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组织幼儿开展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通过组织幼儿开展活动实践的方式,能够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直接体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接受渗透在活动中的教育内容,促使幼儿的潜在能力与学习素养得到多方面的提高。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了使教师对幼儿活动的组织更具规划性,提升幼儿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幼儿园教师应该首先对幼儿活动的组织方针进行研究,以此为后续的组织实践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依据。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活动;组织方针
由于幼儿的心智尚不成熟,其缺乏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在接受理论性较强的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幼儿常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等现象,难以良好地吸收教育内容,得到自身素养与能力的高效发展。基于这一现象,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常常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幼儿在直接的实践操作中通过体验的方式得到自身行为的约束,并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渗透在活动中的教育内容,实现高效率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为了提高幼儿活动的组织有效性,应该首先制定合理的活动组织方针,以此提高活动的规划性。
一、以运动性为方针,发展幼儿运动素养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过程中组织幼儿开展实践活动,首先应该充分利用活动的实践性质,在实践中增强活动的运动性。将增强实践活动的运动性作为组织方针,能够使幼儿在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开展对于身体有益的走、跑、跳跃等基础性运动,除了使幼儿的基础运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外,还能够使幼儿在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得到身体素养的发展。并且运动性的实践活动开展,还能初步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进而为幼儿终身运动意识的养成奠定基础,为幼儿终身运动素养的提高提供推动力量。
在运动性方针的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即可组织幼儿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例如在脚尖沙包走这一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下即需要将沙包放在脚尖上,之后通过协调自身的肢体将沙包保持在脚尖上进行行走,并到达指定地点。在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既能够在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形式下激发出对运动的兴趣,培养幼儿产生积极的运动情感,又能在沙包走的过程中,通过对肢体平衡的协调,锻炼身体四肢的协调度,并在障碍行走的过程中得到了身体素质的发展。运动性活动的组织能够使幼儿切实地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并在过程中促使幼儿的多项素养得到提高。
二、以合作性为方针,发展幼儿德育价值
幼儿园阶段正是幼儿思想价值发展的初始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往往能够使幼儿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下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并终身受益于此。为了强化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将合作性作为幼儿活动的具体组织方针,在活动中组织幼儿开展合作活动。通过创造合作情境的方式,能够使幼儿在合作的过程中融入到团队与交往实践中,进而使幼儿能够切实地养成团队意识、礼仪习惯等符合德育价值的思想观念,促成幼儿德育水平的提高。
笔者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常常开展集体性的活动以落实合作性这一组织方针。例如在我给椅子洗洗澡这一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班级幼儿在笔者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对笔者提供的几把椅子开展了清洁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需要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清洁任务的分工,幼儿还需要切实地在实践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职责,最终完成椅子的清洁任务。在团队情境下,幼儿的分工过程能够使幼儿在交流中掌握交流的礼仪,以及在团队磨合的过程中形成团队意识,并且幼儿还能够在负责自己分工清洁任务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责任意识,使幼儿的多方面德育价值观念得到发展。
三、以启蒙性为方针,发展幼儿认知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对幼儿开展系统的启蒙教育,有利于辅助幼儿在这一阶段中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辅助幼儿更适应地融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去。为此,教师应该将启蒙性作为幼儿活动的组织方针之一,在活动组织过程中适当地将启蒙教育的内容与活动形式相融合,以此使幼儿能够在活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启蒙教育的内容,接受启蒙教育的熏陶。
例如在笔者组织幼儿开展的我会求救集体活动中,即在活动形式之中融入了安全启蒙教育知识。在活动过程中,笔者会为幼儿布置模拟灾情,让幼儿扮演发现灾情的第一人,并引导幼儿完成向110、119、120等求救电话的求助实践。在模拟活动情境之中,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真实感受求救知识的应用过程,在直接操作中不断深化对求救方法的认知,进而使得幼儿切实地完成安全启蒙教育知识的内化,在生活中必要的实践环节中真切地利用启蒙教育知识解决问题、完成实践。
通过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对幼儿活动组织方针进行的明确制定,能够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幼儿的组织更具规划性,使幼儿能够在具体方针指导下的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加深刻的体验感,进而带动幼儿在實践中发展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诚诚.探析当代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思路[J].读书文摘,2016(36).
