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重点探索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初至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前路手术治疗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探查、内固定术治疗32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仅达到81.2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却高达96.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肘内翻畸形的总共有2例,出现伤口感染的总共有2例,出现疼痛的总共有2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8.75%。观察组出现伤口感染的仅有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稍低。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探查、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肱动脉损伤;治疗;手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149-02
肱骨髁上骨折常见于儿童群体,是发生于肱骨干和肱骨踝之间的薄弱位置。本次研究重点探索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初至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我的报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现呈现如下,望诸位读者指点一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初至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32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有12例,男性患者有20例,最小年龄不低于3岁,最大年龄不超过12岁,平均年龄大约是(4.6±1.1)岁。其中有6例属于运动上,有2例属于高处跌伤,有24例属于摔伤。另外,有12例属于左侧骨折,有20例属于右侧骨折。32例观察组中,女性患者有13例,男性患者有19例,最小年龄不低于2.5岁,最大年龄不超过12.5岁,平均年龄大约是(4.8±1.2)岁。其中有7例属于运动上,有3例属于高处跌伤,有22例属于摔伤。另外,有14例属于左侧骨折,有18例属于右侧骨折。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骨折原因、年龄结构、骨折位置、性别构成等资料信息无显著性(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采用前路手术治疗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注射麻醉并等待麻醉生效后,采用两枚拉力螺钉将肱骨踝间骨折固定,将肱骨踝上骨折断端复位,接着采用九孔重建钢板将内侧柱进行固定,通过螺钉将钢板钉牢,在骨折断端置入人工骨,最后将肱动脉缝合[2]。
通过逐层切开,时正中神经和肱动静脉暴露出来,同时将骨折端暴露出来,复位骨折,外侧采用1枚克氏针进行固定,内侧采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最后将将肱动脉及切口缝合[3]。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计算机软件SPSS18.2对两组病人的治疗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用±s表示计量,用t来验证组间数据差异,用x2表示对比率,经软件计算,两组病人的病情变化数据差异明显P<0.05,数据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疗效对比
对照组中,治疗无效的总共有6例,治疗有效的总共有10例,治疗显效的总共有16例,总有效率仅仅达到81.25%。观察组中,治疗无效的仅有1例,治疗有效的总共有5例,治疗显效的总共有26例,总有效率却高达96.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表1是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出现肘内翻畸形的总共有2例,出现伤口感染的总共有2例,出现疼痛的总共有2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8.75%。观察组出现伤口感染的仅有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稍低。表2是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对比。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常见于儿童群体,主要原因是儿童的肱骨踝上骨非常薄弱,而且四周韧带非常松弛,因此极易出现骨折[4]。根据受力机制,肱骨髁上骨折可以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正中神经和肱动脉处在肘正前方,得到肱肌的保护,但是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后,骨折端出现位移,将肱肌刺破,因此损害了正中神经和肱动脉[5]。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的治疗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很多患者基本都是属于肱静脉不完全性损伤,也就是由骨折端引起的压迫性痉挛,给予骨折复位之后,动脉便可恢复。临床上,采用急诊探查、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疗效较佳。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仅达到81.2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却高达96.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肘内翻畸形的总共有2例,出现伤口感染的总共有2例,出现疼痛的总共有2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8.75%。观察组出现伤口感染的仅有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稍低。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采用急诊探查、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杨庆民,吴洪军,史永安,张玉峰,丛海波.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治疗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1(30):214-215
[2]甄平,刘兴炎,李旭升,高秋明.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附9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8(10):321-321
[3]陈权,刘正全,张德文,唐盛平,李明,刘传康.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12,9(25):720-721
[4]张天久,俞松,杨小红,曹江,黄辉,李堂江,吕欣.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4(14):366-367
[5]刘焱,言湛军,顾军.前路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伴肱动脉损伤一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5(23):555-556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肱动脉损伤;治疗;手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149-02
肱骨髁上骨折常见于儿童群体,是发生于肱骨干和肱骨踝之间的薄弱位置。本次研究重点探索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初至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我的报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现呈现如下,望诸位读者指点一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初至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32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有12例,男性患者有20例,最小年龄不低于3岁,最大年龄不超过12岁,平均年龄大约是(4.6±1.1)岁。其中有6例属于运动上,有2例属于高处跌伤,有24例属于摔伤。另外,有12例属于左侧骨折,有20例属于右侧骨折。32例观察组中,女性患者有13例,男性患者有19例,最小年龄不低于2.5岁,最大年龄不超过12.5岁,平均年龄大约是(4.8±1.2)岁。其中有7例属于运动上,有3例属于高处跌伤,有22例属于摔伤。另外,有14例属于左侧骨折,有18例属于右侧骨折。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骨折原因、年龄结构、骨折位置、性别构成等资料信息无显著性(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采用前路手术治疗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注射麻醉并等待麻醉生效后,采用两枚拉力螺钉将肱骨踝间骨折固定,将肱骨踝上骨折断端复位,接着采用九孔重建钢板将内侧柱进行固定,通过螺钉将钢板钉牢,在骨折断端置入人工骨,最后将肱动脉缝合[2]。
通过逐层切开,时正中神经和肱动静脉暴露出来,同时将骨折端暴露出来,复位骨折,外侧采用1枚克氏针进行固定,内侧采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最后将将肱动脉及切口缝合[3]。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计算机软件SPSS18.2对两组病人的治疗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用±s表示计量,用t来验证组间数据差异,用x2表示对比率,经软件计算,两组病人的病情变化数据差异明显P<0.05,数据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疗效对比
对照组中,治疗无效的总共有6例,治疗有效的总共有10例,治疗显效的总共有16例,总有效率仅仅达到81.25%。观察组中,治疗无效的仅有1例,治疗有效的总共有5例,治疗显效的总共有26例,总有效率却高达96.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表1是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出现肘内翻畸形的总共有2例,出现伤口感染的总共有2例,出现疼痛的总共有2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8.75%。观察组出现伤口感染的仅有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稍低。表2是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对比。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常见于儿童群体,主要原因是儿童的肱骨踝上骨非常薄弱,而且四周韧带非常松弛,因此极易出现骨折[4]。根据受力机制,肱骨髁上骨折可以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正中神经和肱动脉处在肘正前方,得到肱肌的保护,但是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后,骨折端出现位移,将肱肌刺破,因此损害了正中神经和肱动脉[5]。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的治疗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很多患者基本都是属于肱静脉不完全性损伤,也就是由骨折端引起的压迫性痉挛,给予骨折复位之后,动脉便可恢复。临床上,采用急诊探查、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疗效较佳。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仅达到81.2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却高达96.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肘内翻畸形的总共有2例,出现伤口感染的总共有2例,出现疼痛的总共有2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8.75%。观察组出现伤口感染的仅有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稍低。两组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采用急诊探查、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杨庆民,吴洪军,史永安,张玉峰,丛海波.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肱动脉损伤治疗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1(30):214-215
[2]甄平,刘兴炎,李旭升,高秋明.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附9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8(10):321-321
[3]陈权,刘正全,张德文,唐盛平,李明,刘传康.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12,9(25):720-721
[4]张天久,俞松,杨小红,曹江,黄辉,李堂江,吕欣.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4(14):366-367
[5]刘焱,言湛军,顾军.前路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伴肱动脉损伤一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5(23):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