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英语课程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树立坚定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备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因此,人们对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重视。传统的英语教材只片面强调知识和智力,而忽视与学习活动及创造性潜能的发展相联系的情感因素,导致认知和情感分离。新课标则强调知情合一,以情促知,以情带知,以知促情,两者和谐互动,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教学功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感色彩浓厚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愉悦、轻松、风趣、令人陶醉的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
1.实物设置情境
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我们应利用教室里的人、实物设置情境,也可根据教学内容,准备一些水果、衣物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我上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What’s this in English?”时,通过一些不同颜色的水果、文具进行教学,并且把水果奖励给一些积极回答且答对的同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可大大增强语言教学的感染力。
2.图片展示情境
利用图片,结合课本进行直观教学。如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What’s the weather like?”这一篇课文可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问和答,这样的直观教学一来一目了然,二来使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
3.模拟交际活动
英语是一门语言交际课。模拟交际活动是为真实交际做准备的练习活动。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会话练习,感受会话情境。上课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表演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语言实践的目的。如上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可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顾客、老板等,进行较为真实的情景对话,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积极评价,体验情感
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活动,使其充分体验,进入情感氛围,并有不同的收获。
1.体验成功
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优点,用赞美的目光、和蔼的微笑、温暖的话语,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或积极表现给予高度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要从多角度接纳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如讨论课文时,简单的题目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难度大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
2.体验师爱
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或遇到困难、挫折时,老师的关爱和适时适度的鼓励非常重要。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批改作业时的评语。作业批改评语是师生间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例如“近来你有进步了,继续努力哦!老师看好你!”等激励的评语能让学生从评语中体验和感悟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二是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对他教育的态度和方法。比如说在上课时学生A因学生B被学生C欺负而打了学生C,作为老师,在课上平息此事后不应马上就责骂学生A,处理手段应该这样:课后叫学生A到办公室并准备两颗糖,对他说:“这有一颗糖奖励你,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有正义感。”然后拿出第二颗糖说:“这第二颗糖奖励你,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有勇气。你走进我的办公室就证明你有改正错误的勇气,所以这第二颗糖奖励给你。”试问,这么有正义感的学生能不被感动吗?我相信只要是有感情的人,都能体验到这浓浓的师爱。
总而言之,教师应时常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世界,在教学中因材施教,通过各种人性化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磁场,从而建立起师生良好的情感纽带,提高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感色彩浓厚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愉悦、轻松、风趣、令人陶醉的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
1.实物设置情境
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我们应利用教室里的人、实物设置情境,也可根据教学内容,准备一些水果、衣物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我上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What’s this in English?”时,通过一些不同颜色的水果、文具进行教学,并且把水果奖励给一些积极回答且答对的同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可大大增强语言教学的感染力。
2.图片展示情境
利用图片,结合课本进行直观教学。如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What’s the weather like?”这一篇课文可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问和答,这样的直观教学一来一目了然,二来使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
3.模拟交际活动
英语是一门语言交际课。模拟交际活动是为真实交际做准备的练习活动。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会话练习,感受会话情境。上课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表演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语言实践的目的。如上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可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顾客、老板等,进行较为真实的情景对话,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积极评价,体验情感
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活动,使其充分体验,进入情感氛围,并有不同的收获。
1.体验成功
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优点,用赞美的目光、和蔼的微笑、温暖的话语,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或积极表现给予高度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要从多角度接纳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如讨论课文时,简单的题目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难度大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
2.体验师爱
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或遇到困难、挫折时,老师的关爱和适时适度的鼓励非常重要。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批改作业时的评语。作业批改评语是师生间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例如“近来你有进步了,继续努力哦!老师看好你!”等激励的评语能让学生从评语中体验和感悟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二是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对他教育的态度和方法。比如说在上课时学生A因学生B被学生C欺负而打了学生C,作为老师,在课上平息此事后不应马上就责骂学生A,处理手段应该这样:课后叫学生A到办公室并准备两颗糖,对他说:“这有一颗糖奖励你,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有正义感。”然后拿出第二颗糖说:“这第二颗糖奖励你,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有勇气。你走进我的办公室就证明你有改正错误的勇气,所以这第二颗糖奖励给你。”试问,这么有正义感的学生能不被感动吗?我相信只要是有感情的人,都能体验到这浓浓的师爱。
总而言之,教师应时常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世界,在教学中因材施教,通过各种人性化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磁场,从而建立起师生良好的情感纽带,提高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