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视障生的教学当中,有些方面和健全学生的教学方法是相同的,但是前者又有其的特殊性,因为这种特殊性的存在,某些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弊端在视障学生中会体现的更为显著,所以必须更新教学思路,创造出适合视障生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视障生会学、爱学、乐学。
一、视障生教学的特点
我校的学生为视障生,他们在学习专业课时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某些方面的认知上与正常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原本应由视觉来感知的外部信息只好转道通过其他感觉来感知了,听觉和触觉成为他们感知信息的主要途径;个体认知的广度受到限制,因为视力残疾影响了个体活动与感知的范围,而且有许多外界信息是无法通过其他感觉来代偿感知的:如颜色、亮度、二维体、光学艺术、气状物体、太小的物体、太大的物体、太遥远的物体、太娇嫩的物体等;心理学研究认为目盲会影响个体认知的深度、速度等。由于个体自身未能接受外界信息或信息接受不清晰或接受不完全而“打了折扣”。以解剖教学为例,他们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无法明确,所以他们对器官的全面认识将很不完全,这直接导致他们的分析和创造力有别于常人,这是一个在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除了上述所说的学习问题影响以外,他们或多或少还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一是在视障生中,有先天后天之分,性格方面有所差异,先天性的表现在偏执、倔犟和冷漠;后天性表现出自卑、孤独和敏感多疑。前者对外界环境了解少,信息量缺乏,认识事物,看问题更容易片面,正所谓“盲人摸象”。二是这些学生,从小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帮助和家长的过分爱护,长期生活在爱的“笼子”里,个别视障生滋长出惰性,自己能干的事不愿干,有的甚至认为我是残疾人,理应受到别人的帮助。三是对前途过分焦虑,缺乏自信心,感觉精神空虚,无所适从。
二、适应视障生的教学方法
(1)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调动学习主动性。个性自由发展是指教育者要千方百计着力于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解放学生的精神状态,解除鲁迅所说的那种“死相”,依靠自身的心理动力促进个性的内部自我发展。我国的教育观念,似乎总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强调个性会破坏那些使我们保持协调一致和共同性的东西当前,我们的孩子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被禁锢在教室里,教得死,学得苦;管得死,坐得苦;;我们的教育总是力求用一个模式来塑造学生,特别强调在课程、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要整齐划一,甚至在一些具体要求上也要求步调一致,决不允许学生有任何“出格”的行为,更没有人质疑这些“格子”本身是否合理;是否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塑造。例如许多教师要求学生上课不得插嘴,发言或回答问题必须举手;上课鼓掌必须节拍一致,次数一致;作业格式要统一,答案也要统一……而国外学生没有固定的座位,上课多以讨论为主,孩子们围坐在地板上。有人还指出,从我们的學生与外国的学生在接受电视记者采访时所表现的不一样,可以窥见一斑:我国的学生在摄像机面前大都表情严肃,一本正经,“小大人”似地回答着成人的提问;而外国的学生在摄像机面前往往表现得天真活泼,有的学生甚至还会一边对着摄像机做着鬼脸,一边发表着自己幼稚而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学中应尝试营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
(2)让同学们认为我们是在欢乐中学习。只有欢乐的情绪才可能赋予知觉的敏锐性和表象的鲜明性,赋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以巨大活跃性;没有欢乐,就不会产生求知欲;欢乐可以智慧。人智慧潜力是很大的。兴趣能焕发智慧潜力的内部动力,能带来独立的学习过程和发展学习能力,兴趣越高,能力发展越快。然而一切不能归结为兴趣,因为学习毕竟是艰苦的劳动。但可以由兴趣出发,引向系统和全面学习,而不是把系统知识硬塞给他们。这能焕发积极的学习过程并带来成果;而成果反过来使学生产生满足和喜悦,焕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成功是兴趣之母,兴趣来源于学会学习;来源于从克服学习困难中获得成功,从成功中品尝到甜头,品尝到学习的欢乐,由此逐步导致苦尽甜来,苦中作乐。因此“好学”比之“会学”属于更高一级的心理发展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大家得到欢乐,这就是老师的能力了,借鉴哈佛案例式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讲授人体解剖学时,让同学扮演解剖学的模型,这在第一章就可以开始,在老师简单阐述理论后,让几位同学站在前面,每一位同学都自己摆一摆,看谁摆的姿势更好,更准确。在讲授人体常见的几个面,几个轴的时侯,可以让两个同学上台,一个作为标本,一个作为魔术师,模拟对人体的切割,我们可以这切,还可以那么切,体现人体的几个不同的面,或者在找一个棍子,一位同学作演示,这个棍子在人体是如何摆放的,这样人体的轴就摆在演前。还有学生也可以自己扮演器官,演示器官的比邻,比如膀胱、子宫、直肠的顺序排列由人来排,如此课堂就不再沉闷,课堂就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游戏课,同学们的学习实际上是积极的,是发自内心的。
(3)让学生们不断发现自我,发现自我应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如果老师每日每时像喂小狗小猫那样,喂小孩于现成的知识,吞进去了事,这对智力和个性的发展是不起作用的。关键在于让他们学会独立探索知识。任何教材总有一部分乃至许多部分是不用教师讲授的。而是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探索出结论的东西,就不必讲授,或不宜以讲授为主。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那就他把这一点展示出来,通过探索取得成果才会取得最大快乐,他们之所以喜悦,从表面上看仿佛只是因为发现了新知;但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同时也发现了新的自我──发现用自己的智慧经历一番困难之后赢得的“我的胜利”。
