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玉书2000年参与“河北第一秘”李真专案;2003年参与河北省原省长程维高专案;2004年参与河北省经贸厅李友灿专案、河北省交通厅原副厅长张全等专案;2006年参与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案;2009年又被市院抽调,参与民航系列案件至今。
15年来,他一直工作在反贪第一线。
他善于运用侦查谋略发现和突破案件,先后主办、参办过数十起大要案。在著名的“河北第一秘”李真专案、北京原副市长刘志华要案以及目前正在办理的民航系列腐败案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曾经认为他的性格不适合干反贪。
而事实上,内向、腼腆的性格恰恰成了他从事反贪工作的助推力,使他迅速成长为衡水市区两院著名的反贪能手。他就是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张玉书。
报到第二天就开始办案
《方圆》:当初是怎样的经历让你决意留在检察院?
张玉书:1995年年底。我从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专业毕业以后,本来有机会留在当时前景似乎更好的法院,但是一次实习的经历让我觉得检察院的人很好,不管我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是那么耐心地为我解答。这让我抱定了去检察院工作的决心。
当时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意去反贪局。我怯生生地回答说:“我的性格好像不大适合做反贪吧?”其实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性格的缺点有时候也会转变成优点。从事反贪工作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克服性格上的不足,发展个人独特的潜质,当然这是后话。
《方圆》:你说你不适合干反贪工作,那么刚接触反贪时的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张玉书:说起这个就比较惭愧了。我是衡水冀州人。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自小养成了内向、腼腆的性格。但是,内心强烈的原则性和执着向上的个性也由此生成。三国时期袁绍的府邸就在我家附近。受那个时期思想文化的影响所致,“一统、和谐”的信念矢志不渝。但不知你发现没有,直到现在我跟人交流起来还是容易犯“腼腆”。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这要放在15年以前,跟你面对面交流起来肯定是面红耳赤。
但命运把我推向了反贪一线,我不能退缩。开始我是在衡水市检察院反贪局,报到的第二天就去参办我市阜城县民政局局长王某涉嫌受贿案。当时怯生生的,除了跟着那些“老人”寻找线索、核对证据之外,就是观察。看别人怎么办案、怎样抓第一手资料、怎样突审,甚至是怎样做笔录。
办案的时机和突破
《方圆》:现在看来,你是在办案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反贪能手。
张玉书:这个很关键。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办案之后,我发觉自己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一些日常的、程序化的反贪工作,通过虚心学习或者自己观察,可以很快掌握。但是有两个方面的能力是要靠个人的。一个是抓办案的时机,另一个是案件的突破。而这两个又是承上启下的。
《方圆》:能不能具体说一说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
张玉书:办案是讲究时机的,通常的程序是先提审,我们称之为问材料。在提审过程中发现一些线索或者证据源,但是这些证据能否形成严谨的证据链,就要看时机。在第一时间内,谁先见到证人,并且把证人那里的真实情况掌握,不留遗漏,没有翻供机会,这就是抓住了时机。反之,就是错失了时机。
《方圆》:当年著名的河北省外经贸厅原副厅长李友灿巨额受贿系列案,听说你也参与了办案,那个案子你是怎么把握时机的?
张玉书:那是2004年的事。在李有灿案件中涉及到一个叫贾小左的人。他是原外经贸部(现为商务部)机电司进口处处长。当时我了解到这个人其实从性格上讲挺老实的,他也知道我们已经动了李友灿,看得出他心里很矛盾。于是我就抓住了这个点,从他矛盾的心理上攻他。讯问从早上持续到晚上11点,贾小左终于承认李友灿给他送过钱,有30多万。但是即便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完全招供,但我知道,已经到了他心理防线的临界点。
当时我想到贾小左既然是胆小怕事,那么,他贪了钱肯定也是不敢存也不敢花。这就是时机。于是,趁此机会,我接着追问他李友灿送你的钱哪去了?一个小时后,贾小左终于吞吞吐吐地说钱在一所老房子里。
贾小左的突破,按照现在的办案时机说,是相对简单和容易抓住的。我给你说一个特别难抓住时机的。李有灿系列案还牵扯到一个嫌疑人叫张全,河北省交通厅原副厅长。对于他的突破是从外围入手的,针对他本人根本没用。
我记得正式拘留张全的那天是2004年的腊月二十八。张全这个人性格内向,并不嚣张,刚进来的时候,个人问题一点也不交代,看得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怎么办呢?我们商议良久以后,决定从外围包抄。
当时了解到,张全的妻子是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副院长,他儿子也在一些项目中频繁活动,于是我们就先从外国入手。一开始去他家搜查,什么也没搜到。后来他妻子交代,装修房子的时候,把金银首饰和存折拿牛皮纸卷成一条,拿透明胶带缠了多层,趁装修工人不备,丢到窟窿里去了,工人也不知道,就用水泥封起来了。如果她要不说,任谁也找不出来这么有力的证据。现在看来,当时选择从外围突破,是非常关键的正确抉择。
随后我们又突破了张全主管的两个局的局长,取到了大量证据。之后,反过头来再审张全,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得不低头认罪了。
虽然说了这么多,但办案的时机,不是全靠语言就能说得透彻,这要靠在办案当中实摸索,在摸索当中亲自去实践和感悟。
一年一个大案
《方圆》:你个人觉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在反贪岗位上开始得心应手?
