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前,夏老师和配班老师正在布置班级环境。因为夏老师对班级环境的创设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所以我格外关注他们班的环境。我来到夏老师班,看到她将活动室分成好几个小空间。夏老师向我解释说:“小班的孩子喜欢平行游戏,所以我们将活动室分成多个小空间,每个小空间里可以容纳5~6个孩子活动。我们在家访时,了解到孩子们对有些玩具特别有兴趣,所以我们把这些玩具投放在这些小空间里,希望能让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喜欢上这里。”
开学两周后,我又来到夏老师班里,了解环境创设的情况。这次夏老师向我做了更具体的介绍:对于小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环境能否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感受环境的安全、有趣和被尊重,从而喜欢上幼儿园。因此,这两周我们都是从孩子熟悉、喜欢的玩具、卡通人物等入手,帮助孩子对班级产生依恋感。例如,在其中一个空间里,我们创设了一个动画主题游戏区域,投放了男孩子比较喜欢的海底小纵队章鱼堡,以及女孩子比较喜欢的小马宝莉中月亮公主的城堡。同时,我们保留了原小班留下来的城堡玩具。据原小班老师的分享,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城堡。从这两周看,孩子们确实很喜欢城堡。另外,我们还创设了如娃娃家、美工区、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等常规区域,投放了孩子们在家里玩过且很喜欢的玩具。在益智区,我们投放了适合小班孩子经验水平的个别化操作材料,主要有三类:一是生活操作类材料,如扣子、拉链等;二是简单的图形配对材料,如点数与数字匹配的材料;三是锻炼孩子小肌肉的材料,如钉珠、穿线板等。同时,为了缓解小班孩子的入園焦虑,我们借鉴沙盘游戏,自制了草盘游戏,投放了小恐龙、小玩偶、小树枝等玩具。为了帮助幼儿能够自己整理玩具,我们采用了照片对应,颜色、图案对应等方式,制作了便于幼儿寻找和摆放的标签。
最后夏老师还不忘对我说:“这次我们班的环境还丰富吧。”我知道,夏老师的这句话是有所指的,夏老师曾非常坚持班级环境要有大量的留白,为此,我们跟她讨论过好多次。这次夏老师的班级环境虽然比以前丰富了,但我还是觉得有些问题,虽然她也考虑到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但很多时候是她的主观意识,她认为孩子会喜欢,能帮助孩子产生对班级的依恋感。夏老师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比较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我没有当场跟她讨论环境问题。
过了两天,我们邀请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心理学博士朱教授来园就班级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指导。朱教授也是我们幼儿园的家长,他女儿曾经在夏老师班里。在说到如何优化班级环境帮助孩子建立班级归属感时,朱教授就建议大家去看看夏老师班级的环境。他说:“夏老师喜欢各种布娃娃,她不仅将各种布娃娃投放在班级里,而且常常让孩子们设计娃娃的衣服,然后带领孩子们将设计的衣服缝制出来给娃娃们穿。后来,班上的孩子都喜欢上了这些娃娃,不仅在幼儿园里玩,有时还借回家去玩。因为有这些娃娃,班里的孩子便对这个班级有了依恋感。我觉得这样的班级环境是让人有归属感的环境。”
朱教授的话使我更理解夏老师对班级环境创设的坚持,也促使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夏老师、孩子、家长以及作为幼儿园管理者的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班级环境的感受和理解也不同。夏老师坚持环境中的大量留白,她反复表达:“难道幼儿园容不下一面空白的墙么?”然而,她又会自掏腰包花很多钱去买各种布娃娃投放在班里,说明她非常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幼儿园期待班里有丰富的环境和材料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期待教师能基于孩子的需求,不断地调整、更新环境,以助推孩子的探究和学习。孩子和家长都很喜欢夏老师班级的环境和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很自在,能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的快乐。家长看重的是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幼儿园期待的环境,不仅能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更好地支持孩子发展。
