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味是语文课的灵魂,是语文教学中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而语文味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语文味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具有语文味,通过朗读与品味,语文老师的自我提升,使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语文味,灵魂,缺失,朗读,品味。
语文课最大的缺失,是语文本体的淡化与失落,也就是语文课缺少了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的灵魂,是语文教学中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而语文味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
一、什么是语文味?这个学术概念正式提出的程少堂先生,他把语文味定义为:“所谓语文味
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快感。”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二、语文味缺失的原因
联系语文教学实际,纵观造成语文味缺失的原因,我认为大体来说有两点:1、考试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万般皆下品,惟有考分高”,这就导致语文课异化,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也不再“语文味”了。2、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近年来,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它丰富课堂的同时,也挤掉了学生读与品的时间。人教版的初三语文课本编排了不少的小说单元,有些教师就下载了改编的同名电影给学生看,学生看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主题和主人公形象,这样就结束了一篇小说的学习。更有甚者,对戏剧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看看改编的电影就完事了,需要品味的台词只字不提。语言是具有含蓄性,隐喻性,感情性的,有时直观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很难传达语言的内涵。语文课上,学生把更多的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这种缺少语言玩味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三、如何彰显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呢?
首先,让朗读嘹亮语文课堂。
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成真情实感。把人带入文本中,受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这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表现。我经常和学生说: 读书是一种境界,准确无误而饱含感情的朗读,甚至成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如教读《沁园春雪》时,在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播放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让人仿佛看到当年毛泽东站在塬上,放眼美好河山,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万丈豪情。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当然阅读形式也可以有默读、速读、跳读等,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其次,让语文课堂有“品”味。
能准确地赏析语言,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最高体现。没有品析的语文课,不能彰显语文课的语文味
(一)品字词品妙处
一篇优秀的文章,无不注重词语的准确运用。以《春》为例,在赏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时,先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在什么自然环境中,在怎样的心情中用“偷”和“钻”来写他眼中正在生长的小草的?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出“钻”字用得好,“钻”字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在学习古文时,也要引导学生能赏析词语。“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沈复《幼时记趣》)其中的“强”字运用准确生动,写出作者专注入迷的神态。“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其中“吐”和“吞”生动传神地写出捕虫动作的准确和迅速。
(二)品修辞品意境
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结合原文加上自己的想象,说说这些比喻好在哪里,在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你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我不由想起婴儿在摇篮里的情景,那是怎样温馨的一个画面。婴儿除了母亲的怀抱,还有哪里抵得上摇篮的温暖舒适呢。这些小山就象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呵护着小小的济南城。”……学生在品味这些优美的修辞语句时,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每个同学的脑海里都有一副属于自己的图画,形成独特的意境,自然受到语言美和精神美的熏陶。同时也从名家的文笔之中汲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三)品细节品感情
语文课之所以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学是人学,更是情学,真正的文学作品,必定是人类情感的结晶,而好多动人的感情都是在细节中展现,所以语文课堂要抓住细节,抓住作者的情感点,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作者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
写于1925年的《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在浦口车站,父子离别之际那种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尤其是对父亲为他买橘子背影的刻画,显得情真意切,爱意绵绵。我让学生精读这一细节,画出动作描写,然后模仿一下父亲的这些动作,让学生品味这些细节的作用。先是“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然后“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只见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品读,学生很真切地体会到:父亲年老体弱的形态:体态──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而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还非要千难万艰地去给儿子买那几个橘子去,再让学生联系当时父亲那祸不单行的境遇,父亲那种拳拳爱子的深情,让人因之心颤,因之落泪,通过品细节,学生和作者真是感同身受了。
品味语言,品出人间至善至美的真情,壮志难酬的悲愤,春风得意的昂扬,安贫乐道的超脱;品出大自然博大宽广的美妙,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语文教学便有了滋味。
当然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我们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语文教师用语文独有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去优化语文教学过程,那么语文的“香味”就会越飘越远。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我们的语文课就会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程少堂《“语文味儿”理论构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
语文味,灵魂,缺失,朗读,品味。
语文课最大的缺失,是语文本体的淡化与失落,也就是语文课缺少了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的灵魂,是语文教学中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而语文味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
一、什么是语文味?这个学术概念正式提出的程少堂先生,他把语文味定义为:“所谓语文味
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快感。”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二、语文味缺失的原因
联系语文教学实际,纵观造成语文味缺失的原因,我认为大体来说有两点:1、考试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万般皆下品,惟有考分高”,这就导致语文课异化,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也不再“语文味”了。2、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近年来,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它丰富课堂的同时,也挤掉了学生读与品的时间。人教版的初三语文课本编排了不少的小说单元,有些教师就下载了改编的同名电影给学生看,学生看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主题和主人公形象,这样就结束了一篇小说的学习。更有甚者,对戏剧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看看改编的电影就完事了,需要品味的台词只字不提。语言是具有含蓄性,隐喻性,感情性的,有时直观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很难传达语言的内涵。语文课上,学生把更多的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这种缺少语言玩味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三、如何彰显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呢?
