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26日,北京世贸天阶时尚大厦时尚廊。
旅行家吴正亚的读者见面会正在这里举办。
他骑着单车从成都到拉萨,全程2193公里,用时50多天,一路走来,他用文字记录下了其中的点点滴滴,整理成书。书的名字很个性,叫做《有多远,“滚”多远》。
“喜欢旅行剥夺了我们的隐身之所。远离家人,远离乡音,离开了所有支撑点,被剥下了面具,我们浮在自身的表皮之上,但正因为感觉到内心的创伤,才可以让每个人,每件事,都恢复奇迹一样的价值。”这是加缪说过的,吴正亚非常喜欢,他说:“在相对极端的环境下旅行,自己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内心也获得蜕变,我懂得了舍弃和珍惜,这应该是旅行的最大意义吧。”
跳出繁华的自我审视
大学毕业后,吴正亚留在上海工作,成为很多人羡慕的“白领”。朝九晚五的写字楼生活,不菲的工资待遇正是现在不少年轻人所追寻的目标,但是这样的生活把天生向往自由的吴正亚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在重复的工作中感到厌倦,热情和期待慢慢消失殆尽,无方向感,极端迷茫的状态。”吴正亚说,“我想远远地离开这座大城市,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找回内心的自己。”
“焦躁”、“痛苦”、“不安”,这样的情绪每天紧紧追随着他,最终,他向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工作说了再见。辞职之后,他决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完成一直以来的梦想——骑车穿越川藏线。选择骑行,是因为这样可以放慢脚步去欣赏沿途的美景,这是开车所不及的。
梦想很美,现实却很残酷。要知道对于一般人来说,从成都旅行到拉萨就已经颇为辛苦,而要骑车完成全程,其中的艰辛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吴正亚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挑战的人。在出发前就做足了“功课”,除了上网收集攻略,还一头扎进图书馆,学习户外旅行知识以及西藏的人文地理知识,研究要走的线路行程。与此同时,他每天还要锻炼身体,储备体能。他笑着说:“刚开始的时候,跑上一段就气喘吁吁,跑一段走一段,然后接着跑。在那段日子里,我知道忍耐和坚持是唯一的办法。坚持一段时间后,慢慢可以跑五公里了,接着就是更长的路线,不管刮风下雨,每天的运动量是必须达标的。其实运动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中断,无论什么理由和原因,都必须坚持。”
2011年8月28日,吴正亚开始了自己的“旅程”。问题接踵而来,首先就是背包的重量,出发前需要带足所有可能用到的东西:线锯、小刀、铁丝、蜡烛、棉袄、常用药……还有自己最爱的书——《庄子》和《四书释义》。后来到了成都,吴正亚发现好多东西是没用的,只会增加自己骑行的重量,于是把很多东西打包寄回家。背包减压了,可他心里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他甚至极端到把牙刷柄折断一多半扔掉了。
痛并快乐着
单车骑行不仅有浪漫奇幻,更有危险。每天都要骑行一百多公里甚至达到过两百公里的吴正亚说:“一路上路途险恶,事故多发,我虽然有心理准备,但真正上路后才发现,现实情况比想象的还要危险!”骑行过程中体力不支摔倒、夜间骑行翻车、遭遇过大狗袭击、汗蚂蝗侵扰、遭遇恶劣天气从烈日炎炎到风雨冰雹,落入冰冷刺骨的溪流里已是家常便饭,途中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折多山赶夜路,当时车灯照亮的范围很小,几米之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完全凭着感觉向前。骑行中,他看到面前路面上有黑黑的一道。那本是养路工人为防止路面裂缝扩大,在上面浇的一层柏油,被吴正亚误认成了沟。他来不及反应,只下意识地猛刹车,自己随即轰的一声,重重地跌落下去,连人带车在路上翻滚了几圈,脸结实的摔打在地面上,头也重重地磕在地上,胸口撞到了自行车的副把上摔断了肋骨……这样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了很大的危险,带着疼痛,他还要继续上路。
