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转变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三方面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结合实际指出了加强体育教师培训的必要性,分析了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在教师自身和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体育教师培训的重点是提高体育教师设计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评价能力培养,并阐述了相应的实施举措。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教师教师培训
[作者简介]孙自敏(1972-),男,河南永城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篮球教学与训练。(河南郑州450009)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95-02
一、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于体育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曾经的教育思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兴趣要求,并在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文化修养。
(一)转变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对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的传授倾向,教师的授课方式由原来的灌输教育转变为引导教育方式,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态度,强调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要求体育教师转变授课方式,改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接受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教师应该把劳累的体育训练变成趣味的运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个体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安排不同的运动项目,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不硬性要求学生的成绩,关注培养学生的自身爱好,教会学生知识不难,难的是培养出学生的爱好。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淡化成绩至上的传统教学理念。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青少年处于青春叛逆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需求,不光要指导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和身体的锻炼,还要学会解决其生活学习上面临的问题,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引导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再者,教师下功夫研究学生,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了如指掌,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运动计划,给学生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满足感。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永不放弃,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要教导学生尊重对手,团结队友,在教学中灌输团队意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加强体育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在学生的教学安排中,学科知识落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之间界定严格,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学校的教学中,基础知识和自然学科的教学占用了几乎全部的课程时间,用于体育、美术、音乐等教育的时间少之又少,造成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降低。在繁重的学习中,由于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造成中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相对于外国同龄人的身体状况,中国学生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而新课标的实施,使原来形同鸡肋的体育课变得重要起来,很多学校也增加了体育课的教学学时,提高体育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新课标的贯彻实施,提高了体育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升级教育观念和教学思维,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教学培养方案,以适应体育和健康新课程的改革,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体育教师不应该只掌握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应考虑到边缘学科知识的储备,如对于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等知识。体育与健康的新标准给体育教学及其改革带来新的动力,给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带来更大的空间,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单一问题,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环境下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显然,目前的体育教师素质状况难以满足这些新要求。加强中学体育教师培训在新形势下具有全新的意义。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不仅有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在师德、教学、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而且有利于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同时,通过培训还有利于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自身问题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新课程改革实施时间不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不能全面理解,造成了一些和改革要求不相符的问题出现。例如,在教师角色转变上、新课程理解、自身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有些教师不能彻底摆脱原有的教学思维和模式的禁锢,依然认为教师和学生不能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教学中不能放下身段参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中依然处于高高在上的姿态,很少参与学生中的合作;过多地强调自身的教学能力,单纯地灌输知识,而忽视了教师的育人职责;同时也有些教师教学创造性不足,依然遵循老套的授课方式,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对新课改认识不足。对新课改认识不透彻,部分体育教师片面地认为新课改内容只是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已,充其量是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趣味性,对于新课改能够改变教育现状持有怀疑态度,不能正确认识新课改的理念和教学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容易忽略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只是片面地改变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教学理论的缺乏。有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出现认识偏差,在教学中过度地展示其教学技能,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裹足不前,不能突破自我的授课模式,死板教学。同时又排斥新课改培训,满足于现有教学水平,不重视教学水平的提高,无法运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积极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体育教师培训现状
新课改政策的实施,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以适应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在培训方面有三点基本要求: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针对培训内容构建不同的培训体系,指定相关有效的培训课程。第二,加强师资力量投入,提高培训教师的素质,选取国家教师、各高校骨干教师、学科精英教师作为培训队伍,使被培训教师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培训。第三,注重培养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专业性,针对被培训教师的不同年龄、不同思维方式设置多样的课程教学培训,切实保证培训质量。但是,目前的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着较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培训的质量,间接地影响了新课改教育的实施。目前,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师培训工作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距离国家要求的课改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1.培训体系不完善。当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现有的培训体系质量也不容乐观,在培训中往往注重提高理论学习和提升理念转变,缺乏全面协调的教学目标。缺乏专业的调查分析,培养计划脱离实际情况,不能符合新课改要求,同时新课改培训的操作性不强,导致受训教师的学习效果不好,没有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2.培训形式单调、培训时间常与教师的工作时间冲突。培训方式的不合理和培训质量不高也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体育教师的培养工作采用较为传统的课堂听讲方式,没有改变原有的培训模式,在教学中缺少培训和学院之间的互动环节,教学氛围不活跃、交流少。体育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运动性和自主活动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培训中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培训和实际教学工作的脱节。同时,体育教师培训的经费不足,制约着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一些创新性培训活动难以开展。