其实,夏老师对环境创设有纠结与困惑。她一方面希望自己班级的环境能有所改变,能符合幼儿园的要求,但她对为什么要改变、如何改变班级环境不是很理解、很明白。我对如何支持教师创设班级环境也很纠结。我既尊重教师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同时也会以“官方的标准”去要求教师,当教师做的不能达到要求时,我会焦虑,也会与教师进行讨论,甚至纠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
该如何创设班级环境呢?我想,最主要的是要观察孩子与环境的互动,看环境能否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促进孩子的发展。于是,我专门留出一周的时间,静下心来与夏老师一起,仔细地观察他们班孩子的室内游戏,看他们如何与环境互动,认真地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并以视频、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通过一周时间的持续观察和倾听,我们发现了以下现象。
上一届小班孩子留下来的城堡最受孩子们喜爱,每天都有不少孩子在城堡里快乐地游戏,游戏结束后,还会有几个孩子悄悄地躲在里面玩捉迷藏。娃娃家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地方,不管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尽管他们还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不知道如何做菜,也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厨具,但是他们会非常享受地玩他们的“过家家”游戏,并乐此不疲。另外,孩子们也喜欢帐篷和小房子,会坐在里面玩从家里带来的玩具,还会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玩具。在建构区里玩的大多数是男孩子,他们会用各种积木搭房子、搭城堡,也非常喜欢教师投放的马路图,会拿着玩具汽车在“马路”上开,碰到红绿灯标记时,还会按“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行驶。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很喜欢海底小纵队的章鱼堡,尤其是男孩子,但没过几天,他们便失去了兴趣。几乎没有小朋友进益智区玩,美工区也是如此。我们还发现,虽然去阅读区的孩子很少,但当情绪低落时,他们更愿意坐在阅读区,听教师给他们讲绘本故事。教师希望能缓解孩子焦虑情绪的草盘游戏,却被大家所遗忘。有一次,教师试图带一个正在哭的男孩子过去玩,可小男孩顺手就将那些小玩具扔在了地上。
后来我和夏老师多次观看孩子们的游戏视频,也多次进行交流、分析、讨论。夏老师对我说,这一周的观察和倾听,使她对班级环境有了不同的理解。她认识到,小班的孩子更喜欢一定密闭的空间,如城堡、帐篷、小房子等。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增加类似的空间环境,小班的孩子不喜欢很有规则的环境和游戏,如益智区的配对游戏、数字游戏等。因此,这一类的游戏可以稍后一段时间再玩。在一般情况下,熟悉的玩具和新投入的玩具对孩子的吸引力差别不大。小班的孩子比较愿意去固定的地方玩,玩法也相对固定。这是因为重复游戏能带给孩子安全感,当小班的孩子情绪不佳时,更愿意在舒适的空间里,单独与教师在一起,希望教师抱抱他,轻轻地拍拍他。
后来,我发现夏老师对班级环境的创设更有研究,她班级的环境更能满足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除了夏老师,幼儿园其他教师对班级环境创设也有很多困惑,我们便开展了相应的教研活动,帮助、支持教师。例如,我们开展了关于“吸引物与刺激物”的研讨。我们通过让教师阅读,引领、助推教师更新观念,我们让教师基于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研讨,助推他们改变行为。
书中提到的“吸引物”指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材料,而是否对材料做出回应则是由幼儿自己决定的。“吸引物”指向支持或者拓展幼儿的兴趣。“刺激物”则指更富有挑战性的材料,包括不同寻常、发人深省、令人费解或引发幼儿做出探究反应的材料。“刺激物”指向推动探究活动的深入。教师们结合自身的经验对书中提到的观点进行解读,并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们还就“‘吸引物’与‘刺激物’是否可以是同一种材料,‘吸引物’未能引发幼儿兴趣时,要不要撤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过讨论,教师们建立以下共识:开放性材料优于现成的有固定玩法的材料。同时,不管是留白,还是提供较丰富的环境和材料,环境创设始终是动态的过程,是随儿童而动的过程。
我们还组织教师到本区公认的环境创设得好的幼儿园观摩、学习,然后组织教师进行分享与交流。我们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问题并相互答疑。教师们的问题有指向不同年龄幼儿特点的,有指向不同领域游戏特点的,也有指向具体材料投放的。我们没有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给出所谓“权威”的答案,而是希望教师们带着这些问题,到实践中去探索,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从而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持续地去研究和探索。
