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作文课是形成学生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现实中,初中作文教学的常态是无序、低效、训练缺乏层级和梯度的,因此成了地位和作用受到严重质疑的一门课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有识之士就提出了作文教学序列化、系统化的主张,并付诸实践,但就初中学段的研究而言,他们大多把初中三年视为一个整体,未能进一步分析初中三年学生发展的实际。一个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果没有分阶段实施的中间概念的支撑,必然无法真正建立起目标科学、过程清晰、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体系。
根据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确定了层级训练的方向,并在此前提下,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相关内容,最终形成了“层级·专题·微点”三阶作文训练法。我们旨在通过研究,构建起适合初中阶段学生发展的作文层级,明确每一个层级中的专题,充实相关的微点,让学生在心灵成长的同时,不断地提升写作素养,享受写作的快乐。
二、理论基础与关键概念阐释
《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超越次第;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发展性教育理论”,即知识和发展之间存在某种“剪刀差”,我们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主张“教学过程最优化”;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则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层级·专题·微点”三阶作文训练法正是遵循以上原则建立起来的。
我们认为,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它既需要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即“积累”的功夫,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和学习能力发展现状,施以一定的“训练”功夫,而无论是积累还是训练,都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对其思维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训练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地探讨学科规律,从课程论角度理解作文教学,既要防止因为作文教学的体系过于庞大与复杂,以及可供借鑒的相关资料凤毛麟角,而虚化作文教学,从而无所作为,抑或随心所欲,导致作文教学成为对学生最无益的教学;也要防止过分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和系统,忽视作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忽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而导致作文教学的实践无法深入。因此,我们在经过反复地实践和思考后,决定从方法入手,推动作文教学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地进行。
“层级·专题·微点”三阶作文训练法的主要含义为:
“层级”,原指“多级的石阶”,这里则是指帮助我们达成作文教学目标、体现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分阶段落实的支撑点。我们设置的初中作文层级为七年级“认知性训练”、八年级“体验性训练”、九年级“感悟性训练”,在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层级设置上有着很明显的循序渐进的意味。
“专题”,指在层级的基础上确定的指向明确、自成序列的作文训练范围。我们确定的训练专题现有13个。
“微点”,这里指在专题范围内融进的与文体写作相关的训练点。我们认为,微点的融合应该是“有机的”,即只安排到专题,不安排到具体的训练篇目中,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先前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在专题中对微点做灵活处理。
“三阶”,指在设置初中作文训练层级的基础上,每个年级确定若干作文训练专题,在每个作文训练专题中,充实若干与文体相关的训练微点。“三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是层级。“三阶”也意味着层级、专题、微点三者之间是逐层深入、紧密相连的关系。
“训练法”,指的是训练思路环环相扣而又不拘泥、不死板的方法。我们觉得,与其在关于序列的争论中不知所措,还不如在小中见大的实践中做点有益于作文教改的实事。
三、主要成果
1.首次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层级”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训练层级。
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结合阅读教学的侧重点,确定了不同年级的作文训练重点:七年级“认知性训练”、八年级“体验性训练”、九年级“感悟性训练”。3个层级划定之后,曾经出现过一些质疑,其中,最主要的是体验性训练和感悟性训练如何才能截然分开。经过思考与实践,我们认为,体验和感悟作为人类的情智活动,的确不可以截然分开,但两者毕竟有本质上的不同,体验是感悟的基础与前提,重在感性积累,而感悟则是体验的后续与提升,重在理性思考。因此,两者的训练还是可以分阶段实施的。体验性训练在思维上偏重于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在表达上偏重于对抒情能力的培养;而感悟性训练在思维上偏重于理性思考,表达上关注多种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尤其是议论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实践、讨论,3个层级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厘清。
