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备好一堂语文课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才能得心应手,居高临下。笔者从三个方面就如何有效的、朴实的备好一堂语文课进行論述。
  【关键词】语文 教法 有效 朴实
  当前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还是应该回归到“本质”“朴实”上来,这就要求教师的备课是体现语文学科“本质”的,是有效的。
  一、抓紧“四点”
  “四点”即重点,难点,特点,疑点。一篇课文与表达中心有关的地方就是重点,就单元的编排而言,体现读写训练项目的内容,就是重点。难点有两种情况:一是建材本身很难理解,二是教材本身不难理解,而是由于学生阅历不够,知识面窄,暂时理解不了。文章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反映,作者的学历阅历不同,写作意图各异,认知能力和表达方式也就有所不同。表现在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上就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这就是文章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表面上似乎懂了,但深入钻研下去,又产生疑问和难以理解的地方,这就是疑点。例如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诗经·卫风·氓》一文,其重点是《氓》中女子的形象特征,难点是女子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特点是赋比兴手法,疑点是为什么多次写到淇水。备课时,能抓住这“四点”,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区别。
  二、理清“二路”
  “二路”是作者思路和教学思路。“作者思路”,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安排层次、谋篇布局的逻辑思维过程。如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常见的脉络有:按时间变化,地点变化,事物的几个方面,情感的变化为序行文。如《游褒禅山记》就是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进而引发哲理性思考。《赤壁赋》则是以时间的变化和作者对人生的体悟为线索。
  “教学思路”是指教师根据教材重点、难点、特点、疑点和学生的认识基础与规律所设计的教学程序。如笔者将《故都的秋》的教学思路设计为: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为什么作者认为故都的秋是“悲凉”的。
  教学思路要依据三条原则:(1)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这种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2)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设计教路要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3)活而有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应用新知识。
  三、选好“二法”
  “二法”是合理的教法和合适的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的发挥课堂效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要注意:(1)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来选择。同一学科,同一单元中,各部分教材内容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这就有必要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沁园春·长沙》,必修二《荷塘月色》《赤壁赋》等文章对文字运用都很考究,宜用“品读法”。(2)要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和经验多少来选择,切不可强求一律。(3)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来选择。
  学法指导同样不可忽视。如速读全文的学法有两种:一是去枝抓干,抓住中心词、中心段。二是按着写作顺序理思路。如自学方法:(1)运用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网络课堂等;(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3)部分联系整体,分析段落结构;(4)想想写的是什么,弄清主要内容是什么;(5)想想为什么写,概括文章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6)想想怎么写的,学习写作方法。
  学生掌握了方法,学习能力就得到加强,最终可达到“教师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
  [2]涨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1993(8)
  [3]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出版社,1999(6)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与中职学生成长成才多元化的发展,对中职班主任本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班主任必须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掌握好与学生交往艺术,以系统的思想创新班主任工作。本文针对职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总结了班主任工作的体会和经验。  【关键词】职校 班主任 经验  班主任工作是职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中职学生是青少年中的一群特殊的群
【摘 要】面对新课程,广大教师如何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改革。特别是能从过去传统的教学和教科书的圈子里跳出来,是当前课改的关键。本文通过人教社2001年3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旧教材”)和人教社2001年6月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有关“讨论”部分的比较,来认识探讨新教材中的新观念和新要求,提出化学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备课和教学中
“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的独特性相结合,关注教师与学生主体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是新课改的显著特点。  根据笔者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本文谈谈“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一、思想品德課教学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品德课教学大多局限于“知识的识记 ”这一层面
期刊
【摘 要】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让枯燥乏味的语文变得生动活泼。正确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语文课堂容量,加大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还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习方式,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本文就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创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创建 高效 初中 语文课堂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