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力,就必须引领学生走进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不等式;教学案例;分析
现行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一种课堂教学. 这种课堂教学因其教学的封闭性和单一性,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这种状态,一方面使学生缺少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阻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再发现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逐步地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案例 生活中的不等式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代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所以,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还原生活场景,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笔者将结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活中的不等式》这一节的教学案例分析,阐释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思维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1.1 教材分析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章的设置第一节就是《生活中的不等式》,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不等式的存在,并且能够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正确列出不等式. 因此,教师在这一节的设置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且经过知识点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生活中的不等式》.
1.3 教学目标
本课时要求学生能够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式以及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最终让学生能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建立并且会用正确的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4 具体案例
为了再创生活原态,让学生发现生活实际中存在的不等式. 一是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天平秤重的情况. 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1千克的糖果和3千克的糖果,当天平不平衡时,教师向学生提问“此刻为什么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学生答出“因为物品不一样重,3千克 > 1千克. ”这样就引入了本课的主题“不等关系”. 为了引入不等式,笔者还设计了以下实际问题:一天,小红一家去公园玩翘翘板,已知小红体重为30公斤,妈妈体重50公斤,爸爸体重70公斤. 问题一:当小红和妈妈坐在翘翘板的两端时,小红在高处,妈妈在低处,这是因为,30公斤(小红)__50公斤(妈妈). 学生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小于(<). 问题二:当小红和妈妈坐到翘翘板的一端,爸爸坐到另一端时,爸爸在高处,小红和妈妈在低处,这是因为,(30+50)公斤__70公斤. 学生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大于(>). 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师通过再创生活场景,让学生从中发现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式.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带领学生寻找学校中的一棵小树,让学生动手测量树干的周长. 以从地面至上1.5米处测量,学生们测量的结果为树干周长是6厘米,接着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一棵树在栽种的时候,树干的围度为6厘米,以后树的围度每年增加2厘米,这棵树至少生长多少年树干围度才能达到25厘米?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设置不等式,设这棵树生长x年树干的围度才能超过25厘米. 学生们通过讨论,并且联系前面对不等式的学习,列出不等式:6 + 2x > 25.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乐意参与到生活实践中,用心发现问题,同时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不但不等式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而且学生在这样的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了一次数学问题的洗礼.
1.5教学反思
虽然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推动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的一种教学方式,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运用过度,教师要认真学习问题情景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而不是死板地套用这种教学模式,滥用一种教学模式反而不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些教师往往并不理解问题情境教学的真谛只知道去创设问题,为了达到问题情境教学的效果,却不顾教学效率,讲了很久还未切入正题,学生也对教师将要讲什么内容感到很茫然,觉得怎么这节课时间都过半了,老师还不开始引入正式的教学内容?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仅没有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效果,反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用提问题的方式导入新的教学内容,辅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虽然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与实际生活产生关系,生拉硬扯地将数学知识套用到实际生活中反而起不到联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目的. 最后进行问题情境教学时还应注意针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可以清晰地掌握到将要学习的数学概念和原理,促进数学思想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0—121.
[2]杨裕前,董林伟.数学教师教学用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0—132.
[3]曲桐艳.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4.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不等式;教学案例;分析
现行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一种课堂教学. 这种课堂教学因其教学的封闭性和单一性,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这种状态,一方面使学生缺少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阻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再发现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逐步地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案例 生活中的不等式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代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所以,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还原生活场景,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笔者将结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活中的不等式》这一节的教学案例分析,阐释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思维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1.1 教材分析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章的设置第一节就是《生活中的不等式》,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不等式的存在,并且能够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正确列出不等式. 因此,教师在这一节的设置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且经过知识点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生活中的不等式》.
1.3 教学目标
本课时要求学生能够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式以及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最终让学生能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建立并且会用正确的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4 具体案例
为了再创生活原态,让学生发现生活实际中存在的不等式. 一是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天平秤重的情况. 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1千克的糖果和3千克的糖果,当天平不平衡时,教师向学生提问“此刻为什么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学生答出“因为物品不一样重,3千克 > 1千克. ”这样就引入了本课的主题“不等关系”. 为了引入不等式,笔者还设计了以下实际问题:一天,小红一家去公园玩翘翘板,已知小红体重为30公斤,妈妈体重50公斤,爸爸体重70公斤. 问题一:当小红和妈妈坐在翘翘板的两端时,小红在高处,妈妈在低处,这是因为,30公斤(小红)__50公斤(妈妈). 学生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小于(<). 问题二:当小红和妈妈坐到翘翘板的一端,爸爸坐到另一端时,爸爸在高处,小红和妈妈在低处,这是因为,(30+50)公斤__70公斤. 学生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大于(>). 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师通过再创生活场景,让学生从中发现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式.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带领学生寻找学校中的一棵小树,让学生动手测量树干的周长. 以从地面至上1.5米处测量,学生们测量的结果为树干周长是6厘米,接着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一棵树在栽种的时候,树干的围度为6厘米,以后树的围度每年增加2厘米,这棵树至少生长多少年树干围度才能达到25厘米?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设置不等式,设这棵树生长x年树干的围度才能超过25厘米. 学生们通过讨论,并且联系前面对不等式的学习,列出不等式:6 + 2x > 25.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乐意参与到生活实践中,用心发现问题,同时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不但不等式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而且学生在这样的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了一次数学问题的洗礼.
1.5教学反思
虽然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推动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的一种教学方式,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运用过度,教师要认真学习问题情景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而不是死板地套用这种教学模式,滥用一种教学模式反而不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些教师往往并不理解问题情境教学的真谛只知道去创设问题,为了达到问题情境教学的效果,却不顾教学效率,讲了很久还未切入正题,学生也对教师将要讲什么内容感到很茫然,觉得怎么这节课时间都过半了,老师还不开始引入正式的教学内容?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仅没有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效果,反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用提问题的方式导入新的教学内容,辅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虽然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与实际生活产生关系,生拉硬扯地将数学知识套用到实际生活中反而起不到联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目的. 最后进行问题情境教学时还应注意针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可以清晰地掌握到将要学习的数学概念和原理,促进数学思想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0—121.
[2]杨裕前,董林伟.数学教师教学用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0—132.
[3]曲桐艳.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