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每篇都文质兼美。要想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想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想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需要我们老师去响应、去对话、去引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研读先行,以自身的研读引领学生的研读,以自身的研读体验唤醒学生的研读体验。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但一些语文老师,恰恰缺少对文本的研读,教与学就像蜻蜓点水,难以入情入境,学生没有体验和感受,效率自然不高。那么应该怎样潜心研读文本,以对文本理解度的深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呢?
一、?准确理解文本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在研读文本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要对文本进行准确的理解。诚然,作为一线老师,我们不可能每篇课文都做到研读,但我们可以进行筛选。如执教《三打白骨精》,初读时觉得这篇课文改编后写得并不怎么样,学生易读易懂,也没什么好讲的,但这是选自文学名著中,一定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形象,“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实现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于是,我坐下来研读,读着读着,读出味道了!我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正是因为字斟句酌,才有以下对“诡计多端”精彩演绎。课文说白骨精“诡计多端”。请大家想想,这白骨精究竟施了哪些诡计?”生回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一个村姑,提着一篮馒头,笑着向唐僧走来。”这是美人计。生又答:“白骨精又化作一位白发老婆婆从山上闪出来,拄着拐杖,一步一声地哭着寻女儿。”这是苦肉计。生答:“孙悟空扮成老头……我这条老命也和你拼了。”他用自己拼命的方式来离间师徒。这是离间计。师小结,这真是一计连着一计,可谓“诡计多端”。
教学中只有走进文本,准确理解文本,将学生带进文本,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洞察力、联想力和深度思维。
二、?独到理解文本
只有研读文本,我们才不会像以往那样,抓住片言只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一堂好课,一定有它内在的生长逻辑。这就要求我们能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研读产生独到的理解,教学时若能将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理解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不仅能凸显问题的主干,也能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
读《狼和鹿》,读出世间万物间的生态平衡。从揭题时人类对于狼和鹿的自然情态爱鹿恨狼入手,转而设问“狼和鹿之间到底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且看这耐人寻味的故事”,这样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从一百多年前狼鹿共存时凯巴伯森林的葱绿、生机勃勃、小动物间的嬉戏到森林成了鹿的王国后的“绿色消退、枯黄蔓延、疾病像妖魔的影子游荡”,森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副老态龙钟样,读出鹿是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为此追究原因,人才是罪魁祸首,人们恨狼枪杀狼,导致鹿的大量繁殖,泛滥成灾。至此,人们才明白他们捕杀的狼才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幡然醒悟,进而警示人类不要打破生态平衡,要保护地球这个生态家园,更应自觉地为维护这一自然界亘古不变的生存规律行动起来。
读《剪枝的学问》,读出减少是为了增加。顺着作者“我”的心理变化去探寻剪枝的学问。王大伯家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我”满怀好奇;走进桃园,看到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去那些好好的枝条,“我”一脸疑惑;听了王大伯的介绍,“我”却是将信将疑;春天又到桃园,看到桃花红云片片,盼望早结又大又甜的桃子;暑假,再到桃园,看到桃子个个光鲜红润,“我”又惊又喜,终于明白王大伯的话是有道理的,生活处处有学问啊!
只有通过研读文本,对文本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我们才能理清脉络,找到合适的问题、情节或以某个句子、某个词语作为切入口,对文本进行整合,使内容成几大板块,进而使之成为教学的结构,清晰明了,重点突出,避免面面俱到,拖泥带水,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创新理解文本
对于文本的理解,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研读语言文字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方法,例如情景体验,很多时候往往这样形式的文本理解学生更乐意接受,而且效果会事半功倍。古人讲“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文字是情感、智慧的外衣。研读文本,就是透过语言身临其境,就是使文本情景再现。研读文本,可以抓住文眼,还原情境,揣摩人物精神。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4课《梅兰芳学艺》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眼神,写其前后神采的变化,揭示出了“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的中心。研读后可以知道课文有三处写到了梅兰芳的眼睛,着力描写他苦练“眼神”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如果能抓住“眼神”这一文眼,在教学中还原当时的情境,就能使儿童对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其中有一处是这样写的:“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不是一般地看,而是牢牢地盯,专注地看。看的是“空中飞翔的鸽子”“水底游动的鱼儿”,并不是静物。他不是只看一会儿,而是“常常”这样看,一看就是数小时。还原当时的情境亲身体验一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和长时间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眼睛会有什么感觉?用不了数分钟,就会觉得眼睛疼了,脖子酸了,身体僵硬了。如此创新体验文本,便能引领学生充分领悟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比起传统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研读效果更佳。
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诗人告诉我们,鹅卵石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水的载歌载舞”不断地抚摩,而不是锤子的几经打击。语文教学能力的形成,尤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对自身母语的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需要教育者潜心地研读文本和循序渐进地慧心操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做智慧创新型教师,不断摸索文本研读的方法,不断修炼文本研读的“功力”,才能使自己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能。
(作者单位:无锡新区实验小学)
但一些语文老师,恰恰缺少对文本的研读,教与学就像蜻蜓点水,难以入情入境,学生没有体验和感受,效率自然不高。那么应该怎样潜心研读文本,以对文本理解度的深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呢?
