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勇在北方一座二线城市生活,大学毕业后不甘心给人打工的他一直想找个机会自主创业。一次偶然的网购经历让他发现,在网店中有很多新奇并且实用的小发明非常廉价。这些小百货的成本只在几角甚至几分钱,单件售价在几元钱到十几元不等,但是由于生产厂家一般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加上运费后买一件宝贝的支出就需要二三十元了。并且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网上的东西虽然新奇,但毕竟不如实物看着放心,因此很少有人会特意购买。宁勇想,如果能批量购进这些小物件在实体店卖,应该可以有不少的利润。
宁勇看准了这个商机,在一所大学附近的市场旁边租了一家店面,专门出售各类新奇的小物品。由于所选地区学生、年轻白领居多,平时常有结伴逛街的爱好,并且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所以宁勇的小店一开张就顾客盈门。不过,宁勇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小店的客流量虽大,但营业额却不多,大家对这些小东西往往持观望态度,看的多,买的少。另外宁勇还注意到,有很多经常来逛的女孩子往往是对许多可爱的小饰品都爱不释手,选了一大堆之后又觉得虽然每件都不贵,但总数也很惊人,于是常常到交款时放弃购买,而几天后又会来选购,每次都纠结很久,不仅耽误时间,也影响其他顾客进店选购。
宁勇为此大伤脑筋,因为单件利润虽高,但如果销量上不去,还是无利可图。他想到是否应该降价销售,毕竟目前利润空间还很大,即使降低价格,如果能多销,也可以增加收益。加上很多商品的季节性很强,眼看好几种商品就要过季,宁勇情急之下决定打折销售。刚降价的一两天,销售量确实增加了一些,但很快又卖不动了。宁勇正准备继续降价,两位顾客的对话却引起了他的思考。
当时夏天即将过去,宁勇将今年新出的一款清凉坐垫打折,一位顾客正准备购买,另外一名顾客却说:“先别买,也用不上了,过两天还能便宜。”
宁勇忽然意识到,打折促销很有可能是一个误区,于是立即转变了策略,坚决只促销新品。每进一批新货时,特价三天,三天后则立即上调两元,再过几天再上调几元,绝不再降。
一次,一个女孩看中一款可爱的台灯,再三犹豫后还是没有购买。第二天她再来看时发现价格竟然涨了百分之三十,她软磨硬泡希望宁勇按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她,宁勇死活没答应,并且告诉她,这是店里的规矩,今天不但不能按照前天的价格卖,并且如果今天不买,明天还会涨价百分之二十。由于当时的价格依然可以算得上物美价廉,女孩将信将疑地买下了台灯,而下次她再来的时候发现,这款台灯果然又涨了价,于是她心满意足地向同伴炫耀幸亏自己买得早。
很快,常来购买的顾客都知道了这个规矩。于是他们一方面看到新货上架时不敢再迟疑,一方面又都开始惦记便宜货,三天两头就来店里逛逛看有没有新奇的特价商品。
这样一来,宁勇新进的货品只要实用,基本都是抢购态势,而热销三天之后,基本就不再购进同款商品,这样减少了货物积压,成本回收地极快,往往一种货品卖出三分之一时已经收回全部成本。这样即使有所剩不多的商品到过季时还没有卖出去,对于宁勇而言也早已是零成本。这时,宁勇会将零散的过季商品用不透明的塑料袋包装起来,在节日期间作为礼品随机赠送给一些老顾客。虽然并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商品,但免费赠送这一条就足以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所有收到礼物的顾客都兴奋不已。
