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对于“文化强国”中文化的概念需要我们全面、正确的理解,这是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本文结合《决定》对四组类型的文化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文化关系,全面繁荣和发展中华文化。
[关键词]文化 文化强国 文化大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17-02
[DOI]CNKI:22-1010/C.20120209.1101.003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果断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党在结合时代要求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总体规划。这次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在进行这项事业时,需要对文化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何谓“文化”?或者更具体地说,我们所提到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这应该是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对“文化”理解不够全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以偏概全、顾此失彼的做法。因此,全面、正确地理解文化的概念是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本文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下文简称《决定》),谈谈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如何全面地理解文化的概念。
《决定》提到的文化,涉及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些处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几组相对应的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文化概念。
一、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
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文化是分层次的,大都有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美国人类学家芮斐德将文化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两部分,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上层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而“小传统”则是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2]我国人类学家李亦园认为,“这两个传统是互动互补的,大传统引导文化的方向,小传统却提供真实文化的素材,两者都是构成整个文明的重要部分,如果只注意到其中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总是偏颇而不能综观全局的”。[3]
《决定》提出“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号召,说到“中华文化”,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存在不同的构成元素,也有上述所说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分。中华文化的“大传统”部分,诸如儒家思想、唐诗宋词、书法绘画、古典小说等,属于精英文化、经典文化、正统文化。而“小传统”部分,诸如民歌、岁时节日、民俗曲艺、民间工艺等,属于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过去,一提到中华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诸子百家、古典诗词、书画艺术等这些以精英文化、经典文化为代表的“大传统”文化,而对以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视的。不少人认为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不能登大雅之堂,上不了台面,有些人甚至不将其视为文化。可喜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社会呼声也日益高涨。《决定》对民间文化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例如,《决定》要求“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等。
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兼顾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不仅要重视那些作家、文艺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演员、学者等名流学士创造的优秀文化作品,而且也要关注民间艺人、乡土文化能人和一般群众创造、传承的优秀民间文化作品。
二、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决定》提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里就涉及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区别,处理好这两种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理解文化的涵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时代,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通常和文化遗产概念联系起来,赋予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意义,与之相对应的两个概念便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似的两个概念是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概念做了界定: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4]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区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那些看得见的、有形的文化实物、文化作品,而且要注重保护和传承那些留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口头文学、民众知识和民间技艺以及文化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决定》多处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必将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
这是从空间上对文化做的区分,这种区分承认了都市和农村的差别。《决定》要求,“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城乡差距在缩小。但就目前情况来说,都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虽有不少联系,但依然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都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差别:其一,从发展方面看,它们之间存在差距。如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文艺室等公共文化设施方面,农村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决定》要求加强“农村书屋”“三下乡”“村文化室建设”等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工程,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其二,从文化属性上看,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属性的文化类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在这个层面上,不适合用“好坏”“优劣”或“差距”来评价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都市文化建立在现代化分工基础上,由此形成的是社区文化、公寓文化、企业文化、时尚文化等文化形式,而农村文化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形成的是乡土文化、村落文化、民间文化等文化形式,其传统元素、民俗元素更加突出。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差别,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地急于将农村文化改造成都市文化,而是应该看到农村文化也有很多优秀的部分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充分挖掘农村富有乡土特色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民间文化。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占多数,因此,农村文化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和关键。而农村文化的建设,不能搞一刀切,不是简单地改善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也不是将农村改造成城市,而是尊重农村的实际,挖掘农村的优势,将其打造成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既提到了当代文化,如网络文化、数字传媒、动漫游戏等,又特别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如《决定》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是截然对立、不相容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带给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新趋势,引导推动当代新型文化的发展,并善于利用新的数字技术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的魂,越是发展现代化,越要弘扬传统文化,除保护、传承外,还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使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生活。如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间故事,可将其与现代动漫技术结合,创造出新型的动画片,使我国的儿童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面认识文化的概念,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综观全局,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
[2][3]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43页,第144页.
