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灵魂的节奏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fan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宇宙版《落叶归根》——《地心引力》自2013年底上映以来,引起了强烈的轰动并且广受好评。不少人更直言,这部影片的上映让2014年的奥斯卡奖花落谁家一目了然。这可能有些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是宇宙科技题材的经典之作。
  影片在寂静浩瀚的太空中展开,航天员赖安·斯通(桑德拉·布洛克饰)和马特·科沃斯基(乔治·克鲁尼饰)在探索者号航天飞机外进行着出舱工作,航天经验丰富的马特惬意地享受着他的最后一次太空之旅,而航天新手斯通则显得有些吃力。就是这么一次常规的太空作业,却暗藏着巨大的危险。一颗废弃的人造卫星被人为拆除时产生了大量尖锐的碎片,超速在太空飘浮,最终不幸与探险者号相撞。生死关头,马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将斯通救回飞船。然而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飞船遭遇毁灭性撞击,破败不堪。危难之际,斯通只有借助中国天宫号和神舟才能回到地球。然而求生的路总不好走,斯通能在遭遇了重重难关后实现自我救赎么?重回家园真的可以么?等待斯通的将是更加严峻的生死考验。影片的情节看似简单,甚至不具备那种吸引观众的九曲回肠,然而却引起了如此强烈的反响,可见它的成功还是自有妙处。我们将逐一展开叙述。
  影片背景的新颖:中国航天事业的异军突起
  这部影片之所以吸引人,部分在于其引入了诸多中国因素。作为一部好莱坞大片,其导演阿方索·卡隆也是一名墨西哥人,但是在影片中却多次出现了中国因素——天宫一号,神舟,中国空间站,弥勒佛,乒乓球等等,甚至男女主人公把最后生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找到中国的天宫上面。
  回顾近年来好莱坞大片,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元素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其影片中。如果说之前的影片中植入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如功夫、中医等)的话,《地心引力》则是在西方一直引以为豪的航天科技领域向中国科技致敬了。这说明,无论是中国的传统精粹,还是现代科技,都成为西方无法漠视的存在。
  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异军突起: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搭载两名男航天员和一名女航天员与天宫一号进行成功对接;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发射升空,12月14日中国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至此,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设计、制造、发射和维护空间站并探测月球的国家。中国在太空领域的斐然成就,不得不让世界瞩目。正是如此鲜明的事实,使中国科技成为阿方索新片中独特的背景。当被问及为何插入中国元素作为影片部分素材时,导演阿方索甚至毫不犹豫地回答:“这不是刻意的,是避免不了的,难道还有其他选择吗?”而影片中的天宫一号也完全参照了天宫一号的2014年预测版模型。
  可以说,《地心引力》的成功,中国元素功不可没。如果说影片中的中国元素让国外观众产生的是惊奇和赞叹,让国内观众产生的则是自豪与自信。无论哪种表现,都促使人们进影院一睹为快。
  制作工艺上的精湛绚丽和艺术上的超拔脱俗
  不得不说,在宇宙题材的电影中,《地心引力》的制作工艺精湛绝伦。这主要体现在其特效上,其特技效果令人叹服,堪称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影片中充其量只有两个主人公,整场90分钟的影片完全以一个浩瀚的宇宙为背景。就是这么简单,但却完全没有让观众厌烦,在结尾时甚至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其特技效果便可见一斑。
  影片镜头逼真写实,不管是宇航员失重下的状态动作表现,还是空间站爆炸后飞溅的碎片都显得精确可信。而基于CGI技术的特效视觉效果呈现也堪称完美,站在外太空看地球日出,几万尺高空俯视地球全貌,场景不可谓不旖旎。尤其是在影院中观看IMAX 3D效果时,观众完全是处于宇宙的一角在欣赏一场人类和宇宙的搏斗,这样的视觉冲击,怎能不让影片赚足眼球。
