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口语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明确指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技能的目的是提高说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和连贯性,增强语感,描述事物,与人交往,促进交流和表达情感、观点、意见。但是,在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许多教师以及学生并未真正地把口语教学摆在它应有的位置上。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影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课堂教学活动;解决对策
在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方面语言技能的培养一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而其中忽视最多的就是说的技能的培养。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接触它的机会不多,许多学生学习外语只是为了通过考试。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很少有开口发言的机会,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还是无法开口与人交流。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开口学说流利的英语成了外语教学的“老大难”。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说的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英语新教学大纲要求英语测试既要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测试的形式包括听力、笔试或口试。那么,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一、缺乏英语语言环境
学生能接触到真实的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少,课堂是他们进行英语语言学习和习得的主要环境。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上英语课还是一支笔、一本书、一板书的形式,学生缺少口语练习的环境和氛围。况且英语口语课堂操练时间有限,学生在英语课上真正说的机会也很少。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不需要为了交际而去开口说英语。
二、学生的词汇量影响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离开了词汇,一切语言表达都失去了实际意义。在实际的口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让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或者是谈论某些话题,他们会不知道用什么单词来表达又或者词不达意,说来说去都是一些客套的问答语,一节对话课就这样过去了。究其原因,词汇的缺乏导致学生不能熟练地使用一些句型或单词进行口语交际和训练。
三、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制约
目前,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上有以下特点:1.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参与操练的时间很少。2.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较少。3.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更多的是采用语法翻译法,师生间的互动极少。4.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不重视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5.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语法和句型的讲解与练习上。很多学生尽管学了几年英语,但绝大部分学生仍然无法在实际情景中用英语顺利地交流。
四、学生对口语操练不重视
有些学生总是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法就学好了英语,因而忽视口语操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口语教学增加了难度。在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句型和情景操练时,学生经常采取观望或置之不理的态度,对口语提不起兴趣。学生在课外能使用英语和别人交谈的情况极少。因而,学生学了好几年英语后仍然还是不会开口说英语的“哑巴”。
针对以上各种现状,我们应该如何改善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说英语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才能将教师的角色进行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融入到真实的口语交流情景中,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鼓励和帮助每一位学生开口说英语。教师不要过多地强调语言的准确性,主要精力应放在大力培养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上,减轻学生开口说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让学生在口语课上不怕错误,勇敢说出来。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有心理安全感以及成就感。有时候,老师一个默许的眼神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起学好口语的信心。对于高二的学生,教师可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准确性,设计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口头教学活动,尽量把一些来自于教材的常用的交際语、短语用到对话、口头翻译和口头小作文中,鼓励学生多渠道地用英语进行听说训练。
(二)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热情,鼓励其大胆开口说英语,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开口说的兴趣,多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讲英语的热情。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质量。如在上口语对话课时,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机械地操练对话语言,而要引导学生把课本话题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给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更有热情参与到口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来。只有让学生把手、口与脑都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才能更自觉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逐渐提高英语听说技能。
(三)在知识运用过程中扩大词汇量
要想在恰当的场合使用语言就必须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没有大量的语言知识积累,就会给交际带来不便。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中生刚开始接触口语教学活动时,他们会觉得很新鲜并且乐于参与其中。但随着口语活动过程中单词量的逐渐增加,他们在交流中难免会遇到“有口难说”的情况。因而,教师要鼓励学生平时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听广播、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或与同学交流等,扩大英语词汇的输入量,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对学生口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努力寻找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同时,作为一线教学教师,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大胆去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建花,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课堂教学活动;解决对策
在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方面语言技能的培养一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而其中忽视最多的就是说的技能的培养。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接触它的机会不多,许多学生学习外语只是为了通过考试。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很少有开口发言的机会,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还是无法开口与人交流。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开口学说流利的英语成了外语教学的“老大难”。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说的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英语新教学大纲要求英语测试既要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测试的形式包括听力、笔试或口试。那么,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一、缺乏英语语言环境
学生能接触到真实的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少,课堂是他们进行英语语言学习和习得的主要环境。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上英语课还是一支笔、一本书、一板书的形式,学生缺少口语练习的环境和氛围。况且英语口语课堂操练时间有限,学生在英语课上真正说的机会也很少。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不需要为了交际而去开口说英语。
二、学生的词汇量影响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离开了词汇,一切语言表达都失去了实际意义。在实际的口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让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或者是谈论某些话题,他们会不知道用什么单词来表达又或者词不达意,说来说去都是一些客套的问答语,一节对话课就这样过去了。究其原因,词汇的缺乏导致学生不能熟练地使用一些句型或单词进行口语交际和训练。
三、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制约
目前,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上有以下特点:1.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参与操练的时间很少。2.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较少。3.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更多的是采用语法翻译法,师生间的互动极少。4.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不重视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5.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语法和句型的讲解与练习上。很多学生尽管学了几年英语,但绝大部分学生仍然无法在实际情景中用英语顺利地交流。
四、学生对口语操练不重视
有些学生总是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法就学好了英语,因而忽视口语操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口语教学增加了难度。在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句型和情景操练时,学生经常采取观望或置之不理的态度,对口语提不起兴趣。学生在课外能使用英语和别人交谈的情况极少。因而,学生学了好几年英语后仍然还是不会开口说英语的“哑巴”。
针对以上各种现状,我们应该如何改善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说英语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才能将教师的角色进行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融入到真实的口语交流情景中,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鼓励和帮助每一位学生开口说英语。教师不要过多地强调语言的准确性,主要精力应放在大力培养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上,减轻学生开口说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让学生在口语课上不怕错误,勇敢说出来。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有心理安全感以及成就感。有时候,老师一个默许的眼神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起学好口语的信心。对于高二的学生,教师可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准确性,设计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口头教学活动,尽量把一些来自于教材的常用的交際语、短语用到对话、口头翻译和口头小作文中,鼓励学生多渠道地用英语进行听说训练。
(二)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热情,鼓励其大胆开口说英语,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开口说的兴趣,多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讲英语的热情。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质量。如在上口语对话课时,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机械地操练对话语言,而要引导学生把课本话题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给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更有热情参与到口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来。只有让学生把手、口与脑都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才能更自觉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逐渐提高英语听说技能。
(三)在知识运用过程中扩大词汇量
要想在恰当的场合使用语言就必须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没有大量的语言知识积累,就会给交际带来不便。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中生刚开始接触口语教学活动时,他们会觉得很新鲜并且乐于参与其中。但随着口语活动过程中单词量的逐渐增加,他们在交流中难免会遇到“有口难说”的情况。因而,教师要鼓励学生平时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听广播、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或与同学交流等,扩大英语词汇的输入量,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对学生口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努力寻找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同时,作为一线教学教师,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大胆去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建花,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