2.梳理成专题,融进微点训练,形成具体的训练方案。
我们根据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状况,制定了3个层级的基本教学规划,每个层级又都分成4个左右的专题,最终形成了3个年级13个专题、48个微点的作文训练层级。
附:“层级·专题·微点”三阶作文训练方案
【指导思想】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应有相对完整科学的体系、合理高效的方法和具体可行的程序,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学现状】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因为作文教学自身的复杂性,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存在着漠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过程过于随意的弊端。同时,因为众多原因,现行语文教材也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作文训练体系,使得作文课成了“最不像课程的课程”,甚至成为最不受欢迎的课程。具体表现为:以教师讲授为主,空泛的写作知识教学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脱节;教学内容和操作方式随意,缺乏层级性和训练梯度,各年级之间的作文教学缺乏联系性、连续性和深入性。 【训练目标】
七年级进行认知性作文训练。教师可根据作文构成的基本要素,设计多个训练专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构成、基本表达、基本技巧,从而具备作文的基本能力,打好初中作文的基础。
八年级进行体验性作文训练。该阶段要求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把握生活流向,再现生活。训练重点除表达与表现外,还包括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形成对生活保持密切关注的习惯,并能用心表达。
九年级学生进行感悟性作文训练。我们以“成长”为主线,以“心灵历程的展示”为重点,通过系列化训练,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使他们的文章体现成长的真实与张力,做到“做人与作文同行,作文伴生命成长”。
我们还注意引导七年级学生把记叙文写得具体、写出细节;引导八年级学生在记叙文中体现情感并佐以片段训练;引导九年级学生写作具有一定理性色彩的记叙文和“一事一议”的简单议论文,以此逐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生命与成长。
【训练方案】
(1)七年级“认知性训练”方案。
根据训练要求,结合教材及我校的教学实际,拟分4个专题、16个微点完成基础性训练目标。
专题一:写人——千呼万唤始出来
微点训练:①外貌描写;②动作描写;③语言描写;④心理描写。
专题二:写景——花有清香月有阴
微点训练: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②选好观察的角度;③有序地描写景物;④写人叙事中的环境描写。
专题三:叙事——闲敲棋子落灯花
微点训练:①从熟悉的生活入手;②围绕中心选材;③小事中写出新意和深意;④记叙的详略和重点。
专题四:结构和语言——江山代有才人出
微点训练:①匀称的结构;②开头和结尾;③扣题和点题;④扮靓语言。
(2)八年级“体验性训练”方案。
结合教材及我校的教学实际,拟分4个专题、16个微点完成基础性训练目标。
专题一: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
微点训练:①“我”的蜕变与成长;②“我”与家人的碰撞与相融;③“我”与老师、同学之间的点滴;④“我”与社会之间的关联。
专题二:体验—— 一枝一叶总关情
微点训练:①“我”与人类文化(音乐、绘画、书籍等)的交融;②“我”与动物之间的相处;③“我”与植物之间的关联;④“我”对科学的了解与探索。
专题三:体验——不道人间巧已多
微点训练:①一景一情;②一景一理;③一事一理;④数事一理。
专题四:体裁——万紫千红总是春
微点训练:①事物性说明文;②事理性说明文;③演讲稿;④微型小说。
(3)九年级“感悟性训练”方案。
在七、八年级作文层级训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5个专题、16个微点训练,要求他们每周写一篇有感而发的随笔。
专题一:成长——长风破浪会有时
微点训练:①审题——吹尽狂沙始到金;②立意——千古文章意为高;③选材——横看成岭侧成峰;④构思——匠心独运心意来。
专题二:心灵——人生自是有情痴
微点训练:①语言要靓;②描写要细;③议论要深;④行文要活。
专题三:生活——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微点训练:①开头——掀起你的盖头来;②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③抒情——感人心者莫乎情;④议论——振聋发聩有新意。
专题四:自然——桐花万里丹山路
微点训练:①形式要丰;②内涵要厚。
专题五:梦想——雏凤清于老凤声
微点训练:①文章不厌千遍改;②“五子登科”成佳作。
3. 设计、打磨、整理出不同层级的优秀课型,为方案的具体实施提供范本。
依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构建适合初中学生发展的作文层级训练体系”,成果申报人(也是课题主持人和核心成员)组织课题组成员,甚至带动全校语文教师共同参与作文教改。每学期初,同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按照训练计划,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精心撰写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力求作文课堂有所突破。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提高课堂效率;及时点拨评改,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评讲活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收集整理学生作文及教师的优秀课例,汇编成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的思维水平、表达能力明显超越或滞后于常规的发展阶段,对这两类“特殊”学生,我们也给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对于明显超越常规发展阶段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做到“文质兼美”,勤思考,勤动笔,并鼓励他们尝试包括诗歌和课本剧在内的多种体裁的创作;而对于那些明显滞后于常规发展阶段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做到行文最基本的“文从字顺”,要求他们多读书,首先切实写好记叙文。此外,对于这两类学生,我们还要求教师加强面批。这样因人而异的多元评价,带动了学生在写作上的不断进步。
