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编纂是档案利用工作的一种形式,是档案人员主动发掘档案中具有特殊价值的部分以提供给社会利用的工作。医院档案编纂工作有其特殊性,它面向的对象主要是患者及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公众需求,改进档案编纂工作是新形势下对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档案编纂人员作用的发挥,并致力于提升编纂人员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敏eL,陛。关键词:医院;档案;编纂;建议
编纂是档案利用工作的一种形式,是指档案人员将档案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提取出来,以具有倾向性专题成果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利用的工作。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医院档案部门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其档案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价值性不容忽视,从档案里寻找出最有价值的部分,及时进行开发利用,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作用日益成为档案人员的重要工作。
一、医院档案编纂工作的内容
医院档案编纂的工作内容因专题的不同、档案情况的差异而各具特点,但一般情况下,其工作内容一般包括:①编纂选题。无论以何种形式、何种方法编纂、公布档案,首先皆要依据档案的状况、客观的需要以及编纂者的专业特点及水平来确定编纂题目,确定编纂题目之后,编者应围绕编纂题目进行编前研究;②查找档案。应将档案室内外凡与编纂题目有直接关系的档案全宗进行普遍查找,将所需档案尽归编者之手,以便为下一步的选材工作打好物质基础;③挑选档案。已经查找到的档案,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公布价值,也有的档案不符合《档案法》有关规定而不宜公布;此外,囿于汇编篇幅以及人力、物力和时间的限制,有的档案虽已查找到,却不能编纂公布,这些情况下编者必须认真挑选;④加工档案。档案原件不能直接送去印刷出版,编者必须将选定的档案正文抄写或打印到时稿纸上,这项编纂工作环节称为“转录加工”;⑤修拟档案标题;⑥编排档案。编者必须根据汇编题目的需要,以及选人汇编的档案文献的不同情况,按一定的编排原则将其分类和排列,使档案文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⑦撰写汇编辅文。包括评述性材料,如注释、按语、序言等;查考性材料,如年表、插图、备考、编辑说明等;检索性材料,如目录、索引等。此外,其内容还包括回忆录、地方志及谱牒的编纂及电子档案的编纂等。
二、医院档案编纂工作的现状
(一)档案编纂工作成效的医院差异
一是医院经济因素对档案编纂工作产生影响,造成有的医院编纂工作做得比较好,有的医院做得不太好;二是医院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影响到了档案编纂工作;三是历史传统的影响。此外还有档案资源多寡、档案工作人员的能力、人们利用需求等因素,都会对单位档案编纂工作产生影响,而使各医院的档案编纂工作成效多有不同。比如上海、北京、杭州等经济发达医院对档案工作的投入较多,相应地其档案编纂工作的成效也比较显著,经常会有一些档案文献出版。
(二)医院档案编纂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目前,医院档案部门在人力上尤其是编纂主体上相对要薄弱些。医院档案部门人数较少,一人往往要负责一个门类或多个门类的档案工作,工作量较大,难以抽出时间进行编纂。其次,编纂成果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
三、医院档案编纂工作方法改进的思考与建议
(一)联系历史,突出医院特色
要求参与档案编纂人员要深入了解本医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熟习历史知识、历史名词等。另外,在进行医院档案编纂工作时,要选取一些能突出医院特色的档案,对这些档案内容进行编纂出版能够很好地反映本医院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
(二)提升文化性,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公众对档案的文化需求越来越趋向于生活化和实用化,对于与身边切实利益较远的史料和政策文件的编纂需求不是特别大。公众希望出现一些特色档案和专题档案以便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档案馆在编纂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本馆的特色档案资源,展示特色,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地方特色,将其作为品牌档案编纂。
(三)借鉴先进医院的档案编纂工作方法
档案编纂工作做得成功的医院自有其做得好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其他医院应主动加强交流与学习,借鉴其经验。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谁占有高度有价值的信息,谁就占有主动权。医院档案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档案资源,做好档案编纂工作。
(四)提升档案编纂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与历史素养
1.编纂人员要有所作为
勤奋工作、认真踏实是每一位档案人员必须具有的品质。但是,档案人员特别是档案编纂人员应该以自己的作为证明档案编纂工作的重要性。编纂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编纂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利用的有效性,同时也影响着利用者对档案工作的看法与态度。因为在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时,往往及时提供一两件关键性的材料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
医院档案部门尤其是编纂人员应该主动适应中心工作,树立超前意识,以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医院的动态。以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编纂成果来为中心工作服务,能真正发挥档案作用,体现档案价值。
2.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
一个单位的档案内容依然包罗万象,甚至不少档案还涉及了相当高深、专门的学问。如果档案人员不具备与档案内容相关联的基础知识,不具备相应的思想、業务、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修养,则无法正确认识档案的价值,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要使档案人员进行编纂工作,提高医院档案人员素质迫在眉睫。首先应提高档案人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把握正确的方向,培养敏锐性,同时提高对馆藏档案的熟悉程度,至少要做到对自身馆藏中的“精品”了然指掌,观察、分析档案,及时提供有用的编纂成果。档案编纂工作并不是收集、整理、装订资料之类的简单事务,其特性决定了编纂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学、文献学、编辑学、写作学等基础知识。因此,档案人员应不断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对档案材料的鉴别能力,提高语言文字读写能力。