  而在艺术上,影片更别出心裁。尽管影片中到处是奢华的特技,但导演最终的触角却指向了人内在的、宁静而坚韧的心灵。所以,影片尽管绚丽,却无嘈杂。近年来,几乎已经见不到类似《海洋天堂》《海上钢琴师》等深入人心灵的影片。《地心引力》的出现,无疑是一片清泉,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孤独的内心。导演阿方索的聪明之处,就是用绚丽的特技营造一种磅礴大气却不失淡然宁静的氛围。的确,这算是我欣赏到的情节较简单的电影,但在简单下面却有着暗流涌动的韵味。女主人公斯通独身一人撑起了整场电影,但丝毫不显落寞,反而将影片所需要的孤单感、渺茫感刻画得淋漓尽致,甚至使观众觉得,倘若横空再出现个谁,真是毁了这一片清泉。正是这种在极端环境下迸发的人性光辉和生命力,才使得影片超拔脱俗。它击中了人类潜藏的欲望和激情,以至于人们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复咀嚼着发自心灵深处的共鸣。
  思想内涵的深邃
  如果说特技、形式、题材在影片成功上起到作用,那么影片中所反映的深层人生观无疑荡漾了人们早已平静的内心。
  首先给我们的感觉是:人之于宇宙,太渺小。影片把浩大的外太空放入画面,而主人公可以做的只是飘荡。当斯通亲眼见到自己太空站的同伴一一死去;当其目送最后的同伴马特为救自己,毅然飘向宇宙深处;当其拼命挣扎于残破的飞船外;当其独身蜷缩飘荡在空间站内;当其自救无望,含泪望向一片幽蓝深邃;当其经历所有,身心崩溃,坦然放弃生命时,观众已经无法直视画面。那种人的脆弱与无能为力,一无所有的孤独感和挫败感阵阵袭来。斯通遭遇了所有可能遇到的厄运,到最后,只能落泪。
  但同时我们也会感觉到:人之于宇宙又足够伟大。当斯通、马特遭遇不幸,马特依然以幽默的态度泰然处之,并幽默地询问其是否破了纪录;当斯通历经所有的苦难,在死亡比存活更幸福的时候选择生存;当斯通挣扎从海中爬出,第一件事就是抓一把沙土贴近胸口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乐观不知挑动了多少观众的心弦。
  确实,人类会孤独,会受伤,会绝望,会一无所有、无能为力。但人类还有信念,有坚持,有希望,有对生的渴望和美好的向往。看完影片,我不禁会想,我们甚至不用同情斯通,因为她是无法被战胜的,这才是最后的英雄。
  最后,我们能感觉到的是,影片向坚强而独立的女性表达了敬意。影片虽然有乔治·克鲁尼的加盟,但女性人物斯通是名副其实的独挑大梁者。而独立和坚强的女英雄的诞生是有一个过程的。斯通在三次拯救行动中锻造了自己。第一次是在出事后不久,斯通因为缺氧渐渐陷入意志力短缺的状态中,马特为了使她保持清醒,不断跟她谈论女儿,以此激励斯通的求生欲望,并最终帮助她爬进了飞行器,从失氧边缘挽救了她。第二次拯救发生在斯通驾驶俄罗斯飞行器寻找中国空间站的过程当中,因为是新手,完全不懂飞行器操作的斯通一度想放弃生命,或许比黑暗更让人害怕的是绝望跟孤独。于是,阿方索给丧失求生欲望的斯通一个幻想中的马特,似乎是女性角色自身的柔弱性,需要一个中介,一根稻草,才能实现她们的觉醒和独立,马特就是这样的一根稻草,他的影像激起了斯通的求生欲望。而第三次拯救则是由斯通自己完成的。她成功登上中国天宫一号,顺利借由中国飞行器回到地面。这样,斯通就完成了从等待救赎到自我救赎的转变。这也是女性人物最终的涅槃重生。美国电影中,女性角色习惯了是一种从属,她们当惯了爱神与美神,灰姑娘,女强人……而这一次的斯通形象,可以说是一种颠覆,她是平凡的,脆弱的,拥有一个女性该有的柔软与真实,在这样的基础上,她的蜕变与成长,真正实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价值的独立。
  在影片结尾,斯通爬上岸重新找到地心引力后, 因为不适应而踉跄在泥地上行走的样子,像极了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这是她的新生。那一幕,斯通踉跄爬起,镜头仰视着站立的斯通,那俨然是一座丰碑。
  无论如何,影片《地心引力》成功了,票房口碑双丰收。可以说,这是电影史又一个时代的开端,它引领一个潮流,也塑造了一种人生态度。洗尽铅华后的淡然与宁静是动人的,不妨就让我们细细去体验那绮丽之后的归真。
其他文献
书房文具大多与笔墨纸砚相关,例如与笔相关的笔筒、笔格(又称笔山)、笔床、笔盒、笔洗、笔觇之类,与墨相关的墨盒、墨床,与纸相关的镇纸、压尺、裁刀,与砚相关的水注、水中丞(水盂),等等,此外还有印章、印泥、印盒及盛糨糊的糊斗、盛缄封用蜡的蜡斗之属,真是不胜枚举。用途之广泛,器物之繁多,则可谓远胜于古代欧洲了。另一方面,这些器物同时还是艺术的载体,或烧、或铸、或书、或画、或镂、或刻,无不精美异常,成为旷