开学两周后,我又来到夏老师班里,了解环境创设的情况。这次夏老师向我做了更具体的介绍:对于小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环境能否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感受环境的安全、有趣和被尊重,从而喜欢上幼儿园。因此,这两周我们都是从孩子熟悉、喜欢的玩具、卡通人物等入手,帮助孩子对班级产生依恋感。例如,在其中一个空间里,我们创设了一个动画主题游戏区域,投放了男孩子比较喜欢的海底小纵队章鱼堡,以及女孩子比较喜欢的小马宝莉中月亮公主的城堡。同时,我们保留了原小班留下来的城堡玩具。据原小班老师的分享,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城堡。从这两周看,孩子们确实很喜欢城堡。另外,我们还创设了如娃娃家、美工区、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等常规区域,投放了孩子们在家里玩过且很喜欢的玩具。在益智区,我们投放了适合小班孩子经验水平的个别化操作材料,主要有三类:一是生活操作类材料,如扣子、拉链等;二是简单的图形配对材料,如点数与数字匹配的材料;三是锻炼孩子小肌肉的材料,如钉珠、穿线板等。同时,为了缓解小班孩子的入園焦虑,我们借鉴沙盘游戏,自制了草盘游戏,投放了小恐龙、小玩偶、小树枝等玩具。为了帮助幼儿能够自己整理玩具,我们采用了照片对应,颜色、图案对应等方式,制作了便于幼儿寻找和摆放的标签。
最后夏老师还不忘对我说:“这次我们班的环境还丰富吧。”我知道,夏老师的这句话是有所指的,夏老师曾非常坚持班级环境要有大量的留白,为此,我们跟她讨论过好多次。这次夏老师的班级环境虽然比以前丰富了,但我还是觉得有些问题,虽然她也考虑到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但很多时候是她的主观意识,她认为孩子会喜欢,能帮助孩子产生对班级的依恋感。夏老师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比较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我没有当场跟她讨论环境问题。
过了两天,我们邀请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心理学博士朱教授来园就班级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指导。朱教授也是我们幼儿园的家长,他女儿曾经在夏老师班里。在说到如何优化班级环境帮助孩子建立班级归属感时,朱教授就建议大家去看看夏老师班级的环境。他说:“夏老师喜欢各种布娃娃,她不仅将各种布娃娃投放在班级里,而且常常让孩子们设计娃娃的衣服,然后带领孩子们将设计的衣服缝制出来给娃娃们穿。后来,班上的孩子都喜欢上了这些娃娃,不仅在幼儿园里玩,有时还借回家去玩。因为有这些娃娃,班里的孩子便对这个班级有了依恋感。我觉得这样的班级环境是让人有归属感的环境。”
朱教授的话使我更理解夏老师对班级环境创设的坚持,也促使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夏老师、孩子、家长以及作为幼儿园管理者的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班级环境的感受和理解也不同。夏老师坚持环境中的大量留白,她反复表达:“难道幼儿园容不下一面空白的墙么?”然而,她又会自掏腰包花很多钱去买各种布娃娃投放在班里,说明她非常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幼儿园期待班里有丰富的环境和材料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期待教师能基于孩子的需求,不断地调整、更新环境,以助推孩子的探究和学习。孩子和家长都很喜欢夏老师班级的环境和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很自在,能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的快乐。家长看重的是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幼儿园期待的环境,不仅能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更好地支持孩子发展。
其实,夏老师对环境创设有纠结与困惑。她一方面希望自己班级的环境能有所改变,能符合幼儿园的要求,但她对为什么要改变、如何改变班级环境不是很理解、很明白。我对如何支持教师创设班级环境也很纠结。我既尊重教师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同时也会以“官方的标准”去要求教师,当教师做的不能达到要求时,我会焦虑,也会与教师进行讨论,甚至纠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
