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的王道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ps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待美食和美女一样,既是非常主观的,又是完全可以取得共识的,但却很难制定标准,就像历史上曾有人给美制定了七种物理属性一样不靠谱。但是我又总觉得,面条的所谓高下,应该还是有一些标准可循的。比如,面条总是用来吃的吧,所以味道是王道。
  我曾在北方某城市看过一位面条大师傅的表演,他用一团面拉出了一万根细如发丝的面条,根根都能穿过针眼。表演非常惊艳,但出来的面条味道却并不如表演那么惊艳。另一位大师傅一手捧面,一手持刀,快刀落下,片片面條飞花溅玉般落到五米开外的盆里,无一失手,博得满堂喝彩。但同样,出来的面条味道却无人喝彩。
  同样的例子江苏也有。我见过一位名厨将巴掌大一块豆腐切出一千多根豆腐丝,做成雪花豆腐羹。这显然属于厨师的炫技,而与味道无关了。谁能证明切成一千根豆腐丝一定比切成一百根味道更好?我认为,一碗面条是否让人满意,关键还是在于味道,而不在于用刀切还是削,也不在于用手拉还是揪。做面条可以拿来表演,但主要目的不是表演,而是拿来吃,不能本末倒置。
  据说南方某城市有几十种面条,比如大排面、小排面、香肠面、鸡蛋面、大肠面、皮肚面、鳝鱼面、大肉面、熏鱼面等。其实就是同一碗汤里加大排便是大排面,加小排便是小排面,那技术含量不是一般的,呵呵。当地还有一种神奇的组合方式,加三样东西叫三鲜面,多加一样叫四鲜面,依此类推,直到七鲜面。
  后来有人干脆把事儿做绝了,把菜场凡是能买来的荤菜素菜全部倒进盆里,美其名曰:全家福。这款以盆盛之的面能卖七八十元一盆,店家还颇感自豪。我吃过一次,捧着这一盆够全家人吃一天的东西仔细端详,发现里面没有几根面条,却有几乎整个农贸市场,而味道跟上述所有面条别无二致。当然,这样的面条对于饥肠辘辘且食量巨大的人来说还是不错的选择。
  我以为,面条里可以加各种浇头,但面条的味道必须和浇头发生直接关系,形成面条的味道。比如新疆过油拌面里西红柿、青椒、洋葱、羊肉和面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形成了这一盘面条的味道。但一碗酱油面不会因为加进去一块鲍鱼而改变面条的味道,能改变的只是价格。
  有技术含量的面条都是在调料和烹制方法上有独到之处,比如北京炸酱面、陕西油泼面、重庆小面等。一碗重庆小面,用十三四样作料调配而成,少了哪一样,重庆人都能吃得出来。而即便把这十几样作料全部给我,我也调不出那个味道。这就是技术。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西南那边的家家户户,过年之前都会用大锅熬上几大坛猪油以备来年之用。上好的猪油需洁白而又厚实的板油才能熬出,同时又可得到入口即化的香脆油渣。  缺肉少油的那些年,用油渣入馔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往往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那时我母亲善炒两道油渣菜,一道是“鸡蛋炒油渣”。起一个五成热的菜油锅,将加了料酒的鸡蛋搅打成液,下油锅炒散,拨在锅的一边;接着下油渣炒香,然后将鸡蛋油渣混炒一起,
湖北是千湖之省,又有大江大河,鱼就自然很多。外公谈起往事来,不胜感慨,说他们家的长辈那才叫会吃鱼!清蒸鲫鱼怎么吃?家里的厨子挑一担火炉去湖边,鲫鱼一出水,厨子就地剖了上蒸笼,再一路小跑挑回来,清蒸鲫鱼正好上汽,揭锅就吃,那真正是人间美味呢!  说话间我已长大,已经有了民主思想,平等意识强烈,为顶着烈日来回奔波的厨子大抱不平,因此并不欣赏我外公向往的人间美味。我认为外公做的鱼圆子就是人间美味。首先这
位于韩国南部的宝城郡,享有“绿茶故乡”的美誉,绿茶的产量占全国40%。整个地方,都被茶树蔚成的绿海浩浩瀚瀚地包围了。置身其间,强烈地感受到身上每个细胞都沾染了茶香、茶味、茶色;在此浸淫得久了,整个人都被熏染成了一缕轻飘飘的茶魂。  善于在饮食业上变新花样的韩国人,物尽其用,以绿茶为原料,变幻出无数面目斑斓的副食品:绿茶糖、绿茶饼、绿茶麦片、绿茶花生糊、绿茶冰淇淋、绿茶羹、绿茶糕,等等等等,多不胜数
不管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烹饪手册里,都有无数“技巧”和“秘诀”。比如,做梨子酱的时候,加一点柠檬汁,就可以保持白色;月圆之夜做蛋黄酱不会成功;烤乳猪出炉之后立刻去头,会让猪皮更脆……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秘诀,也不知道它们是真是假。  爱好烹饪的牛津大学物理教授尼古拉斯·柯蒂,和另一个爱好烹饪的法国人埃尔维·蒂斯,对这些烹饪诀窍充满了兴趣。他们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收集被称为“厨艺秘诀”的
最尊贵的客人不是那么好当的,既然尊貴,那就得微笑着把招待你的东西吃下去,以博得他人的拥戴和好感。  老韩说他带兄弟们去青海打秋风,当地接待很隆重,下了飞机的第一顿午餐,就被招待了一道当地最有特色的食品:血肠。据说那里边真的是血,羊血!一口咬下去,那黏稠的血汤便顺着咀嚼着的嘴角流淌下来,看上去相当血腥。我问老韩好吃不好吃,他一个劲摇头。  到了晚上,更要命的事来了,宴席的主人换了一位。最尊贵的客人有
饮食之美在味,这是根本,但是还需要情景与意境的烘托、渲染,不然为什么花前月下,春夜宴桃李园呢!  吃了一次鹿肉,那是有一年冬天在长春。友人文孝先有透露,又是在长白山宾馆,这就有了点意思。那时我忽然想起《红楼梦》里史湘云芦雪庵烧鹿肉的故事,颇虚拟了些吃鹿肉的情景。比方,深夜林中,一堆篝火,三五知己,或串鹿肉片于树枝,或架鹿腿于火上,火焰跳动,割腥啖膻,星月在天,纵谈畅饮,野趣之中,还带那么点神秘与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