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三年级开始,部编版教材安排了“阅读链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从而接触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阅读链接”被安排在不同类型的精读、略读课文的后面,基本围绕本单元教学内容,立足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文本和图片知识。我发现,教师只要静下心来去钻研编者安排此篇阅读链接的意图,挖掘链接内容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结合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地落实,让阅读链接的真正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助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为此,我从三个方面分析并整理了四年级部编版教材中的11篇阅读链接,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实践与认识。
【关键词】 阅读链接 阅读教学 教学实践
2019年金秋,我们迎来期盼许久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全学段覆盖使用。新教材的全面铺开,增加阅读量是大势所趋,学生将迎来大阅读时代。若干年后,学生还会面临“15%的人做不完”的严峻形势。
从三年级开始,部编版教材安排了“阅读链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從而接触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阅读链接”被安排在不同类型的精读、略读课文的后面,基本围绕本单元教学内容,立足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文本和图片知识。
一、巧用比较型链接,走向“互文阅读”
比较型链接指的是文后链接的与课文相同题材的文本。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引导进行理解、分析、归纳,让学生认识不同的表达方法,拓展阅读教学的厚度。这样的链接有四上《牛和鹅》中的《牛的写意》,四下的《绿》《猫》《鹅》。
课后之余,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自编小诗,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互文性阅读”源于西方,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文中首次提出。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他的吸收和转化。”这种观点表明,世界上任何一篇作品都不是孤立无援的,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每一个文本都包含了其他文本涉及的因素。
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写作角度、不同的作家,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集中几篇这样的同题文进行比较、归纳、提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文本内容,进而可以学习相关的写作方法。如此一来,学生借助阅读获得的写作经验可以进一步开拓他的写作思路,写作角度的拓宽使得文章的选材与构思也变得不再困难。如《猫》所在的第四单元是动物单元,在习作中也有写一写“我的动物朋友”这个内容。学习了阅读链接《猫》后,学生会知道描写一种动物既可以观察动物的外形、神情、性格特征,也可以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语文学习到了四年级,习作的占比已经比三年级明显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巧用阅读链接进行互文阅读的同时,还可以渗透习作方面的辅助教学,会帮助学生顺利突破表达障碍,使之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让学生感觉写作不是一件难事,克服习作心理障碍。
二、巧用拓展型链接,实现“群文阅读”
“拓展型链接”顾名思义,重点在于拓展与延伸。这一类链接指的是教师可以借助于这篇链接,既能够形成课文与类文之间这种相似的“阅读场”,激起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阅读期待,同时又起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这部分链接在四年级教材中占有大多数,比如四上的《蟋蟀的住宅》链接了《森林报》,《普罗米修斯》链接了《燧人氏钻木取火》,《梅兰芳蓄须》链接了《难忘的一课》;四下的《“诺曼底”号遇难记》链接了《挑山工》,《黄继光》链接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课本所含的知识只是“一汪活水”,而学生通过对“拓展性链接”文本的有效阅读,就如同引“水”入“渠”,将“活水”变“汪洋”,收获的将是无限的知识。拓展型“阅读链接”就为学生的课文外阅读铺设了导向,教师要充分利用链接,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阅读链接材料是课内外阅读的桥梁,由此可以引向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可以开展以文本主题为核心的群文阅读,如读完《黄继光》的链接,可以推荐更多近现代的爱国人士故事,开展“故事中的英雄”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体会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可以围绕文本内容开展群文阅读,如读完《猫》的链接后,可以推荐老舍、丰子恺等更多描写动物的作品,对描绘动物的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的阅读,在阅读中领会文字的奥秘。
三、巧用实践型链接,开辟语文学习新天地
有的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思考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但把链接内容和课文内容整合在一起,同时做到了读写相结合。甚至还可以将文本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开展一些相关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笔者把这类链接称为“实践型链接”。
阅读链接栏目虽然短小,但是内涵深远。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紧扣语文要素,充分研读链接内容,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阅读链接真正发挥其作用,让阅读教学“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盛芬.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及实践探索[D].湖北大学,2016.
