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邑大学,广东 江门 529000)
摘 要: “微文化”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深刻地影响高校辅导员引领大学生思想潮流的方式。在“微文化”背景下,要真正打造成熟的、有效的、能打破大学生“沉默的螺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辅导员队伍必须加强“微主体”的介入、“微内容”的理性化发展和“微手段”的多样化运用。为了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实际效果,还要做好线上线下工作的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 微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 榜样力量 理性化讨论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高校都开展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我们要主动迎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开拓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在现实的教学和校园生活中开展,还要掌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2009年,微博出现,至今拥有2.82亿月活跃用户;2011年,微信出现,目前已经拥有6.5亿用户。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超6亿,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超7亿[1]……不得不承认,在移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微”时代已经来临,适应于新的传播方式的“微文化”①应运而生[2]。而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当代大学生,早已成为“微文化”的主要接受者和传播者。据相关调查分析,中国“90后”平均每天接触手机长达3.8小时[3]。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是同步的,我们无法忽略大学生特点的“新常态”。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实际需求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人员,堪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游击队”,能够灵活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掌握网络思想政治阵地的重要依托。
在“微文化”背景下,要真正打造成熟的、有效的、贴近大学生思想变化和实际需求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思政工作的一线队伍需要加强自身作为“微主体”对于大学生“微”领域的介入,主动引导“微内容”的理性化发展,多样化运用“微手段”,并做好线上线下工作的融合,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大学生的共同追求。
一、辅导员应主动融入大学生“圈子文化”,成为榜样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微文化”这一新的工作背景,要尽快转变固有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思想,尽快成为大学生的“同伴”,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播大学生成长需要的精神食粮。
当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中最为集聚网民的阵地,几乎所有拥有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网民每天都会使用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交流,社交媒体已然成为他们使用最多的媒介,其中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将用户以不同的“朋友圈”划分开来,由此形成的“圈子文化”也成为“微文化”的典型形态。大学生等微主体的集聚特点要求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摆脱生硬的权威形象,成为真正的“微主体”,用“微文化”的圈子话语与大学生发生对话,生动传递先进的文化思想内容。因此,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人员,应主动融入大学生的社交圈子,成为大学生的圈内人,及时观察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掌握大学生常用的网络话语,通过平等的互动交流取得大学生的信任。
除此之外,对移动社交媒体的重度依赖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文化诉求方式,人们开始“打破传统单向文化影响,渴求权利诉求”[4]。如要进一步巩固在大学生“朋友圈”里的“好友关系”,深入各式圈子中的辅导员需要正视大学生的诉求,及时通过主动发出话题讨论、评论、回复、点赞等网络行为做出回应,活化与大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成为大学生的圈内人后,辅导员还应塑造自身正面朋友的形象,传递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丰富的社会经历和人生体验,成为大学生圈子中的榜样力量。如今网络传播非常便捷,明星、名人的事业和生活能够直接呈现在大学生的眼前,一些大学生也是所谓“粉丝”效应的主要力量。然而扮演着大学生心目中的社会榜样的明星、名人,一旦其形象发生颠覆,就会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因此,辅导员必须发挥个人的魅力,成为大学生圈子文化中的榜样力量,传递理性健康的价值观。
二、引领“微文化”的理性化讨论,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微文化”时代,网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表达文化或政治诉求的方式,很长时间以来,网络上呈现着两种极端的态势:一方面是彻底的“沉默的螺旋”,網民们以事不关己的态度观察着社会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则是“反沉默的螺旋”,以暴戾的方式表达诉求,追求舆论的白热化[5]。因此,有人评论“微文化”是一种“非理性文化”[6]。