在阴沉沉的冬天看威塞尔有关集中营的回忆录《夜》再合适不过,虽然窗外并没有书中那疹人的纷飞大雪,但已经可以让人感受到那些在大雪中、在纳粹的皮鞭下几乎裸身前行的犹太人所遭受的折磨与苦难。脑海里又一次漂浮着一幅幅犹太人受难的群像:在火焰中身体逐渐蜷缩的婴孩;绞刑架上诅咒德国的波兰犹太人,他的高声诅咒被死亡切断;小提琴手于列克,他以灵魂作琴弓,最后的演奏献给了死去和将要死去的犹太人;还有在奔跑的人流中被践
1971年的影片《魂断威尼斯》汇集了三个领域的大师级人物:音乐家古斯塔夫·马勒、文学家托马斯·曼与导演鲁奇诺·维斯康蒂。  托马斯·曼是192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小说《魂断威尼斯》写于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去世之后,是一部以马勒为原型创作的同性恋小说。马勒到底是不是同性恋,我们不得而知,但托马斯·曼在听了马勒的第八交响曲之后,激动地发现其中隐藏
2021年3月6日,卡式录音带的发明人、CD的先驱卢·奥滕斯(Lou Ottens)在荷兰北布拉班特省杜伊泽尔的家中去世,享年94岁。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的亲朋好友由衷地赞誉他“是一个极善良、谦逊的人,给几代人带来了无限欢乐”。  奥滕斯1926年6月出生于荷兰的贝灵沃尔登,自小就对工程技术和焊补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青年时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德国占领荷兰后,奥滕斯动手组装出一台收音机,可
曹雪芹在其《红楼梦》第二章中借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而在西方,亚当却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圣经·创世记》2:23)东西方对人类的出处有着截然不同的想象:东方既有伏羲创世,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西方则有耶和华六日创世,亚当、夏娃为人类始祖一说。亚当与夏娃是怎样来到世
現在的许多污水处理系统是数十年前建造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目前,这项工作还主要停留在人工检查阶段。因地下管道内又湿又滑,常有害虫和老鼠出没,有的甚至还充斥沼气等有害气体,所以人进入管道内进行检查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四足机器人,可代替人类进入地下管道进行排查。这种机器人的每一条腿上都有三个关节,其作用是提高机动性,让机器人在管道中涉水前行时能够越过障碍物。它移动时会对
糖果是每个大人和孩子心中不可抹去的甜蜜记忆。法国的普罗旺斯不仅有五光十色的海滨旅游以及芳香四溢的薰衣草,同时还有一座充满“童情蜜趣”、可重温那份记忆的哈瑞宝糖果博物馆(Haribo Le Musee du Bonbon)。进入博物馆,你可以得到一枚银色代币用来换取出门时的一份“惊喜”。博物馆的四个功能区用明亮的红、黄、橙色涂刷,展示牌也使用明快色调的泡泡字体。游客既可以了解糖的历史,还能欣赏到哈瑞
如果你读过由美国作家J.帕特里克·路易斯与意大利画家罗伯托·英诺桑提合作的图画书《最后的胜地》,你一定会承认,这部情节迷离、画风奇特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则充满幻魅色彩的故事,也是一个诗意的寓言。  在一个“令人倦怠的阴沉的下午”,一位艺术家的想象力忽然消失不见了。对他来说,除了立即出发去寻找丢失的想象力,还有什么可选择的呢?作者借这位主角的第一人称叙事,很快把读者带进了一片全然有别于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几年前,镇上新建了一所小学,旧校的东西都搬了过去,唯独留下了我最喜欢的五月花柱。那是一根木质柱子,在遥远的过去,每年的五朔节,上面都会饰以各色鲜花,长长的丝带一端系在柱子顶端,一端握在人们的手里。大家跳着传统的欢快舞步,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一些人总在五月花柱前举行政治集会,镇上取消了这一庆祝活动。但是我的老师康利夫人,还是会把我们带到五月花柱前,她觉得春天是最美的季节,一
从公园的镂空大铁门进入,宽阔笔直犹如通衢大道的公园赫然呈现眼前,公园占地50公顷,偌大的空旷世界被周围树木和草坪包围,蓝天白云下顺着大道朝纵深望去,一条中轴线连接着整个公园,巨大的“生命之柱”巍然耸立在公园的中央,它的前面是“生命之桥”和“生命之泉”,它的后面是突出于地面的大型花岗岩雕塑群。  从入门的 “生命之桥”到 “生命之泉”再到“生命之柱”、“生命之轮”,整个人生生命的过程在这里完美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