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2010年国家二类城市普通话评估验收工作的基本完成,三类城市以及县区乡镇农村地区的普通话评估验收工作将大面积启动。由于赣方言翘舌音声母zh、ch、sh、r的缺失和异读,导致难以把握er、儿化韵和部分“啊”的音变的准确发音。在读准连读音素或连读音节的原始状况下,把连读中的音素或音节都当作音节中的声母和韵母去拼合,用音素与音素或音节与音节快速连读不停顿最后猛一碰固定口型舌位的方法,教会没有经过专门语音训练、不懂国际音标的农民朋友,凭借固有的语音知识和拼读规则,掌握er、儿化韵的发音和“啊”的音变等语音难点,直至反复练习娴熟掌握。
【关键词】音素 音节 快速连读 解决 赣方言 语音难点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大部分地区属于赣方言,虽然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虽然国家强力实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国家强势推进推广普通话政策,但是在江西很多方言区的县区乡镇,能用纯正的口音地道的词语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人仍然很少。
要学好普通话语音,必须多拼、多读、多练。运用音素与音素或音节与音节快速连读方法掌握er、儿化韵的发音和“啊”的音变,在学习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直观简单技法就是:音素与音素或音节与音节由慢到快迅速连读不停顿,最后猛一碰,再保持较长时间猛一碰时的口型舌位,然后用力振动声带,得到最终需要掌握的标准读音。
一、er的发音技法
er是充当卷舌韵母的单韵母,跟舌尖韵母不同。er只能自成很少的音节,更多时候常附在其他音节后变成儿化韵。er是单元音韵母,e只表示发音,表示舌头的位置,r只表示卷舌动作,不代表音素。发音时,声带颤动,口腔在半开半闭之间,舌面放平,中央部分稍稍隆起,舌位比发e时更靠前,在中央,并且把舌尖卷起来,接近硬腭,发完音马上放下来。
二、儿化韵的发音技法
儿化是普通话中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卷舌元音er附加在其他音节后面时,会使这个音节的韵母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韵。例如huār(花儿),就是在发ua的时候,元音a加上一个卷舌动作。《方案》规定在原韵母之后加上一个r来表示儿化。韵母的儿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原韵母不变,只是韵母直接卷舌;二是原韵母发生变化,丢失韵尾,韵腹儿化,或加er。39个韵母中,除了ê er之外,其他的都可以儿化。
er在充当儿化韵时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只是依附在前一个音节后面而改变其读音,所以应该把er和它前面的音节读得浑然一体。如果把儿化词中的er读成另外一个音节,就会产生读音错误。读儿化音节时一定要注意不同韵母的儿化音变具有不同的规律。如果简单地理解为儿化音节就是后面加一个卷舌动作,那么一部分儿化音节就会读脱节,产生错误;如果读儿化音节时舌头僵硬,无法卷舌,也会出现读音错误;如果卷舌卷得不自然,就属于读音缺陷。
一般的语音音变把儿化音变归纳成六种变化规律。同样地,把er前面的音节当成声母,把er当成韵母,把连读中的音节都当作音节中的声母和韵母去拼合,用音节与音节快速连读不停顿猛一碰的方法,可以一一掌握儿化韵的发音。
先单独准确地发er前面的音节,再单独准确地发er,而且有意识地拉开这两个音节的读音的距离,再慢慢地往中间拉近这两个音节的读音的距离,一直连读,反复多遍且逐渐加快速度,慢慢地使这两个音节紧连,最后当这两个音节融为一体拼合成音时,固定口型舌位,再用力振动一下声带,就得到了清晰响亮的儿化韵。
在快速拼合过程中,er中的e音已经弱化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发音存在。
三、“啊”的音变的发音技法
“啊”单独读作ā,它是表示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的叹词。由于跟前一个音节连读而受末尾音素的合音影响,常常发生音变现象。“啊”的音变是一种增音现象(包括同化增音和异化增音),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啊”的读音有六种不同的变化形式。掌握“啊”的音变规律,并不需要一一硬记,只要将前一个音节或前一个音节的末尾音素快速连读a,像念声母与韵母拼音一样,其间不要停顿,自然就会念出a的音变来。
总之,运用音素与音素或音节与音节快速连读方法掌握er、儿化韵的发音和“啊”的音变,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一是要遵从行家的讲授和引导,二是要了解专家的理论发音方法,三是要积累基本的拼读规则,四是要读准拼合的音素和音节,五是要具体运用举一反三反复实践熟能生巧。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性地实用性地丰富学习普通话的经验,准确生动灵活自如地使用普通话,为农村地区大力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虞国庆.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9.8.
