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物质属性表格阅读方法初探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hl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物质属性表格是构建学生物质观念的重要途径。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阅读物质属性表格可以降低阅读难度、促进学生建构物质属性概念、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问题导向阅读物质属性表格的教学策略,并以沪科版中学物理教材中常见物质的密度作为范例。
  关键词:物质属性;表格;问题导向阅读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表格是必不可少的有效表达手段。其中,物质属性表格用于呈现知识要点,学习物质属性表格是构建学生物质观念的重要途径。在不同版本的中学物理教材中,物质属性表格一共有6个,分别是常见物质的密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常见晶体的熔点,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的沸点,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常见燃料的热值,导体材料的电阻率。物质属性表格往往涉及一个核心概念,要求学生阅读表格后,能提取表格信息,从表格中归纳物理规律,并能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一、问题导向阅读物质属性表格的教学优势
  教学中指导学生读懂表格,掌握阅读的方法,才能将物理的核心问题理解透,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提高理解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是中学物理教学中重要教学方法,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学习方法[1]。
  问题导向阅读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和载体,使学生在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2]。学生在阅读物质属性表格时,往往因为物质种类繁多、数据复杂等问题,学生阅读难度大,无法看懂并提取信息。问题导向阅读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控制教学环节,掌握教学节奏,同时使学生在繁雜的信息中缩小范围,用一定的方法提取有效信息,从而达到内化表格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比热容表格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读表找出水和砂石的比热容,比较水和砂石的比热容,讨论“中午沙子烫海水凉、晚上沙子冷海水暖”,体会比热容是物质储存热量的本领,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学生进一步讨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区别”、“人体含水量”、“地球与其他非生命星球的昼夜温差”等类似问题。这个过程首先把范围聚焦在两种物质比热容的比较,降低学生阅读难度,辅以生活例子解释,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增加趣味性,实现有目标的阅读和思考。这样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实现学科融合,还可以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进行生命教育。
  二、问题导向阅读物质属性表格的教学策略
  在指导学生阅读物质属性表格时,教师进行有效提问,其流程如图1。
  为了更好对物理概念、规律、应用发散拓展,使提出的问题更具有效性,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规范性。提问需要注重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科学性指的是教学用语要符合物理知识的逻辑,不能有科学性错误。准确性指的是措辞必须严谨精确,表达要准确精练。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规范的提问相当于教师提供示范性表达,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科学用语。
  (二)指向性。提问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表格描述的物理量,表格中的单位及物理意义,分析数据时注重策略,指向明确,注意比较、分类和归纳等方法的使用。指向明确、表达清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
  (三)层次性。提问需要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问,只能抛问题“搭台阶”,让学生一步一步“走台阶”,最终到达核心问题和核心规律。阶梯式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内化知识与技能。
  (四)学科本质性。面对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从数据分析出发,以物理学科特有的视角寻找共性,建立联系,得出规律,提炼出最简洁的学科本质表达。在理解现象或者数据等基础上,进行概括性表达,突出物理学科的本质特征,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的阅读素养,加深对规律认识的深刻性。
  (五)情境性。提问之后需要对发现的规律或特点进行相应的现象或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于情境的创设,对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和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交互碰撞有着重大意义。
  三、问题导向阅读物质属性表格的教学实践——以常见物质的密度为例
  中学物理教材中,常见物质的密度都是分成固体、液体、气体三个部分,罗列出不同物质的密度,基本大同小异。本次讨论以沪科版为例,如图2。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密度的要求属于认知目标的理解水平,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密度知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密度是中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关于物质属性的概念,帮学生建立初步的物理观念,给学生渗透物质观念;同时,密度是学习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阅读并学习密度表有利于学生对密度的本质,内在规律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的概括和理解,即科学思维的发展。
  图 2 常见物质的密度(沪科版教材)
  阅读并学习密度表的重点在于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利用密度知识进行相关物理量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当重点围绕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这一核心,有层次地提出问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包括两层含义: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因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根据以上分析,在学习密度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同时搭配相应现象或实际问题):
  (1)表格中描述的是什么物理量?这个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
  (2)表格中密度的单位是什么?代表什么意义?