张玉书:得心应手不敢说,案件办得多了,也就积累的经验多了,再面对案件的时候心里就不那么没底了。
真正得到历练从2000年参与中纪委、高检院“2·23”专案(即“河北第一秘”李真专案)开始。
《方圆》:可以说近年来你一年参与办理一个大要案?据了解你参加过刘志华案的查办。
张玉书:也许因为我工作经历特别简单的缘故吧。我一直在反贪部门工作,除了反贪几乎别无专长。
具体到刘志华案,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是2006年,国庆中秋两个假期并在一起,家人也特别期待能和我们共度双节。但我们专案组成员全部窝在北京平谷的办案点研究案情,任何人都不能回家。对于刘志华案的突破也是从外围开始的。
因为刘志华本身位高权重。再加上他因参与建设小汤山抗非典医院,自认为功不可没。所以,从他口中问出材料来的机会可以说微乎其微。于是,我们就根据已经掌握的他有情妇的这个事实。突击审讯。最终案件的突破也是从那里寻找的突破口。在铁的事实面前,刘志华终于低头认罪。
《方圆》:2006年你来到桃城区院之后,走上反贪领导岗位,与之前的侦查员角色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张玉书:在这里不同于市院的地方就是身在桃城,办当地的案子,人情的障碍和阻力会比较大。不过,即便这样,我认为,我有这么多年反贪的原则在,就不会成太大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与谷小兵检察长从市院反贪局就是搭档。如今到桃城区院依然是搭档。我先来桃城区院,谷小兵检察长随后也调过来任检察长。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有力条件。我们彼此了解,办起案子来就更加默契。但也不是没有阻碍和压力。我过来之后,顶住各方面压力,查处了衡水市贸易局副局长贪污案、衡水市饮食服务总公司经理高某贪污案、衡水中学教育处主任孙某受贿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可以说这给以后更加顺利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 羽
15年来,他一直工作在反贪第一线。
他善于运用侦查谋略发现和突破案件,先后主办、参办过数十起大要案。在著名的“河北第一秘”李真专案、北京原副市长刘志华要案以及目前正在办理的民航系列腐败案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曾经认为他的性格不适合干反贪。
而事实上,内向、腼腆的性格恰恰成了他从事反贪工作的助推力,使他迅速成长为衡水市区两院著名的反贪能手。他就是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张玉书。
报到第二天就开始办案
《方圆》:当初是怎样的经历让你决意留在检察院?
张玉书:1995年年底。我从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专业毕业以后,本来有机会留在当时前景似乎更好的法院,但是一次实习的经历让我觉得检察院的人很好,不管我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是那么耐心地为我解答。这让我抱定了去检察院工作的决心。
当时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意去反贪局。我怯生生地回答说:“我的性格好像不大适合做反贪吧?”其实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性格的缺点有时候也会转变成优点。从事反贪工作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克服性格上的不足,发展个人独特的潜质,当然这是后话。
《方圆》:你说你不适合干反贪工作,那么刚接触反贪时的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张玉书:说起这个就比较惭愧了。我是衡水冀州人。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自小养成了内向、腼腆的性格。但是,内心强烈的原则性和执着向上的个性也由此生成。三国时期袁绍的府邸就在我家附近。受那个时期思想文化的影响所致,“一统、和谐”的信念矢志不渝。但不知你发现没有,直到现在我跟人交流起来还是容易犯“腼腆”。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这要放在15年以前,跟你面对面交流起来肯定是面红耳赤。
但命运把我推向了反贪一线,我不能退缩。开始我是在衡水市检察院反贪局,报到的第二天就去参办我市阜城县民政局局长王某涉嫌受贿案。当时怯生生的,除了跟着那些“老人”寻找线索、核对证据之外,就是观察。看别人怎么办案、怎样抓第一手资料、怎样突审,甚至是怎样做笔录。
办案的时机和突破
《方圆》:现在看来,你是在办案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反贪能手。
张玉书:这个很关键。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办案之后,我发觉自己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一些日常的、程序化的反贪工作,通过虚心学习或者自己观察,可以很快掌握。但是有两个方面的能力是要靠个人的。一个是抓办案的时机,另一个是案件的突破。而这两个又是承上启下的。
《方圆》:能不能具体说一说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
张玉书:办案是讲究时机的,通常的程序是先提审,我们称之为问材料。在提审过程中发现一些线索或者证据源,但是这些证据能否形成严谨的证据链,就要看时机。在第一时间内,谁先见到证人,并且把证人那里的真实情况掌握,不留遗漏,没有翻供机会,这就是抓住了时机。反之,就是错失了时机。
《方圆》:当年著名的河北省外经贸厅原副厅长李友灿巨额受贿系列案,听说你也参与了办案,那个案子你是怎么把握时机的?
