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展阅读能力,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摸索出“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这一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明标自学、合作探究、点拨拓展、当堂训练。本人也在不断地学习这种课改精神。下面我就谈谈在“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下怎样来实施“点拨拓展”。
在“点拨拓展”过程中始终都要坚持“立足课本,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 ”的原则。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不妨从情节、中心、作家、文体四个角度着手。
一、从文章情节入手
例如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让学生想像贝尔曼先生夜半时分在风雨中画常春藤叶的场景。这时学生纷纷展开了想象:门外,雨不住的瓢泼着,雨声时常连成一片轰鸣,天像裂开了无数道口子,暴雨汇成瀑布,朝大地倾泻下来。风不停的咆哮着,洗礼了万物,一切变得不再是那么的美好。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从文章中心入手
类似的情节,在不同作者、读者(学生)的心中,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的,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讲月亮与中国人的思念情结,我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到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及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现代女作家舒兰的《乡色酒》中对故乡的思念,对月圆人亦圆的渴慕。让学生们感受到在中国诗人的笔下,月亮的意象不仅是传递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识,还更增添了一层家园思归的温馨和人生变迁的感情。再如,学习老舍的《想北平》时,可请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让学生北京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理解作者北京的情有独钟。这样,教师有意识地查找这样的资料,让学生课后阅读,在对比阅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异同,又理解了对于同一件事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道理,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做到视野开阔,观点独特。
三、从文章作者入手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藉此机会,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风格……。如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体现了教师可趁热打铁地向学生介绍《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名著,让学生初步体会这本书的主旨思想。激发了学生兴趣,提升了学生阅读层次。
其次,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其风格往往也是有差异的,可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作比较,将文学史的知识贯穿其中,把学生引入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和积累中。例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向学生介绍其前期的作品《如梦令》。学生在理解了这两首词截然不同的意境后,不难知道这与李清照所属的时代背景有关。
此外,我们还可以介绍学生看一些人物的传记、评论文章,这会让学生对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鲁迅代表了中华民出最可宝贵的灵魂,他是超越时代的,他也是痛苦和孤独的。而学习鲁迅自传,则正可全面了解鲁迅。但学生一般认为鲁迅的作品艰涩难懂,理解有难度。且《鲁迅自传》,写得又含蓄、沉着、朴实,学生始终无法与之对话和沟通。教学中我把近几年学术界研究鲁迅的文章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走近鲁迅,了解鲁迅。 阅读这样的评论文章,可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从而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空间,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例行性思维和兼容并蓄的气度。
四、从文章文体入手
以现代诗歌为例,我先从课本中选取一篇比较典型的现代诗歌——《相信未来》,分别从课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设置问题,让学生精读,分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点拨。然后又选择北岛的《回答》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经过反复比较、分析、总结,每个学生都逐渐理解了,诗歌是以丰富的意象,含蓄地表达人生追求,蕴含深刻哲理。要真正明白诗歌的深意,必须联系背景,细品语言,方可领悟诗之灵魂。这样的一种阅读思路,也就是帮学生拿到了一把开启诗歌阅读大门的钥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领”实际上就是“导”,是从学生的“学”出发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总结。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此外,在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开展拓展学习外,“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光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限的空间。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克服“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是我在“四步教学法”下实施“点拨拓展”的几点做法,也是我投入“教改”工作中的一点尝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努力为“新课程”的完美开展添砖加瓦,让充满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我们语文课堂上闪现吧!
在“点拨拓展”过程中始终都要坚持“立足课本,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 ”的原则。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不妨从情节、中心、作家、文体四个角度着手。
一、从文章情节入手
例如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让学生想像贝尔曼先生夜半时分在风雨中画常春藤叶的场景。这时学生纷纷展开了想象:门外,雨不住的瓢泼着,雨声时常连成一片轰鸣,天像裂开了无数道口子,暴雨汇成瀑布,朝大地倾泻下来。风不停的咆哮着,洗礼了万物,一切变得不再是那么的美好。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从文章中心入手
类似的情节,在不同作者、读者(学生)的心中,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的,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讲月亮与中国人的思念情结,我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到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及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现代女作家舒兰的《乡色酒》中对故乡的思念,对月圆人亦圆的渴慕。让学生们感受到在中国诗人的笔下,月亮的意象不仅是传递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识,还更增添了一层家园思归的温馨和人生变迁的感情。再如,学习老舍的《想北平》时,可请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让学生北京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理解作者北京的情有独钟。这样,教师有意识地查找这样的资料,让学生课后阅读,在对比阅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异同,又理解了对于同一件事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道理,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做到视野开阔,观点独特。
三、从文章作者入手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藉此机会,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风格……。如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体现了教师可趁热打铁地向学生介绍《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名著,让学生初步体会这本书的主旨思想。激发了学生兴趣,提升了学生阅读层次。
其次,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其风格往往也是有差异的,可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作比较,将文学史的知识贯穿其中,把学生引入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和积累中。例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向学生介绍其前期的作品《如梦令》。学生在理解了这两首词截然不同的意境后,不难知道这与李清照所属的时代背景有关。
此外,我们还可以介绍学生看一些人物的传记、评论文章,这会让学生对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鲁迅代表了中华民出最可宝贵的灵魂,他是超越时代的,他也是痛苦和孤独的。而学习鲁迅自传,则正可全面了解鲁迅。但学生一般认为鲁迅的作品艰涩难懂,理解有难度。且《鲁迅自传》,写得又含蓄、沉着、朴实,学生始终无法与之对话和沟通。教学中我把近几年学术界研究鲁迅的文章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走近鲁迅,了解鲁迅。 阅读这样的评论文章,可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从而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空间,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例行性思维和兼容并蓄的气度。
四、从文章文体入手
以现代诗歌为例,我先从课本中选取一篇比较典型的现代诗歌——《相信未来》,分别从课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设置问题,让学生精读,分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点拨。然后又选择北岛的《回答》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经过反复比较、分析、总结,每个学生都逐渐理解了,诗歌是以丰富的意象,含蓄地表达人生追求,蕴含深刻哲理。要真正明白诗歌的深意,必须联系背景,细品语言,方可领悟诗之灵魂。这样的一种阅读思路,也就是帮学生拿到了一把开启诗歌阅读大门的钥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领”实际上就是“导”,是从学生的“学”出发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总结。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此外,在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开展拓展学习外,“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光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限的空间。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克服“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是我在“四步教学法”下实施“点拨拓展”的几点做法,也是我投入“教改”工作中的一点尝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努力为“新课程”的完美开展添砖加瓦,让充满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我们语文课堂上闪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