就这样,宁勇的小铺从看的多买的少,变成了看得多买的更多,因为经常有人连续几天下班晚没时间来看,又怕错过特价商品,就会打电话直接来预订,要求宁勇务必留一件给他。而只要是有信誉的客户,来取货时宁勇都会按照约定好的价格卖给他,顾客还会为此感激不已。后来,宁勇索性将店名改成了“三天特价店”,据说三个月的时间,纯利润就达到了数万元。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价格和需求成反比,因此销量小就降价是一种最常规的思维方式。但在实际中,经营并不是简单地按书本、按公式办事,也并不是一味地出奇、出新,而是要在准确把握顾客心理的基础上跳出传统思维的禁锢,思考适合自己的经营策略,才能与众不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宁勇看准了这个商机,在一所大学附近的市场旁边租了一家店面,专门出售各类新奇的小物品。由于所选地区学生、年轻白领居多,平时常有结伴逛街的爱好,并且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所以宁勇的小店一开张就顾客盈门。不过,宁勇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小店的客流量虽大,但营业额却不多,大家对这些小东西往往持观望态度,看的多,买的少。另外宁勇还注意到,有很多经常来逛的女孩子往往是对许多可爱的小饰品都爱不释手,选了一大堆之后又觉得虽然每件都不贵,但总数也很惊人,于是常常到交款时放弃购买,而几天后又会来选购,每次都纠结很久,不仅耽误时间,也影响其他顾客进店选购。
宁勇为此大伤脑筋,因为单件利润虽高,但如果销量上不去,还是无利可图。他想到是否应该降价销售,毕竟目前利润空间还很大,即使降低价格,如果能多销,也可以增加收益。加上很多商品的季节性很强,眼看好几种商品就要过季,宁勇情急之下决定打折销售。刚降价的一两天,销售量确实增加了一些,但很快又卖不动了。宁勇正准备继续降价,两位顾客的对话却引起了他的思考。
当时夏天即将过去,宁勇将今年新出的一款清凉坐垫打折,一位顾客正准备购买,另外一名顾客却说:“先别买,也用不上了,过两天还能便宜。”
宁勇忽然意识到,打折促销很有可能是一个误区,于是立即转变了策略,坚决只促销新品。每进一批新货时,特价三天,三天后则立即上调两元,再过几天再上调几元,绝不再降。
一次,一个女孩看中一款可爱的台灯,再三犹豫后还是没有购买。第二天她再来看时发现价格竟然涨了百分之三十,她软磨硬泡希望宁勇按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她,宁勇死活没答应,并且告诉她,这是店里的规矩,今天不但不能按照前天的价格卖,并且如果今天不买,明天还会涨价百分之二十。由于当时的价格依然可以算得上物美价廉,女孩将信将疑地买下了台灯,而下次她再来的时候发现,这款台灯果然又涨了价,于是她心满意足地向同伴炫耀幸亏自己买得早。
很快,常来购买的顾客都知道了这个规矩。于是他们一方面看到新货上架时不敢再迟疑,一方面又都开始惦记便宜货,三天两头就来店里逛逛看有没有新奇的特价商品。
这样一来,宁勇新进的货品只要实用,基本都是抢购态势,而热销三天之后,基本就不再购进同款商品,这样减少了货物积压,成本回收地极快,往往一种货品卖出三分之一时已经收回全部成本。这样即使有所剩不多的商品到过季时还没有卖出去,对于宁勇而言也早已是零成本。这时,宁勇会将零散的过季商品用不透明的塑料袋包装起来,在节日期间作为礼品随机赠送给一些老顾客。虽然并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商品,但免费赠送这一条就足以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所有收到礼物的顾客都兴奋不已。
就这样,宁勇的小铺从看的多买的少,变成了看得多买的更多,因为经常有人连续几天下班晚没时间来看,又怕错过特价商品,就会打电话直接来预订,要求宁勇务必留一件给他。而只要是有信誉的客户,来取货时宁勇都会按照约定好的价格卖给他,顾客还会为此感激不已。后来,宁勇索性将店名改成了“三天特价店”,据说三个月的时间,纯利润就达到了数万元。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价格和需求成反比,因此销量小就降价是一种最常规的思维方式。但在实际中,经营并不是简单地按书本、按公式办事,也并不是一味地出奇、出新,而是要在准确把握顾客心理的基础上跳出传统思维的禁锢,思考适合自己的经营策略,才能与众不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