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保税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生态形式,依托港口及港口城市的临港保税区是最早设立的对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作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保税区及其主要经济指标,可以看出这些保税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保税区;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74-02
一、保税区的出现发展以及相关评价
我国保税区是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一种,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并由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其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保税区是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产物,1987年12月深圳市经济特区按照改革开放的方针,参考国外设立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经验,设立了第一个保税区——深圳沙头角保税区。至2009年底,全国15个保税区批准总面积41.32平方公里,已验收封关面积36.78平方公里。
我国建设和发展保税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我国投资建设的软环境,特别是利用海关保税的独特条件,最大限度利用外国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保税区真正成为开放型经济的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情况。就全国范围来看,各保税区吸引外资作用十分明显,已成为我国外商投资的高密集的地区。截至2009年底,全国保税区累计批准设立企业55034家,其中外资企业21802家,合同利用外资567.7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0.46亿美元就各个保税区来说,各保税区吸引外资的水平有所差异。
二、我国保税区发展绩效的评价研究方法介绍
(一)研究方法介绍及指标选取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保税区发展绩效,这些经济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并且都来源于其统计年鉴和政府部门数据,都受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故本文将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相关性较大的评价指标中找出综合性较强的公共因子,并分别计算样本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用以进行比较分析。本文选取了批准贸易企业、期末从业人员、GDP、工业总产值、税收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运总量、物流企业收入、商品销售额、进出口额、合同利用外资等指标。
(二)我国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我国13家保税区2010年度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综合经济指标进行评估,根据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资料整理而得。本文建立的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以下11个评估指标:批准贸易企业(X1)、期末从业人员(X2)、GDP(X3)、工业总产值(X4)、税收总额(X5)、固定资产投资(X6)、货运总量(X7)、物流企业收入(X8)、商品销售额(X9)、进出口额(X10)、合同利用外资(X11)。
1、采用主成分法,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对原始观测值进行因子提取,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7.456%,说明这三个公因子能够对13个保税区的发展绩效做出较好的解释。依据因子分析的输出结果,本文提取前三个因子作为公因子,分别记为F1、F2、F3,其中公因子F1方差贡献率为56.963%,对保税区发展绩效的影响较大。
2、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写出因子分析模型,并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写出以下因子得分函数:
F1=0.209X1+0.062X2-0.077X3-0.067X4+0.042X5+0239X6-0.138X7-0.031X8-0.046X9+0.387X10+0.309X11
F2=-0/034X1+0.075X2+0.415X3+0.425X4+0.136X5-0.141X6-0.219X7+0.087X8+0.073X9+0.001X10-0.058X11
F3=0.038X1+0.139X2-0.171X3-0.202X4+0.093X5+0123X6+0.504X7+0.192X8+0.228X9-0.318X10-0.070X11
以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占四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得出商业银行绩效的综合得分F,即F=0.3652F1+03370F2+0.2978F3
三、总结
本文利用我国13家保税区2010年披露的经济指标对保税区发展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提取了三个综合性较强的公共因子,分别命名为水平性因子、金额性因子、数量性因子,用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以上海外高桥、宁波为主的长三角经济区域综合得分较高,以天津、大连、青岛为主的渤海湾区域和广州深圳为主的珠三角经济区域得分次之,最后是福州厦门为主的海峡西岸区域。长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和引用外资,进出口最多,其他区域或限制于区位因素,或限制于体制及时间因素,得分较低。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区GDP、工业总产值、税收总额最多。其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实现GDP95115亿元,居第1位;天津港保税区38511亿元,居第2位;大连21815亿元,居第3位。不同地区差异较大,部分区域发展较快。宁波保税区依托贸易业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年实现GDP 135.160亿元,同比增长31.17%。天津港和大连保税区发挥整体功能优势,培育优势企业,实现GDP 385105亿元和2181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16%和2916%。截至2009年3月,全国保税区实现GDP16084亿元,其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实现GDP481913亿元,居第1位;深圳保税区655719亿元,居第2位;天津港155916亿元,居第3位。长三角和海峡西岸、渤海湾经济区货运总量和商品销售额最多。其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积极利用区位优势,推进区内企业为长三角地区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的分拨、配送服务,实现物流企业营业收入2356亿元,同比增长1316%,已占全国保税区的6511%,居第1位。天津港保税区物流企业营业收入65814亿元,居第2位;大连27119亿元,居第3位。青岛保税区通过区内产业的整合,推进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完成营运收入58181亿元,比上年增长6713%。2008年大连保税区货运总量3120万吨,居第1位;张家港保税区货运总量99812万吨,居第2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货运总量623万吨,居第3位。
参考文献:
[1]陈超凡,廖春艳.我国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价[J].物流科技,2010,(10).
[2]叶飞文.中国保税区比较研究[J].综合竞争力,2010,(2).
[3]王黎明.我国保税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J].港口经济,2009,(6).
[4]杨坤,舒敏.我国保税区转型模式探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
[5]卢国能.浅谈中国自由贸易区(FTZ)的类型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6]李奇.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标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2009,(3).
[7]朱启松.我国保税区的定位原则与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0,(9).
