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及早远离病痛,恢复健康,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股骨颈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踝关节骨折的术后康复护理进行指导。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积极控制原发疾病、预防并发症,有步骤、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使患者康复、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患者经过功能训练及精心护理均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指导
下肢骨折部位常见于股骨颈、髋骨、胫腓骨和踝部等,下肢骨折限制了患者全身及局部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从而制定相应的康复程序[1]。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减轻病痛,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若护理不当,则容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发生挛缩及粘连,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效的康护护理,能够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现将对患者术后康复指导总结如下。
1 股骨颈骨折
早期阶段:骨折术后1~2周,保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以静力练习患肢肌群主动舒缩活动为主,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指导患者做肢体被动按摩,踝关节背伸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每天200-300次,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可多做。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
中期阶段:即骨折2周以后,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日趋稳定,应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逐渐缓慢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以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指导患者做抬臀离床、主动屈髋、屈膝练习。坐位抱腿:开始前测量脚跟与臀部间距离,逐渐使距离缩短至与健侧腿角度相同,在髋关节感到疼痛处保持5-10分/次,1-2次/日。后抬腿练习:患腿伸直向后抬起至足尖离床面5厘米为1次,3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2-3次练习/日。第四周可扶拐不负重练习站立,注意不可跷二郎腿及盘退。
晚期阶段:骨折完全愈合,具备足够牢固程度,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此时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早日恢复正常功能。指导患者做静蹲练习: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5-10次/组,2-3组/日。跨步练习:包括前向跨步、后向跨步、侧向跨步练习,20次/组, 4-6组连续练习,2-4次练习/日。患侧单腿蹲起练习:要求缓慢、用力、不打晃,20-30次/组, 2-4次/日。体质好的可做三点式步行、扶拐不负重练习[2]。站立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7个月后可扶腋杖行走。晚期心理护理也很重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是病情恢复的关键。与病人谈天,转移注意力,减少焦虑和痛苦。最后要加强营养,注意补钙,可以多吃虾米皮、鲜牛奶、骨頭汤、芝麻酱、鱼等含钙较多的食品并适当到户外晒太阳。
2 髌骨骨折
手术当天,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术后第1天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和踝泵练习。5-7天可扶拐下地步行,术后1-3周,要继续练习踝泵及股四头肌力量,注意4周内禁止进行直抬腿练习;术后4周,开始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屈膝练习时在0°~60°的范围,可使用单拐扶于健侧行走。4-6周能独立稳定上楼时可停用助行器,8-12周加强步态练习。
3 胫腓骨骨折
早期: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术后患肢保持舒适位置,保持外展中立位,抬高患肢20度到30度,以利血液回流及消肿,术后4-6天开始行踝关节背伸拓屈练习,髌骨被动活动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活动,患肢禁止旋转活动。并避开伤口轻轻按摩患肢肌肉,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吹气球,增加心肺功能。
中期:指导患者不负重活动,进行膝关节、踝关节、足趾关节主动伸屈练习,每次30-40次,每天3次。髋关节内收外展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并利用牵引床和抓握力器训练臂力,促进血液循环。
晚期:继续加强原来的功能锻炼,可适度屈膝和直腿抬高练习,每天2次,每次15-30分钟,术后4-6周可适当增加关节曲度,7-10周后可双拐患肢全足着地不负重练习到双拐患肢全足着地负重练习,上下楼梯、下蹲练习和步态锻炼:下肢骨折后患肢肌力不足,失衡,步态乏力,可能导致一些异常步态,如股四头肌步态,胫前肌步态,小腿三头肌步态,臀大肌步态,短腿步态,关节强直步态,疼痛步态[3]等.同时加强营养,宜高蛋白,高钙及高维生素饮食,促进骨折愈合。
4 踝关节骨折
术后0-2周,踝关节不活动前提下,做足趾关节活动,每组5分钟,每天练习1小时。强化大腿内侧肌群,患肢可做外侧抬腿和内收抬腿、后抬腿练习每组30次,每天4-6组。术后1周床边坐位和上下床锻炼,膝关节屈曲练习。术后2周,在没有外固定、不痛的情况下做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活动和踝关节内外翻活动,4-8周行前向跨步,侧向跨步,扶拐下床练习.8周前骨折尚在生长改建应循序渐进训练不可勉强或盲目进行,注意安全有陪人陪护,以防摔跤。8周后可行静蹲练习,脚尖站立和保护下全蹲。3个月后可开始由慢走过度到快走练习,6个月后开始恢复运动。
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患者及早远离病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促进身体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让患者积极预防残疾,最大程度地恢复活动能力。达到控制原发疾病的目的,有步骤、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使下肢骨折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于淑君,曲立平.介绍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指导[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0158-02
[2]欧阳松.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8)
[3]田伟。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8
[4]黄婷.下肢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0,01(10):66-67.