3.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体育新课改增加了体育课程的课程教育课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教师们往往既要上课,又要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的相关知识,还有抽时间参与培训工作。由于任务繁重,很难三方兼顾,培训的时间往往占用了工作和学习时间,甚至出现因工作而放弃培训的情况。
四、体育教师培训的重点及实施举措
(一)提高体育教师设计能力
提高体育教师的设计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对教师的设计能力培训应该做到:通过培训,提高教师深入了解分析的能力,使教师能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如学生的机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能力、学习积极性等,便于针对不同的学生指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师的研究定位能力,培养体育教师分析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结合教学任务,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合理的教学课程安排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体育教师综合能力培养
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联系实际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有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环节的培训工作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状况,通过资料和网络的查询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独立教学研究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反思运用能力,通过不断反思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做一名真正的反思性教师。
(三)体育教师评价能力培养
教师的评价能力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评价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培训工作中,重点培养教师的总结能力,提高教师对教学质量评判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及时总结归纳经验;培养教师的分析判断能力,指的是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剖析、分辨、思考能力,对待专业知识,要有独到的见解,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理性处理,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方法;再者,教师的评价运用能力,教师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学生,做到对课程题目、运动量、学生专业知识、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准确评价。
五、总结
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响应新课改政策的必要工作。在加强教师工作培训时,重点加强教师的设计能力、综合能力、评价能力,对提升教学质量有重大帮助。“少年强则国家强”,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体魄和综合素质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各级教育部门以及从业的教师必须端正态度,积极参与新教程改革,为教育新一代的有志青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何敏学,宋强.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
[2]尹志琼.新课程背景下加强体育教师培训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8).
[3]杨丽娟.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培训改革[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
[4]朱无忧.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2).
[5]张红学.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培训改革[J].科教创新,2008,17(2).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教师教师培训
[作者简介]孙自敏(1972-),男,河南永城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篮球教学与训练。(河南郑州450009)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95-02
一、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于体育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曾经的教育思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兴趣要求,并在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文化修养。
(一)转变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对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的传授倾向,教师的授课方式由原来的灌输教育转变为引导教育方式,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态度,强调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要求体育教师转变授课方式,改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接受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教师应该把劳累的体育训练变成趣味的运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个体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安排不同的运动项目,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不硬性要求学生的成绩,关注培养学生的自身爱好,教会学生知识不难,难的是培养出学生的爱好。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淡化成绩至上的传统教学理念。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青少年处于青春叛逆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需求,不光要指导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和身体的锻炼,还要学会解决其生活学习上面临的问题,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引导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再者,教师下功夫研究学生,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了如指掌,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运动计划,给学生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满足感。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永不放弃,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要教导学生尊重对手,团结队友,在教学中灌输团队意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加强体育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在学生的教学安排中,学科知识落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之间界定严格,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学校的教学中,基础知识和自然学科的教学占用了几乎全部的课程时间,用于体育、美术、音乐等教育的时间少之又少,造成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降低。在繁重的学习中,由于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造成中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相对于外国同龄人的身体状况,中国学生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而新课标的实施,使原来形同鸡肋的体育课变得重要起来,很多学校也增加了体育课的教学学时,提高体育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新课标的贯彻实施,提高了体育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升级教育观念和教学思维,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教学培养方案,以适应体育和健康新课程的改革,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体育教师不应该只掌握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应考虑到边缘学科知识的储备,如对于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等知识。