然而,在“微文化”逐渐从边缘文化发展为足以取代传统文化的形势下,如果对于“微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非理性的层面上,就会显得狭隘,同时缺乏时代性。“微文化”之所以呈现出非理性的倾向,和传播方式的“短、平、快”有密切关系,但实际上“微文化”参与理性讨论的“野心”早就已经展现出来:从2015年开始,微博取消了140字的篇幅局限;各大微信公众号也开始推送更有深度的长文章;在社交媒体中备受好评的“知乎”,1000字的长文越来越多,也更受网民的欢迎;各大纸媒转移传播阵地,放弃报纸杂志等传统传播模式,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移动客户端上,密集地进行深度新闻报道、文化传播。因此,仅将“微文化”看作快餐文化,显然不符合当前“微文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始依托各种类型的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的舆论趋势,而近年来积极推进的“1 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的平台和“青年之声”平台已经体现了团中央对引领移动互联网的理性讨论的用意。但是许多时候,辅导员在通过微平台带领大学生开展理性讨论时,却常常遭到学生们的沉默对待。 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引领大学生开展理性思考和讨论的作用,使微平台发挥思想引领功能,辅导员不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逃避心态面对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而应主动关注时下热点,面向大学生发出正确的号召,引领大学生的舆论走向。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如果沉浸在自说自话的说教当中,自然无法成为网络理性讨论的引领人。
辅导员可以通过创建个人微信公众号,针对当前热点问题和大学生常见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在日常的网络文章中。辅导员也可以搭建便捷的网络社交群来凝聚大学生,如微信群、QQ群等都应该成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传播渠道。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及时将重要信息传递给大学生。辅导员还可以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网络上,如利用当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形式或直播形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
总的来说,在微平台上与大学生开展理性讨论的时候需要注意:第一,为吸引大学生主动打破“沉默的螺旋”,要关注大学生的日常关注热点,这些热点应涵盖会对大学生产生价值观影响的一切人和事;第二,开展讨论时应“做足功课”,突破“微文化”短、平、快的固有模式,多写长文和好文,引导大学生深入地思考,改变其浅表性阅读现状;第三,遵守微平台发言的“游戏规则”,既保证交流过程的透明化,同时又尊重大学生网络发言的半“匿名化”②。
三、多样化建设网络阵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线上线下融合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建设不能仅局限在某一种媒介中,也不应是辅导员工作时的“业余”爱好。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的效果,应专人专门创建和管理多阵地的思想引领微平台,专门化、专业化管理微信公众号、“易班”等微平台,开发更便捷、互动性更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平台。
通过微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运用符合大学生审美规律的传播方式。如团中央学校部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长文的同时推出“图解版”方案[7],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全面展示方案内容,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掀起视频热潮的同时,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紧跟“微文化”发展的潮流,使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引领思想,如加强视频技术的运用,加强视频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
在“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固然要将移动互联网阵地建设好,但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微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一群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大学生,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工作,辅导员都要围绕着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工作。而要真正增强育人效果,光有网络上的虚拟互动还不够,辅导员要加强以线上延伸线下,以线下实践线上的融合工作。
辅导员在“微”平台中需要更多地结合社会实际,形成能够沟通现实的公共讨论区域,引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文化讨论和建设的兴趣。同时一些不能在课堂上实现的教育效果,可以通过微平台的传播而得到深化,一些不能亲临其境的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平台的学习和交流达到学习效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扩大、覆盖时长延伸。
辅导员在微平台上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熟悉他们的网络话语方式,随后可以在实际的课堂或面对面的交流中运用能产生共鸣的交流模式,和大学生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通过微平台和大学生讨论热点话题,挖掘一些能深入交流的内容,将沟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实践网上探讨的成果,增强线上交流的效果。
总之,辅导员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应该主动参与微文化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微文化”的传播平台,在新时代下继续深化辅导员队伍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才能做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所说的“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做到“以学生为本”[8],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注释:
①申洁玲教授曾在“华南师范大学微文化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上撰文阐释“微文化”的含义:“‘微文化’似乎是微博、微信之后出现的互联网文化,确实也有人将微文化定义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文化。这样定义似乎过于注重汉语文字的接近性。如果真要对‘微文化’的‘微’进行探究,也许其最直接的根源还是‘Microsoft’(微软),‘Microsoft’又是‘microcomputer’和‘software’两词的组合,所以‘micro’(微)的来源是‘microcomputer’(微型计算机),即与超级计算机相对而言的小型的供个人使用的计算机。所以“微”的两个最基本的含义是‘个人’与‘微型计算机技術’。当然,这种以‘个人’为主体的微文化是要与计算机(互联网)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许把‘微文化’理解为以‘个人’为主体的互联网文化更为切合实际……简而言之,人是微文化的主体,而互联网技术则是微文化的技术支撑和生命线。”详见:申洁玲.从个体与技术的视角看微文化[EB/O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A5MDExMA==