[8]徐艳玲.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研究[J].吉林农业,2010,(6).
关键词:保税区;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74-02
一、保税区的出现发展以及相关评价
我国保税区是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一种,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并由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其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保税区是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产物,1987年12月深圳市经济特区按照改革开放的方针,参考国外设立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经验,设立了第一个保税区——深圳沙头角保税区。至2009年底,全国15个保税区批准总面积41.32平方公里,已验收封关面积36.78平方公里。
我国建设和发展保税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我国投资建设的软环境,特别是利用海关保税的独特条件,最大限度利用外国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保税区真正成为开放型经济的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情况。就全国范围来看,各保税区吸引外资作用十分明显,已成为我国外商投资的高密集的地区。截至2009年底,全国保税区累计批准设立企业55034家,其中外资企业21802家,合同利用外资567.7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0.46亿美元就各个保税区来说,各保税区吸引外资的水平有所差异。
二、我国保税区发展绩效的评价研究方法介绍
(一)研究方法介绍及指标选取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保税区发展绩效,这些经济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并且都来源于其统计年鉴和政府部门数据,都受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故本文将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相关性较大的评价指标中找出综合性较强的公共因子,并分别计算样本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用以进行比较分析。本文选取了批准贸易企业、期末从业人员、GDP、工业总产值、税收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运总量、物流企业收入、商品销售额、进出口额、合同利用外资等指标。
(二)我国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我国13家保税区2010年度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综合经济指标进行评估,根据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资料整理而得。本文建立的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以下11个评估指标:批准贸易企业(X1)、期末从业人员(X2)、GDP(X3)、工业总产值(X4)、税收总额(X5)、固定资产投资(X6)、货运总量(X7)、物流企业收入(X8)、商品销售额(X9)、进出口额(X10)、合同利用外资(X11)。
1、采用主成分法,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对原始观测值进行因子提取,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7.456%,说明这三个公因子能够对13个保税区的发展绩效做出较好的解释。依据因子分析的输出结果,本文提取前三个因子作为公因子,分别记为F1、F2、F3,其中公因子F1方差贡献率为56.963%,对保税区发展绩效的影响较大。
2、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写出因子分析模型,并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写出以下因子得分函数:
F1=0.209X1+0.062X2-0.077X3-0.067X4+0.042X5+0239X6-0.138X7-0.031X8-0.046X9+0.387X10+0.309X11
F2=-0/034X1+0.075X2+0.415X3+0.425X4+0.136X5-0.141X6-0.219X7+0.087X8+0.073X9+0.001X10-0.058X11
F3=0.038X1+0.139X2-0.171X3-0.202X4+0.093X5+0123X6+0.504X7+0.192X8+0.228X9-0.318X10-0.070X11
以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占四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得出商业银行绩效的综合得分F,即F=0.3652F1+03370F2+0.2978F3
三、总结
本文利用我国13家保税区2010年披露的经济指标对保税区发展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提取了三个综合性较强的公共因子,分别命名为水平性因子、金额性因子、数量性因子,用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以上海外高桥、宁波为主的长三角经济区域综合得分较高,以天津、大连、青岛为主的渤海湾区域和广州深圳为主的珠三角经济区域得分次之,最后是福州厦门为主的海峡西岸区域。长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和引用外资,进出口最多,其他区域或限制于区位因素,或限制于体制及时间因素,得分较低。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区GDP、工业总产值、税收总额最多。其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实现GDP95115亿元,居第1位;天津港保税区38511亿元,居第2位;大连21815亿元,居第3位。不同地区差异较大,部分区域发展较快。宁波保税区依托贸易业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年实现GDP 135.160亿元,同比增长31.17%。天津港和大连保税区发挥整体功能优势,培育优势企业,实现GDP 385105亿元和2181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16%和2916%。截至2009年3月,全国保税区实现GDP16084亿元,其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实现GDP481913亿元,居第1位;深圳保税区655719亿元,居第2位;天津港155916亿元,居第3位。长三角和海峡西岸、渤海湾经济区货运总量和商品销售额最多。其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积极利用区位优势,推进区内企业为长三角地区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的分拨、配送服务,实现物流企业营业收入2356亿元,同比增长1316%,已占全国保税区的6511%,居第1位。天津港保税区物流企业营业收入65814亿元,居第2位;大连27119亿元,居第3位。青岛保税区通过区内产业的整合,推进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完成营运收入58181亿元,比上年增长6713%。2008年大连保税区货运总量3120万吨,居第1位;张家港保税区货运总量99812万吨,居第2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货运总量623万吨,居第3位。
参考文献:
[1]陈超凡,廖春艳.我国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价[J].物流科技,2010,(10).
[2]叶飞文.中国保税区比较研究[J].综合竞争力,2010,(2).
[3]王黎明.我国保税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J].港口经济,2009,(6).
[4]杨坤,舒敏.我国保税区转型模式探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
[5]卢国能.浅谈中国自由贸易区(FTZ)的类型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6]李奇.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标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2009,(3).
[7]朱启松.我国保税区的定位原则与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0,(9).
[8]徐艳玲.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研究[J].吉林农业,2010,(6).