[4]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185117.htm.
[关键词]文化 文化强国 文化大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17-02
[DOI]CNKI:22-1010/C.20120209.1101.003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果断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党在结合时代要求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总体规划。这次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在进行这项事业时,需要对文化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何谓“文化”?或者更具体地说,我们所提到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这应该是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对“文化”理解不够全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以偏概全、顾此失彼的做法。因此,全面、正确地理解文化的概念是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本文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下文简称《决定》),谈谈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如何全面地理解文化的概念。
《决定》提到的文化,涉及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些处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几组相对应的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文化概念。
一、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
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文化是分层次的,大都有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美国人类学家芮斐德将文化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两部分,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上层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而“小传统”则是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2]我国人类学家李亦园认为,“这两个传统是互动互补的,大传统引导文化的方向,小传统却提供真实文化的素材,两者都是构成整个文明的重要部分,如果只注意到其中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总是偏颇而不能综观全局的”。[3]
《决定》提出“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号召,说到“中华文化”,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存在不同的构成元素,也有上述所说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分。中华文化的“大传统”部分,诸如儒家思想、唐诗宋词、书法绘画、古典小说等,属于精英文化、经典文化、正统文化。而“小传统”部分,诸如民歌、岁时节日、民俗曲艺、民间工艺等,属于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过去,一提到中华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诸子百家、古典诗词、书画艺术等这些以精英文化、经典文化为代表的“大传统”文化,而对以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视的。不少人认为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不能登大雅之堂,上不了台面,有些人甚至不将其视为文化。可喜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社会呼声也日益高涨。《决定》对民间文化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例如,《决定》要求“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等。
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兼顾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不仅要重视那些作家、文艺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演员、学者等名流学士创造的优秀文化作品,而且也要关注民间艺人、乡土文化能人和一般群众创造、传承的优秀民间文化作品。
二、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决定》提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里就涉及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区别,处理好这两种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理解文化的涵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时代,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通常和文化遗产概念联系起来,赋予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意义,与之相对应的两个概念便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似的两个概念是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概念做了界定: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4]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区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那些看得见的、有形的文化实物、文化作品,而且要注重保护和传承那些留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口头文学、民众知识和民间技艺以及文化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决定》多处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必将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
这是从空间上对文化做的区分,这种区分承认了都市和农村的差别。《决定》要求,“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城乡差距在缩小。但就目前情况来说,都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虽有不少联系,但依然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都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差别:其一,从发展方面看,它们之间存在差距。如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文艺室等公共文化设施方面,农村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决定》要求加强“农村书屋”“三下乡”“村文化室建设”等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工程,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其二,从文化属性上看,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属性的文化类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在这个层面上,不适合用“好坏”“优劣”或“差距”来评价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都市文化建立在现代化分工基础上,由此形成的是社区文化、公寓文化、企业文化、时尚文化等文化形式,而农村文化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形成的是乡土文化、村落文化、民间文化等文化形式,其传统元素、民俗元素更加突出。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差别,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地急于将农村文化改造成都市文化,而是应该看到农村文化也有很多优秀的部分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充分挖掘农村富有乡土特色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民间文化。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占多数,因此,农村文化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和关键。而农村文化的建设,不能搞一刀切,不是简单地改善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也不是将农村改造成城市,而是尊重农村的实际,挖掘农村的优势,将其打造成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既提到了当代文化,如网络文化、数字传媒、动漫游戏等,又特别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如《决定》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是截然对立、不相容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带给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新趋势,引导推动当代新型文化的发展,并善于利用新的数字技术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的魂,越是发展现代化,越要弘扬传统文化,除保护、传承外,还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使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生活。如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间故事,可将其与现代动漫技术结合,创造出新型的动画片,使我国的儿童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面认识文化的概念,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综观全局,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
[2][3]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43页,第144页.
[4]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185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