我们还通过观摩课的方式给不同的作文层级具体定位。例如,2014年春学期,陈玉剑老师和另一位教师以“景物描写”为共同内容,开设了作文观摩课。其中,陈玉剑老师执教的是八年级,学生刚刚学习过《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等散文,因而,她把写作训练重点设定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寻找景物描写中有意味的细节,自然地生发出独特的情感”;而另一位教师执教的是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过《春》《夏天》《三峡》《济南的冬天》这一组描写四季风光的散文,因而,她把这节课的写作训练重点设定为“具体、有层次地描写景物,通过有表现力的词语和修辞表现出景物的美好”。两节课,指向同一内容,但训练目的各异,很好地体现了不同层级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
4.引进读写博客,有效推动作文教学改革。
在推广、实施“层级·专题·微点”三阶作文训练法的过程中,我们尝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批判中提升写作能力。实践证明,读写博客可以推动该训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经过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教育工作繁重,对课程目标背后深层次影响学生写作的因素研究不够;二是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粗糙、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善。
今后,我们将在层级中进一步加强对“微点融合”的研究,使得层级既灵动又笃实;将对阅读文本里的相关因素作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与再设,形成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整体布局;将进一步完善作文评讲的相关教案。
(1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副校长;2作者为江苏省教学名师、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作文课是形成学生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现实中,初中作文教学的常态是无序、低效、训练缺乏层级和梯度的,因此成了地位和作用受到严重质疑的一门课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有识之士就提出了作文教学序列化、系统化的主张,并付诸实践,但就初中学段的研究而言,他们大多把初中三年视为一个整体,未能进一步分析初中三年学生发展的实际。一个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果没有分阶段实施的中间概念的支撑,必然无法真正建立起目标科学、过程清晰、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体系。
根据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确定了层级训练的方向,并在此前提下,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相关内容,最终形成了“层级·专题·微点”三阶作文训练法。我们旨在通过研究,构建起适合初中阶段学生发展的作文层级,明确每一个层级中的专题,充实相关的微点,让学生在心灵成长的同时,不断地提升写作素养,享受写作的快乐。
二、理论基础与关键概念阐释
《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超越次第;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发展性教育理论”,即知识和发展之间存在某种“剪刀差”,我们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主张“教学过程最优化”;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则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层级·专题·微点”三阶作文训练法正是遵循以上原则建立起来的。
我们认为,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它既需要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即“积累”的功夫,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和学习能力发展现状,施以一定的“训练”功夫,而无论是积累还是训练,都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对其思维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训练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地探讨学科规律,从课程论角度理解作文教学,既要防止因为作文教学的体系过于庞大与复杂,以及可供借鑒的相关资料凤毛麟角,而虚化作文教学,从而无所作为,抑或随心所欲,导致作文教学成为对学生最无益的教学;也要防止过分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和系统,忽视作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忽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而导致作文教学的实践无法深入。因此,我们在经过反复地实践和思考后,决定从方法入手,推动作文教学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地进行。