[2] 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
[3] 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
[4] 张萍.群文阅读教学:概念、范式与价值[J].上海教育科研,2016(4).
[5] 王敏.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 阅读链接 阅读教学 教学实践
2019年金秋,我们迎来期盼许久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全学段覆盖使用。新教材的全面铺开,增加阅读量是大势所趋,学生将迎来大阅读时代。若干年后,学生还会面临“15%的人做不完”的严峻形势。
从三年级开始,部编版教材安排了“阅读链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從而接触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阅读链接”被安排在不同类型的精读、略读课文的后面,基本围绕本单元教学内容,立足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文本和图片知识。
一、巧用比较型链接,走向“互文阅读”
比较型链接指的是文后链接的与课文相同题材的文本。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引导进行理解、分析、归纳,让学生认识不同的表达方法,拓展阅读教学的厚度。这样的链接有四上《牛和鹅》中的《牛的写意》,四下的《绿》《猫》《鹅》。
课后之余,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自编小诗,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互文性阅读”源于西方,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文中首次提出。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他的吸收和转化。”这种观点表明,世界上任何一篇作品都不是孤立无援的,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每一个文本都包含了其他文本涉及的因素。
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写作角度、不同的作家,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集中几篇这样的同题文进行比较、归纳、提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文本内容,进而可以学习相关的写作方法。如此一来,学生借助阅读获得的写作经验可以进一步开拓他的写作思路,写作角度的拓宽使得文章的选材与构思也变得不再困难。如《猫》所在的第四单元是动物单元,在习作中也有写一写“我的动物朋友”这个内容。学习了阅读链接《猫》后,学生会知道描写一种动物既可以观察动物的外形、神情、性格特征,也可以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语文学习到了四年级,习作的占比已经比三年级明显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巧用阅读链接进行互文阅读的同时,还可以渗透习作方面的辅助教学,会帮助学生顺利突破表达障碍,使之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让学生感觉写作不是一件难事,克服习作心理障碍。
二、巧用拓展型链接,实现“群文阅读”
“拓展型链接”顾名思义,重点在于拓展与延伸。这一类链接指的是教师可以借助于这篇链接,既能够形成课文与类文之间这种相似的“阅读场”,激起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阅读期待,同时又起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这部分链接在四年级教材中占有大多数,比如四上的《蟋蟀的住宅》链接了《森林报》,《普罗米修斯》链接了《燧人氏钻木取火》,《梅兰芳蓄须》链接了《难忘的一课》;四下的《“诺曼底”号遇难记》链接了《挑山工》,《黄继光》链接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课本所含的知识只是“一汪活水”,而学生通过对“拓展性链接”文本的有效阅读,就如同引“水”入“渠”,将“活水”变“汪洋”,收获的将是无限的知识。拓展型“阅读链接”就为学生的课文外阅读铺设了导向,教师要充分利用链接,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阅读链接材料是课内外阅读的桥梁,由此可以引向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可以开展以文本主题为核心的群文阅读,如读完《黄继光》的链接,可以推荐更多近现代的爱国人士故事,开展“故事中的英雄”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体会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可以围绕文本内容开展群文阅读,如读完《猫》的链接后,可以推荐老舍、丰子恺等更多描写动物的作品,对描绘动物的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的阅读,在阅读中领会文字的奥秘。
三、巧用实践型链接,开辟语文学习新天地
有的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思考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但把链接内容和课文内容整合在一起,同时做到了读写相结合。甚至还可以将文本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开展一些相关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笔者把这类链接称为“实践型链接”。
阅读链接栏目虽然短小,但是内涵深远。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紧扣语文要素,充分研读链接内容,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阅读链接真正发挥其作用,让阅读教学“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盛芬.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及实践探索[D].湖北大学,2016.
[2] 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
[3] 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
[4] 张萍.群文阅读教学:概念、范式与价值[J].上海教育科研,2016(4).
[5] 王敏.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