该如何创设班级环境呢?我想,最主要的是要观察孩子与环境的互动,看环境能否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促进孩子的发展。于是,我专门留出一周的时间,静下心来与夏老师一起,仔细地观察他们班孩子的室内游戏,看他们如何与环境互动,认真地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并以视频、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通过一周时间的持续观察和倾听,我们发现了以下现象。
上一届小班孩子留下来的城堡最受孩子们喜爱,每天都有不少孩子在城堡里快乐地游戏,游戏结束后,还会有几个孩子悄悄地躲在里面玩捉迷藏。娃娃家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地方,不管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尽管他们还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不知道如何做菜,也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厨具,但是他们会非常享受地玩他们的“过家家”游戏,并乐此不疲。另外,孩子们也喜欢帐篷和小房子,会坐在里面玩从家里带来的玩具,还会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玩具。在建构区里玩的大多数是男孩子,他们会用各种积木搭房子、搭城堡,也非常喜欢教师投放的马路图,会拿着玩具汽车在“马路”上开,碰到红绿灯标记时,还会按“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行驶。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很喜欢海底小纵队的章鱼堡,尤其是男孩子,但没过几天,他们便失去了兴趣。几乎没有小朋友进益智区玩,美工区也是如此。我们还发现,虽然去阅读区的孩子很少,但当情绪低落时,他们更愿意坐在阅读区,听教师给他们讲绘本故事。教师希望能缓解孩子焦虑情绪的草盘游戏,却被大家所遗忘。有一次,教师试图带一个正在哭的男孩子过去玩,可小男孩顺手就将那些小玩具扔在了地上。
后来我和夏老师多次观看孩子们的游戏视频,也多次进行交流、分析、讨论。夏老师对我说,这一周的观察和倾听,使她对班级环境有了不同的理解。她认识到,小班的孩子更喜欢一定密闭的空间,如城堡、帐篷、小房子等。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增加类似的空间环境,小班的孩子不喜欢很有规则的环境和游戏,如益智区的配对游戏、数字游戏等。因此,这一类的游戏可以稍后一段时间再玩。在一般情况下,熟悉的玩具和新投入的玩具对孩子的吸引力差别不大。小班的孩子比较愿意去固定的地方玩,玩法也相对固定。这是因为重复游戏能带给孩子安全感,当小班的孩子情绪不佳时,更愿意在舒适的空间里,单独与教师在一起,希望教师抱抱他,轻轻地拍拍他。
后来,我发现夏老师对班级环境的创设更有研究,她班级的环境更能满足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除了夏老师,幼儿园其他教师对班级环境创设也有很多困惑,我们便开展了相应的教研活动,帮助、支持教师。例如,我们开展了关于“吸引物与刺激物”的研讨。我们通过让教师阅读,引领、助推教师更新观念,我们让教师基于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研讨,助推他们改变行为。
书中提到的“吸引物”指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材料,而是否对材料做出回应则是由幼儿自己决定的。“吸引物”指向支持或者拓展幼儿的兴趣。“刺激物”则指更富有挑战性的材料,包括不同寻常、发人深省、令人费解或引发幼儿做出探究反应的材料。“刺激物”指向推动探究活动的深入。教师们结合自身的经验对书中提到的观点进行解读,并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们还就“‘吸引物’与‘刺激物’是否可以是同一种材料,‘吸引物’未能引发幼儿兴趣时,要不要撤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过讨论,教师们建立以下共识:开放性材料优于现成的有固定玩法的材料。同时,不管是留白,还是提供较丰富的环境和材料,环境创设始终是动态的过程,是随儿童而动的过程。
我们还组织教师到本区公认的环境创设得好的幼儿园观摩、学习,然后组织教师进行分享与交流。我们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问题并相互答疑。教师们的问题有指向不同年龄幼儿特点的,有指向不同领域游戏特点的,也有指向具体材料投放的。我们没有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给出所谓“权威”的答案,而是希望教师们带着这些问题,到实践中去探索,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从而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持续地去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