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想在西藏吃点别致的、好吃的,拉萨不是好选择,好选择是林芝。从拉萨到林芝,驱车需要六七个小时。
在工布江达县的大街上,藏香猪出现了。坐了几小时的车之后,我们在此停留一下,吃顿中饭。藏香猪们旁若无人地走在大街上,遍体黑色,体形微小。据当地人说,这种猪就是这么大,不会更大了。藏香猪的成名得益于四处往来的游客,如今藏香猪已经成为当地名吃,价格也被炒到天价,与之齐名的是尼洋河的冷水鱼。不过据当地人介绍,不少街边小馆打着藏香猪的名义,卖的不过是饲养之后的普通猪。
一份藏香猪肉价格不菲,当地人用它炒菜,做腊肉,果然肉质紧密,浓香,能吃出一种奔跑的味道,感觉每一块肉都经过了长途奔跑。然而当地的藏民不善烹调,密集的川菜馆子里的出品也平平。如果用这种猪肉做红烧肉,应该也不错,至少不会比浙江的双头乌差,但是遍寻也没有找到藏香猪做的红烧肉,颇有点遗憾。
当天下午,我们到了林芝。林芝名吃是石锅鸡,在林芝的鲁朗镇,满大街都是石锅鸡的招牌。最近两年,北京也有了专门经营石锅鸡的小店,打扮得藏味十足,然而在当地,每一家小店都狭仄简朴。石锅鸡的要素首先是石锅,用一种名为“皂石”的云母做成,这种石头产于墨脱,需要人力背运出山,再经过当地人仔细凿制。这种锅保温好,据说富含矿物质。许多人都要在此购买一枚石锅,价格在四百元左右。第二要素才是鸡,藏鸡凶悍,一扇翅膀能飞到树上,这种鸡肉质致密,同时在里面加入了各种林芝野山菌和手掌参。手掌参也是当地特产,状如微小的手掌,煮过之后呈透明色,一起用高山雪水炖开,也是富有当地特色的美味。我们在公路边的小馆子里吃石锅鸡,为其中的鸡是公鸡还是母鸡争论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是公鸡,因为母鸡需要留着下蛋,藏鸡蛋往往卖得比鸡还要贵。
吃完石锅鸡,我们继续上路。路上美景无限,然而这一切美景,到了鲁朗的扎西岗村,又都算不上什么了,恍如一炉沉香屑,而在扎西岗村,又一根藏香悄悄燃起,芬芳着天地万物。
人们习惯把鲁朗称为“东方瑞士”,其实看过这里,瑞士不过是“西方鲁朗”。高山草甸之上开遍野花,硕大的云杉、柏树满山遍野,把远处的山染成墨绿。一簇簇的绿,令人应接不暇,马匹与牛羊都在山坡吃草,木质的栅栏有意无意地分割着田园,云雾从半山升起,缓缓的一条丝带,系在鲁朗的额头。
我们去了乔卓玛的家,藏式的老民居,厨房里熏黑了墙壁,而黄铜的锅碗都锃亮。
晚宴是乔卓玛一家人操持的,在这里,我终于见到了藏香猪做成的腊肉,比我想象的肥,几乎见不到瘦肉,整块发黄,微微透明的脂肪,对着夕阳,闪着肉欲的光泽。各种当地的土菜,一把蘑菇,两捆青菜,各种腊肉,下午杀的一只鸡,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这些足够了,足够亲切,也足够乡土。
我们坐在院子里吃饭喝酒,聊天扯淡,厨房就在旁边,冒着炊烟,藏民一会儿就端出一盘菜。没有想象中的好吃,菜做得随意粗犷,以料理食材来说,藏民不及内地的汉人更在行。然而这有什么关系呢?
是的,我们如你所想,又喝了一杯。
在工布江达县的大街上,藏香猪出现了。坐了几小时的车之后,我们在此停留一下,吃顿中饭。藏香猪们旁若无人地走在大街上,遍体黑色,体形微小。据当地人说,这种猪就是这么大,不会更大了。藏香猪的成名得益于四处往来的游客,如今藏香猪已经成为当地名吃,价格也被炒到天价,与之齐名的是尼洋河的冷水鱼。不过据当地人介绍,不少街边小馆打着藏香猪的名义,卖的不过是饲养之后的普通猪。
一份藏香猪肉价格不菲,当地人用它炒菜,做腊肉,果然肉质紧密,浓香,能吃出一种奔跑的味道,感觉每一块肉都经过了长途奔跑。然而当地的藏民不善烹调,密集的川菜馆子里的出品也平平。如果用这种猪肉做红烧肉,应该也不错,至少不会比浙江的双头乌差,但是遍寻也没有找到藏香猪做的红烧肉,颇有点遗憾。
当天下午,我们到了林芝。林芝名吃是石锅鸡,在林芝的鲁朗镇,满大街都是石锅鸡的招牌。最近两年,北京也有了专门经营石锅鸡的小店,打扮得藏味十足,然而在当地,每一家小店都狭仄简朴。石锅鸡的要素首先是石锅,用一种名为“皂石”的云母做成,这种石头产于墨脱,需要人力背运出山,再经过当地人仔细凿制。这种锅保温好,据说富含矿物质。许多人都要在此购买一枚石锅,价格在四百元左右。第二要素才是鸡,藏鸡凶悍,一扇翅膀能飞到树上,这种鸡肉质致密,同时在里面加入了各种林芝野山菌和手掌参。手掌参也是当地特产,状如微小的手掌,煮过之后呈透明色,一起用高山雪水炖开,也是富有当地特色的美味。我们在公路边的小馆子里吃石锅鸡,为其中的鸡是公鸡还是母鸡争论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是公鸡,因为母鸡需要留着下蛋,藏鸡蛋往往卖得比鸡还要贵。
吃完石锅鸡,我们继续上路。路上美景无限,然而这一切美景,到了鲁朗的扎西岗村,又都算不上什么了,恍如一炉沉香屑,而在扎西岗村,又一根藏香悄悄燃起,芬芳着天地万物。
人们习惯把鲁朗称为“东方瑞士”,其实看过这里,瑞士不过是“西方鲁朗”。高山草甸之上开遍野花,硕大的云杉、柏树满山遍野,把远处的山染成墨绿。一簇簇的绿,令人应接不暇,马匹与牛羊都在山坡吃草,木质的栅栏有意无意地分割着田园,云雾从半山升起,缓缓的一条丝带,系在鲁朗的额头。
我们去了乔卓玛的家,藏式的老民居,厨房里熏黑了墙壁,而黄铜的锅碗都锃亮。
晚宴是乔卓玛一家人操持的,在这里,我终于见到了藏香猪做成的腊肉,比我想象的肥,几乎见不到瘦肉,整块发黄,微微透明的脂肪,对着夕阳,闪着肉欲的光泽。各种当地的土菜,一把蘑菇,两捆青菜,各种腊肉,下午杀的一只鸡,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这些足够了,足够亲切,也足够乡土。
我们坐在院子里吃饭喝酒,聊天扯淡,厨房就在旁边,冒着炊烟,藏民一会儿就端出一盘菜。没有想象中的好吃,菜做得随意粗犷,以料理食材来说,藏民不及内地的汉人更在行。然而这有什么关系呢?
是的,我们如你所想,又喝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