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动力弹塑性分析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理论研究

来源 :工程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l9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杆系离散单元法的现有研究成果均假定接触本构模型的切向弹簧仅用于描述剪力引起的纯剪切变形,这与弯曲梁理论下剪力引起的变形情况不相符.该文针对该问题重新定义了切向弹簧,并根据能量等效原理系统推导了不考虑或考虑剪切变形工况接触本构模型的切向接触刚度系数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杆系离散单元精细塑性铰法以描述结构的塑性开展问题,推导了颗粒间的弹塑性接触本构模型.采用自编程序对两个大型网壳结构分别进行了静、动力弹塑性行为分析,验证了接触本构模型正确性和精细塑性铰法的适用性.该文将杆系离散单元法的基本计算理论系统化,并补充了杆系离散单元法的弹塑性计算理论,为结构静、动力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该文基于适配体以及非巯基化核酸修饰的胶体金纳米探针(AuNPs@polyA-DNA),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卡那霉素胶体金侧向层析试纸条.分析了试纸条各组装元件,包括适配体浓度、链霉亲和素(SA)与Biotin-DNAT的比例、SA-生物素(Biotin)-DNAT偶联物浓度以及孵育时间与温度等,对显色反应的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为:缓冲液为4xSSC(0.5%Tween 20),SA与Biotin-DNAT的最佳摩尔比为1:6,检测区喷涂偶联物SA-Biotin-DNAT浓度为4μmol/L,适配体浓度为10 n
该文基于牛血清白蛋白模板金纳米簇(BSA@AuNCs)与羟基氧化钴(CoOOH)纳米片构建了一种激活型荧光纳米探针用于生物硫醇的检测.带负电的BSA@AuNCs能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组装到带正电的CoOOH纳米片表面,与此同时,BSA@AuNCs的荧光由于内滤效应(IFE)有效地被CoOOH纳米片猝灭,形成BSA@AuNCs-CoOOH纳米探针.当向纳米探针溶液加入生物硫醇(0.05~150μmol/L)时,生物硫醇与纳米探针中的CoOOH纳米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oOOH纳米片被降解生成Co2+,同时释放出
建立了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HPLC-MS/MS)同时检测柑橘中7种酚类环境激素的分析方法.柑橘样品均质粉碎后采用乙腈(含0.1%甲酸)超声提取,氯化钠盐析,经N-丙基乙二胺(PSA)+C18粉末吸附剂净化,目标化合物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 mm×2.1 mm,1.7μm)分离,以水(含0.5 mmol/L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溶剂体积、吸附剂种类和用量对目标化合物回收率的影响.
基于醛酮类化合物中的羰基与2,4-二硝基苯肼在加热及酸的催化条件下生成黄色的苯腙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在强碱性条件下进一步生成红色或酒红色的显色物质,该文建立了一种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快速测定醛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餐饮体系.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 min,浓盐酸45μL,醛肼比为1:50,60 g/L KOH 2.0 mL.该方法操作简单,样品通量大,线性范围宽(2.5~15μmol/L),用于实际餐饮油烟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0.0%~84.0%,相对标准偏差(R
以LED灯为激发光源,小型光纤光谱仪为检测设备,构建了LED激发的荧光光谱检测装置,并基于Hg2+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荧光增强效应,建立了AFB1的荧光光谱快速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确定了激发波长为370 nm,荧光检测波长为443.2 nm,对Hg2+与AFB1反应的pH值、溶剂配比、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探究了方法的干扰因素.在优化条件下,AFB1-Hg2+体系的荧光发射强度与AFB1的质量浓度在3~9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6,检出限为0.913μg/L.将该方
该文建立了一种超高效合相色谱法(UPC2)拆分克伦特罗对映体及测定猪尿中克伦特罗对映体含量的分析方法.试样经乙酸乙酯提取,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CHIRALPAK IA-3(4.6 mm×100 mm,3μm)分离,以超临界CO2与10 mol/L醋酸铵-甲醇溶液(0.5:99.5,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1 nm时,克伦特罗对映体的分离效果最佳,且在50~10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8,方法的定量下限(S/N=10)均
消费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品质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在造福广大消费者的同时,也对消费品真实性检测鉴别提出了更高要求.精准可靠的检测鉴别技术是消费品打假鉴伪的治本之策.该文综述了感官检验、显微鉴别、理化检验、仪器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技术在消费品真实性检测和质量溯源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旨在为消费品真实性检测和质量控制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该文发展了一种无皂液乳化技术制备萘乙酸(NAA)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多孔微球的方法.以甲基丙烯酸-苯乙烯聚合物前驱体为功能单体,NAA为模板分子,与Fe3O4磁流体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混合,采用“一锅法”快速制得NAA-mMIPs微球.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等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微球粒径约80μm,且具有多孔结构,孔径在1~10μm之间.等温吸附实验和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该mMIPs微球对NAA同时存在高和低两种亲和位点,其解离常数和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161.
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经过近30年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突破.该文重点综述了近3年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其中包括化学反应发光法、电化学法、荧光分析法、比色法等,旨在更加全面地了解目前端粒酶活性检测的研究进展,为设计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和克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在临床试验中的挑战提供思路.
近年来,爆炸恐怖袭击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常,爆炸物分为制式爆炸物和非制式爆炸物两类.其中,过氧化物类爆炸物(PBEs)由于具有原料易得、容易合成且爆炸威力巨大等特点,成为恐怖分子的首选.由于H2O2不仅是制备PBEs的前驱体,而且还是PBEs的分解产物,目前常通过检测H2O2实现间接检测PBEs.此外,H2O2和燃料混合也是威力巨大的爆炸物.因此,爆炸物原料H2O2的检测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比色和荧光检测方法因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可视化、操作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