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下的千年民居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262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至今保留着古人穴居的生活方式,当地人所住的民居称“地坑院”,已有数千年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仅存的一种地下古民居建筑。这些传承人类古老文明的建筑活化石,一度因居民流失被填埋,用于耕种,数量骤减。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开始得到关注和保护。如今,人们可以通过一条条通往地下的隧道,体会古人无处不在的生活智慧。

黄土高坡孕育的穴居文化


  地坑院,是在平地上向下挖5—6米深的方形土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也被称为“地下四合院”。它起源于人类穴居发展的晚期,是黄土高原地带形成的最古老、最独特的民居样式之一。1964年,美国建筑师鲁道夫斯基曾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向全世界介绍了地坑院。
  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原,留给陕州一种特别的地貌——塬,由流水冲刷而成,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厚50—150米的黄土是塬的主要构成,这些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而成,它土质紧密,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且极难渗水,为不依赖外来材料,仅靠人工就可以开凿的地下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陕州境内有近百个村落,地坑院多达上万座,集中分布在东凡塬、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
  这三大塬区,正处在仰韶文化遗址上。早期人类靠稍加敲擊的石块之类极为粗糙简单的工具,与大自然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生产力如此低下的时期,天然洞穴成为当时人类躲避风雨和猛兽袭击的最佳选择。新石器时代之后,人类自觉营造的观念逐步形成,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开始筑穴而居。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豫西地区的人类居所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一时期正是人类穴居文化的成熟阶段,陕州三大塬区中的庙上村、人马寨、窑头等地,都有仰韶文化的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中,“灰坑”的数量最多,以贮存食物的窖穴为主,少数是人类的居所。这些地坑式院落,都有台阶供上下,有直坡式、也有螺旋式,大约是地坑院的雏形。2005年,陕州所在的三门峡市,发掘出一座结构独特的民居汉墓,面积300多平方米,由地面向下俯瞰,为一座完整的院落,结构与现代的地坑院已极为接近。这座汉墓距今大约有2000年。
  窑头村,处于黄土台阶平板中心,村中民居95%以上都是地坑院。根据文字记载,当地地坑院文化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传说地坑院村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但我们初入村庄,却见瓦房一排排挺拔在地面上,与中原地区的大多数村庄并无两样。按照当地人的说法,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的居所还是以地坑院为主,之后陆续有年轻人为了方便,搬到地上,住进瓦房,于是形成了地上、地下两种生活方式。现在村里有不少老人仍旧生活在地坑院中,地面排烟口冒出的炊烟,让人仿佛回到遥远的过去。
  从远处看,这些院落大多呈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深6—8米,每个院落通常有8孔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门洞窑、厕所窑等。主窑的规格为“九五窑”,即高9尺5寸(3.17米),宽9尺(3米),一门三窗;客窑为“八五窑”,高8尺5寸(2.83米),宽8尺(2.67米),一门两窗。和所有的窑洞一样,地坑院冬暖夏凉,隔热效果明显,沿着通往地下的长长的隧道走到院落里,发现其隔音的能力同样强大,地面上各种嘈杂的声响,传到院子里已经减弱了一多半,女人们在院子里拉家常、剪窗花,一切静谧安详,如同是一个隐秘的世界。

