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zh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本文提出了基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教学改革。从多个方面入手,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就业后能够快速上岗。最后通过实习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了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构造为维修;高职;实训;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汽车维修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维修企业的反馈,他们急需大量具有高素质、扎实维修技术和理论基础的维修人员。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应抓住时机,紧跟社会需要,培养出大量综合素质高、上手快、业务能力强的毕业生,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就业率,从而完成自己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与高职院校的初衷相违背。鉴于目前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存在的各种弊端,本文提出了基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思路。
  一、目前《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存在的弊端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整个课程内容包括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由于零件结构复杂,学生难以全面掌握,这对教学提出了很大的考验。根据我校及其他职业院校的调研发现,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一)理论与实训教学分开,实训课时占比较低,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训教学是分开进行,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老师间并没有就相互间的授课内容进行很好的衔接,理论老师在课堂内借助板书、多媒体等方式进行讲解。但是发动机结果复杂、零件数量多,在缺少实际动手拆装练习的情况下,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的方法。同样实训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安排让学生进行拆装练习,没有兼顾理论的教学进度,从而造成实训时学生对各零件的结构、功能模糊不清,只能进行简单的拆装,停留在表面的学习,而不能掌握拆装的真正意义。
  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理论课时量偏多,实训课时过低,学生练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对实训课程的质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现有课程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人才培养具有具有评定、导向、检测、激励和反馈等作用。现有的考试模式多为闭卷考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完成试卷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检测出学生的学习状况,督促学生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但不能反应学生的真实能力和职业素质,无法保证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工作中。
  (三)学生缺乏职业责任感
  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不重视实训课程,经常出现一些简单的拆装错误。比如学生在安装活塞连杆组时,经常忽略连杆和连杆盖上的配对标记,从而将连杆和连杆盖安装错。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少职业责任感,没有真正扮演一名合格维修人员的角色。
  二、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当然,目前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可能还存在一些其他弊端,但上述三点表现的更加突出。针对上述弊端,本文提出了以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淡化理论与实训的界限,进行理论教学“现场化”
  为了解决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训衔接不好的问题,我院将理论课和实训课结合在一起,教师同时参与理论和实训教学。教师授课一般先带学生进入实训现场,利用各种实训设备进行现场讲解,让学生对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产生直观印象,再利用各种图片、视频和仿真等方式进行理论讲解,详细为学生介绍发动机的各大系统和机构,最后进行发动机拆装与检测实训练习。整个“现场”和“课堂”间的链接非常紧密,确保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的思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二)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
  针对目前普遍以期末考试加上平时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我院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考核进行了改革。最终成绩由理论考试和实训考试两部分组成,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0%和60%。理论考试和现有的考试模式一致,学期末学生进行闭卷考试。实训考试则贯穿整个实训过程,实训内容包括汽车发动机的两大结构和五大系统共七个大项目,随机抽取其中五个大项目,每个学生都要进行五个项目的测试,每个项目的成绩占总实训成绩的20%。对于每个项目的评分,制定了评估单,分别从工具准备、规范操作、拆装步骤等方面进行评判。将五个项目的成绩汇总得出学生的实训成绩,再结合理论考试,最终才得出学生的成绩。整个考核过程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
  以企业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将企业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落实到每个实训操作岗位。首先要求学生统一着装实训服才能进入实训场所,工作前后要进行工具的清点,拆下的零件摆放整齐并根据需要做好标记,规范使用各种工具,并按照企业的拆装步骤及检测方法进行练习。为学生营造一个企业的工作氛围,加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摆脱过去玩的心态。
  (四)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实训项目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维修的项目、维修方法及工艺都发生了变化。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汽车发动机实训项目还保持不变,造成了实训项目与实际工作内容的差异,产生学非所用的现象,例如,发动机镗缸项目。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选取相应的实训项目。此外,实训项目与实际工作内容的差异还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发动机拆装实训多数是在没有“水、油、电”的环境下进行的。而发动机装配质量的重要检测指标就是发动机能否正常工作。但是缺少“水、油、电”的拆装实训只能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结构,无法使发动机正常工作,这样实训效果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为了弥补这块缺陷,我院教师自己研制了“发动机原位控制平台”,它能够在车辆保持不运行的情况下,观察发动机运行时各种状态的各种参数,如发动机转数、水温、油压等,增加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各种状态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设置不同的故障,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一线工作人员,要求学生毕业后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工作上手快。而目前高职院校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方面,普遍存在以理论为主,对实践操作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毕业的学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我院进行教学改革,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作为试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各实习单位也对我院的教学改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都反馈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明显比以前的实习生强。
  参考文献:
  [1]赵迎生、曹红兵、王晓燕.现场主题模式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1,06:56-57.
  [2]代新雷.构建“订单式”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4,12:10-12.
  [3]梁建玲、吴志敏.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0:95-96.
  [4]张巧丹.在组团式教学模式下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效果的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204.
  (作者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正> 苏联高等院校为国家各部门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和科学工作者。根据全面发展的原则,高等院校的体育要密切配合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高等院校的
<正> 丝感水涂料是一种优质高效的,纯水性&#39;绿色&#39;环保涂料。1 主要特性1.1 良好的装饰效果丝感水涂料装饰墙面高雅华丽,不仅是具有丝绸锦缎般的质感、层次分明的花纹
新时期,世界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教师.笔者就当前的形势,分析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正> 第一讲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基本策略1 企业利用专利及技术进步1.1 什么叫技术进步例如爱迪生把早期的白炽灯的灯丝直径由原来的0.788 mm 改为0.394 mm,导致光输出增加9倍
<正> &#39;病从口入&#39;,然而人的手是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为了增强人体素质,减少疾病的传播,人们必须勤洗手。最近市场上出现了多种消毒洗涤双重功能的产品。但由于它们含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建设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指示、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
<正> 1 概述工程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经济性文件,既是控制和筹集建设资金,支付工程款的依据,又是控制工程成本、核收工程款项的基础;预算结论不仅在激烈的投标招标竞争
摘 要:大学生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这一观念应当说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尽管这一概念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这是社会和文化发展在新的时代提出的新理念。本文从当下的时代背景入手,论证了大学生团队能力既是当下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是职业要求。本文从大学生发展的角度讨论了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创新团队;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
<正> 1996年10月5日至9日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部分省市技术市场管理机构负责人在湖南召开的技术市场专题研讨会上,对《全国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的草案和技术交易会管理等同题进
<正> 我厂系碳铵改产小尿素厂家之一,原年产1.5万t合成氨生产能力,1988年开始新建2.5万t合成氨装置,其中合成、铜洗、压缩、变换、造气等工段由化四院设计,1993年投运后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