首先,让朗读嘹亮语文课堂。
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成真情实感。把人带入文本中,受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这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表现。我经常和学生说: 读书是一种境界,准确无误而饱含感情的朗读,甚至成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如教读《沁园春雪》时,在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播放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让人仿佛看到当年毛泽东站在塬上,放眼美好河山,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万丈豪情。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当然阅读形式也可以有默读、速读、跳读等,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其次,让语文课堂有“品”味。
能准确地赏析语言,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最高体现。没有品析的语文课,不能彰显语文课的语文味
(一)品字词品妙处
一篇优秀的文章,无不注重词语的准确运用。以《春》为例,在赏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时,先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在什么自然环境中,在怎样的心情中用“偷”和“钻”来写他眼中正在生长的小草的?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出“钻”字用得好,“钻”字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在学习古文时,也要引导学生能赏析词语。“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沈复《幼时记趣》)其中的“强”字运用准确生动,写出作者专注入迷的神态。“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其中“吐”和“吞”生动传神地写出捕虫动作的准确和迅速。
(二)品修辞品意境
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结合原文加上自己的想象,说说这些比喻好在哪里,在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你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我不由想起婴儿在摇篮里的情景,那是怎样温馨的一个画面。婴儿除了母亲的怀抱,还有哪里抵得上摇篮的温暖舒适呢。这些小山就象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呵护着小小的济南城。”……学生在品味这些优美的修辞语句时,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每个同学的脑海里都有一副属于自己的图画,形成独特的意境,自然受到语言美和精神美的熏陶。同时也从名家的文笔之中汲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三)品细节品感情
语文课之所以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学是人学,更是情学,真正的文学作品,必定是人类情感的结晶,而好多动人的感情都是在细节中展现,所以语文课堂要抓住细节,抓住作者的情感点,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作者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
写于1925年的《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在浦口车站,父子离别之际那种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尤其是对父亲为他买橘子背影的刻画,显得情真意切,爱意绵绵。我让学生精读这一细节,画出动作描写,然后模仿一下父亲的这些动作,让学生品味这些细节的作用。先是“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然后“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只见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品读,学生很真切地体会到:父亲年老体弱的形态:体态──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而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还非要千难万艰地去给儿子买那几个橘子去,再让学生联系当时父亲那祸不单行的境遇,父亲那种拳拳爱子的深情,让人因之心颤,因之落泪,通过品细节,学生和作者真是感同身受了。
品味语言,品出人间至善至美的真情,壮志难酬的悲愤,春风得意的昂扬,安贫乐道的超脱;品出大自然博大宽广的美妙,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语文教学便有了滋味。
当然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我们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语文教师用语文独有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去优化语文教学过程,那么语文的“香味”就会越飘越远。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我们的语文课就会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程少堂《“语文味儿”理论构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