综上所述,综合四年来的教学经历,我的观点是研究视障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其适合视障学生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已毕业学生已具备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在校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一、视障生教学的特点
我校的学生为视障生,他们在学习专业课时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某些方面的认知上与正常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原本应由视觉来感知的外部信息只好转道通过其他感觉来感知了,听觉和触觉成为他们感知信息的主要途径;个体认知的广度受到限制,因为视力残疾影响了个体活动与感知的范围,而且有许多外界信息是无法通过其他感觉来代偿感知的:如颜色、亮度、二维体、光学艺术、气状物体、太小的物体、太大的物体、太遥远的物体、太娇嫩的物体等;心理学研究认为目盲会影响个体认知的深度、速度等。由于个体自身未能接受外界信息或信息接受不清晰或接受不完全而“打了折扣”。以解剖教学为例,他们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无法明确,所以他们对器官的全面认识将很不完全,这直接导致他们的分析和创造力有别于常人,这是一个在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除了上述所说的学习问题影响以外,他们或多或少还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一是在视障生中,有先天后天之分,性格方面有所差异,先天性的表现在偏执、倔犟和冷漠;后天性表现出自卑、孤独和敏感多疑。前者对外界环境了解少,信息量缺乏,认识事物,看问题更容易片面,正所谓“盲人摸象”。二是这些学生,从小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帮助和家长的过分爱护,长期生活在爱的“笼子”里,个别视障生滋长出惰性,自己能干的事不愿干,有的甚至认为我是残疾人,理应受到别人的帮助。三是对前途过分焦虑,缺乏自信心,感觉精神空虚,无所适从。
二、适应视障生的教学方法
(1)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调动学习主动性。个性自由发展是指教育者要千方百计着力于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解放学生的精神状态,解除鲁迅所说的那种“死相”,依靠自身的心理动力促进个性的内部自我发展。我国的教育观念,似乎总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强调个性会破坏那些使我们保持协调一致和共同性的东西当前,我们的孩子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被禁锢在教室里,教得死,学得苦;管得死,坐得苦;;我们的教育总是力求用一个模式来塑造学生,特别强调在课程、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要整齐划一,甚至在一些具体要求上也要求步调一致,决不允许学生有任何“出格”的行为,更没有人质疑这些“格子”本身是否合理;是否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塑造。例如许多教师要求学生上课不得插嘴,发言或回答问题必须举手;上课鼓掌必须节拍一致,次数一致;作业格式要统一,答案也要统一……而国外学生没有固定的座位,上课多以讨论为主,孩子们围坐在地板上。有人还指出,从我们的學生与外国的学生在接受电视记者采访时所表现的不一样,可以窥见一斑:我国的学生在摄像机面前大都表情严肃,一本正经,“小大人”似地回答着成人的提问;而外国的学生在摄像机面前往往表现得天真活泼,有的学生甚至还会一边对着摄像机做着鬼脸,一边发表着自己幼稚而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学中应尝试营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
(2)让同学们认为我们是在欢乐中学习。只有欢乐的情绪才可能赋予知觉的敏锐性和表象的鲜明性,赋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以巨大活跃性;没有欢乐,就不会产生求知欲;欢乐可以智慧。人智慧潜力是很大的。兴趣能焕发智慧潜力的内部动力,能带来独立的学习过程和发展学习能力,兴趣越高,能力发展越快。然而一切不能归结为兴趣,因为学习毕竟是艰苦的劳动。但可以由兴趣出发,引向系统和全面学习,而不是把系统知识硬塞给他们。这能焕发积极的学习过程并带来成果;而成果反过来使学生产生满足和喜悦,焕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成功是兴趣之母,兴趣来源于学会学习;来源于从克服学习困难中获得成功,从成功中品尝到甜头,品尝到学习的欢乐,由此逐步导致苦尽甜来,苦中作乐。因此“好学”比之“会学”属于更高一级的心理发展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大家得到欢乐,这就是老师的能力了,借鉴哈佛案例式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讲授人体解剖学时,让同学扮演解剖学的模型,这在第一章就可以开始,在老师简单阐述理论后,让几位同学站在前面,每一位同学都自己摆一摆,看谁摆的姿势更好,更准确。在讲授人体常见的几个面,几个轴的时侯,可以让两个同学上台,一个作为标本,一个作为魔术师,模拟对人体的切割,我们可以这切,还可以那么切,体现人体的几个不同的面,或者在找一个棍子,一位同学作演示,这个棍子在人体是如何摆放的,这样人体的轴就摆在演前。还有学生也可以自己扮演器官,演示器官的比邻,比如膀胱、子宫、直肠的顺序排列由人来排,如此课堂就不再沉闷,课堂就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游戏课,同学们的学习实际上是积极的,是发自内心的。
(3)让学生们不断发现自我,发现自我应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如果老师每日每时像喂小狗小猫那样,喂小孩于现成的知识,吞进去了事,这对智力和个性的发展是不起作用的。关键在于让他们学会独立探索知识。任何教材总有一部分乃至许多部分是不用教师讲授的。而是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探索出结论的东西,就不必讲授,或不宜以讲授为主。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那就他把这一点展示出来,通过探索取得成果才会取得最大快乐,他们之所以喜悦,从表面上看仿佛只是因为发现了新知;但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同时也发现了新的自我──发现用自己的智慧经历一番困难之后赢得的“我的胜利”。
综上所述,综合四年来的教学经历,我的观点是研究视障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其适合视障学生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已毕业学生已具备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在校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