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教研就是以学校为主体单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是面向全体教师的最经常且富有实效的一种研究方式。本文从结合校情、学情与教师的业务能力及教育教学水平的角度出发做层级设计和系统思考,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角,更深入地去思考做好校本教研的层级设计,科学、合理、高效地规划好校本教研活动,使其朝着提质增效的方向健康向上发展,推动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校本教研 层级设计 常态课 公开课 展示课 精品课
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与学科建设的需求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科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然而,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领导与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并结合校情、学情与教师的业务能力及教育教学水平做层级设计和系统思考,着力培育办学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突破关键环节,提升整体效益,从而实现以改进课堂教学为抓手、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达成校本教研提质增效的提升目标。
一、常态课求实,狠抓落实促提升
广大一线教师所做的研究大多围绕日常教学中的常态课,涉及每一位任课教师,覆盖课程计划中的所有学科(含校本课程),这是校本教研的重心所在,每所学校都应狠抓落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为上课绝不是简单地把备好的课讲给学生听,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必须要去研究我们怎样教学生才会有兴趣、有收获;要去研究学生如何学才会有乐趣、有效果。
为此,为了把常态课做实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应建立“巡课制度”,挑选校内的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专家型教师、各级骨干教师与学校行政领导组成巡课团队,然后由学部统筹安排,分组轮流每周深入课堂巡课听课,根据每周巡课主题,关注学生的课前准备、习惯养成、学习状态、听课专注程度、发言的质和量及常规执行情况等方方面面,每周巡课组成员安排尽量考虑周全,由不同学科的骨干力量组成,这样可以实现所有学科与教师的全覆盖。要求巡课组老师采用点(听完整课)面(听课堂片段或巡查全校各年级每个班级的情况)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
这样的过程对于巡课教师本身而言也同样是一次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巡课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很多感悟,在感悟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拥有许多新的思路、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公开课求活,灵活展示促提升
其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应该同时做好两件事,即鼓励冒尖与容忍落后。也就是要通过我们努力,千方百计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一般的学生也变优秀,最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向着优秀的目标奋进。同时也要高度关注那些目前学习还有困难的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容忍他们的暂时落后并努力去帮助他们转变,用心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易燃点,细心地去点燃它,让它发出光亮,他们便会奋起直追改变自己。我们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的同时,应该认可教师群体中个体的教学能力、学科素养与专业精神一样是存在着差异的。
事实证明,直面差异的教育才有价值,直面差异的管理才会更有活力。为此,在常态课狠抓落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以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推出“种子课”形式的学科公开教学活动,分两步抓落实。
首先是由备课组内的每个教师共同讨论后选择所任教年级教材中认为最难把握的教学内容,独立研读教材,确立教学目标,拟定教学设计,全员参与,逐个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课后进行评议、研讨,这样下一位老师再次执教公开课时,就可以吸纳前一个人的优点,避免它的不足之处,以此方式轮流执教并课课皆进行总结反思,到最后一个老师执教完毕后进行全面总结反思,博采各家之长集各种精妙设计于一案,共同整理形成一份比较完美的教学设计。
其次,各年级备课组每次推荐出一名教师(人选可由备课组内几名教师轮流承担或抽签决定先后)进行整个教研组的公开教学展示,展示完后进行教研组大组研讨,大家畅所欲言,总结成功做法,针对存在问题各抒己见,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与实践策略,最后全组教师每人都写一份观课、评课,议课、磨课心得,执教者最终汇集众人智慧,整理出一份趋于完美的教学方案,并结合组内展示情况,推荐一名优秀选手参与学部的展示,为下一阶段的展示课做好准备。
这样点面结合的公开教学形式,先从面上铺开,再以点带面,各个年级选择不同课题,形式灵活,让全组教师人人受益。每个人以不同的思路去解读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来展示,就会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取舍、不同的效果,每个人都需要用智慧的眼光,从不同的视角和對学科教学的敏感去看待一个个定位不同、视野不同、风采不同的课堂教学,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更清醒、更全面、更深入的立场去思考课堂教学,从而取长补短,让教学和谐相长。
三、展示课求新。推陈出新促提升
当下学校追求功利化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迫切需要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够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是教师应有的工作状态与职业心态,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应有的内涵和重要目标。