张玉书:那是2004年的事。在李有灿案件中涉及到一个叫贾小左的人。他是原外经贸部(现为商务部)机电司进口处处长。当时我了解到这个人其实从性格上讲挺老实的,他也知道我们已经动了李友灿,看得出他心里很矛盾。于是我就抓住了这个点,从他矛盾的心理上攻他。讯问从早上持续到晚上11点,贾小左终于承认李友灿给他送过钱,有30多万。但是即便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完全招供,但我知道,已经到了他心理防线的临界点。
当时我想到贾小左既然是胆小怕事,那么,他贪了钱肯定也是不敢存也不敢花。这就是时机。于是,趁此机会,我接着追问他李友灿送你的钱哪去了?一个小时后,贾小左终于吞吞吐吐地说钱在一所老房子里。
贾小左的突破,按照现在的办案时机说,是相对简单和容易抓住的。我给你说一个特别难抓住时机的。李有灿系列案还牵扯到一个嫌疑人叫张全,河北省交通厅原副厅长。对于他的突破是从外围入手的,针对他本人根本没用。
我记得正式拘留张全的那天是2004年的腊月二十八。张全这个人性格内向,并不嚣张,刚进来的时候,个人问题一点也不交代,看得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怎么办呢?我们商议良久以后,决定从外围包抄。
当时了解到,张全的妻子是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副院长,他儿子也在一些项目中频繁活动,于是我们就先从外国入手。一开始去他家搜查,什么也没搜到。后来他妻子交代,装修房子的时候,把金银首饰和存折拿牛皮纸卷成一条,拿透明胶带缠了多层,趁装修工人不备,丢到窟窿里去了,工人也不知道,就用水泥封起来了。如果她要不说,任谁也找不出来这么有力的证据。现在看来,当时选择从外围突破,是非常关键的正确抉择。
随后我们又突破了张全主管的两个局的局长,取到了大量证据。之后,反过头来再审张全,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得不低头认罪了。
虽然说了这么多,但办案的时机,不是全靠语言就能说得透彻,这要靠在办案当中实摸索,在摸索当中亲自去实践和感悟。
一年一个大案
《方圆》:你个人觉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在反贪岗位上开始得心应手?
张玉书:得心应手不敢说,案件办得多了,也就积累的经验多了,再面对案件的时候心里就不那么没底了。
真正得到历练从2000年参与中纪委、高检院“2·23”专案(即“河北第一秘”李真专案)开始。
《方圆》:可以说近年来你一年参与办理一个大要案?据了解你参加过刘志华案的查办。
张玉书:也许因为我工作经历特别简单的缘故吧。我一直在反贪部门工作,除了反贪几乎别无专长。
具体到刘志华案,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是2006年,国庆中秋两个假期并在一起,家人也特别期待能和我们共度双节。但我们专案组成员全部窝在北京平谷的办案点研究案情,任何人都不能回家。对于刘志华案的突破也是从外围开始的。
因为刘志华本身位高权重。再加上他因参与建设小汤山抗非典医院,自认为功不可没。所以,从他口中问出材料来的机会可以说微乎其微。于是,我们就根据已经掌握的他有情妇的这个事实。突击审讯。最终案件的突破也是从那里寻找的突破口。在铁的事实面前,刘志华终于低头认罪。
《方圆》:2006年你来到桃城区院之后,走上反贪领导岗位,与之前的侦查员角色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张玉书:在这里不同于市院的地方就是身在桃城,办当地的案子,人情的障碍和阻力会比较大。不过,即便这样,我认为,我有这么多年反贪的原则在,就不会成太大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与谷小兵检察长从市院反贪局就是搭档。如今到桃城区院依然是搭档。我先来桃城区院,谷小兵检察长随后也调过来任检察长。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有力条件。我们彼此了解,办起案子来就更加默契。但也不是没有阻碍和压力。我过来之后,顶住各方面压力,查处了衡水市贸易局副局长贪污案、衡水市饮食服务总公司经理高某贪污案、衡水中学教育处主任孙某受贿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可以说这给以后更加顺利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