  (3)表格是根据什么分类的?三种分类方式下,物质的密度有什么规律?(材料的选取问题等)
  (4)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在数值上有什么共同特点?(简化单位换算)
  (5)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相同还是不同?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干什么?(鉴别物质、估测质量或体积、发现新物质问题等)   (6)物体状态的改变会影响物质的密度吗?(冬天水管爆裂现象等)
  (7)常见气体密度后面标注0℃,一个标准大气压是什么意思?说明物质的密度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什么?(热胀冷缩、煤气罐问题等)
  (8)某些物质的密度比较特殊,比如玻璃的密度是(2.4~2.8)×103kg/m3,为什么玻璃的密度是个范围?(对混合物的理解等)
  教师用问题(1)(2)引导学生将思考围绕密度这一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指向性明确地指出为何分类成三个表格,学生从中学会从整体看问题,了解大部分情况下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密度最小。学生可以体会到生活中我们常说的“铁比木头重”里的轻重其实指的是密度。这种提问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又给学生加强了物理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区别,用材料选取问题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3)用“数值”、“共同特点”这两个关键字,学生发现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都有个“×103”,而气体密度远远小于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问题(4)引导学生观察每种物质的密度,提炼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因此可以运用密度知识来鉴别物质或者发现新物质。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此可以运用密度知识估测质量或体积。密度的影响因素有状态、温度、气压,学生通过问题(5)(6)的引导自主思考得出结论。学生对表格里的特殊物质密度的思考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甚至是掺杂)的概念,实现学科融合,启发学生构建物质观念。
  结束语
  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阅读物质属性表格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习物质属性表格的阅读,并在其中穿插一些相应现象及应用,实现了对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生成性实施。问题导向阅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變,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促进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在问题导向阅读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进行“从读到评,从读到议”过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思考中提出新问题,深化对物质属性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周海燕.阅读教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方法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8):275
  [2]廖英佑.基于“阅读式问题教学法”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20(10):51
  [3]崔龙哲.提高学生初中物理阅读和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基于生本课堂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10):209~211
  [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其他文献
摘 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也是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这些问题入手创设出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生活化、实验化、资源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数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教学科目。数学分数在高考分数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共占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中高考英语的命题开始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2021年上海市新中考改革,也将听说测试计入总分。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式学习的普及,手机App的有效运用成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也为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结合上海中考新规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就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利用手机App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手机App
期刊
摘 要: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实施以来,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也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关注的重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都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素养在此过程中也应该受到关注乃至重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转变”既是长期以来不可忽略的话题,也应将其重要性得以放大,以使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着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转型升级;针对新时代高中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新变化,本文从历史教学的角度,分析了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的现实思考,重点剖析了应对时代变化、课程变革,高中历史教师如何提升教学素质能力的路径选择,以此作为提升课堂教学成果的可借鉴思路和可复制选择。  关键词:教育素质能力;信息化;数字化;高中历史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和社会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各行各业,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能力已成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7年版))将数据分析作为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把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以及进行统计分析能力作为高
期刊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习的政治知识和实践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学科知识与思维能力有效结合的学习方式。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观念和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深度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政治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文化自觉、法
期刊
摘 要:原子结构的演变史,从点分析:一个模型到另一个模型的转变可以看到科学家的善于发现问题。从面分析:原子结构演变的过程是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思想的支持下,科学在不断地进步。启发学生错误并不可怕,直面自己的问题,不断修改并创新才能让自己实现梦想。  关键词:怀特海教育三阶段;原子结构演变史;点线面三结合;思维模型的建构  一、问题的源起  回望人类科学、化学发展史,从史前“北京猿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的内涵更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法,在实践过程当中,数学文化经过不断的探索,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数学价值和数学魅力。因此,将数学文化渗透于高中教学和试题当中,有助于帮助学生通过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树立和发展,进而帮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从数学史、数学精神、数学美和数学应用四个方面来浅析数学文化在高考中的渗透。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为例,将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进行项目式学习的主要步骤做了介绍,说明每一个步骤的目的、遵循的原则。之后对这次项目式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暴露出的问题,对教师、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并展望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是源自美国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概念有多种提法。在我
期刊
摘 要:历史时空观念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它不仅能有助于学生激发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良好时空观念的培育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加速高效课堂的构建。现阶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培育还不够重视,缺少有效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素养;培养  所谓时空观素养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内,对其发生的历史事件可以脉络清晰的进行串联,并且加以自己的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