[2]彭红.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关键词】音素 音节 快速连读 解决 赣方言 语音难点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大部分地区属于赣方言,虽然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虽然国家强力实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国家强势推进推广普通话政策,但是在江西很多方言区的县区乡镇,能用纯正的口音地道的词语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人仍然很少。
要学好普通话语音,必须多拼、多读、多练。运用音素与音素或音节与音节快速连读方法掌握er、儿化韵的发音和“啊”的音变,在学习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直观简单技法就是:音素与音素或音节与音节由慢到快迅速连读不停顿,最后猛一碰,再保持较长时间猛一碰时的口型舌位,然后用力振动声带,得到最终需要掌握的标准读音。
一、er的发音技法
er是充当卷舌韵母的单韵母,跟舌尖韵母不同。er只能自成很少的音节,更多时候常附在其他音节后变成儿化韵。er是单元音韵母,e只表示发音,表示舌头的位置,r只表示卷舌动作,不代表音素。发音时,声带颤动,口腔在半开半闭之间,舌面放平,中央部分稍稍隆起,舌位比发e时更靠前,在中央,并且把舌尖卷起来,接近硬腭,发完音马上放下来。
二、儿化韵的发音技法
儿化是普通话中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卷舌元音er附加在其他音节后面时,会使这个音节的韵母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韵。例如huār(花儿),就是在发ua的时候,元音a加上一个卷舌动作。《方案》规定在原韵母之后加上一个r来表示儿化。韵母的儿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原韵母不变,只是韵母直接卷舌;二是原韵母发生变化,丢失韵尾,韵腹儿化,或加er。39个韵母中,除了ê er之外,其他的都可以儿化。
er在充当儿化韵时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只是依附在前一个音节后面而改变其读音,所以应该把er和它前面的音节读得浑然一体。如果把儿化词中的er读成另外一个音节,就会产生读音错误。读儿化音节时一定要注意不同韵母的儿化音变具有不同的规律。如果简单地理解为儿化音节就是后面加一个卷舌动作,那么一部分儿化音节就会读脱节,产生错误;如果读儿化音节时舌头僵硬,无法卷舌,也会出现读音错误;如果卷舌卷得不自然,就属于读音缺陷。
一般的语音音变把儿化音变归纳成六种变化规律。同样地,把er前面的音节当成声母,把er当成韵母,把连读中的音节都当作音节中的声母和韵母去拼合,用音节与音节快速连读不停顿猛一碰的方法,可以一一掌握儿化韵的发音。
先单独准确地发er前面的音节,再单独准确地发er,而且有意识地拉开这两个音节的读音的距离,再慢慢地往中间拉近这两个音节的读音的距离,一直连读,反复多遍且逐渐加快速度,慢慢地使这两个音节紧连,最后当这两个音节融为一体拼合成音时,固定口型舌位,再用力振动一下声带,就得到了清晰响亮的儿化韵。
在快速拼合过程中,er中的e音已经弱化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发音存在。
三、“啊”的音变的发音技法
“啊”单独读作ā,它是表示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的叹词。由于跟前一个音节连读而受末尾音素的合音影响,常常发生音变现象。“啊”的音变是一种增音现象(包括同化增音和异化增音),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啊”的读音有六种不同的变化形式。掌握“啊”的音变规律,并不需要一一硬记,只要将前一个音节或前一个音节的末尾音素快速连读a,像念声母与韵母拼音一样,其间不要停顿,自然就会念出a的音变来。
总之,运用音素与音素或音节与音节快速连读方法掌握er、儿化韵的发音和“啊”的音变,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一是要遵从行家的讲授和引导,二是要了解专家的理论发音方法,三是要积累基本的拼读规则,四是要读准拼合的音素和音节,五是要具体运用举一反三反复实践熟能生巧。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性地实用性地丰富学习普通话的经验,准确生动灵活自如地使用普通话,为农村地区大力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虞国庆.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9.8.
[2]彭红.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