关于当地折多山的谚语说:“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谈及川藏线上令无数好汉闻风丧胆的102塌方区,是吴正亚最惊心动魄的回忆之一。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规模的堆积层塌方区,已有数百辆汽车毁灭与此。其中有一段因为地质原因,大约100米范围内集中了连续的多处塌方,此处是疏松的砂土、碎石混泥层,再加上泉眼渗透,是个晴天也经常发生塌方的地方。如果赶上下雨,即便小雨也会引起持续塌方。吴正亚尚未到达102塌方群,就看见前方拥堵了很多汽车。显然,这里刚刚坍塌过,有辆汽车陷在坍塌的烂泥内出不来。他想尽快逃离,不顾坍塌过的路面泥泞厚厚一片,一阵猛骑。但是正当他在泥泞中骑行的时候,一大块土方从山上塌下来,吴正亚完全来不及反应,膝盖以下已经全部被倒塌的泥泞埋住了。他本能的把车子一扔,手脚并用的拼命往外爬啊爬……“幸好当时没有再靠里面走一点,不然塌方中夹杂的大石头足以要了我的命。这算不算一种幸运呢?还是当时葬身于此是一种解脱呢?”吴正亚反问起自己。他唯一得出来的结论是,危险来临的时刻,才懂得生命的可贵……
沿途吴正亚“很光荣”的感冒了,在高原感冒很可能引发肺水肿或脑水肿而毙命。当时,在沿途也找不到治疗肺水肿的医院,在生命面临考验的时候,吴正亚自己开始思考继续前行还是退缩呢?毕竟冒着这么大的危险前行是不理智的。但是,想想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如果中途放弃,就极有可能没有再来一次的勇气。在客栈养病其间,吴正亚听驴友们讲了很多关于骑行的传奇故事,让他更加坚定了前行的路线。经过几天与病魔的抗争后,他又开始上路了。
有形的成就 无形的财富
在折多山摔车,在左贡差点掉进江里,八宿的落石,还有102的塌方让吴正亚明白,活着才是最大的幸福。
一路坚持下来的旅行中,吴正亚慢慢适应了,也收获了沿途的美丽风景,结识了很多和自己一样的“骑友”。“体验了不一样的文化,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事,虽然是一个人,但是我的旅途并不孤单,回到上海后我还是跟旅途中碰到的这些朋友们保持联络。”
都市的生活在吴正亚眼里就是一个迷宫,曾经迷失在大众的诉求、精英指点的路上……这次旅行让吴正亚感叹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体会到,不管多忙碌,偶尔暂停手中的工作,放下纠结,明天就出发,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不一定走得很远,也不一定要骑行,关键是给自己的心放个风,让身体和心灵一起上路。逐渐学会感恩自然和生命。
随着对藏区生活的深入了解,看见藏族人生活中种种令人惊讶之处,他的思维开始缺氧。“最纯净的冰川下最质朴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想象的藏族人生活有天壤之别”……还有此生遇到的最美的星空,最惊心动魄最销魂的怒江72大拐弯,闪耀着蓝色光芒的米堆冰川,美妙绝伦的然乌湖……无数美景和奇迹迎面扑来,目不暇接。
在这艰难行程中,吴正亚经历了苦和累,体验了生与死,最后到达梦寐以求的净土——拉萨。这就是旅行的意义!“高原稀薄的空气治疗了城市里含氧过高的病态生活;强烈的紫外线合成了人所缺失的意志钙质;漫长的上坡消除重重堆叠的脂肪,体重从189斤减少到137斤;酷热和严寒祛除人性中的懦弱和纠结;物质的匮乏让人懂得珍惜;随处可见的淳朴笑脸可医治人内心的冷漠”……
骑行归来的吴正亚又投入到了正常的工作之中, 这次历险,这次追梦,这次心灵之旅,让他的内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川藏线有终点,生活没有终点,人的生命有终点,但只要活着,就应该随时准备走出笼子,给心灵和身体放风。“我从厌倦甚至逃避到现在理清思路,更坚定地面对困难,也懂得了生活中很多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其实非常值得我们珍惜”,吴正亚开心的讲。
吴正亚说,单车骑行川藏线只是他的第一个愿望,他还计划骑行阿里北线和从安徽老家骑到意大利罗马。“阿里北线有5000多公里,气候条件更差,需要准备的时间也更多,这个计划正在实施当中。从老家骑到罗马需要准备的东西就更复杂了,我会慢慢实现这个愿望。”
