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达到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用史料分析法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更新教学理念、精心备课、研究教法、拓展思维等以达到以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思维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史实,最终达到能自如的运用理论与史实的高度统一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境界。
【关键词】 史料分析;以生为本;探究创新;理论与史实统一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达到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即使是高三的学生在试卷中普遍存在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弱,原理不清;审题能力弱,理材不清;解题技巧弱,应试无技;知识迁移弱,重组不会;思路狭窄,扩散不足等。这说明学生利用史实、运用史实、解决史实的能力弱,达到“史论结合”就更无从谈起。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着个问题呢?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做到什么,不如教学生如何去做。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灵活巧妙的运用史料分析法去做到史论结合,即史料分析、以生为本,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1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等教学中老问题,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探究精神萎缩,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一定在教学理念上要快速的更新,以生为本,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要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要以学生全面地发展为教学指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史料分析法。
“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而不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武器。“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论内容,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里应突出的是理论性。正确的历史理论直接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
2精心备课,把握方向
史料分析法关系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而学生能力是否提高又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材料的表面现象去就事论事,而必须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和观点和方法,从历史现象中揭示出历史规律及本质。在备课中有计划、科学地利用教材,拓宽、挖掘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思考学生可能产生疑问的问题,精心挑选材料,使学生能根据史实发展的全过程,得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的处理好史实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3教授方法,慎重选材
指导学生“到材料中去”,对典型史实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综合,培养学生提炼、整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逐步提高处理材料能力,最终达到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本质的概括归纳能力,引出理论,即“论从史出”。这个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要润物细无声的注入学生的头脑中,所以材料选择一定慎重:一要具有指导性,短而精,少而明,使学生容易产生正确思维,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二要材料要从易到难,目标的适度,让它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差度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材料要有成效性,有效的材料会激励学生产生新的需要,形成内驱力,对学生会产生积极影响。
4科学设问,探究学习
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启发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所以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所提问题应当是具有探究的、开放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充分思考,教师再启迪诱导学生得出答案,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我们发现史学领域原来的一些观点或定论,随着史学的发展,史学理论不断发展,新的史料不断发现,现在看来,有些还存在疑问或还没有定论。这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去探索,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生为了得出独特的有见地的见解,必然对史料和史实进行研究和推理,产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从而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如关于对李鸿章是忠臣还是与日本狼狈为奸?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以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充分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现在高考能力上的要求也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的过程。而史料分析法就是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以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学”的活动过程,促使了学生不断创新,从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使学生由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既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使学生在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的同时,学会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史实,丰富和发展理论,最终达到理论与史实的高度统一。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郅庭瑾著《教会学生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陈龙安
[3]闫承利编著《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黄希庭著《心理学与人生》——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试题与研究》2011年第8期和17期
【关键词】 史料分析;以生为本;探究创新;理论与史实统一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达到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即使是高三的学生在试卷中普遍存在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弱,原理不清;审题能力弱,理材不清;解题技巧弱,应试无技;知识迁移弱,重组不会;思路狭窄,扩散不足等。这说明学生利用史实、运用史实、解决史实的能力弱,达到“史论结合”就更无从谈起。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着个问题呢?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做到什么,不如教学生如何去做。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灵活巧妙的运用史料分析法去做到史论结合,即史料分析、以生为本,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1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等教学中老问题,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探究精神萎缩,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一定在教学理念上要快速的更新,以生为本,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要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要以学生全面地发展为教学指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史料分析法。
“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而不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武器。“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论内容,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里应突出的是理论性。正确的历史理论直接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
2精心备课,把握方向
史料分析法关系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而学生能力是否提高又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材料的表面现象去就事论事,而必须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和观点和方法,从历史现象中揭示出历史规律及本质。在备课中有计划、科学地利用教材,拓宽、挖掘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思考学生可能产生疑问的问题,精心挑选材料,使学生能根据史实发展的全过程,得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的处理好史实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3教授方法,慎重选材
指导学生“到材料中去”,对典型史实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综合,培养学生提炼、整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逐步提高处理材料能力,最终达到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本质的概括归纳能力,引出理论,即“论从史出”。这个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要润物细无声的注入学生的头脑中,所以材料选择一定慎重:一要具有指导性,短而精,少而明,使学生容易产生正确思维,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二要材料要从易到难,目标的适度,让它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差度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材料要有成效性,有效的材料会激励学生产生新的需要,形成内驱力,对学生会产生积极影响。
4科学设问,探究学习
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启发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所以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所提问题应当是具有探究的、开放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充分思考,教师再启迪诱导学生得出答案,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我们发现史学领域原来的一些观点或定论,随着史学的发展,史学理论不断发展,新的史料不断发现,现在看来,有些还存在疑问或还没有定论。这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去探索,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生为了得出独特的有见地的见解,必然对史料和史实进行研究和推理,产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从而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如关于对李鸿章是忠臣还是与日本狼狈为奸?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以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充分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现在高考能力上的要求也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的过程。而史料分析法就是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以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学”的活动过程,促使了学生不断创新,从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使学生由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既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使学生在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的同时,学会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史实,丰富和发展理论,最终达到理论与史实的高度统一。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郅庭瑾著《教会学生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陈龙安
[3]闫承利编著《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黄希庭著《心理学与人生》——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试题与研究》2011年第8期和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