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金融危机的蔓延,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本文在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此次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当前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目前,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40%,由其创造的就业岗位约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的75%。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金融危机的蔓延,使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融资困难进一步加大,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当前的融资难题,不仅是我国中小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关键,而且对于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的次贷危机自2007年爆发以来,不断蔓延升级,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次级房产贷款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具体原因主要有:
(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
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后,房地产成为布什政府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由于有钱人都早已买了房,因此那些收入偏低、收入不固定甚至是没有收入的人成为了房地产销售的目标,次级贷款应运而生。次级贷款的低首付、期限长、利息前低后高的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次级贷款红极一时,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
(二)美联储宏观调控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
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而后其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这种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致使很多人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同时,房地产价格大跌,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陷入了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境地,次贷危机爆发,最终逐步升级、演变为金融危机。
(三)金融机构金融衍生品的滥用
以资产证券化为特征的金融衍生品是导致、放大和扩散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通道。在证券化的过程中,最初一元钱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在次贷违约发生时,损失产生链条式反应,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
(四)金融监管的真空和严重滞后
美国采取的“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真空”,使一些风险极高的金融衍生品成为“漏网之鱼”。同时由于美国政府的金融监管严重滞后于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致使这些金融衍生品在监管很少甚至完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大肆发展起来,成为了金融瘟疫的传播者。
(五)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
评级机构从承销商获取业务费。为了保证CDO高层级获得AAA评级,CDO的创设机构、承销商、评级公司几乎是协同作业,评级公司向创设机构和承销商提供评级程序、标准、模型参数,创设机构则量体裁衣地创造出高评级的债券。评级机构对金融危机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游资在世界各地迅速游动,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频繁,环环相扣,从而使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扩大了危机的范围。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既有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共同特征,也有由于我国的体制等因素形成的自身特点。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如下特征:
(一)中小企业债务比率总体较高,融资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中外源融资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所占比重较小,债务比率总体较高,企业破产风险大。我国中小企业的总负债结构中,主要负债是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率较低。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的借款主要用于短期性周转,无法从事长期的资金规划和投资,其抵御外来风险和长期投资的能力很低,融资结构不合理。
(二)间接融资为主,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受限
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间接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当前实现融资的主要渠道。一方面,我国《公司法》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于公司上市、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规定了很多硬性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的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上市条件,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严重受阻,中小企业只能依赖内源融资、银行贷款和非正式融资,融资渠道极其狭窄,融资方式严重受限。
(三)融资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有银行贷款、民间借贷,集资和易货交易等。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强风险管理以后,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等,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的条件严格,手续繁琐,时间长。一部分中小企业从合法融资渠道难以融资,从而依稚民间借贷来解决流动资金。但民间借贷金额小,利率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利率水平,从而导致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借贷中的盲目投资行为,导致资金的无序运行,融资效率低下。企业之间的赊销赊购,易货交易,导致三角债的发生,经济秩序及社会秩序的混乱。
(四)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少,无信用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少,注册资本质量不高,与银行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担保乘数较小。我国缺乏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标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主要以大企业的指标为参照,没有建立起适应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银行和中小企业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全球的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全球经济开始下滑。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资金需求增加,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审慎贷款,可贷资金减少,信贷配给现象严重,融资困难加剧等。
(一)可贷资金减少,信贷配给现象趋于严重
在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银行加强了信贷的风险管理,收缩了信贷规模。一方面,由于危机期问出现大量不良贷款,许多银行开始惜贷,各银行为控制信贷规模,把限制重点放在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上,导致中小企业可贷资金发生绝对性的缩减。另
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的国内外需求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水平加大,导致金融部门把有限的信贷资源转向了大企业、大项目,从而通过替代效应的形式,相应缩减
关键词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目前,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40%,由其创造的就业岗位约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的75%。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金融危机的蔓延,使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融资困难进一步加大,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当前的融资难题,不仅是我国中小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关键,而且对于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的次贷危机自2007年爆发以来,不断蔓延升级,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次级房产贷款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具体原因主要有:
(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
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后,房地产成为布什政府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由于有钱人都早已买了房,因此那些收入偏低、收入不固定甚至是没有收入的人成为了房地产销售的目标,次级贷款应运而生。次级贷款的低首付、期限长、利息前低后高的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次级贷款红极一时,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
(二)美联储宏观调控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
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而后其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这种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致使很多人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同时,房地产价格大跌,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陷入了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境地,次贷危机爆发,最终逐步升级、演变为金融危机。
(三)金融机构金融衍生品的滥用
以资产证券化为特征的金融衍生品是导致、放大和扩散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通道。在证券化的过程中,最初一元钱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在次贷违约发生时,损失产生链条式反应,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
(四)金融监管的真空和严重滞后
美国采取的“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真空”,使一些风险极高的金融衍生品成为“漏网之鱼”。同时由于美国政府的金融监管严重滞后于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致使这些金融衍生品在监管很少甚至完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大肆发展起来,成为了金融瘟疫的传播者。
(五)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
评级机构从承销商获取业务费。为了保证CDO高层级获得AAA评级,CDO的创设机构、承销商、评级公司几乎是协同作业,评级公司向创设机构和承销商提供评级程序、标准、模型参数,创设机构则量体裁衣地创造出高评级的债券。评级机构对金融危机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游资在世界各地迅速游动,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频繁,环环相扣,从而使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扩大了危机的范围。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既有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共同特征,也有由于我国的体制等因素形成的自身特点。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如下特征:
(一)中小企业债务比率总体较高,融资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中外源融资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所占比重较小,债务比率总体较高,企业破产风险大。我国中小企业的总负债结构中,主要负债是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率较低。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的借款主要用于短期性周转,无法从事长期的资金规划和投资,其抵御外来风险和长期投资的能力很低,融资结构不合理。
(二)间接融资为主,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受限
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间接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当前实现融资的主要渠道。一方面,我国《公司法》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于公司上市、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规定了很多硬性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的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上市条件,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严重受阻,中小企业只能依赖内源融资、银行贷款和非正式融资,融资渠道极其狭窄,融资方式严重受限。
(三)融资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有银行贷款、民间借贷,集资和易货交易等。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强风险管理以后,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等,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的条件严格,手续繁琐,时间长。一部分中小企业从合法融资渠道难以融资,从而依稚民间借贷来解决流动资金。但民间借贷金额小,利率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利率水平,从而导致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借贷中的盲目投资行为,导致资金的无序运行,融资效率低下。企业之间的赊销赊购,易货交易,导致三角债的发生,经济秩序及社会秩序的混乱。
(四)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少,无信用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少,注册资本质量不高,与银行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担保乘数较小。我国缺乏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标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主要以大企业的指标为参照,没有建立起适应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银行和中小企业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全球的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全球经济开始下滑。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资金需求增加,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审慎贷款,可贷资金减少,信贷配给现象严重,融资困难加剧等。
(一)可贷资金减少,信贷配给现象趋于严重
在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银行加强了信贷的风险管理,收缩了信贷规模。一方面,由于危机期问出现大量不良贷款,许多银行开始惜贷,各银行为控制信贷规模,把限制重点放在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上,导致中小企业可贷资金发生绝对性的缩减。另
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的国内外需求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水平加大,导致金融部门把有限的信贷资源转向了大企业、大项目,从而通过替代效应的形式,相应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