体育与健康的新标准给体育教学及其改革带来新的动力,给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带来更大的空间,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单一问题,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环境下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显然,目前的体育教师素质状况难以满足这些新要求。加强中学体育教师培训在新形势下具有全新的意义。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不仅有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在师德、教学、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而且有利于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同时,通过培训还有利于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自身问题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新课程改革实施时间不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不能全面理解,造成了一些和改革要求不相符的问题出现。例如,在教师角色转变上、新课程理解、自身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有些教师不能彻底摆脱原有的教学思维和模式的禁锢,依然认为教师和学生不能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教学中不能放下身段参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中依然处于高高在上的姿态,很少参与学生中的合作;过多地强调自身的教学能力,单纯地灌输知识,而忽视了教师的育人职责;同时也有些教师教学创造性不足,依然遵循老套的授课方式,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对新课改认识不足。对新课改认识不透彻,部分体育教师片面地认为新课改内容只是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已,充其量是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趣味性,对于新课改能够改变教育现状持有怀疑态度,不能正确认识新课改的理念和教学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容易忽略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只是片面地改变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教学理论的缺乏。有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出现认识偏差,在教学中过度地展示其教学技能,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裹足不前,不能突破自我的授课模式,死板教学。同时又排斥新课改培训,满足于现有教学水平,不重视教学水平的提高,无法运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积极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体育教师培训现状
新课改政策的实施,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以适应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在培训方面有三点基本要求: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针对培训内容构建不同的培训体系,指定相关有效的培训课程。第二,加强师资力量投入,提高培训教师的素质,选取国家教师、各高校骨干教师、学科精英教师作为培训队伍,使被培训教师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培训。第三,注重培养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专业性,针对被培训教师的不同年龄、不同思维方式设置多样的课程教学培训,切实保证培训质量。但是,目前的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着较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培训的质量,间接地影响了新课改教育的实施。目前,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师培训工作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距离国家要求的课改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1.培训体系不完善。当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现有的培训体系质量也不容乐观,在培训中往往注重提高理论学习和提升理念转变,缺乏全面协调的教学目标。缺乏专业的调查分析,培养计划脱离实际情况,不能符合新课改要求,同时新课改培训的操作性不强,导致受训教师的学习效果不好,没有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2.培训形式单调、培训时间常与教师的工作时间冲突。培训方式的不合理和培训质量不高也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体育教师的培养工作采用较为传统的课堂听讲方式,没有改变原有的培训模式,在教学中缺少培训和学院之间的互动环节,教学氛围不活跃、交流少。体育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运动性和自主活动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培训中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培训和实际教学工作的脱节。同时,体育教师培训的经费不足,制约着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一些创新性培训活动难以开展。
3.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体育新课改增加了体育课程的课程教育课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教师们往往既要上课,又要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的相关知识,还有抽时间参与培训工作。由于任务繁重,很难三方兼顾,培训的时间往往占用了工作和学习时间,甚至出现因工作而放弃培训的情况。
四、体育教师培训的重点及实施举措
(一)提高体育教师设计能力
提高体育教师的设计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对教师的设计能力培训应该做到:通过培训,提高教师深入了解分析的能力,使教师能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如学生的机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能力、学习积极性等,便于针对不同的学生指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师的研究定位能力,培养体育教师分析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结合教学任务,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合理的教学课程安排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体育教师综合能力培养
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联系实际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有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环节的培训工作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状况,通过资料和网络的查询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独立教学研究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反思运用能力,通过不断反思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做一名真正的反思性教师。
(三)体育教师评价能力培养
教师的评价能力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评价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培训工作中,重点培养教师的总结能力,提高教师对教学质量评判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及时总结归纳经验;培养教师的分析判断能力,指的是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剖析、分辨、思考能力,对待专业知识,要有独到的见解,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理性处理,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方法;再者,教师的评价运用能力,教师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学生,做到对课程题目、运动量、学生专业知识、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准确评价。
五、总结
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响应新课改政策的必要工作。在加强教师工作培训时,重点加强教师的设计能力、综合能力、评价能力,对提升教学质量有重大帮助。“少年强则国家强”,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体魄和综合素质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各级教育部门以及从业的教师必须端正态度,积极参与新教程改革,为教育新一代的有志青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何敏学,宋强.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
[2]尹志琼.新课程背景下加强体育教师培训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8).
[3]杨丽娟.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培训改革[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
[4]朱无忧.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2).
[5]张红学.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培训改革[J].科教创新,200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