一、?准确理解文本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在研读文本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要对文本进行准确的理解。诚然,作为一线老师,我们不可能每篇课文都做到研读,但我们可以进行筛选。如执教《三打白骨精》,初读时觉得这篇课文改编后写得并不怎么样,学生易读易懂,也没什么好讲的,但这是选自文学名著中,一定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形象,“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实现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于是,我坐下来研读,读着读着,读出味道了!我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正是因为字斟句酌,才有以下对“诡计多端”精彩演绎。课文说白骨精“诡计多端”。请大家想想,这白骨精究竟施了哪些诡计?”生回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一个村姑,提着一篮馒头,笑着向唐僧走来。”这是美人计。生又答:“白骨精又化作一位白发老婆婆从山上闪出来,拄着拐杖,一步一声地哭着寻女儿。”这是苦肉计。生答:“孙悟空扮成老头……我这条老命也和你拼了。”他用自己拼命的方式来离间师徒。这是离间计。师小结,这真是一计连着一计,可谓“诡计多端”。
教学中只有走进文本,准确理解文本,将学生带进文本,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洞察力、联想力和深度思维。
二、?独到理解文本
只有研读文本,我们才不会像以往那样,抓住片言只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一堂好课,一定有它内在的生长逻辑。这就要求我们能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研读产生独到的理解,教学时若能将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理解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不仅能凸显问题的主干,也能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
读《狼和鹿》,读出世间万物间的生态平衡。从揭题时人类对于狼和鹿的自然情态爱鹿恨狼入手,转而设问“狼和鹿之间到底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且看这耐人寻味的故事”,这样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从一百多年前狼鹿共存时凯巴伯森林的葱绿、生机勃勃、小动物间的嬉戏到森林成了鹿的王国后的“绿色消退、枯黄蔓延、疾病像妖魔的影子游荡”,森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副老态龙钟样,读出鹿是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为此追究原因,人才是罪魁祸首,人们恨狼枪杀狼,导致鹿的大量繁殖,泛滥成灾。至此,人们才明白他们捕杀的狼才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幡然醒悟,进而警示人类不要打破生态平衡,要保护地球这个生态家园,更应自觉地为维护这一自然界亘古不变的生存规律行动起来。
读《剪枝的学问》,读出减少是为了增加。顺着作者“我”的心理变化去探寻剪枝的学问。王大伯家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我”满怀好奇;走进桃园,看到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去那些好好的枝条,“我”一脸疑惑;听了王大伯的介绍,“我”却是将信将疑;春天又到桃园,看到桃花红云片片,盼望早结又大又甜的桃子;暑假,再到桃园,看到桃子个个光鲜红润,“我”又惊又喜,终于明白王大伯的话是有道理的,生活处处有学问啊!
只有通过研读文本,对文本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我们才能理清脉络,找到合适的问题、情节或以某个句子、某个词语作为切入口,对文本进行整合,使内容成几大板块,进而使之成为教学的结构,清晰明了,重点突出,避免面面俱到,拖泥带水,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创新理解文本
对于文本的理解,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研读语言文字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方法,例如情景体验,很多时候往往这样形式的文本理解学生更乐意接受,而且效果会事半功倍。古人讲“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文字是情感、智慧的外衣。研读文本,就是透过语言身临其境,就是使文本情景再现。研读文本,可以抓住文眼,还原情境,揣摩人物精神。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4课《梅兰芳学艺》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眼神,写其前后神采的变化,揭示出了“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的中心。研读后可以知道课文有三处写到了梅兰芳的眼睛,着力描写他苦练“眼神”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如果能抓住“眼神”这一文眼,在教学中还原当时的情境,就能使儿童对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其中有一处是这样写的:“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不是一般地看,而是牢牢地盯,专注地看。看的是“空中飞翔的鸽子”“水底游动的鱼儿”,并不是静物。他不是只看一会儿,而是“常常”这样看,一看就是数小时。还原当时的情境亲身体验一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和长时间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眼睛会有什么感觉?用不了数分钟,就会觉得眼睛疼了,脖子酸了,身体僵硬了。如此创新体验文本,便能引领学生充分领悟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比起传统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研读效果更佳。
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诗人告诉我们,鹅卵石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水的载歌载舞”不断地抚摩,而不是锤子的几经打击。语文教学能力的形成,尤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对自身母语的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需要教育者潜心地研读文本和循序渐进地慧心操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做智慧创新型教师,不断摸索文本研读的方法,不断修炼文本研读的“功力”,才能使自己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能。
(作者单位:无锡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