为此,各教研组可在公开课教学研讨、总结反思形成趋于完美的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大胆推出展示课“邀请制”的举措,即把本组教师经过多次探索实践的成功教学做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由教研组和备课组教师共同商定课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参与展示的教师与班级由学生抽签的方式来确定,最后确定的执教教师和所在班级的学生参与学部或相应学段的汇报展示课。这种层级设计系列中的展示汇报课打破了由原先的自主申请和教研组或备课组指定的方式,推行由学生抽签决定的邀请制的创新模式,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主动积极性。
这样的实践证明,只有静下心来,教师才会用心去读书思考,探索教育教学问题,才有可能在实践中领悟并总结出那些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激励自己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让日常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呈现良性循环。
四、精品课求深。凸显精深促提升
众所周知,教育是以生命发展和完善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教师只有具有生命自觉意识,将教育作为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来看待,以积极、自觉的心态促进自己和学生的生命发展,以创造而不是应对的方式去面对教育环境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发展到更高的层次,有利于教师潜力的最大发挥和主体性的发展。为了提升校本教研质量,可以推出校级分享交流的“精品课”,要求教师以更开阔的视野、更丰厚的学科素养、更深入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去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深度学习,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在上一层级展示课中总结提炼的成功经验和新的思想及实践策略应用于新的教学情境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探寻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形式、方法、途径与教师教学实践方案及实施策略。可以分两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经历公开课、展示课的多次打磨后,各教研组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课例参与学校的精品课交流分享,此阶段主要以提升学校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学习理论中的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基点,探索设计、架构并实践课堂教学新的有效方式与操作策略系统,通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改变学生低效学习的现象。
第二阶段是把“精品课”交流分享的成功经验与优秀做法进行推广的阶段。主要采用“异课同构”的方式展开,各学科教师运用相同的教学思路或教学模式,借助经过认真研究之后提炼出来的教学思路和操作策略系统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因此,我们只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角,更深入地去思考做好校本教研的层级设计,科学、合理、高效地规划好校本教研活动,常态课狠抓落实,公开课展示灵活,展示课推陈出新,精品课立足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真实地发生,那么校本教研活动必定会朝着提质增效的方向健康向上发展,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校本教研 层级设计 常态课 公开课 展示课 精品课
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与学科建设的需求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科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然而,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领导与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并结合校情、学情与教师的业务能力及教育教学水平做层级设计和系统思考,着力培育办学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突破关键环节,提升整体效益,从而实现以改进课堂教学为抓手、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达成校本教研提质增效的提升目标。
一、常态课求实,狠抓落实促提升
广大一线教师所做的研究大多围绕日常教学中的常态课,涉及每一位任课教师,覆盖课程计划中的所有学科(含校本课程),这是校本教研的重心所在,每所学校都应狠抓落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为上课绝不是简单地把备好的课讲给学生听,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必须要去研究我们怎样教学生才会有兴趣、有收获;要去研究学生如何学才会有乐趣、有效果。
为此,为了把常态课做实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应建立“巡课制度”,挑选校内的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专家型教师、各级骨干教师与学校行政领导组成巡课团队,然后由学部统筹安排,分组轮流每周深入课堂巡课听课,根据每周巡课主题,关注学生的课前准备、习惯养成、学习状态、听课专注程度、发言的质和量及常规执行情况等方方面面,每周巡课组成员安排尽量考虑周全,由不同学科的骨干力量组成,这样可以实现所有学科与教师的全覆盖。要求巡课组老师采用点(听完整课)面(听课堂片段或巡查全校各年级每个班级的情况)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
这样的过程对于巡课教师本身而言也同样是一次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巡课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很多感悟,在感悟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拥有许多新的思路、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公开课求活,灵活展示促提升