摘 要: “微文化”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深刻地影响高校辅导员引领大学生思想潮流的方式。在“微文化”背景下,要真正打造成熟的、有效的、能打破大学生“沉默的螺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辅导员队伍必须加强“微主体”的介入、“微内容”的理性化发展和“微手段”的多样化运用。为了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实际效果,还要做好线上线下工作的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 微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 榜样力量 理性化讨论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高校都开展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我们要主动迎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开拓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在现实的教学和校园生活中开展,还要掌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2009年,微博出现,至今拥有2.82亿月活跃用户;2011年,微信出现,目前已经拥有6.5亿用户。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超6亿,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超7亿[1]……不得不承认,在移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微”时代已经来临,适应于新的传播方式的“微文化”①应运而生[2]。而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当代大学生,早已成为“微文化”的主要接受者和传播者。据相关调查分析,中国“90后”平均每天接触手机长达3.8小时[3]。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是同步的,我们无法忽略大学生特点的“新常态”。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实际需求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人员,堪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游击队”,能够灵活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掌握网络思想政治阵地的重要依托。
在“微文化”背景下,要真正打造成熟的、有效的、贴近大学生思想变化和实际需求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思政工作的一线队伍需要加强自身作为“微主体”对于大学生“微”领域的介入,主动引导“微内容”的理性化发展,多样化运用“微手段”,并做好线上线下工作的融合,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大学生的共同追求。
一、辅导员应主动融入大学生“圈子文化”,成为榜样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微文化”这一新的工作背景,要尽快转变固有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思想,尽快成为大学生的“同伴”,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播大学生成长需要的精神食粮。
当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中最为集聚网民的阵地,几乎所有拥有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网民每天都会使用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交流,社交媒体已然成为他们使用最多的媒介,其中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将用户以不同的“朋友圈”划分开来,由此形成的“圈子文化”也成为“微文化”的典型形态。大学生等微主体的集聚特点要求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摆脱生硬的权威形象,成为真正的“微主体”,用“微文化”的圈子话语与大学生发生对话,生动传递先进的文化思想内容。因此,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人员,应主动融入大学生的社交圈子,成为大学生的圈内人,及时观察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掌握大学生常用的网络话语,通过平等的互动交流取得大学生的信任。
除此之外,对移动社交媒体的重度依赖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文化诉求方式,人们开始“打破传统单向文化影响,渴求权利诉求”[4]。如要进一步巩固在大学生“朋友圈”里的“好友关系”,深入各式圈子中的辅导员需要正视大学生的诉求,及时通过主动发出话题讨论、评论、回复、点赞等网络行为做出回应,活化与大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成为大学生的圈内人后,辅导员还应塑造自身正面朋友的形象,传递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丰富的社会经历和人生体验,成为大学生圈子中的榜样力量。如今网络传播非常便捷,明星、名人的事业和生活能够直接呈现在大学生的眼前,一些大学生也是所谓“粉丝”效应的主要力量。然而扮演着大学生心目中的社会榜样的明星、名人,一旦其形象发生颠覆,就会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因此,辅导员必须发挥个人的魅力,成为大学生圈子文化中的榜样力量,传递理性健康的价值观。
二、引领“微文化”的理性化讨论,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微文化”时代,网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表达文化或政治诉求的方式,很长时间以来,网络上呈现着两种极端的态势:一方面是彻底的“沉默的螺旋”,網民们以事不关己的态度观察着社会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则是“反沉默的螺旋”,以暴戾的方式表达诉求,追求舆论的白热化[5]。因此,有人评论“微文化”是一种“非理性文化”[6]。
然而,在“微文化”逐渐从边缘文化发展为足以取代传统文化的形势下,如果对于“微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非理性的层面上,就会显得狭隘,同时缺乏时代性。“微文化”之所以呈现出非理性的倾向,和传播方式的“短、平、快”有密切关系,但实际上“微文化”参与理性讨论的“野心”早就已经展现出来:从2015年开始,微博取消了140字的篇幅局限;各大微信公众号也开始推送更有深度的长文章;在社交媒体中备受好评的“知乎”,1000字的长文越来越多,也更受网民的欢迎;各大纸媒转移传播阵地,放弃报纸杂志等传统传播模式,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移动客户端上,密集地进行深度新闻报道、文化传播。因此,仅将“微文化”看作快餐文化,显然不符合当前“微文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始依托各种类型的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的舆论趋势,而近年来积极推进的“1 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的平台和“青年之声”平台已经体现了团中央对引领移动互联网的理性讨论的用意。但是许多时候,辅导员在通过微平台带领大学生开展理性讨论时,却常常遭到学生们的沉默对待。 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引领大学生开展理性思考和讨论的作用,使微平台发挥思想引领功能,辅导员不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逃避心态面对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而应主动关注时下热点,面向大学生发出正确的号召,引领大学生的舆论走向。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如果沉浸在自说自话的说教当中,自然无法成为网络理性讨论的引领人。