[2]吴文秋.探究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活动组织与实施[J].好家长,2017(4).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活动;组织方针
由于幼儿的心智尚不成熟,其缺乏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在接受理论性较强的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幼儿常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等现象,难以良好地吸收教育内容,得到自身素养与能力的高效发展。基于这一现象,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常常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幼儿在直接的实践操作中通过体验的方式得到自身行为的约束,并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渗透在活动中的教育内容,实现高效率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为了提高幼儿活动的组织有效性,应该首先制定合理的活动组织方针,以此提高活动的规划性。
一、以运动性为方针,发展幼儿运动素养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过程中组织幼儿开展实践活动,首先应该充分利用活动的实践性质,在实践中增强活动的运动性。将增强实践活动的运动性作为组织方针,能够使幼儿在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开展对于身体有益的走、跑、跳跃等基础性运动,除了使幼儿的基础运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外,还能够使幼儿在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得到身体素养的发展。并且运动性的实践活动开展,还能初步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进而为幼儿终身运动意识的养成奠定基础,为幼儿终身运动素养的提高提供推动力量。
在运动性方针的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即可组织幼儿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例如在脚尖沙包走这一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下即需要将沙包放在脚尖上,之后通过协调自身的肢体将沙包保持在脚尖上进行行走,并到达指定地点。在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既能够在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形式下激发出对运动的兴趣,培养幼儿产生积极的运动情感,又能在沙包走的过程中,通过对肢体平衡的协调,锻炼身体四肢的协调度,并在障碍行走的过程中得到了身体素质的发展。运动性活动的组织能够使幼儿切实地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并在过程中促使幼儿的多项素养得到提高。
二、以合作性为方针,发展幼儿德育价值
幼儿园阶段正是幼儿思想价值发展的初始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往往能够使幼儿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下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并终身受益于此。为了强化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将合作性作为幼儿活动的具体组织方针,在活动中组织幼儿开展合作活动。通过创造合作情境的方式,能够使幼儿在合作的过程中融入到团队与交往实践中,进而使幼儿能够切实地养成团队意识、礼仪习惯等符合德育价值的思想观念,促成幼儿德育水平的提高。
笔者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常常开展集体性的活动以落实合作性这一组织方针。例如在我给椅子洗洗澡这一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班级幼儿在笔者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对笔者提供的几把椅子开展了清洁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需要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清洁任务的分工,幼儿还需要切实地在实践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职责,最终完成椅子的清洁任务。在团队情境下,幼儿的分工过程能够使幼儿在交流中掌握交流的礼仪,以及在团队磨合的过程中形成团队意识,并且幼儿还能够在负责自己分工清洁任务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责任意识,使幼儿的多方面德育价值观念得到发展。
三、以启蒙性为方针,发展幼儿认知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对幼儿开展系统的启蒙教育,有利于辅助幼儿在这一阶段中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辅助幼儿更适应地融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去。为此,教师应该将启蒙性作为幼儿活动的组织方针之一,在活动组织过程中适当地将启蒙教育的内容与活动形式相融合,以此使幼儿能够在活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启蒙教育的内容,接受启蒙教育的熏陶。
例如在笔者组织幼儿开展的我会求救集体活动中,即在活动形式之中融入了安全启蒙教育知识。在活动过程中,笔者会为幼儿布置模拟灾情,让幼儿扮演发现灾情的第一人,并引导幼儿完成向110、119、120等求救电话的求助实践。在模拟活动情境之中,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真实感受求救知识的应用过程,在直接操作中不断深化对求救方法的认知,进而使得幼儿切实地完成安全启蒙教育知识的内化,在生活中必要的实践环节中真切地利用启蒙教育知识解决问题、完成实践。
通过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对幼儿活动组织方针进行的明确制定,能够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幼儿的组织更具规划性,使幼儿能够在具体方针指导下的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加深刻的体验感,进而带动幼儿在實践中发展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诚诚.探析当代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思路[J].读书文摘,2016(36).
[2]吴文秋.探究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活动组织与实施[J].好家长,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