其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应该同时做好两件事,即鼓励冒尖与容忍落后。也就是要通过我们努力,千方百计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一般的学生也变优秀,最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向着优秀的目标奋进。同时也要高度关注那些目前学习还有困难的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容忍他们的暂时落后并努力去帮助他们转变,用心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易燃点,细心地去点燃它,让它发出光亮,他们便会奋起直追改变自己。我们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的同时,应该认可教师群体中个体的教学能力、学科素养与专业精神一样是存在着差异的。
事实证明,直面差异的教育才有价值,直面差异的管理才会更有活力。为此,在常态课狠抓落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以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推出“种子课”形式的学科公开教学活动,分两步抓落实。
首先是由备课组内的每个教师共同讨论后选择所任教年级教材中认为最难把握的教学内容,独立研读教材,确立教学目标,拟定教学设计,全员参与,逐个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课后进行评议、研讨,这样下一位老师再次执教公开课时,就可以吸纳前一个人的优点,避免它的不足之处,以此方式轮流执教并课课皆进行总结反思,到最后一个老师执教完毕后进行全面总结反思,博采各家之长集各种精妙设计于一案,共同整理形成一份比较完美的教学设计。
其次,各年级备课组每次推荐出一名教师(人选可由备课组内几名教师轮流承担或抽签决定先后)进行整个教研组的公开教学展示,展示完后进行教研组大组研讨,大家畅所欲言,总结成功做法,针对存在问题各抒己见,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与实践策略,最后全组教师每人都写一份观课、评课,议课、磨课心得,执教者最终汇集众人智慧,整理出一份趋于完美的教学方案,并结合组内展示情况,推荐一名优秀选手参与学部的展示,为下一阶段的展示课做好准备。
这样点面结合的公开教学形式,先从面上铺开,再以点带面,各个年级选择不同课题,形式灵活,让全组教师人人受益。每个人以不同的思路去解读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来展示,就会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取舍、不同的效果,每个人都需要用智慧的眼光,从不同的视角和對学科教学的敏感去看待一个个定位不同、视野不同、风采不同的课堂教学,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更清醒、更全面、更深入的立场去思考课堂教学,从而取长补短,让教学和谐相长。
三、展示课求新。推陈出新促提升
当下学校追求功利化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迫切需要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够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是教师应有的工作状态与职业心态,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应有的内涵和重要目标。
为此,各教研组可在公开课教学研讨、总结反思形成趋于完美的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大胆推出展示课“邀请制”的举措,即把本组教师经过多次探索实践的成功教学做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由教研组和备课组教师共同商定课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参与展示的教师与班级由学生抽签的方式来确定,最后确定的执教教师和所在班级的学生参与学部或相应学段的汇报展示课。这种层级设计系列中的展示汇报课打破了由原先的自主申请和教研组或备课组指定的方式,推行由学生抽签决定的邀请制的创新模式,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主动积极性。
这样的实践证明,只有静下心来,教师才会用心去读书思考,探索教育教学问题,才有可能在实践中领悟并总结出那些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激励自己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让日常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呈现良性循环。
四、精品课求深。凸显精深促提升
众所周知,教育是以生命发展和完善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教师只有具有生命自觉意识,将教育作为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来看待,以积极、自觉的心态促进自己和学生的生命发展,以创造而不是应对的方式去面对教育环境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发展到更高的层次,有利于教师潜力的最大发挥和主体性的发展。为了提升校本教研质量,可以推出校级分享交流的“精品课”,要求教师以更开阔的视野、更丰厚的学科素养、更深入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去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深度学习,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在上一层级展示课中总结提炼的成功经验和新的思想及实践策略应用于新的教学情境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探寻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形式、方法、途径与教师教学实践方案及实施策略。可以分两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经历公开课、展示课的多次打磨后,各教研组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课例参与学校的精品课交流分享,此阶段主要以提升学校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学习理论中的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基点,探索设计、架构并实践课堂教学新的有效方式与操作策略系统,通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改变学生低效学习的现象。
第二阶段是把“精品课”交流分享的成功经验与优秀做法进行推广的阶段。主要采用“异课同构”的方式展开,各学科教师运用相同的教学思路或教学模式,借助经过认真研究之后提炼出来的教学思路和操作策略系统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因此,我们只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角,更深入地去思考做好校本教研的层级设计,科学、合理、高效地规划好校本教研活动,常态课狠抓落实,公开课展示灵活,展示课推陈出新,精品课立足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真实地发生,那么校本教研活动必定会朝着提质增效的方向健康向上发展,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