“下院”讲究多,三年始建成


  当地人把建窑洞叫作“下院子”,一般的院落占地1—1.5亩,至少七八间窑洞,对于见惯了砖瓦房的我们来说,很难想象,建成这样一个地下院落,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人力。
  下院子,从确定窑洞方位的“方院”开始。在当地人心中,地坑院的建造是关系到家庭兴衰的大事,动工之前的选址,大到院落地形、朝向、大小,小到何处下线定桩、何时动工,必定要请懂风水的先生来看一看才能确定。关于地坑院基地的选择,当地人普遍的讲究是:宅后有山梁大塬,意为背后有靠山,世世代代能得到祖上庇佑。接下来,要根据宅基地的地势和面积,按照阴阳八卦的方位决定院落的形式。根据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不同的方位朝向和主窑洞所处的方位,地坑院分别被称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和北坎宅。
  正式的工程从挖坑开始,先用铁锨将黄土掘起,深度到两米左右时,在四角设垂直运土的轱辘。这一工程耗时耗力,例如,宽10米、长10米、深6米的地坑院,需要向外运送黄土600方,光是挖坑一项,就需要13个人连续工作半个月。地基的大致形状挖成后,还需要把表面修理平整,称“刮崖面子”。
  接下来是开凿窑洞,也称“打窑”,就是挖出窑洞的形状。窑洞的规格一般为高3米左右,宽4米左右,深10米左右,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型,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除了住人,还要留出厕所窑和门洞窑。门洞窑地面凿成斜坡,形成甬道,再拐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进出的通道,称为“门洞”。正对门洞向阳的一面为长辈居住的正窑,左右为侧窑。挖好窑洞后,还需要做一系列的防渗和排水措施。
  建造窑洞所用的土坯,就是以当地的黄土制成,过去制作土坯也叫“打胡墼”,是当地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制作时,在黄土里添加一定量的碎麦秸,倒入撒入草木灰的模具里,再用夯打实,然后取下模具,翻起土坯,晒干后即可使用。用这种土坯垒建的房屋,稳固程度丝毫不亚于砖结构。
  和其他形式的窑洞一样,地坑院的室内也都有连锅灶和炕,做饭时产生的烟通过火炕、火墙、烟道,最后从烟囱排放出去,这个热量循环的过程,不仅能在冬天让室内保持温暖,还能让窑洞在夏天避免潮湿。为了通风透气,每家窑洞的顶部都有一条宽15厘米的小孔,当地人叫“溜子”,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收获时节,只要将晾晒好的粮食扫到溜子附近,通过溜子漏到屋里放置的粮囤就大功告成了,这个工作连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以胜任,几乎是农耕社会中最省力的粮食运送方式了。   最后,在地坑院和地面的四周还要砌一圈青砖青瓦的屋檐,用于排泄雨水,屋檐上砌起一道50厘米左右的拦马墙,既可以防雨水,又可以保证地面行人的安全,还有一定装饰作用。
  站在地坑院中,仰望天空,不由得有几分天人合一的感动。整个地坑院构造精巧,所有材料因地制宜,充分体现了中原地区民间的智慧。这种地坑院具有极强的稳固性,即使幾经修复,仍然能代代传承。

罗曼蒂克建筑的消亡


  陕州星罗棋布地分布着100多个地下村落,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历史,已经传承了六代人。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坑院,集中在张村塬的人马寨和庙上村等地。
  地坑院这种建筑形式历史渊源深厚,它在现代的兴盛,和一定时期的社会条件密不可分。我们现在看到的地坑院,大多数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资源和货币都极为欠缺,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倒是解决了当地人口多、经济能力有限的问题;而且,豫西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这两种农作物打收和晾晒都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场地,于是,这种地下住人、地上打场的建筑充分体现出其优越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开始有村民搬出地坑院,在地上盖起砖瓦高楼。搬离的高潮出现在20世纪末。在这股风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地坑院被废弃甚至填埋。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深,这一拥有丰富历史与文化特征的民居,日渐陷入消亡的尴尬境地。
  为了拯救这一独特的民居样式,2006年,陕州地坑院建筑群被列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三门峡陕县(今陕州区)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地坑院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当地西张村镇庙上村因地坑院分布广泛,入选国家住建部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尝试引入民俗旅游项目,希望这种传承千年的古老建筑形式能为更多人知晓。