总之,人的因素是档案编纂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档案人员应该通过编纂工作的实践来锻炼自己,把自身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编纂是档案利用工作的一种形式,是指档案人员将档案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提取出来,以具有倾向性专题成果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利用的工作。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医院档案部门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其档案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价值性不容忽视,从档案里寻找出最有价值的部分,及时进行开发利用,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作用日益成为档案人员的重要工作。
一、医院档案编纂工作的内容
医院档案编纂的工作内容因专题的不同、档案情况的差异而各具特点,但一般情况下,其工作内容一般包括:①编纂选题。无论以何种形式、何种方法编纂、公布档案,首先皆要依据档案的状况、客观的需要以及编纂者的专业特点及水平来确定编纂题目,确定编纂题目之后,编者应围绕编纂题目进行编前研究;②查找档案。应将档案室内外凡与编纂题目有直接关系的档案全宗进行普遍查找,将所需档案尽归编者之手,以便为下一步的选材工作打好物质基础;③挑选档案。已经查找到的档案,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公布价值,也有的档案不符合《档案法》有关规定而不宜公布;此外,囿于汇编篇幅以及人力、物力和时间的限制,有的档案虽已查找到,却不能编纂公布,这些情况下编者必须认真挑选;④加工档案。档案原件不能直接送去印刷出版,编者必须将选定的档案正文抄写或打印到时稿纸上,这项编纂工作环节称为“转录加工”;⑤修拟档案标题;⑥编排档案。编者必须根据汇编题目的需要,以及选人汇编的档案文献的不同情况,按一定的编排原则将其分类和排列,使档案文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⑦撰写汇编辅文。包括评述性材料,如注释、按语、序言等;查考性材料,如年表、插图、备考、编辑说明等;检索性材料,如目录、索引等。此外,其内容还包括回忆录、地方志及谱牒的编纂及电子档案的编纂等。
二、医院档案编纂工作的现状
(一)档案编纂工作成效的医院差异
一是医院经济因素对档案编纂工作产生影响,造成有的医院编纂工作做得比较好,有的医院做得不太好;二是医院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影响到了档案编纂工作;三是历史传统的影响。此外还有档案资源多寡、档案工作人员的能力、人们利用需求等因素,都会对单位档案编纂工作产生影响,而使各医院的档案编纂工作成效多有不同。比如上海、北京、杭州等经济发达医院对档案工作的投入较多,相应地其档案编纂工作的成效也比较显著,经常会有一些档案文献出版。
(二)医院档案编纂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目前,医院档案部门在人力上尤其是编纂主体上相对要薄弱些。医院档案部门人数较少,一人往往要负责一个门类或多个门类的档案工作,工作量较大,难以抽出时间进行编纂。其次,编纂成果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
三、医院档案编纂工作方法改进的思考与建议
(一)联系历史,突出医院特色
要求参与档案编纂人员要深入了解本医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熟习历史知识、历史名词等。另外,在进行医院档案编纂工作时,要选取一些能突出医院特色的档案,对这些档案内容进行编纂出版能够很好地反映本医院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
(二)提升文化性,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公众对档案的文化需求越来越趋向于生活化和实用化,对于与身边切实利益较远的史料和政策文件的编纂需求不是特别大。公众希望出现一些特色档案和专题档案以便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档案馆在编纂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本馆的特色档案资源,展示特色,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地方特色,将其作为品牌档案编纂。
(三)借鉴先进医院的档案编纂工作方法
档案编纂工作做得成功的医院自有其做得好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其他医院应主动加强交流与学习,借鉴其经验。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谁占有高度有价值的信息,谁就占有主动权。医院档案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档案资源,做好档案编纂工作。
(四)提升档案编纂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与历史素养
1.编纂人员要有所作为
勤奋工作、认真踏实是每一位档案人员必须具有的品质。但是,档案人员特别是档案编纂人员应该以自己的作为证明档案编纂工作的重要性。编纂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编纂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利用的有效性,同时也影响着利用者对档案工作的看法与态度。因为在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时,往往及时提供一两件关键性的材料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
医院档案部门尤其是编纂人员应该主动适应中心工作,树立超前意识,以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医院的动态。以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编纂成果来为中心工作服务,能真正发挥档案作用,体现档案价值。
2.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
一个单位的档案内容依然包罗万象,甚至不少档案还涉及了相当高深、专门的学问。如果档案人员不具备与档案内容相关联的基础知识,不具备相应的思想、業务、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修养,则无法正确认识档案的价值,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要使档案人员进行编纂工作,提高医院档案人员素质迫在眉睫。首先应提高档案人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把握正确的方向,培养敏锐性,同时提高对馆藏档案的熟悉程度,至少要做到对自身馆藏中的“精品”了然指掌,观察、分析档案,及时提供有用的编纂成果。档案编纂工作并不是收集、整理、装订资料之类的简单事务,其特性决定了编纂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学、文献学、编辑学、写作学等基础知识。因此,档案人员应不断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对档案材料的鉴别能力,提高语言文字读写能力。
总之,人的因素是档案编纂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档案人员应该通过编纂工作的实践来锻炼自己,把自身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