱也由学生自己做主消费。据后来得知,当时学生买了些雪糕之类的零食分了。由于班主任老师缺乏对学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加之听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所以学生的行为表现开始逐步发生着变化。直至有一天晚上,学生溜进了办公室,把教师的参考书等一并送到了废品收购点。
案例二:为了改变学生随手扔废纸的现状,使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政教处决定在学生中开展“一张废纸,一片爱心”活动,校园教室、办公室门口纷纷摆起了“爱心箱”。教师、学生一看见废纸就会主动弯腰捡起,自觉把废纸及可利用的废品放进箱里,学校环境变得十分整洁。2年下来,全校通过收集废纸筹集助学金近2000元,32名贫困生受到资助。整个活动给学校、家庭、学生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看了上面的两则教育案例,引起了笔者深深地思考:相同的动机,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爱心纸”工程的德育价值远远超过了简单的废纸换来的金钱价值,不仅贫困生受益,这一过程同时教会了我们的孩子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从小养成节俭、勤恳的优秀品德,同时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环保教育。那么案例一的如此之结果,问题出在哪里呢?在日常教育中,该如何做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行为的“导”上。
一、教师自身要做好向导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高尚人格的化身,模仿的偶像。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如果能用自己的身体做出榜样,发挥向导的作用,即使你嘴上不说,不去命令指使,学生也会自觉模仿着去做,正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耳聋学生更是身教重于言教,他们以目代耳,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他们的视直觉观察敏锐、表象完整,比健听学生细致的多;并且他们的思维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相对较差;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例如,聋校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具体的对家长的礼貌行为,就会在听力障碍儿童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模仿这些行为,家中来了客人知道让座倒水,知道笑脸欢送客人等。
二、教师要明确导向
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他们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因此,在教育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理解并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形成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勇敢、正直、勤俭、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我们知道要实现这一教育目的,还必须把这一目标细化,根据听力障碍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来确定培养的分目标和任务。按照从低到高,分层推进,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原则,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实施,确保养成教育各阶段都有效果,每年学生都有起色。如对低年级的学生重点进行遵守校规校纪、讲究卫生、文明礼貌及初步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年级的学生重點进行基本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热爱劳动、自我保护、热爱学习等方面的培养;高年级要以自尊自爱、诚信礼貌、团结友爱、勤劳节俭、遵守公德方面的培养。这样教育内容有层次性,又有连续性,由浅入深、由远及近、循序渐进。
三、加强日常行为的指导
1.分析原因,及时指导。听力障碍儿童观察道德现象、了解道德关系时缺少听觉的参与,因而在他们头脑中产生的道德表象和积累的道德经验中,相应地缺少了听觉表象和听觉经验。这样他们获得的感性的道德认识往往是不完全和不丰富的。如对社会上和电视、电影上出现的不健康形象,他们不会加以分辨,觉得好就会刻意的模仿。语言的缺失对听力障碍儿童形成理性的道德认识也产生不利影响,他们理解和运用道德知识上容易出现偏差。所以不管是因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而产生的不良行为,当教师发现时,都要及时加以指导,帮他们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还要指导他们该怎样做,让他们真正理解区分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学会控制自己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学生见到老师不再主动问好;不自觉地在走廊上追赶起来;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仪容仪表大检查,本来我以为班上的同学的仪容仪表都做得不错,哪知一检查,班上有十几个同学的指甲没剪。针对这种情况,我认识到必须持之以恒的坚强监督,加强指导,才能确保良好习惯的养成。
2.因人施教,目标人性化。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又加之听力障碍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局限他们对周围复杂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因而他们的道德意志薄弱,主要表现为自我控制力差,所以离不开指导。形成的道德行为容易反复。在具体的教育指导中,既要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突出施教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另外在教育方法上,还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因人施教;既要有共同要求,又要有具体目标,。
3.与学校、家庭、社会密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学生的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平时,我会充分利用家长座谈会和教师走访家长、家长走访老师的机会,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并且还会充分利用社会的积极因素,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听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报告,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宣传活动等等。这样,学生在多种场合中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不知不觉中就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人格的养成重在习惯,习惯的养成重在指导。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有一位好的领路人,沿着他指明的方向,在他持之以恒的指导下,一定能打造成品质过硬、人格高尚的人。