Tips


  如何前往
  铁路
  可乘坐火车、高铁,在三门峡西站(火车站)、三门峡东站(火车站)、三门峡南站(高铁站)下车,换乘地坑院专线车,直达陕州地坑院景区。
  自驾车
  走连霍高速,三门峡西或东出口下高速,沿G310向东行驶,右转经高阳路、直行后左转经陕州大道,进入陕塬路,直行5公里即到。
  不可错过的民俗体验
  入住窑洞
  陕州境内不少村落已开发地坑院风景区,可以体验保持原貌的地坑院客房。
  品尝 “十大碗”
  当地特色饮食,相传是当年慈禧逃难到此处时,当地村民为其所做。传统的“十大碗”包括小酥肉、红烧肉、凉拌红萝卜丝、海带、红豆腐、肉烩菜、黄花菜、烩炸豆腐、凉拌豆芽、凉拌粉条。
  学习传统剪纸
  南沟村的黑色剪纸,在众多传统剪纸中独树一帜。据考证,尚黑的传统源自夏朝,当地人逢年过节、婚庆嫁娶都用黑色。
其他文献
1936年,我去了趟印度,想自由自在地在各个土邦游历一番。老友阿迦汗对此大力支持,他将引荐信呈递给各地土邦主,于是我收到了热情邀请,得到了盛情款待。可是当土邦主们听说我来这里既不打算猎虎,又不打算推销,也并非专程来游览泰姬陵、阿旃陀石窟、马杜拉的庙宇,而是来和学者、作家、艺术家、宗教领袖和虔诚教徒会面,他们着实吃了一惊,又十分高兴,因为我让他们觉得新鲜。于是,一开始的礼貌客气变成了竭尽所能支持我这
1271-1911年  成熟后期  元明清
并不是每个曾经撼动世界的城市都享有相应的知名度。德国图林根州山脚下的小城魏玛,是被欧盟确立的“欧洲文化之都”。魏玛这个小城用了60年的时间,为德国诗人歌德孕育出《浮士德》——那个被称为“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300年历史的总结” 的名作。歌德的存在,也使他所生活和工作的小小的魏玛城作为德国启蒙运动的发源地,在欧洲历史、文化和政治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  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比想象中漫长,陪伴我的是歌德的名
活着1涂鸦少年撞见沙坡尾的那点激动  沙坡尾开始进行旧区搬迁的时候,第一批臂带文身的少年就随着改造团队或是早期文创团队早早来到了这里。当地的老人盯着少年的“花臂”看,少年察觉了,会回头大喊:“文的是只老虎!”身体往老人那边再转一下,指着自己的花臂又喊:“藏在玫瑰花后面啦!”这些少年给沙坡尾带来巨大变化,而这个曾经衰败、沉默、存在感微弱的老城区,也成为少年们飞扬青春和性格的舞台。  小凯有段时间没好
拍摄人:城市穿梭客—吴赐欣  INFO;Nikon D810,f/2.8,30s.ISO 2500  灵通山位于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境内,是1亿多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它坐拥千米飞瀑、天下第一天然卧佛和悬空寺“三绝”,气质蒹具武夷之清幽、太行之大气、桂林山水之隽秀,2019年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悬空寺的人正在佛祖前为众生虔诚祈福。寺庙悬于半山崖壁之上,空间狭窄紧凑,我采用
与很多人对伊朗“遍布荒漠”的想象不同,这个广袤的国度其实也有高耸的崇山峻岭。入冬之后,设拉子、伊斯法罕、亚兹德等旅游名城的温度开始变得十分宜人,山区陡坡上厚实的积雪,也吸引着伊朗的富余阶层和“海龟”们聚集到为数不多的滑雪场。这些雪场的设备虽然陈旧,但有免费的咖啡和奶茶供应,更难得的是,波斯美女们在这里也终于有机会让一直包裹在头巾里的秀发在阳光下自由地呼吸一会儿。伊朗还能滑雪?  近几年,滑雪几乎成
2016年10月1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荷兰风情街举行竣工仪式,盐城市委常委、大丰区委书记王荣和区长宋勇等区领导出席。荷兰风情街是荷兰花海旅游度假区的重要配套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能满足每年近千万游客量的消费需求。随后,2016“大丰好玩呢”金秋旅游季暨荷兰花海百合花文化月在大丰荷兰花海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大丰区长宋勇主持,盐城市政协主席李驰出席并宣布活动开幕,盐城市委常委、大丰区委书
初夏时节的绿野小城青川,任凭蔷薇信手涂鸦。无论是雕栏玉砌、幽庭深院,还是公园广场、街边巷角、阳台窗户,广阔与方寸之间,都可见明丽热烈、娇艳欲滴的蔷薇花盛世缠绵。“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每每路过,衣袂留香。这还不够,打开微信朋友圈,但见花开似瀑,繁华明媚。每到这个时节,小城的人们都在自发庆祝这场盛大的蔷薇花事。  世间,大概没有比蔷薇更美的花名了,一声蔷薇,仿佛一声由衷的呼唤,让人不由得想到夏日
内藤湖南(1866—1934)  本名内藤虎次郎,日本近代著名的中国学研究者,曾提出“唐宋变革说”等重要学术假说。本文是他在1899年初次到中国旅行经历的记述。  这天早晨,我们三个朋友以寓所的主人林先生为向导,骑驴从北京出发。我们过了东长安街,从东安门进入皇城内,沿着紫禁城的墙向北走。从墙上面可以看到,长满绿树的小山上有两三个亭子,黄瓦红柱,如画中一般。这就是景山,又叫万寿山。明崇祯皇帝在李自成
语词的写法往往包含我们对事物的原初认知。举例来说,“从羊、从大”的“美”字就最直观不过地传达了中国美学的精髓。按照《说文解字》的讲法,这表示美首先来自味觉:“美,甘也。”所谓五味之美皆曰甘,对于吾国先民来讲,甘腴肥美的馔食是美感的首要源头。本期杂志的专题报道《舌尖上的“川”透力》正回应了中国古人对美的定义。从井盐、川酒和彝家烧烤等饮馔要素入手,我们的报道者系统地探究了川菜之美。人们通常对川菜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