旅行家吴正亚的读者见面会正在这里举办。
他骑着单车从成都到拉萨,全程2193公里,用时50多天,一路走来,他用文字记录下了其中的点点滴滴,整理成书。书的名字很个性,叫做《有多远,“滚”多远》。
“喜欢旅行剥夺了我们的隐身之所。远离家人,远离乡音,离开了所有支撑点,被剥下了面具,我们浮在自身的表皮之上,但正因为感觉到内心的创伤,才可以让每个人,每件事,都恢复奇迹一样的价值。”这是加缪说过的,吴正亚非常喜欢,他说:“在相对极端的环境下旅行,自己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内心也获得蜕变,我懂得了舍弃和珍惜,这应该是旅行的最大意义吧。”
跳出繁华的自我审视
大学毕业后,吴正亚留在上海工作,成为很多人羡慕的“白领”。朝九晚五的写字楼生活,不菲的工资待遇正是现在不少年轻人所追寻的目标,但是这样的生活把天生向往自由的吴正亚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在重复的工作中感到厌倦,热情和期待慢慢消失殆尽,无方向感,极端迷茫的状态。”吴正亚说,“我想远远地离开这座大城市,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找回内心的自己。”
“焦躁”、“痛苦”、“不安”,这样的情绪每天紧紧追随着他,最终,他向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工作说了再见。辞职之后,他决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完成一直以来的梦想——骑车穿越川藏线。选择骑行,是因为这样可以放慢脚步去欣赏沿途的美景,这是开车所不及的。
梦想很美,现实却很残酷。要知道对于一般人来说,从成都旅行到拉萨就已经颇为辛苦,而要骑车完成全程,其中的艰辛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吴正亚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挑战的人。在出发前就做足了“功课”,除了上网收集攻略,还一头扎进图书馆,学习户外旅行知识以及西藏的人文地理知识,研究要走的线路行程。与此同时,他每天还要锻炼身体,储备体能。他笑着说:“刚开始的时候,跑上一段就气喘吁吁,跑一段走一段,然后接着跑。在那段日子里,我知道忍耐和坚持是唯一的办法。坚持一段时间后,慢慢可以跑五公里了,接着就是更长的路线,不管刮风下雨,每天的运动量是必须达标的。其实运动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中断,无论什么理由和原因,都必须坚持。”
2011年8月28日,吴正亚开始了自己的“旅程”。问题接踵而来,首先就是背包的重量,出发前需要带足所有可能用到的东西:线锯、小刀、铁丝、蜡烛、棉袄、常用药……还有自己最爱的书——《庄子》和《四书释义》。后来到了成都,吴正亚发现好多东西是没用的,只会增加自己骑行的重量,于是把很多东西打包寄回家。背包减压了,可他心里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他甚至极端到把牙刷柄折断一多半扔掉了。
痛并快乐着
单车骑行不仅有浪漫奇幻,更有危险。每天都要骑行一百多公里甚至达到过两百公里的吴正亚说:“一路上路途险恶,事故多发,我虽然有心理准备,但真正上路后才发现,现实情况比想象的还要危险!”骑行过程中体力不支摔倒、夜间骑行翻车、遭遇过大狗袭击、汗蚂蝗侵扰、遭遇恶劣天气从烈日炎炎到风雨冰雹,落入冰冷刺骨的溪流里已是家常便饭,途中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折多山赶夜路,当时车灯照亮的范围很小,几米之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完全凭着感觉向前。骑行中,他看到面前路面上有黑黑的一道。那本是养路工人为防止路面裂缝扩大,在上面浇的一层柏油,被吴正亚误认成了沟。他来不及反应,只下意识地猛刹车,自己随即轰的一声,重重地跌落下去,连人带车在路上翻滚了几圈,脸结实的摔打在地面上,头也重重地磕在地上,胸口撞到了自行车的副把上摔断了肋骨……这样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了很大的危险,带着疼痛,他还要继续上路。