辅导员可以通过创建个人微信公众号,针对当前热点问题和大学生常见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在日常的网络文章中。辅导员也可以搭建便捷的网络社交群来凝聚大学生,如微信群、QQ群等都应该成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传播渠道。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及时将重要信息传递给大学生。辅导员还可以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网络上,如利用当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形式或直播形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
总的来说,在微平台上与大学生开展理性讨论的时候需要注意:第一,为吸引大学生主动打破“沉默的螺旋”,要关注大学生的日常关注热点,这些热点应涵盖会对大学生产生价值观影响的一切人和事;第二,开展讨论时应“做足功课”,突破“微文化”短、平、快的固有模式,多写长文和好文,引导大学生深入地思考,改变其浅表性阅读现状;第三,遵守微平台发言的“游戏规则”,既保证交流过程的透明化,同时又尊重大学生网络发言的半“匿名化”②。
三、多样化建设网络阵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线上线下融合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建设不能仅局限在某一种媒介中,也不应是辅导员工作时的“业余”爱好。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的效果,应专人专门创建和管理多阵地的思想引领微平台,专门化、专业化管理微信公众号、“易班”等微平台,开发更便捷、互动性更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平台。
通过微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运用符合大学生审美规律的传播方式。如团中央学校部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长文的同时推出“图解版”方案[7],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全面展示方案内容,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掀起视频热潮的同时,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紧跟“微文化”发展的潮流,使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引领思想,如加强视频技术的运用,加强视频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
在“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固然要将移动互联网阵地建设好,但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微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一群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大学生,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工作,辅导员都要围绕着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工作。而要真正增强育人效果,光有网络上的虚拟互动还不够,辅导员要加强以线上延伸线下,以线下实践线上的融合工作。
辅导员在“微”平台中需要更多地结合社会实际,形成能够沟通现实的公共讨论区域,引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文化讨论和建设的兴趣。同时一些不能在课堂上实现的教育效果,可以通过微平台的传播而得到深化,一些不能亲临其境的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平台的学习和交流达到学习效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扩大、覆盖时长延伸。
辅导员在微平台上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熟悉他们的网络话语方式,随后可以在实际的课堂或面对面的交流中运用能产生共鸣的交流模式,和大学生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通过微平台和大学生讨论热点话题,挖掘一些能深入交流的内容,将沟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实践网上探讨的成果,增强线上交流的效果。
总之,辅导员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应该主动参与微文化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微文化”的传播平台,在新时代下继续深化辅导员队伍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才能做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所说的“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做到“以学生为本”[8],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注释:
①申洁玲教授曾在“华南师范大学微文化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上撰文阐释“微文化”的含义:“‘微文化’似乎是微博、微信之后出现的互联网文化,确实也有人将微文化定义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文化。这样定义似乎过于注重汉语文字的接近性。如果真要对‘微文化’的‘微’进行探究,也许其最直接的根源还是‘Microsoft’(微软),‘Microsoft’又是‘microcomputer’和‘software’两词的组合,所以‘micro’(微)的来源是‘microcomputer’(微型计算机),即与超级计算机相对而言的小型的供个人使用的计算机。所以“微”的两个最基本的含义是‘个人’与‘微型计算机技術’。当然,这种以‘个人’为主体的微文化是要与计算机(互联网)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许把‘微文化’理解为以‘个人’为主体的互联网文化更为切合实际……简而言之,人是微文化的主体,而互联网技术则是微文化的技术支撑和生命线。”详见:申洁玲.从个体与技术的视角看微文化[EB/O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A5MDEx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