【摘要】目的: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及早远离病痛,恢复健康,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股骨颈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踝关节骨折的术后康复护理进行指导。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积极控制原发疾病、预防并发症,有步骤、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使患者康复、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患者经过功能训练及精心护理均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指导
下肢骨折部位常见于股骨颈、髋骨、胫腓骨和踝部等,下肢骨折限制了患者全身及局部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从而制定相应的康复程序[1]。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减轻病痛,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若护理不当,则容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发生挛缩及粘连,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效的康护护理,能够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现将对患者术后康复指导总结如下。
1 股骨颈骨折
早期阶段:骨折术后1~2周,保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以静力练习患肢肌群主动舒缩活动为主,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指导患者做肢体被动按摩,踝关节背伸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每天200-300次,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可多做。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
中期阶段:即骨折2周以后,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日趋稳定,应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逐渐缓慢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以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指导患者做抬臀离床、主动屈髋、屈膝练习。坐位抱腿:开始前测量脚跟与臀部间距离,逐渐使距离缩短至与健侧腿角度相同,在髋关节感到疼痛处保持5-10分/次,1-2次/日。后抬腿练习:患腿伸直向后抬起至足尖离床面5厘米为1次,3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2-3次练习/日。第四周可扶拐不负重练习站立,注意不可跷二郎腿及盘退。
晚期阶段:骨折完全愈合,具备足够牢固程度,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此时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早日恢复正常功能。指导患者做静蹲练习: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5-10次/组,2-3组/日。跨步练习:包括前向跨步、后向跨步、侧向跨步练习,20次/组, 4-6组连续练习,2-4次练习/日。患侧单腿蹲起练习:要求缓慢、用力、不打晃,20-30次/组, 2-4次/日。体质好的可做三点式步行、扶拐不负重练习[2]。站立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7个月后可扶腋杖行走。晚期心理护理也很重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是病情恢复的关键。与病人谈天,转移注意力,减少焦虑和痛苦。最后要加强营养,注意补钙,可以多吃虾米皮、鲜牛奶、骨頭汤、芝麻酱、鱼等含钙较多的食品并适当到户外晒太阳。
2 髌骨骨折
手术当天,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术后第1天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和踝泵练习。5-7天可扶拐下地步行,术后1-3周,要继续练习踝泵及股四头肌力量,注意4周内禁止进行直抬腿练习;术后4周,开始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屈膝练习时在0°~60°的范围,可使用单拐扶于健侧行走。4-6周能独立稳定上楼时可停用助行器,8-12周加强步态练习。
3 胫腓骨骨折
早期: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术后患肢保持舒适位置,保持外展中立位,抬高患肢20度到30度,以利血液回流及消肿,术后4-6天开始行踝关节背伸拓屈练习,髌骨被动活动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活动,患肢禁止旋转活动。并避开伤口轻轻按摩患肢肌肉,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吹气球,增加心肺功能。
中期:指导患者不负重活动,进行膝关节、踝关节、足趾关节主动伸屈练习,每次30-40次,每天3次。髋关节内收外展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并利用牵引床和抓握力器训练臂力,促进血液循环。
晚期:继续加强原来的功能锻炼,可适度屈膝和直腿抬高练习,每天2次,每次15-30分钟,术后4-6周可适当增加关节曲度,7-10周后可双拐患肢全足着地不负重练习到双拐患肢全足着地负重练习,上下楼梯、下蹲练习和步态锻炼:下肢骨折后患肢肌力不足,失衡,步态乏力,可能导致一些异常步态,如股四头肌步态,胫前肌步态,小腿三头肌步态,臀大肌步态,短腿步态,关节强直步态,疼痛步态[3]等.同时加强营养,宜高蛋白,高钙及高维生素饮食,促进骨折愈合。
4 踝关节骨折
术后0-2周,踝关节不活动前提下,做足趾关节活动,每组5分钟,每天练习1小时。强化大腿内侧肌群,患肢可做外侧抬腿和内收抬腿、后抬腿练习每组30次,每天4-6组。术后1周床边坐位和上下床锻炼,膝关节屈曲练习。术后2周,在没有外固定、不痛的情况下做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活动和踝关节内外翻活动,4-8周行前向跨步,侧向跨步,扶拐下床练习.8周前骨折尚在生长改建应循序渐进训练不可勉强或盲目进行,注意安全有陪人陪护,以防摔跤。8周后可行静蹲练习,脚尖站立和保护下全蹲。3个月后可开始由慢走过度到快走练习,6个月后开始恢复运动。
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患者及早远离病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促进身体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让患者积极预防残疾,最大程度地恢复活动能力。达到控制原发疾病的目的,有步骤、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使下肢骨折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于淑君,曲立平.介绍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指导[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0158-02
[2]欧阳松.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8)
[3]田伟。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8
[4]黄婷.下肢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0,01(1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