“层级·专题·微点”三阶作文训练法的主要含义为:
“层级”,原指“多级的石阶”,这里则是指帮助我们达成作文教学目标、体现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分阶段落实的支撑点。我们设置的初中作文层级为七年级“认知性训练”、八年级“体验性训练”、九年级“感悟性训练”,在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层级设置上有着很明显的循序渐进的意味。
“专题”,指在层级的基础上确定的指向明确、自成序列的作文训练范围。我们确定的训练专题现有13个。
“微点”,这里指在专题范围内融进的与文体写作相关的训练点。我们认为,微点的融合应该是“有机的”,即只安排到专题,不安排到具体的训练篇目中,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先前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在专题中对微点做灵活处理。
“三阶”,指在设置初中作文训练层级的基础上,每个年级确定若干作文训练专题,在每个作文训练专题中,充实若干与文体相关的训练微点。“三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是层级。“三阶”也意味着层级、专题、微点三者之间是逐层深入、紧密相连的关系。
“训练法”,指的是训练思路环环相扣而又不拘泥、不死板的方法。我们觉得,与其在关于序列的争论中不知所措,还不如在小中见大的实践中做点有益于作文教改的实事。
三、主要成果
1.首次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层级”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训练层级。
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结合阅读教学的侧重点,确定了不同年级的作文训练重点:七年级“认知性训练”、八年级“体验性训练”、九年级“感悟性训练”。3个层级划定之后,曾经出现过一些质疑,其中,最主要的是体验性训练和感悟性训练如何才能截然分开。经过思考与实践,我们认为,体验和感悟作为人类的情智活动,的确不可以截然分开,但两者毕竟有本质上的不同,体验是感悟的基础与前提,重在感性积累,而感悟则是体验的后续与提升,重在理性思考。因此,两者的训练还是可以分阶段实施的。体验性训练在思维上偏重于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在表达上偏重于对抒情能力的培养;而感悟性训练在思维上偏重于理性思考,表达上关注多种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尤其是议论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实践、讨论,3个层级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厘清。
2.梳理成专题,融进微点训练,形成具体的训练方案。
我们根据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状况,制定了3个层级的基本教学规划,每个层级又都分成4个左右的专题,最终形成了3个年级13个专题、48个微点的作文训练层级。
附:“层级·专题·微点”三阶作文训练方案
【指导思想】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应有相对完整科学的体系、合理高效的方法和具体可行的程序,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学现状】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因为作文教学自身的复杂性,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存在着漠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过程过于随意的弊端。同时,因为众多原因,现行语文教材也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作文训练体系,使得作文课成了“最不像课程的课程”,甚至成为最不受欢迎的课程。具体表现为:以教师讲授为主,空泛的写作知识教学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脱节;教学内容和操作方式随意,缺乏层级性和训练梯度,各年级之间的作文教学缺乏联系性、连续性和深入性。 【训练目标】
七年级进行认知性作文训练。教师可根据作文构成的基本要素,设计多个训练专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构成、基本表达、基本技巧,从而具备作文的基本能力,打好初中作文的基础。
八年级进行体验性作文训练。该阶段要求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把握生活流向,再现生活。训练重点除表达与表现外,还包括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形成对生活保持密切关注的习惯,并能用心表达。
九年级学生进行感悟性作文训练。我们以“成长”为主线,以“心灵历程的展示”为重点,通过系列化训练,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使他们的文章体现成长的真实与张力,做到“做人与作文同行,作文伴生命成长”。
我们还注意引导七年级学生把记叙文写得具体、写出细节;引导八年级学生在记叙文中体现情感并佐以片段训练;引导九年级学生写作具有一定理性色彩的记叙文和“一事一议”的简单议论文,以此逐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生命与成长。
【训练方案】
(1)七年级“认知性训练”方案。
根据训练要求,结合教材及我校的教学实际,拟分4个专题、16个微点完成基础性训练目标。
专题一:写人——千呼万唤始出来
微点训练:①外貌描写;②动作描写;③语言描写;④心理描写。
专题二:写景——花有清香月有阴
