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模型思想。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理论知识不能单单依靠记忆学习,要通过动手实践能力补充缺乏的数学思维,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树立数学模型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数学的知识结构很复杂,要学会这门学科必须有一定的兴趣,学习动机要明确,思维要活跃,要有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型思想培养提出意见。
关键词: 数学教育 模型思想 学习兴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需要把数学教育与生活点滴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与理论对等的数学模型,形成发散的数学模型思维。可是由于当前学校太过重视升学率,因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课堂失去应有的活力。
一、目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观念中老师是高于学生的,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学生做该做的笔记。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老师一直在传授知识方面处于主动位置,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方法是错误的,使学生挫伤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遏制思维的拓展,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一步步指引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或合力完成的方式教会学生团队协作。
2.教师综合素质低
目前我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依旧欠缺,部分地方教师资源匮乏,这些地方以小城市及偏远地区、贫困地区为主。国家对小学数学教师的选拔门槛并不高,这就导致教师教学水平的下降。有些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老师只能勉强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术语授课,导致教学质量和水平低下。
3.应试观念较强
很多学校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不遗余力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只需要学生不停地记忆基础的概念性的东西,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学生逐渐形成错误的学习模式,走入学习方式的“死胡同”,把“活”的知识学“死”。许多学生因为走进了这样的学习误区,渐渐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甚至开始惧怕考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培养的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所蕴含的大量数学资源能够高效地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小学数学所教的最基础的运算规则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如:合理利用时间,合理使用零花钱,等等,都对提高学生的基础生活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一时期接受趋近与生活化的数学教育会影响他的一生,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也起到了基础性的指导作用。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举相关的例子:比如:在学习数学加法时,可以列举生活实物来出题:“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或者“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组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题目中出现的“易拉罐”、“玉米”都是生活的实物,就连出场人物也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最亲近的人物,所以最接近日常生活。
2.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
小学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基础性的,所以所学的一些基本概念都可以用简洁的生活语言表达出来。生活情景的再现更便于学生的理解,比如一些较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就可以用几颗糖加上几颗糖等于多少的方法来说明。在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教师讲课时可以以此举例,比如说在学习长方形时可以用生活中相近的实物进行举例。老师可以这样讲:“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长方形。比如说学习用的课本,课本的表面就是一个长方形,文具盒的表面是长方形,窗户的平面也是长方形。有一样东西,同样是长方形,但它可能往往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墙面,平坦的墙面也是长方形,教室门面是长方形,老师用的讲桌的平面也是长方形。现在,我们不妨低头看看我们的脚下,我们所踩的地面就是一个长方形。那我们再往小处看,地面上的地板也是一个个小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列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另外,教学工作的展开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老师应该引领学生走出去,走进大街小巷,只有边走边学,才能越学越精。新课程改革重点关注的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所以为学生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结语
数学,是一门国际化的学科,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引导6到12岁适龄儿童积极去思考、去动手、去观察的绝佳时机。这就要求所学知识必须活泛,以发散性思维为主导,辅之以部分理论指导,提高孩子对学习、对生活的兴趣。这一由“死”到“活”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中国孩子只会学习只会考试的现状,节约出更多时间让学生接触社会,在人格方面达到完善。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其主要目标。基于此,就更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努力探讨研究相关问题,针对执行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修正,改变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勋达.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周燕.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刘明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09:50-51.
[4]许卫兵.磨·模·魔——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01:89-94.
关键词: 数学教育 模型思想 学习兴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需要把数学教育与生活点滴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与理论对等的数学模型,形成发散的数学模型思维。可是由于当前学校太过重视升学率,因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课堂失去应有的活力。
一、目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观念中老师是高于学生的,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学生做该做的笔记。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老师一直在传授知识方面处于主动位置,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方法是错误的,使学生挫伤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遏制思维的拓展,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一步步指引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或合力完成的方式教会学生团队协作。
2.教师综合素质低
目前我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依旧欠缺,部分地方教师资源匮乏,这些地方以小城市及偏远地区、贫困地区为主。国家对小学数学教师的选拔门槛并不高,这就导致教师教学水平的下降。有些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老师只能勉强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术语授课,导致教学质量和水平低下。
3.应试观念较强
很多学校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不遗余力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只需要学生不停地记忆基础的概念性的东西,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学生逐渐形成错误的学习模式,走入学习方式的“死胡同”,把“活”的知识学“死”。许多学生因为走进了这样的学习误区,渐渐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甚至开始惧怕考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培养的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所蕴含的大量数学资源能够高效地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小学数学所教的最基础的运算规则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如:合理利用时间,合理使用零花钱,等等,都对提高学生的基础生活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一时期接受趋近与生活化的数学教育会影响他的一生,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也起到了基础性的指导作用。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举相关的例子:比如:在学习数学加法时,可以列举生活实物来出题:“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或者“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组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题目中出现的“易拉罐”、“玉米”都是生活的实物,就连出场人物也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最亲近的人物,所以最接近日常生活。
2.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
小学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基础性的,所以所学的一些基本概念都可以用简洁的生活语言表达出来。生活情景的再现更便于学生的理解,比如一些较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就可以用几颗糖加上几颗糖等于多少的方法来说明。在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教师讲课时可以以此举例,比如说在学习长方形时可以用生活中相近的实物进行举例。老师可以这样讲:“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长方形。比如说学习用的课本,课本的表面就是一个长方形,文具盒的表面是长方形,窗户的平面也是长方形。有一样东西,同样是长方形,但它可能往往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墙面,平坦的墙面也是长方形,教室门面是长方形,老师用的讲桌的平面也是长方形。现在,我们不妨低头看看我们的脚下,我们所踩的地面就是一个长方形。那我们再往小处看,地面上的地板也是一个个小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列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另外,教学工作的展开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老师应该引领学生走出去,走进大街小巷,只有边走边学,才能越学越精。新课程改革重点关注的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所以为学生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结语
数学,是一门国际化的学科,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引导6到12岁适龄儿童积极去思考、去动手、去观察的绝佳时机。这就要求所学知识必须活泛,以发散性思维为主导,辅之以部分理论指导,提高孩子对学习、对生活的兴趣。这一由“死”到“活”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中国孩子只会学习只会考试的现状,节约出更多时间让学生接触社会,在人格方面达到完善。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其主要目标。基于此,就更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努力探讨研究相关问题,针对执行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修正,改变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勋达.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周燕.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刘明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09:50-51.
[4]许卫兵.磨·模·魔——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01: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