关于当地折多山的谚语说:“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谈及川藏线上令无数好汉闻风丧胆的102塌方区,是吴正亚最惊心动魄的回忆之一。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规模的堆积层塌方区,已有数百辆汽车毁灭与此。其中有一段因为地质原因,大约100米范围内集中了连续的多处塌方,此处是疏松的砂土、碎石混泥层,再加上泉眼渗透,是个晴天也经常发生塌方的地方。如果赶上下雨,即便小雨也会引起持续塌方。吴正亚尚未到达102塌方群,就看见前方拥堵了很多汽车。显然,这里刚刚坍塌过,有辆汽车陷在坍塌的烂泥内出不来。他想尽快逃离,不顾坍塌过的路面泥泞厚厚一片,一阵猛骑。但是正当他在泥泞中骑行的时候,一大块土方从山上塌下来,吴正亚完全来不及反应,膝盖以下已经全部被倒塌的泥泞埋住了。他本能的把车子一扔,手脚并用的拼命往外爬啊爬……“幸好当时没有再靠里面走一点,不然塌方中夹杂的大石头足以要了我的命。这算不算一种幸运呢?还是当时葬身于此是一种解脱呢?”吴正亚反问起自己。他唯一得出来的结论是,危险来临的时刻,才懂得生命的可贵……
沿途吴正亚“很光荣”的感冒了,在高原感冒很可能引发肺水肿或脑水肿而毙命。当时,在沿途也找不到治疗肺水肿的医院,在生命面临考验的时候,吴正亚自己开始思考继续前行还是退缩呢?毕竟冒着这么大的危险前行是不理智的。但是,想想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如果中途放弃,就极有可能没有再来一次的勇气。在客栈养病其间,吴正亚听驴友们讲了很多关于骑行的传奇故事,让他更加坚定了前行的路线。经过几天与病魔的抗争后,他又开始上路了。
有形的成就 无形的财富
在折多山摔车,在左贡差点掉进江里,八宿的落石,还有102的塌方让吴正亚明白,活着才是最大的幸福。
一路坚持下来的旅行中,吴正亚慢慢适应了,也收获了沿途的美丽风景,结识了很多和自己一样的“骑友”。“体验了不一样的文化,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事,虽然是一个人,但是我的旅途并不孤单,回到上海后我还是跟旅途中碰到的这些朋友们保持联络。”
都市的生活在吴正亚眼里就是一个迷宫,曾经迷失在大众的诉求、精英指点的路上……这次旅行让吴正亚感叹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体会到,不管多忙碌,偶尔暂停手中的工作,放下纠结,明天就出发,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不一定走得很远,也不一定要骑行,关键是给自己的心放个风,让身体和心灵一起上路。逐渐学会感恩自然和生命。
随着对藏区生活的深入了解,看见藏族人生活中种种令人惊讶之处,他的思维开始缺氧。“最纯净的冰川下最质朴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想象的藏族人生活有天壤之别”……还有此生遇到的最美的星空,最惊心动魄最销魂的怒江72大拐弯,闪耀着蓝色光芒的米堆冰川,美妙绝伦的然乌湖……无数美景和奇迹迎面扑来,目不暇接。
在这艰难行程中,吴正亚经历了苦和累,体验了生与死,最后到达梦寐以求的净土——拉萨。这就是旅行的意义!“高原稀薄的空气治疗了城市里含氧过高的病态生活;强烈的紫外线合成了人所缺失的意志钙质;漫长的上坡消除重重堆叠的脂肪,体重从189斤减少到137斤;酷热和严寒祛除人性中的懦弱和纠结;物质的匮乏让人懂得珍惜;随处可见的淳朴笑脸可医治人内心的冷漠”……
骑行归来的吴正亚又投入到了正常的工作之中, 这次历险,这次追梦,这次心灵之旅,让他的内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川藏线有终点,生活没有终点,人的生命有终点,但只要活着,就应该随时准备走出笼子,给心灵和身体放风。“我从厌倦甚至逃避到现在理清思路,更坚定地面对困难,也懂得了生活中很多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其实非常值得我们珍惜”,吴正亚开心的讲。
吴正亚说,单车骑行川藏线只是他的第一个愿望,他还计划骑行阿里北线和从安徽老家骑到意大利罗马。“阿里北线有5000多公里,气候条件更差,需要准备的时间也更多,这个计划正在实施当中。从老家骑到罗马需要准备的东西就更复杂了,我会慢慢实现这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