微点训练: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②选好观察的角度;③有序地描写景物;④写人叙事中的环境描写。
专题三:叙事——闲敲棋子落灯花
微点训练:①从熟悉的生活入手;②围绕中心选材;③小事中写出新意和深意;④记叙的详略和重点。
专题四:结构和语言——江山代有才人出
微点训练:①匀称的结构;②开头和结尾;③扣题和点题;④扮靓语言。
(2)八年级“体验性训练”方案。
结合教材及我校的教学实际,拟分4个专题、16个微点完成基础性训练目标。
专题一: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
微点训练:①“我”的蜕变与成长;②“我”与家人的碰撞与相融;③“我”与老师、同学之间的点滴;④“我”与社会之间的关联。
专题二:体验—— 一枝一叶总关情
微点训练:①“我”与人类文化(音乐、绘画、书籍等)的交融;②“我”与动物之间的相处;③“我”与植物之间的关联;④“我”对科学的了解与探索。
专题三:体验——不道人间巧已多
微点训练:①一景一情;②一景一理;③一事一理;④数事一理。
专题四:体裁——万紫千红总是春
微点训练:①事物性说明文;②事理性说明文;③演讲稿;④微型小说。
(3)九年级“感悟性训练”方案。
在七、八年级作文层级训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5个专题、16个微点训练,要求他们每周写一篇有感而发的随笔。
专题一:成长——长风破浪会有时
微点训练:①审题——吹尽狂沙始到金;②立意——千古文章意为高;③选材——横看成岭侧成峰;④构思——匠心独运心意来。
专题二:心灵——人生自是有情痴
微点训练:①语言要靓;②描写要细;③议论要深;④行文要活。
专题三:生活——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微点训练:①开头——掀起你的盖头来;②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③抒情——感人心者莫乎情;④议论——振聋发聩有新意。
专题四:自然——桐花万里丹山路
微点训练:①形式要丰;②内涵要厚。
专题五:梦想——雏凤清于老凤声
微点训练:①文章不厌千遍改;②“五子登科”成佳作。
3. 设计、打磨、整理出不同层级的优秀课型,为方案的具体实施提供范本。
依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构建适合初中学生发展的作文层级训练体系”,成果申报人(也是课题主持人和核心成员)组织课题组成员,甚至带动全校语文教师共同参与作文教改。每学期初,同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按照训练计划,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精心撰写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力求作文课堂有所突破。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提高课堂效率;及时点拨评改,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评讲活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收集整理学生作文及教师的优秀课例,汇编成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的思维水平、表达能力明显超越或滞后于常规的发展阶段,对这两类“特殊”学生,我们也给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对于明显超越常规发展阶段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做到“文质兼美”,勤思考,勤动笔,并鼓励他们尝试包括诗歌和课本剧在内的多种体裁的创作;而对于那些明显滞后于常规发展阶段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做到行文最基本的“文从字顺”,要求他们多读书,首先切实写好记叙文。此外,对于这两类学生,我们还要求教师加强面批。这样因人而异的多元评价,带动了学生在写作上的不断进步。
我们还通过观摩课的方式给不同的作文层级具体定位。例如,2014年春学期,陈玉剑老师和另一位教师以“景物描写”为共同内容,开设了作文观摩课。其中,陈玉剑老师执教的是八年级,学生刚刚学习过《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等散文,因而,她把写作训练重点设定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寻找景物描写中有意味的细节,自然地生发出独特的情感”;而另一位教师执教的是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过《春》《夏天》《三峡》《济南的冬天》这一组描写四季风光的散文,因而,她把这节课的写作训练重点设定为“具体、有层次地描写景物,通过有表现力的词语和修辞表现出景物的美好”。两节课,指向同一内容,但训练目的各异,很好地体现了不同层级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
4.引进读写博客,有效推动作文教学改革。
在推广、实施“层级·专题·微点”三阶作文训练法的过程中,我们尝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批判中提升写作能力。实践证明,读写博客可以推动该训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经过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教育工作繁重,对课程目标背后深层次影响学生写作的因素研究不够;二是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粗糙、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善。
今后,我们将在层级中进一步加强对“微点融合”的研究,使得层级既灵动又笃实;将对阅读文本里的相关因素作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与再设,形成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整体布局;将进一步完善作文评讲的相关教案。
(1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副校长;2作者为江苏省教学名师、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