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主体,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无过于质疑问难。我尝试把“疑”贯穿于阅读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实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质疑,以疑促思,自读释疑,在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个人预习。小组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确立课文的探究目标,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一个有效办法。
这项工作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审题引疑,激趣。欧洲新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课题引疑:同学们钓过鱼吗?钓到了吗?怎么处理钓到的鱼的?文中的小作者为什么要把钓到的鱼放掉呢?课题又为什么带这引号呢?想知道吗?第二步,个人预习,存疑。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教师指导预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独立预习:(1)自学生字词,想办法突破识字难点;(2)结合“导读”“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了解课文内容,确定该课的学习重点;(3)想想课文哪些地方读明白了,哪些还不明白,向同学、老师质疑。第三步,合作学习,解疑。由教师引导、调控,组长组织,学生们交流预习情况,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努力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
二、各抒己见,以学定教
1.以疑导思。如《狼和鹿》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从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强烈对比中提出疑问:“同样的森林为什么前后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景象呢?”通过自己对课文第1、3两个小节的反复阅读和体会,他们找到了是鹿破坏了这森林的葱绿和美丽。在老师出示了森林前后强烈对比的画面后,他们看到一百多年前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奔跑嬉戏的美丽画面后,学生的思维火花又燃烧起来了。他们意识到课文的第1和3自然段还有一个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为什么曾经活泼而美丽的鹿现在却疾病缠身,痛苦不堪呢?”一名学生的质疑引发了全班同学阅读、思考和讨论的高潮。这样老师也就可以自然地引导到对课文中心内容的思考上:究竟为什么人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2.创新释疑。在《槐乡五月》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自由阅读课文,交流自己所喜欢的句段,他们都体会到了不同的美,寻到了许多的“宝”。有的孩子喜欢槐乡孩子请外乡孩子吃槐花饭的一段,说要演一演,她们就一个个傻乎乎地走进槐乡,卧在槐树下面不想回家,另一个请她回到家中,拌上一份她爱吃的甜槐花饭,临走时还给她带回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和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有的孩子喜欢槐乡孩子漂亮的一段,于是就让男女生分角色,一方是俊俏的小姑娘,一方是大大咧咧的小伙子,他们表现都好极了!这时候,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文中说小姑娘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呢?”“哦,原来是因为浓郁的花香四处飘散开来,于是人也像随着香气飘来似的。”瞧!这些孩子的回答多妙!
3.循疑深化。明代学者张洪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生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学生通过质疑,了解了课题是作者父亲的一句话,所以加上了引号,这是浅层次的了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感叹号的探究,感受到父亲说这句话时用的是斩钉截铁的口气。理解了斩钉截铁这个词之后,深入到课文内容的脉络中去,逐步悟出作者“惊喜→不情愿→慢吞吞→叹了口气”的感情变化过程,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一步。我更进一步启发学生质疑父亲说的“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究竟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思考、议论,认识到:(1)当时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差两个小时;(2)无论有没有别人看到,这都是必须要遵守的规定。从此处,又深层次地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遵守每一项规定!在教师的激发与引导下,他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由浅入深的循疑深化过程,充分培养了学习能力。
三、以读引读。质疑拓展
“以读引读”是阅读教学必要的延伸环节,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体系。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固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人的情感、兴趣、爱好的参与也必不可少。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教学大纲也要求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即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应巧妙地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为一体,互补兼容,尽可能创造优美抒情或感人动情的气氛,把学生这个审美主体愉快地带进教材所提供的审美空间,以自己的激情激活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地实现“再创造的心理过程”,达到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的目的。
一、个人预习。小组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确立课文的探究目标,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一个有效办法。
这项工作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审题引疑,激趣。欧洲新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课题引疑:同学们钓过鱼吗?钓到了吗?怎么处理钓到的鱼的?文中的小作者为什么要把钓到的鱼放掉呢?课题又为什么带这引号呢?想知道吗?第二步,个人预习,存疑。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教师指导预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独立预习:(1)自学生字词,想办法突破识字难点;(2)结合“导读”“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了解课文内容,确定该课的学习重点;(3)想想课文哪些地方读明白了,哪些还不明白,向同学、老师质疑。第三步,合作学习,解疑。由教师引导、调控,组长组织,学生们交流预习情况,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努力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
二、各抒己见,以学定教
1.以疑导思。如《狼和鹿》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从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强烈对比中提出疑问:“同样的森林为什么前后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景象呢?”通过自己对课文第1、3两个小节的反复阅读和体会,他们找到了是鹿破坏了这森林的葱绿和美丽。在老师出示了森林前后强烈对比的画面后,他们看到一百多年前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奔跑嬉戏的美丽画面后,学生的思维火花又燃烧起来了。他们意识到课文的第1和3自然段还有一个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为什么曾经活泼而美丽的鹿现在却疾病缠身,痛苦不堪呢?”一名学生的质疑引发了全班同学阅读、思考和讨论的高潮。这样老师也就可以自然地引导到对课文中心内容的思考上:究竟为什么人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2.创新释疑。在《槐乡五月》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自由阅读课文,交流自己所喜欢的句段,他们都体会到了不同的美,寻到了许多的“宝”。有的孩子喜欢槐乡孩子请外乡孩子吃槐花饭的一段,说要演一演,她们就一个个傻乎乎地走进槐乡,卧在槐树下面不想回家,另一个请她回到家中,拌上一份她爱吃的甜槐花饭,临走时还给她带回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和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有的孩子喜欢槐乡孩子漂亮的一段,于是就让男女生分角色,一方是俊俏的小姑娘,一方是大大咧咧的小伙子,他们表现都好极了!这时候,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文中说小姑娘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呢?”“哦,原来是因为浓郁的花香四处飘散开来,于是人也像随着香气飘来似的。”瞧!这些孩子的回答多妙!
3.循疑深化。明代学者张洪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生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学生通过质疑,了解了课题是作者父亲的一句话,所以加上了引号,这是浅层次的了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感叹号的探究,感受到父亲说这句话时用的是斩钉截铁的口气。理解了斩钉截铁这个词之后,深入到课文内容的脉络中去,逐步悟出作者“惊喜→不情愿→慢吞吞→叹了口气”的感情变化过程,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一步。我更进一步启发学生质疑父亲说的“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究竟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思考、议论,认识到:(1)当时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差两个小时;(2)无论有没有别人看到,这都是必须要遵守的规定。从此处,又深层次地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遵守每一项规定!在教师的激发与引导下,他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由浅入深的循疑深化过程,充分培养了学习能力。
三、以读引读。质疑拓展
“以读引读”是阅读教学必要的延伸环节,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体系。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固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人的情感、兴趣、爱好的参与也必不可少。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教学大纲也要求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即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应巧妙地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为一体,互补兼容,尽可能创造优美抒情或感人动情的气氛,把学生这个审美主体愉快地带进教材所提供的审美空间,以自己的激情激活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地实现“再创造的心理过程”,达到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