教师导之以行德育案例一:为了改变学生随手扔废纸的现状,使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政教处决定在学生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本次活动自开展以来,各个班级积极参加,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校环境卫生状况就有了显著的改善。随后政教处安排:各个班级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主处理回收的可利用垃圾。于是某班班主任领着几个学生去废品收购点处理可利用的垃圾(无非就是些废纸),所卖的寥寥收入随即买了几张辣皮分给了学生。再过一段时间后,这个班级的班主任直接让学生自己处理收集的垃圾,所卖的几元钱也由学生自己做主消费。据后来得知,当时学生买了些雪糕之类的零食分了。由于班主任老师缺乏对学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加之听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所以学生的行为表现开始逐步发生着变化。直至有一天晚上,学生溜进了办公室,把教师的参考书等一并送到了废品收购点。
案例二:为了改变学生随手扔废纸的现状,使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政教处决定在学生中开展“一张废纸,一片爱心”活动,校园教室、办公室门口纷纷摆起了“爱心箱”。教师、学生一看见废纸就会主动弯腰捡起,自觉把废纸及可利用的废品放进箱里,学校环境变得十分整洁。2年下来,全校通过收集废纸筹集助学金近2000元,32名贫困生受到资助。整个活动给学校、家庭、学生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看了上面的两则教育案例,引起了笔者深深地思考:相同的动机,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爱心纸”工程的德育价值远远超过了简单的废纸换来的金钱价值,不仅贫困生受益,这一过程同时教会了我们的孩子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从小养成节俭、勤恳的优秀品德,同时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环保教育。那么案例一的如此之结果,问题出在哪里呢?在日常教育中,该如何做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行为的“导”上。
一、教师自身要做好向导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高尚人格的化身,模仿的偶像。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如果能用自己的身体做出榜样,发挥向导的作用,即使你嘴上不说,不去命令指使,学生也会自觉模仿着去做,正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耳聋学生更是身教重于言教,他们以目代耳,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他们的视直觉观察敏锐、表象完整,比健听学生细致的多;并且他们的思维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相对较差;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例如,聋校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具体的对家长的礼貌行为,就会在听力障碍儿童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模仿这些行为,家中来了客人知道让座倒水,知道笑脸欢送客人等。
二、教师要明确导向
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他们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因此,在教育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理解并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形成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勇敢、正直、勤俭、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我们知道要实现这一教育目的,还必须把这一目标细化,根据听力障碍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来确定培养的分目标和任务。按照从低到高,分层推进,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原则,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实施,确保养成教育各阶段都有效果,每年学生都有起色。如对低年级的学生重点进行遵守校规校纪、讲究卫生、文明礼貌及初步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年级的学生重點进行基本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热爱劳动、自我保护、热爱学习等方面的培养;高年级要以自尊自爱、诚信礼貌、团结友爱、勤劳节俭、遵守公德方面的培养。这样教育内容有层次性,又有连续性,由浅入深、由远及近、循序渐进。
三、加强日常行为的指导
1.分析原因,及时指导。听力障碍儿童观察道德现象、了解道德关系时缺少听觉的参与,因而在他们头脑中产生的道德表象和积累的道德经验中,相应地缺少了听觉表象和听觉经验。这样他们获得的感性的道德认识往往是不完全和不丰富的。如对社会上和电视、电影上出现的不健康形象,他们不会加以分辨,觉得好就会刻意的模仿。语言的缺失对听力障碍儿童形成理性的道德认识也产生不利影响,他们理解和运用道德知识上容易出现偏差。所以不管是因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而产生的不良行为,当教师发现时,都要及时加以指导,帮他们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还要指导他们该怎样做,让他们真正理解区分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学会控制自己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学生见到老师不再主动问好;不自觉地在走廊上追赶起来;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仪容仪表大检查,本来我以为班上的同学的仪容仪表都做得不错,哪知一检查,班上有十几个同学的指甲没剪。针对这种情况,我认识到必须持之以恒的坚强监督,加强指导,才能确保良好习惯的养成。
2.因人施教,目标人性化。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又加之听力障碍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局限他们对周围复杂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因而他们的道德意志薄弱,主要表现为自我控制力差,所以离不开指导。形成的道德行为容易反复。在具体的教育指导中,既要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突出施教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另外在教育方法上,还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因人施教;既要有共同要求,又要有具体目标,。
3.与学校、家庭、社会密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学生的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平时,我会充分利用家长座谈会和教师走访家长、家长走访老师的机会,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并且还会充分利用社会的积极因素,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听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报告,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宣传活动等等。这样,学生在多种场合中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不知不觉中就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人格的养成重在习惯,习惯的养成重在指导。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有一位好的领路人,沿着他指明的方向,在他持之以恒的指导下,一定能打造成品质过硬、人格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